《無量壽經》全稱《佛說無量壽經》,為釋迦牟尼佛說的經典,亦為「淨土五經一論」中的一經。
經中介紹法藏比丘(成佛後為無量壽佛)所發諸大願(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樣,有二十四願、三十六願,四十八願),以及彌陀淨土的樣貌。此經講述憶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至心信樂願生極樂世界,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即現其人前,接引往生安樂國(極樂世界)。
這部般若心經,在我們中國佛經流通方面觀之,可說是「風行天下」的,並且持誦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確乎在「金剛」,「彌陀」之上。雖然言簡文略,只此二百餘字,但是含義卻極廣博而精深。它在一代聖教中的地位,總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負有聲望的經典;六百卷般若經的當中,其最簡括切要,提綱契領者,當推現在所講的這部心經了。
它是給一切眾生,打破迷情妄執,啟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乃至廣闡諸法皆空之理,從世間有情的五蘊,一直空到出世間的無智無得。因為空得這麼徹底,所以能夠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夠即見實相。
實相者,即是我們個個本具的真心!迷了它便為眾生,悟了它即是諸佛菩薩;迷則生死無盡,悟則究竟解脫。
般若是發掘實相,解脫生死的一種最完善的工具和方法!我們不想求證實相,解脫生死則罷,如果要的話,那就不得不從這部經典裡去努力進取了!
《心經》是一部大乘佛教關於空性跟般若思想個經典,在東亞地區相當流行。
《心經略說》依據一九八七年黃念祖老居士於美國維州蓮華精舍錄音為基礎整理。
禪的宗旨不可言說,要在不可說處下手,才是平坦大道。「石頭路滑」,完全表達了用己心去接師心,才能直通清淨自性。星雲大師從現代人的觀點,重新解釋禪的深意,在禪師的生活中,啟發生命智慧,耕耘出從容的愉悅人生。
心安,東南西北都好;心安,粗茶淡飯有味;心安,方丈陋室便是三千大千世界。
人生既然是一場又一場的約會,如果每一次約會,都能抱持禪門中「一期一會」的稀有心情,這一會是唯一珍貴,是稍縱即逝,猶如夜半的曇花一現,那麼,每一場遇合都能心嚮往之,像趕著三月花季,歡欣踴躍,不敢錯過。
縴毫微善,盡力奉行,芥末小惡,不敢違反。一顆有主的心,東南西北都好,無主的心像遊魂野鬼,四處飄泊不安。為我們的心找到好的主人,充滿著慈悲仁和,口出柔軟善言,身行清白正道。
《星雲大師人生修煉》系列叢書,共十四本,涉及處世、幸福、智慧、讀書、情感等人生重要話題。大師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娓娓道出了返璞歸真的大智慧;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間百態;以博大精深的佛法,為讀者點亮一盞心靈的指路明燈。現代人普遍處在浮躁煩囂的生活狀態中,容易內心空虛、迷失自我,就讓我們放慢腳步,聆聽大師的教誨,讓眼界豁然開朗,從大師畢生的修行心得中,體悟幸福與快樂的真諦,發現人生的價值!
本書是《星雲大師人生修煉叢書》叢書中的《人生的階梯》。大師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談為人處世的道理,比如,應積極看待生命、正確對待金錢與財富、注重培養待人接物的人生修養、正確處理感情問題、對社會知恩圖報等等。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通過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講述了如何讓人歡喜的道理。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是浮澡的,人們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書通過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講述了如何讓人歡喜的道理。全書包括三十年的承諾、三進士、以忍為鎧、糊塗的哲學、不爭一時的風光、智者深明、知其一還是知其二、人格圓熟的法味、五十年的等待、玫瑰和松樹、留一隻眼睛看自己、尊重包容、容忍止凈、婢女與羊、善眼看人、龜與雁等眾多智慧小文。
我們總是看到心外的財富,沒有發現心中無窮盡的財富;總放著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去竊取外在有形的寶藏。聰明的人兒!何不用心將自心的慈悲、忍耐、智慧偷到手,成為一個真正富有的人。
《寬容的價值》通過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講述了如何做一個寬容的人。多一些人情味,多一分慈悲,多一些柔軟語,多一點關愛的眼神,人與人之問就能連成一片深闊的天空,蔚藍而清澈。生存於世,我們時時都在印證無常的人生法則,相聚總有分離時,擁有以後會散失,好壞成敗、悲歡離合、海枯石爛都在無常真理中,哪有迎風搖曳的吉祥草。
想想,花凋任雨落土,葉枯隨風墜地,隨緣隨分,不也絢爛靜美?
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是浮澡的,人們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地藏經講記》依據淨空法師於1998年在新加坡的講演恭敬整理,供養大眾。
《地藏經講記》地藏經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法會之殊勝是所有大藏經法會所無法相比的。
《地藏經講記》內容深入淺出,將《地藏經》經文真實的意義闡釋出來,解開學人對《地藏經》的疑問與誤解,教導如何從《地藏經》中獲得真實的利益。
淨空法師在書中對於佛陀的教育,有著清晰的分項與詳盡的解說;透過字裡行間的堆砌,引領大眾認識佛教。
《晚晴集》共一○一條,是弘一律師集佛經、祖語、警句所成。
本經原名《癡華鬘》,意為以癡人故事來莊嚴、修飾,以事喻道,又華鬘常是行列結之,以為條貫,這兒用來譬喻一連串的故事貫集起來。共有百事,即卷首引言、卷末偈頌及九十八則事喻。自譬喻這一門看去,其中構設之精妙,幾可獨步於世界,本經即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種。
當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只要你願意放下煩惱,便能為自己創造幸福!
你想要控制情緒,卻被情緒反撲而陷入困境嗎?
情緒從哪裡來?該如何面對浪潮洶湧的情緒波濤?
聖嚴法師在本書中,不但說明情緒的根源
是來自於煩惱「五毒」——貪、瞋、癡、慢、疑;
並以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幫助我們在面對各種情緒干擾時,
能夠將貪欲轉成願心,以慈心化解瞋心,以謙虛去除慢心……,
讓我們的心可以放下得自在,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想知道你所謂「佛陀」、「佛教」、「修道」、「正果」是什麼嗎?拜了一輩子的「香」,念了一輩子的「經」,理了一輩子的「佛」,修的大半輩子的「功課」,到底是所為何事?此小小一本書,讓我突然醒悟!如果你跟我一樣還是一知半解,請好好參讀此書,一遍/兩遍/三遍……絕對受用無窮!感應十方菩薩:阿彌陀佛!
當前的世界潮流多元而分岐,社會步調急促且善變,令許多人生活備感壓力甚至無所適從,心中亟待一道光明的指引。
聖嚴法師自生活中汲取真實的題材,在本書中以最受大眾關心的主題,從個人生活的如何紓解壓力、珍惜照顧自己、善用失業空檔等,到人我關係中的走出感情挫折、建立和諧家庭、經營幸福婚姻、如何邁向成功等,都為失焦的現代人,提供了寶貴的建議。此外,從大環境的改善、重整道德倫理、推動心靈環保,再到宗教層面的佛教對占卜看法、如何看待預言、佛指舍利省思、後現代佛教觀等議題,可以看到法師對於生命全體的關懷之心,滿溢字裡行間。期待透過本書,人人皆能從中得到啟發,獲得真正的安心喜悅。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