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回憶錄,結果共28筆

對日抗戰的點點滴滴/ 南懷瑾 /

◎2003年楊麟先生籌備拍攝《去大後方》紀錄片,南師對此事與抗日歷史的談話記錄。

◎內容除了南師個人的所見、所聞、所經歷外,頗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人和事。

◎在輕鬆的回憶言談中,更不時流露出南式的幽默,令人莞薾。

被南師稱為「民族孝子」的楊麟先生籌備拍攝《去大後方》向南師請益,隨後即製成紀錄片,於電視台多次播放,2004年南師於《去大後方》紀錄片前言的談話一併附錄於後。

現今歷史以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人攻擊蘆溝橋為抗戰開始,但事實上,近代日本侵略中國至少要從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開始,而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進軍瀋陽,占據整個東三省的「九一八事變」,造成東北青年組織義勇軍對日作戰,或轉往南方圖謀反攻,也是抗日的開始。

經歷過抗日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與經歷,南懷瑾先生因有機緣接觸到許多大歷史中的人和事,因此雖然僅只是回憶自己的所見所聞,卻能讓大家對那段期間的中國歷史增加一些不同角度的認識。譬如南先生在書中提到:

.中國這一百年當中,有三個半可憐人,半個可憐人是孫中山,三個可憐人,第一個是袁世凱,第二是蔣介石,第三是毛澤東。

.杜月笙批評蔣介石兩句話,很有道理,這話拿來批評別人也一樣。他說:「蔣委員長不行啊!民主沒有度量,獨裁沒有膽量」。

.能夠發揮抗戰精神的是三部小說:《三國演義》《精忠岳傳》《水滸傳》,一般人都是受這幾部小說的影響,並不是儒家的大道理。抗戰能夠打下來,全民是靠這幾部小說的思想精神所支持的。

.中國實際上不是北伐而統一,是用謀略成功的統一,是用五十萬銀大洋買過來半個中國。

.抗日聖戰一開始宣佈「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必須全民奮起,不惜犧牲焦土抗戰」,這句名言是怎麼寫出來的?

.第一個獲知日本要打美國珍珠港的是當時中國軍統局戴雨農?通知美國後,美國人聽了哈哈大笑?今天美國CIA的特務組織,是受中國戴雨農這方面工作的影響?

今年(2015)適逢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之際,特檢出南師談話紀錄印行,為歷史多留一筆見證。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 下山一 下山操子 /

他的爸爸是日本警察,他的媽媽是泰雅公主,總督府是他倆的媒人……

貝克.道雷是泰雅族最大部落馬烈巴社的大公主,聰慧手巧,美麗賢淑,追求者絡繹不絕,但她卻除非雅烏依.諾幹誰都不嫁,因為這個泰雅男子和她理念相同,即使受盡嘲笑,也不肯出草殺人。

下山治平是英姿俊發,雄才大略的日本青年,日本時代初期派任來台擔任軍警,參與殖民事業征服強悍泰雅族的艱困任務。在他的故鄉,執著的初戀情人正癡等著他。

然而命運總不由人,當下山治平被任命為馬烈巴駐在所警部主任後,在總督府政略婚姻的命令下,貝克.道雷為拯救抗日的頭目父親和族人的性命,無可奈何地點頭答應與下山治平成婚。

不過,這樁原為政策推動的婚姻,卻在一次下山治平因傷住院下有了變化。因住院期間,貝克.道雷衣不解帶的關護,讓下山治平數度從死神的手掌中脫逃,每回從昏迷中甦醒,只見到貝克對他無微不至的照料,原本僅虛情假意的對待並計畫回日的下山治平,此時終於改變態度真心接納貝克,並決定與她長相廝守。

但和樂的家庭生活,因下山治平日本初戀情人勝又仲子的出現,而產生動搖。最後,下山治平終究帶著仲子和其所生子女返回日本;而堅持留在台灣的貝克.道雷和其幾位子女,則經歷了驚天動地的霧社事件,以及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投降的變局——這政治情勢的丕變,讓身分特殊的他們從此被視為「亡國奴」……究竟,在時代洪潮的流轉與擺弄中,他們的命運會被帶往何處?

本書是由身上留著日本與泰雅兩種血液的下山家族第二代下山一(林光明)自述、第三代下山操子(林香蘭)整理譯寫而成。書中描述著家族與時代的故事,讀者從中能看到異文化短兵相接的衝撞、國族認同的掙扎與困惑、有真情的互許與欺騙的心痛,還有天地人子叩問「我是誰」的永恆提問……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文革雜憶/ 陳若曦 /

作者赴美留學,六○年代懷著強烈回歸祖國的心情,從美輾轉回到大陸,在大陸生活了七年,親歷了文革的動盪不安,之後選擇移民海外。「文革雜憶」一書記錄了作者在大陸居留七年中的親歷親聞親見。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歲月沉沙1.薊運河畔/ 羅蘭 /

羅蘭女士繼她享譽海內外的「羅蘭小語」、「飄雪的春天」、「綠色小屋」、「詩人之國」等名著之後,寫下這部大時代的三部曲——「歲月沉沙」。作者從她父、祖的時代,古老中國的新舊交接處寫起,穿越抗戰、播遷來臺、兩岸恢復交流,中國現、當代史的三個重要階段。她不從歷史重大事件談起,以她所經歷過的生活、親身的感受與透視,來反映大時代的變遷。配上作者如歌行版般的散文筆調,言近旨遠,可讀性極高。

第一部《薊運河畔》,敘述出生到抗戰。她出生於近代中國工業的發源地——天津附近的大家族,家道中落,父親進入塘沽久大精鹽公司——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典範,她就讀於該公司附設的員工子弟小學,是一所充滿現代精神,容納了嶄新教育方法的實驗小學。從這所小學畢業後,她選擇就讀河北女師,這所學校溫厚而又開明,樸實而又自由,培養她不慕榮利,獨立自主的人格,和喜愛音樂的天性,後因七七事變爆發,作者全家不得不留守,在淪淊區教了八年音樂。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最後的貴族/ 章詒和 /

「中國頭號大右派」章伯鈞次女章詒和僅僅是把看到的、記得的和想到的記錄下來而已,一共寫了六篇,涉及八個人。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淺白如溪。前者如羅隆基、聶紺駑,後者如潘素、羅儀鳳。他(她)們有才、有德、有能,個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作者憑借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深切的體驗觀察,出眾的文學才華,刻畫了當代幾位著名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為歷史留下了珍貴的側影。如此厚重的文學,實不多見。

這本書是作者對往事的片斷回憶,但它不是完整的回憶錄。書中所描摹的每一個人都非人物史記似的有始有終,對人物的年經事緯也並不是拿著社會價值的尺度來丈量的。此書亦是一群經歷舊社會——新中國的知識分子悲劇命運的真實寫照。本書被外界認為是建國以來中國大陸文壇最好的作品之一,兼具文學與歷史價值,且在台灣、香港等海外華人圈引發強烈迴響。在大陸首先出版時多處被改動,後又更名為《最後的貴族》於海外出版。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張戎 /

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三代女性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和政治風暴,始終保持著人性的尊嚴和美。——希拉蕊.柯林頓

走過纏足的時代、封建體制的婚姻、抗日戰爭、國共內亂……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劫難,她們歷經了人間的悲歡離合,也創造了不平凡的一生。

三代中國女性 一部感人家史 理解二十世紀中國的重量級磅礡史詩

「我享受過特權,也遭受過磨難;有過勇氣,也有過恐懼;見過善良、忠誠,也見過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在痛苦、毀滅與死亡之中,我更認清了愛及人類不可摧毀的求生存、追求幸福的能力。」——張戎

從滿清王朝到共和體制,從共和政體到共產專政,國家體制的轉換,標誌了三代中國女人的命運。

姥姥玉芳出生於一九○九年。這年,正值滿清統治中國兩百六十年後面臨危亡之秋。天生麗質的姥姥沒能逃過纏腳的痛苦,因為父親希望未來靠著這個女兒平步青雲,有雙三寸金蓮能更快找到乘龍快婿。她的父親心願達成了,儘管姥姥做的是軍閥的姨太太。這年姥姥十五歲。

母親德鴻,出生於一九三一年。這年,日本人入侵東北,占領東三省,成立滿州國,扶植傀儡皇帝溥儀。德鴻的父親在她兩歲時過世,隨著姥姥改嫁,她有了待她如己出的父親,一位滿族醫生。經過日本人統治、國共交戰的年代,十五歲時,德鴻參加共產黨地下工作,在一次面見上級時遇到了令她傾心的終生伴侶——作者張戎的父親。

女兒張戎出生於一九五二年,父親守愚和母親德鴻都在四川擔任共黨高幹,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感覺到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帶來的緊張氣氛,也享受了生活在這個家庭的愛與溫暖。然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沒有人能逃得掉……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作者,她能一改姥姥與母親的宿命,走出自己的路來嗎?

歷經三個世代的故事,發端於中國東北的偏遠小城義縣,擴展到大城錦州,再隨著母親的足跡跨越半個中國到了四川。一個家族橫跨了一世紀的滄桑,由三代女人的一生刻畫出一段奇蹟,而這個奇蹟,仍在持續發生中……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張學良口述歷史/ 唐德剛 /

回首百年中國,張學良是現代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本性最適合做一個聲色犬馬的公子哥兒,可現實偏要壓他一肩的戎馬戰事和國恨家仇。在他名下鬧出的「瀋陽事變」和「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他身為這兩件大事的主角,生前若未能留下「第一手」的交代,殊屬可惜。

本書以張學良一九九〇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張氏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流於細碎,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歷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邱吉爾 /

1941年上半年,英國仍在北非、地中海、中東和大西洋上孤軍奮戰,損失軍艦和商船共300萬噸之巨,情勢非常危急。羅斯福決定在冰島設立基地,由美軍參与護航。

4月13日,日蘇簽定中立條約;美日間有關太平洋問題的談判卻毫無進展,因為美方堅持日本先從中國撤兵。

6月22日,蘇聯突遭德軍襲擊,頃刻間西部邊界就被全線突破,損失慘重。丘吉爾當初預期德、蘇必將開戰的時刻,終於到來。英國向蘇軍輸送軍火物資,改變了英國孤立作戰的情勢。

7月起,美國大力供應英蘇所需軍火;

8月份,英、美通過「大西洋憲章」,奠定日後建立聯合國的思想基礎。

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三天後德國向美國宣戰,美國正式參戰。

丘吉爾所設想的英、美、蘇三國的偉大聯盟終於實現。邱吉爾舉世公認的文學素養,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流暢易讀,因為他「一輩子都在和句子談戀愛」、「本身就是修辭機器」,所以我們有幸讀到一部不以生澀難懂取勝的曠世巨著。他精雕細琢每個人物,營造生動鮮活的印象,既不溢美也不扭曲的評論,始終保持史家客觀立場;他以如椽之筆重塑戰時氛圍,讀者一如親臨現場,感受紛亂緊張的時局。全書可看到邱吉爾雄才大略,如何以言詞懇切的講演撼動人心,如何在危急緊繃戰事統領全局、把握時機,他的自信幽默、眼光獨到,使本套書不僅僅是珍貴歷史紀錄,也可當作領袖成功之道細細閱讀。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行道天涯: 孫中山、宋慶齡的革命與愛情故事/ 平路 /

孫中山,這位改變國族命運的革命領袖;宋慶齡,這位理想崇高又際遇不凡的女性,命運教他們相會,情愛讓他們咀嚼、牽掛,而不可替代的死亡就像海浪拍打著礁岸……

一九二四年,偉人駕崩前一年,死亡與分離倒數計時。

孫中山六十歲,宋慶齡剛過而立之年,一邊走向遲暮,一邊青春正盛,老夫少妻,行道天涯中的革命情感。她是他的「羅沙蒙黛」,三十歲的差距,讓他預見一個哀傷的畫面:不久的將來,她必然成為遺孀。

她是宋氏王朝唯一的叛逃者,不向金錢與權力靠攏,只為理想前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不只年紀輕輕做了遺孀,還成為國母,供奉在政治的祭台上,不能動彈。

革命與愛情是危險的題目,更何況寫的是國父孫中山和他的妻子宋慶齡!

本書分頭寫孫中山與宋慶齡生命中的最後日子,以歷史資料為基礎,加上小說家言,鋪排一個有血有肉的故事。孫中山在民族革命的倥傯歲月以愛情滋潤衰弱的病體,宋慶齡在共產革命的狂飆歲月以愛情填補無盡的空虛,一前一後,冥冥中似已註定。

革命與愛情不能兩全,革命需要霹靂手段,愛情又容不下血與火,因而在孫中山與宋慶齡之間,愛情也只是聊補於無。至於宋慶齡晚年的那一筆,更諱莫如深,欲訴無言了。

讀平路的文字,便讀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味道。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失去的勝利/ 曼施坦因 /

二次世界大戰,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它對今天的我們來說,影響極之深遠。今天,無論是世界強權的分佈、軍事概念、科技發展、以至世界經濟格局,都是它的延續;對這樣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實在是有必要去了解的。

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第一手資料,即文獻、檔案、報告和回憶錄等,是所有歷史書的基礎,沒有史料支持的說法,都是沒有說服力的。曼施旦因的《失去的勝利》就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回憶錄。

英國著名軍事學家李德哈特,在戰後詢問過很多德國將領,他們一至識為,曼施坦因,是他們之中,最有能力的將領。

曼施坦因最膾炙人口的,是他制定了對法國的作戰計劃,這計劃最後亦以他的名字命名,即所謂的「曼施坦因計劃」。這場戰役,對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影響最深;沒有對法國的徹底勝利,就沒有「海獅作戰」,也不會有「巴巴羅薩」,「世界大戰」可能也不會發展成「世界大戰」。正因為對法國的大勝,一下子就打破了歐洲、以至世界政治與軍事的平衡,才使得其它世界強權,不得不投入到對納粹德國的作戰,因而使戰爭不斷升級‧‧‧

有人說,希特勒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但不要忘記,沒有德軍強而有力的實力作為後盾,軍事勝利又從何說起?而曼施坦因,正是德軍將領的表表者。

馮.曼斯坦——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戰略家,與隆美爾和古德林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三大名將。他是世界公認的偉大戰略家 ,他不僅擅長運籌帷幄,對於衝鋒陷陣、攻城掠地,同樣表現得出類拔萃,可以說是一個天生的軍事奇才。

在本書中,馮.曼斯坦以其親身經驗,紀錄二次大戰中幾場重要戰役的現場實況。根據其私人日記和其他資料,介紹了德國進行侵略戰爭的經過,詳細敘述事前佈局、戰爭過程及戰後影響。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隱面人/ 馬卡斯.沃爾夫 /

本書是前東德國家安全部國外情報總局局長,安全部副部長馬卡斯.沃爾夫的自傳體的回憶錄,作者以自身的經歷儘可能全面講述了他所知道的事實,全面剖析了其一生成敗功過,向他們展示了一個神秘的情報人員的一生。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龍應台 /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

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汙辱、傷害的人致敬

二十世紀人類史最慘痛悲愴的大苦難

跨民族,跨疆界,跨時代的尋覓與追問

全球暢銷經典作品,至今未能在中國大陸出版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台灣作家龍應台於2009年發表的書,2009年8月天下雜誌出版,從文學的角度細訴1949年國共內戰前後的相關歷史。龍應台經過十年醞釀、耗時400天,走過長春、南京、瀋陽、馬祖、台東、屏東等地,拜訪了許多國共內戰倖存者。

2009年9月18日,龍應台在香港大學舉辦此書發布會。她表示,她發表本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控訴,也不是為了譴責,而是為了「向所有被時代踐踏、侮辱、傷害的人致敬」。她說,她希望這本書可以達到三個目的:第一,紀念千千萬萬個為了「一將功成」而死去的「萬骨枯」;第二,她要通過這本書,向與她母親一樣歷盡艱辛的一代倖存者說一聲「謝謝」;最後,她希望對這段歷史沒興趣的年輕人了解歷史,避免歷史重演。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一個紅衛兵的自白/ 梁曉聲 /

這是作者梁曉聲的文革親歷記,也是他當年的心理歷程和思想歷程。

從「破四舊」開始,到大串聯、批判工作組、揪鬥「走資派」、派性鬥爭、武鬥,一個平凡的孩子,見證了荒謬年代的一切無理冷酷、可悲可笑的世態,而在盲目的顛波奔突後,他的激情也冷卻了,走向成熟反思。

一代人的罪孽,一個民族的恥辱,透過一個當年紅衛兵的「自白」,便足以真切地昭示出來。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海軍戰略/ 卡爾.鄧尼茲 /

卡爾鄧尼茨(一八九一年九月十六日~一九八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海軍潛艇司令及總司令。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德國海軍生涯,在一九一八年,他指揮的UB-六十八號潛艇被英軍擊沉,鄧尼茨被俘。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他是德國潛艇部隊的司令,發展出著名的「狼群戰術」,用潛艇戰封鎖大西洋航道,擊沉大量運補英國的運輸船,幾乎使得倚賴外界輸入物資糧食的英國危在旦夕。一九四三年一月,鄧尼茨以海軍上將身份繼埃里希.雷德爾元帥之後擔任德國海軍總司令,並在盟軍發展出反潛新技術(如雷達)和新戰術(如以護航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潛艇獵殺特遣隊)的不利情勢下,繼續領導德國潛艇部隊一路作戰到最後一刻。希特勒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自殺,其遺囑任命鄧尼茨為希特勒的繼任者。自一九四五年五月二日至二十二日,鄧尼茨擔任了二十天的納粹德國臨時政府首腦,並於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向聯軍無條件投降。一九四六年九月,鄧尼茨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上被宣判為一級戰犯,許多人(包括英美海軍高級將領)認為他被判刑是不公正的政治決定,因為他在二戰爆發時僅為上校,只能服從上級作戰命令;而且在他指揮之下,從未有違反人道或日內瓦公約的行為。他被判刑,主要因為蘇聯的堅持,但蘇聯從來都不是德國潛艇戰的對象!他被判刑懲罰監禁十年,釋放後定居西德。

本文是鄧尼茨在一九七〇年對法國記者提出的四十個問題的答覆,其內容主要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戰略的回顧與總結,其中提供的有關材料可作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的參考。作者以親身經歷強調在現代戰爭中制海權的重要性,認為制海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起著最後的決定性作用。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十年與二十天/ 卡爾.鄧尼茲 /

卡爾.鄧尼茲(德語:Karl Donitz,一八九一年九月十六日至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納粹德國海軍元帥、先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潛艇艦隊總司令、海軍總司令、納粹德國聯邦總統和國防軍總司令之職。

鄧尼茲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擔任潛艇艦長,而後在兩場大戰的戰間期中建設與訓練海軍潛艇部隊,更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搭配戰略規劃、通訊與協調攻擊衍生出潛艇「狼群戰術」,在橫亙大戰全期的大西洋海戰中指揮潛艇艦隊,為德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與海軍水面艦隊表現不佳的情況相對的是潛艇的活躍,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請辭後,希特勒任命鄧尼茲繼任其職。由於長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戰爭末期納粹領導階層的背叛,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鄧尼茲為其繼承人,身兼總統與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鄧尼茲擔任其職位約20多天,指揮德軍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十年有期徒刑,於一九五六年釋放。當時盟國許多軍官以及今日一般的意見,都認為將其判刑的理由並不成立(英美也同樣實施無限制潛艇戰,而鄧尼茲在二戰爆發時僅為海軍准將,階級尚低不足以承擔發動戰爭責任,後雖得希特勒信任但他非納粹黨員,僅是軍人服從國家領袖的關係)。

本書為鄧尼茲第一本回憶錄,主要是關於從一九三五年重新回任德國潛艇指揮官及支隊長,從事潛艇部隊組建、壯大,進而任潛艇艦隊司令、海軍總司令直到一九四五年四月的十年歲月,以及希特勒自殺前指定他擔任德國元首的二十多天的經歷。本書對德國潛艇部隊在二次大戰中的作戰及其面臨的問題有深刻的描述。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西潮:蔣夢麟回憶錄/ 蔣夢麟 /

《西潮》是蔣夢麟的自傳性作品,記錄了1842年至1941年中國的百年歷史,前半段是作者親聞的,後半段是作者親歷的。蔣夢麟先生的人生歷程(童年私塾、新式教育、留學美國、報效祖國)與激蕩的百年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建立在作者深厚學養上的精闢反思熔於一爐,歷歷如在眼前。用作者的話說,本書「有點像自傳,有點像回憶錄,也有點像近代史」。這樣的「近代史」比教科書上的近代史要豐富得多,有趣得多,深入人心得多。

英文版出版后,受到廣泛重視,被哈佛大學遠東研究所定為重要參考書。之後,蔣夢麟將此書譯成中文,在台灣出版時,台灣青年幾乎人手一冊,被奉為「人生教科書」。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2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