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是繼《未央歌》之後的作品,中間隔了三十年。三十年來,世事滄桑,讀《未央歌》再讀《人子》,可以了解作者心境的改變和思想的成熟。三十年,對生長在台灣的這一代而言,是一個遙遠、陌生而又充滿神秘與嚮往的年代。讀《人子》不止是舊夢重溫,同時也是人生體會。
這本書的每篇故事,都是作者要獻給九歲到九十九歲的小孩子和大孩子們!十三篇的故事裡說的不是任何人的親身經歷,但卻都是我們成長中時時上鎖的夢想、與企圖爭辯的。
本書作者所投注的是我們時時刻刻作判斷、作歸類、作選擇的「心」。心如工畫師,出世與入世,人的心究竟存在著何種情境的矇蔽?為什麼在孩子心裡,世界會是這樣新奇與可愛呢?
在每一則短短的故事中,作者試圖不以荒謬、對錯、否定及方向來解讀,而帶領讀者出走,透視心思,讓自己成為生命裡完全的、自由的舵手!
「我們一生中,多少重大的決策都是在知識不充分時,就不得不勉強拿定的!我們為什麼必須在無知的情況下就把寶貴的明天抵押出去了?把我們的明天抵押給學業、前途、戀愛、婚姻、事業、甚至哲學理想?」
本書是韓秀的九篇短篇小說合集:《暗夜》《下班之後》《霜葉》《電話》《外人》《生命之歌》《不惑之年》《樓上樓下》《老大夫》。
《貴州女人》含六篇短篇小說:《路口》《素月的除夕》《遇見陌生女子的那天上午》《到底錯在哪裡?》《貴州女人》《謀殺爸爸》。
本書是作者的六篇中短篇合集:〈杜百合〉〈城裡城外〉〈路口〉〈客自故國來〉〈副總理的專機〉〈向著太平洋彼岸〉。
《挑燈練膽》是秉燭夜譚之六,含十二篇中短篇小說:《眠蠶》《鼠患》《丁小譚和胡理清》《「木魚」源考》《夜行者》《黃昏魔井》《出走的死者》《陰森的老屋》《長黑毛的骷髏》《大汎》《蹲的和混的》《啖心記》。
挑戰你的大膽指數
測驗你的心跳極限
鬼故事不稀奇,鬼說故事才稀奇;
活見鬼不可怕,內神通外鬼才可怕!
琵琶會自彈自舞,已經是千古奇聞,哪有棺材會蹦會跳的?而且,那棺材像長了兩眼,筆直的朝他存身的東廂房跳過來,跳過來,猛力的撞門啦……
不!這感覺太玄妙了,那一聲弦響並不是夢,是他親耳聽見的,他本能的拔出短刀,橫在膝上準備著。
咚的一聲,那隻琵琶竟然從壁上跳落下來,正落在一方月色之中,左旋右移並不倒下,反而自彈自舞起來,在這一霎間,曲調完全改變了,變得徐緩淒涼,如怨如訴,使他想起遍野哀鴻,扶老攜幼的流離,想起在他矛光下叩頭、刀口下嚎哭的人臉,琵琶在旋舞,人臉在旋舞,許多被自己割下的人耳,變成飛翔的蝴蝶……
這是鬼!這全是冤鬼,向他索命來了。饒是他經過多次的陣仗,卻從沒經歷過今夜這樣的陣仗,這……這太可怕了,讓他睜著眼看見人間的地獄。
《復仇》是秉燭夜譚之二,含八篇中短篇小說:《礦異》《靈參》《怒狼》《銅山怒漢》《復仇》《八根繫子》《討油》《血彈子》。
《十八里旱湖》是鄉野傳說之五,含七篇中短篇小說:《月桂和九斤兒》《靖鄉》《山》《十八里旱湖》《臨河渡上》《狗尾巴草》《送陰胎》。
《十八里旱湖》主要講述了一群嘯聚的盜賊,在馬家河河岸將沙家班馬戲團的多年心血和積蓄洗劫一空,堂堂的大班子立刻煙消雲散……多少年後,沙老頭兒領著幼風姑娘好不容易再撐出了個場面,卻不料,十八里旱湖上又迎到了更凶的土匪頭兒八馬……
《紅絲鳳》是鄉野傳說之二,含七篇中短篇小說:〈冰窟窿〉、〈紅絲鳳〉、〈珍珠匣〉、〈曠園老屋〉、〈祝老三的趣話〉、〈轇轕〉、〈斧頭和魚缸〉。
《紅絲鳳》主要講述了幾百年的寂寞,幾百年的淪落——
這隻稀世之珍的紅絲鳳寶瓶,
終於夢般的出現在老朝奉的掌中,
但是,古物的價值究竟在哪兒呢?
老朝奉親手砸碎這隻寶瓶,
折產賠錢退休只為……
《路客與刀客》是鄉野傳說之一,含七篇中短篇小說:《火葬》《大黑蛾》《朝觀發家》《寶瓶》《五鬼鬧宅》《七里墳的鬼話》《路客與刀客》。
《路客與刀客》主要講述了刀客首領徐坤之手下,率眾到安家寨探虛實,被寨丁發炮轟擊狼狽而逃。
徐不敢魯莽從事,邀結義兄弟張得志共謀。
路客賀一郎來到安家寨,識破偽裝成江湖藝者的張一行人。
賀發現徐計畫掠奪及綁架寨主安大戶之子,立即通知債主並將眾土匪擊退,徐聞言憤極,率所有匪眾放火並攻安家寨。
《寒食雨》含十六篇中短篇小說:《逃婚》《 邊關遺事》《屠城》《板腰興集》《伏寇記》《豪客》《畫家與畫幅》《狼神》《二傻子娶媳婦兒》《荒年》《寒食雨》《鳥婚》《避雨記》《借鑑》《方外》《蹲的和混的》。
本書集司馬中原近十年來短篇小說的精華,論取材面之廣闊,文字運用的高度魅力,多面而又綜合的展現技巧,會使人覺得他畢竟不同凡響。由於所收多係其較晚期的作品,除保留他久為人稱道的民族風貌外,也透露出作者更成熟的智慧,更深廣的文學心胸,這些作品,粒粒如經過琢磨的鑽石,迸射出晶亮的光芒。
《野狼嗥月》是秉燭夜譚之四,含十一篇中短篇小說:《人禽》、《酆都野話》、《野狼嗥月》、《姚家店》、《靈異》、《施家大墳》、《營巢》、《梁上君子》、《借鑒》、《老子與棒子》、《怯懦和勇敢》。
《野狼嗥月》主要講述了時間綿延著,人和狼的故事,是永也說不完的。人們即使能夠征服外間有形的狼,但每個人的心裏,總蹲踞著一匹無形的野狼,它的影子常化成人的影子……有月光的夜晚,狼群常聚在高處,人立起來,對月嘷叫著,誰能聽得懂,在那種原始,神秘,尖厲綿長的聲音里,究竟包含著一些什麼?
本書是秉燭夜譚系列之三,含九篇中短篇小說:《灶王爺和牛》《風雪季》《在飢寒的歲月裡》《狐的傳說》《獾之獵》《呆虎傳》《歪瓜和爛喇叭》《蛇的故事》《真與幻》。
《呆虎傳》主要講述了雖然他是個武舉人,雖然他的名頭愈來愈響亮他卻仍然是呆虎兒,仍然是個莊稼漢子,他逼退海賊,挫辱土豪,教訓過蠻棋的衙役,卻只留下一些故事,和一根高高豎著的武舉人旗竿……
司馬中原秉燭夜譚系列作品之一,經典之作,勾人心弦。
司馬中原以其一貫幽默流暢的文筆,將其腹中說之不盡的鄉野故事化為一篇篇讓人愛不釋手的佳作,不論是舊雨新知,都難逃其魅力。
一樣的鄉野﹐不一樣的傳奇﹗
究竟在我們之前﹐有多少代人曾說過這樣的話呢﹖春鞦輪移﹐是人的﹐也是鬼的故事﹐在心裡活化﹐並且生長。我們的歷史也就是這樣寫成的罷﹖
《遇邪記》包含瞭數篇充滿鄉野情趣的故事﹐包括有〈遇邪記〉﹑〈血櫻〉﹑〈焚圖記〉﹑〈雙盆記〉﹑〈曖昧的官司〉﹑〈剖腹記〉﹑〈野廟的緣由記〉﹑〈浮生片羽〉﹑〈翦惡記〉等九篇故事﹐故事中描寫的許多野鄉民情﹐讀之讓人充滿瞭遐想﹐更有訴不盡的韻味蘊於其中。
這是一隻樸拙深刻的大筆,一刀一筆地刻劃出了生命苦難的本質,悲愴卻雄壯的民族大氣慨全書集六篇嘔心泣血的力作,時空的背景彷彿遙遠卻又親切,人物的造型生動真實而又突出故事的情節令您幽然長嘆難忘懷,這是一部.....
司馬中原鄉野傳說之三
收錄有《天網》、《六角井夜譚》、《打鬼救夫》、《歪狐》、《橋頭奇案》、《染匠坊的傳奇》、《青龍橋)等短篇小說。
劉俊說:「白先勇筆下的人物,從桂林出發,經過上海、南京、香港、臺北、芝加哥,終於停在世界性大都會紐約。《紐約客》的出版意味著白先勇的小說世界,已不只是展現中國的人情歷史、文化處境、政治動盪、精神世界,而有了眾多外國人形象的融入。《Danny Boy》和《Tea for Two》這兩篇小說對愛的涉及,也提升為一種超越種族、性別和文化的大愛,揭示整個人類共同面臨的人間災難。隨著白先勇小說題材、人物和主題的『走向世界』,他觀察世界的角度,已不只是站在國族的立場,而是具有了世界主義的高度??這對白先勇來說,是他創作上的一大豐富和擴張。」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