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英國,結果共285筆

勝利/ 康拉德 /

「一個不活動的人對誰都無害,並不挑起敵意,也不值得嘲笑。說真的,這等人偶爾會妨礙別人,但厄索爾.海斯特卻不會。他誰都不妨礙,彷彿高棲在喜馬拉雅山的峰頂上,而且也可說是同樣的觸目。那邊的人,都曉得他住在小島上。」

厄索爾.海斯特是個瑞典人,他是熱帶煤礦公司的「熱帶區經理」。多年以前,他以一個東方訪客的身分,帶著介紹信以及他的夢想,來到泗水殷實的商行,在蒂士文兄弟公司的協助下,乘著貨輪在爪哇海一帶亂逛。他發現了熱帶島上有不少露天煤層,並寫信告知他在歐洲的友人,最後促成熱帶煤礦公司的成立。大家對他的評語是:「那個瑞典人真是個怪人。」他也因此得到「失魂老海」這個外號。

熱帶煤礦公司在兩年間就結業清盤了,但海斯特仍然停留在公司第一號煤站的三巴侖這個小島上。偶然間,「西斯號」船長戴維森把他載到泗水去辦事,當戴維森回程要去接海斯特時,卻發現他已帶著在德國佬索姆堡的旅館表演的樂團女團員跑了。故事就在戴維森船長的口述下展開了……

本書是康拉德所寫的最為複雜的長篇小說,也是評論家公認為康拉德可以傳世的海洋小說之一。與早期的海洋小說不同的是,它不只講西歐人在海外地區的活動,也呈現歐亞多種民族與文化間複雜、傾軋的關係。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如鏡的大海/ 康拉德 /

波特萊爾說:「康拉德在古代理想中加入了現代藝術的好奇和精細,這種組合經常使康拉德的作品具有古怪的魅力。」

《如鏡的大海》是康拉德唯一直寫海洋的作品,由十四篇散文構成,是康拉德二十年航海生涯,精心鍛鍊出的無可取代的作品。

看過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和《吉姆爺》,你更不能錯過《如鏡的大海》。

「用康拉德自己小說中的重要元素來比擬,他小說書寫所面對的世界模樣,比較不像一道有汨汨時間流逝聲音以及時間層次變化的內陸河流,而像大海,沒前後左右,沒航標,沒留下前人走過的痕跡,開闊、無垠而且你無法像統治一道河流般占領它,人自由但邈小如一粟且時時有迷航沒頂的危險,能指引你前行的只剩人心……」——唐諾伴讀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吉姆爺/ 康拉德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最欣賞的小說

現代主義先驅康拉德代表作之一

二十世紀第一部傑出的現代主義小說

名列二十世紀百大英語經典小說

心懷理想的吉姆是巴拿號的大副,巴拿號負責將八百名乘客運送到紅海的一個港口。經過幾天的一帆風順後,這艘船在夜間突發意外。船長認為這艘船會很快沉沒,八百名乘客,但救生小艇只有七艘,於是船長決定和另外兩名船員先自救。在最後的緊急時刻,一時心怯的吉姆拋下乘客,和船長一起跳上了救生艇,最終拋棄乘客的船員都被吊銷了證照。

馬羅船長出席審判並與吉姆會面,他譴責吉姆的行為,但這名年輕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吉姆深感內疚,向馬羅坦承自己的過失和恥辱,馬羅在一個朋友家裡為他找到住處。吉姆受到了接納,但只要巴拿號事件的記憶一追上他,他就會悄然離開。

在馬羅協助之下,他的朋友史坦因邀請吉姆擔任他在巴都桑的貿易代理人,巴都桑是一個偏遠島嶼上的城鎮,與大多數企業隔絕。吉姆在巴都桑成為當地住民的英雄,由於他的領導才能,當地人稱他為「吉姆爺」。

吉姆在巴都桑再次面對闖入這個新世界的白種人時,因為他的善良與輕忽而造成悲劇……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海隅逐客/ 康拉德 /

仁慈的「海大王」林格船長十幾年前收留了碼頭少年威廉斯,對他悉心調教,並使他成為海島富商胡迪的心腹。春風得意的威廉斯一時糊塗,擅自挪用公款,被胡迪趕出海島。遭受眾人背棄的威廉斯萬念俱灰,就在他縱身投向大海的一剎那,林格及時地挽救了他,將他帶到森巴鎮,安排他住在自己的女婿奧邁耶的莊園裡。一個偶然的機會,威廉斯邂逅了瞎眼海盜奧馬的女兒愛伊莎,與她開始了狂熱的戀情,並因此捲入了當地的利益衝突與爭鬥中,最終死於愛伊莎的槍口下,成為一場陰謀的犧牲品。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奧邁耶的癡夢/ 康拉德 /

康拉德被譽為十九世紀來最偉大的海洋文學作家之一。本書故事以十九世紀末的馬來亞婆羅洲為背景,深切刻劃了值得讓人凝思的殖民主義。內容描寫一名荷蘭商人奧邁耶,心中充滿了貪婪與偏見,夢想著和他心愛的女兒妮娜,過著富裕的生活。

「……奧邁耶整天都在想著黃金——想著他得不到的黃金;想著別人弄到手的黃金——得來當然是很不光明正大;想著他仍準備以誠實的辛勞去為自己和女兒妮娜求取的黃金。他全心做著在遠離自己居住多年的海岸得到財富與權力的夢,在輝煌巨酬的心象之中忘卻辛勤奮鬥的苦楚。他和妮娜會居住在歐洲;他們會很富有,並受人尊敬。」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湛藍深處/ 瑪琪.姬 /

以外來移民的社會現象,帶出一個社會文化的縮影。

一個藝術家到了另個國度,可能只能是個廉價的工人?

看似堅強的媽媽,其實想去自殺!

跟你借錢的鄰居,結果是詐騙集團!

藝術不死?藝術家都是高格尚的人嗎?

獨居老人和外來移民的鄰居也能和平相處嗎?

在全球化的背影下,以看似平凡的人物,描寫其為真理和藝術不斷努力的價值觀種族、文化和階級衝突一直是作者關注描寫的主題。

這本短篇集中的人物呈現是觀念開明、行為規矩、善良仁慈,但內心壓抑掙扎的英國人。他們在勇氣、愛情、愚昧所驅使的微小行動中解放自己。各篇訴說面目模糊的平凡人所感受到,來自生活、階級、種族差異等壓迫,種種日常的微妙寓言,都設立在錯綜複雜的全球化背景之下。精緻的文筆佐以喜劇效果,披露了那些為了美好日子而不斷掙扎的人們。

那些不同脾性的人不斷地嘗試去了解這個世界。這些膽怯、疲憊且焦慮的渺小生命,最後該怎麼做,才能尋求到自身的自由與撫慰呢?十三篇曾經發表於不同刊物的短篇小說,各自獨立而又主旨相連,文字風格簡約,但情感張力飽滿,訴說面目模糊的平凡角色所感受到的來自生活、階級、種族差異等壓迫,這些膽怯、疲憊且焦慮的渺小生命如何最終投向藍色大海以尋求自由與撫慰。

種族、文化和階級衝突一直是瑪琪.姬關注描寫的主題。這本短篇集中的一個角色是觀念開明、行為規矩、善良仁慈,但內心壓抑掙扎的英國人。一名英國婦人剛失去丈夫,她安靜地哀悼,沒掉一滴眼淚,不願驚擾任何人,當印度裔鄰居無意間砍斷她院子裡的樹時,她仍只是淡淡地說:「反正,大英帝國都已經失去一整個帝國了。」另一篇裡,中年母親在超市遭遇一個青少年攻擊,整個中產階級英國人極欲解脫的種族差異焦慮頓時籠上心頭。婦人看著那個男孩的外表,心想家裡那對雙胞胎不是有些回教徒朋友嗎?是回教徒?還是印度教?她問過很多次,總是不記得。她對那個青少年寬容地笑笑,但對方似乎只獰笑了一下便轉身離開了。

瑪琪.姬的作品中經常可見這類種族衝突一觸即發的場面,例如一位發展不順的女作家請一個東歐移民來家裡貼磁磚,結果發現這名工人在其國內是赫赫有名的藝術家。這些尋常發生在英國社會的情境逼迫人檢視許多價值。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分手清單/ 麥克.蓋爾 /

我一直期盼著能有什麼事發生,好停止這一切。因為只要再簽兩個名字,我跟艾麗森之間就代表永遠結束。我們會重新變成獨立的個體,不再有任何約束綁住我們,艾麗森「與」吉姆將會變成過去式。

在學生舞會中的初次見面之後,艾麗森對吉姆這個「奇裝異服男」的第一印象簡直糟透了,但是各自在尋找理想另一半的過程中,才漸漸發現內心真實的情感,只是仍然猶豫磋砣了好幾年才在一起。

之後的六年愛情長跑(包括四年的熱戀和兩年的婚姻生活),其間經歷了就業的迷惘、分隔兩地情感的維繫,以及對生活瑣碎雜務的種種衝突與妥協……等,以為終於要幸福快樂一輩子時,卻以離婚收場。

他們將六年來所累積的東西,不管是各自的或是共有的一切,都貼著上了標籤,上面寫著「他的」和「她的」。只是當最後不得不決定一起合養的貓迪斯可該歸誰時,才真正意會到這段感情的難以割捨。

現在,在分別四年後,因為某個原因而又重逢的兩個人,彼此都已有了新生活跟新的伴侶,內心卻有股莫名的空虛。也因此,他們仔細回憶過往,又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到底當初是哪裡出了錯?而現在挽救會不會為時已晚?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秘密情報員/ 毛姆 /

《秘密情報員》書中十六個故事,有些是獨立、有些卻彼此相連、甚至有三個故事有關聯,而作者毛姆在新版本的序中提到,「人生舞台瞬息萬變,是用許多片段所組成」,也代表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結構不代表是有頭有尾,不需要計畫就如同人生,小說更是如同人生。

書中原本有三十個故事,被刪除了十四個,僅剩十六個故事,而故事發生在兩個年份,十二個在一九一五年,四個在一九一七年,書中的阿興登是瑞士情報網的聯絡人,包括交辦其他國的人員,甚至發薪水,但因為寫作出版而走紅,之後被吸收為間諜,開始這串故事。

《秘密情報員》在一九二八年出版,與書中的年代相對比,剛好是一次世界大戰與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當初出版時,這代表間諜小說,也變成一個歷史軌跡重要的作品。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非道德小故事/ 毛姆 /

幽默嘲諷,腦筋急速轉彎。

短篇毛姆,筆鋒精悍淋漓。

篇篇精彩,挑戰世俗尺度。

「我同情蚱蜢,並且有一段時間,我看到螞蟻時,總是用腳去踩,以這種簡略的方式,試圖表達我不贊同『拘謹與常規』。」——毛姆

毛姆的短篇小說,批判像一把冷洌利刃,故事不合善惡有報的因果邏輯,展現冷眼人生萬象。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密探/ 康拉德 /

◎首度繁體中文版

◎現代主義先驅康拉德代表作之一

◎BBC多次改編為電視劇集、希區考克改編為電影,曾多次被改編為舞台劇與電影

◎藍燈書屋二十世紀百大英語經典小說

故事發生於一八八六年的倫敦,關於一個秘密探員維洛克的生平。

維洛克平時是個商人,擁有一家銷售情趣用品、避孕藥具和各種小玩意的商店。他和妻子溫妮、岳母以及低能的小舅子史蒂夫一起生活,溫妮如同照顧兒子般地照顧著弟弟。維洛克雖然受雇於外國駐倫敦使館當密探,卻有一群無政府主義者的朋友奧西彭、麥凱里斯和「教授」。他們的小組以《無產階級未來》(The Future of the Proletariat)的縮寫「F. P.」的小冊子形式出版無政府主義文獻。

維洛克應僱主外國駐倫敦使館第一秘書瓦迪米爾的要求,如果要證明自己是個好探員,必須炸毀格林威治天文台。後來格林威治公園果然發生了爆炸案,有一人遇害,於是警方開始調查。原本麥凱里斯被列為嫌疑犯,而助理處長想要找他的線民維洛克來幫忙,但在陰錯陽差之下,督察長錫特根據爆炸現場遺留的大衣找到了維洛克的商店,發現受害人是史蒂夫。維洛克對溫妮承認了爆炸案是他所為,溫妮驚嚇之餘,在痛苦中刺死了維洛克,並逃離現場。

溫妮逃離之後,巧遇奧西彭,乞求他協助,奧西彭協助溫妮並搞出曖昧,不過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維洛克的銀行存款。他們計畫逃亡,他幫助她乘船去歐洲大陸。然而,溫妮不穩定的情緒加上維洛克被謀殺的公告愈來愈讓奧西彭擔心,於是他丟下了溫妮,帶著維洛克的存款逃逸無蹤。

後來,奧西彭看見一則新聞報導,有個符合溫妮外貌的女人從渡輪上失蹤了,她留下了一枚結婚戒指,溺斃於英吉利海峽中……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黑暗之心/ 康拉德 /

除了呼吸和行進所要的空間外,他真的不需要再從荒野裡得到什麼東西。他的需要是生存,並且冒最大的險,忍受最大限度的苦向前推進。

薄霧的黃昏、寧靜的泰晤士河上,潮水的波盪撩起船長馬羅內心深處的記憶,他開始講述那一段在非洲大陸,所謂蠻荒之境遭遇的故事,他沿著剛果河深入非洲心臟,進入西方社會無法瞭解的黑暗,試圖探究謎樣人物——象牙代理商庫茲的傳奇。

馬羅全神貫注的喃喃獨語,引領讀者身歷其境,感受異境的神祕、陌生的恐懼以及內心潛在蔓延擴散的不安。全書藉由康拉德所選取的逼真紀錄,營造出貪婪、愚蠢、道德穢污的瘋狂狀態,產生驚人的不祥和奇異氣氛,從而召喚人性的深奧及精神的恐怖。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 珍.康萍 凱特.普林格 /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不止是小說,也是一部得獎的影片,導演兼原著者珍.康萍創造了一個有力而具原創性的愛情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千萬影迷!

艾達、她九歲的女兒,以及她的鋼琴,在一場婚姻的安排下來到十九世紀的紐西蘭。就在她卸下所有行李之後,她的丈夫史都華特拒絕搬運她的鋼琴而將它留在海灘上。艾達無法忍受和自己心愛的鋼琴分離,她開始和身有刺紋的鄰居班斯進行了一場交易:只要艾達讓他在自己彈奏時做一些事情,艾達便能取回鋼琴,每次一個黑鍵。在自己堅定的意志和企圖之誘惑下,艾達逐漸陷入複雜的愛慾、裸露的激情,以及義無反顧的糾纏當中……

這部小說深受愛蜜莉.狄金遜的詩以及布朗特姊妹們的小說影響,顯得格外地豐富、浪漫。故事裡藏著許多神秘:艾達的沉默、女兒的身世、婚嫁的原因;班斯和史都華特過去的歷史也交織於其中。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是一部描寫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一個女人浪漫的愛情故事。透過她的沉默,意志的力量被人感受——這意志是如此的強烈而奇異,艾達擔憂著它將引領自己前往何方?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天使與昆蟲/ A.S.拜雅特 /

「布克獎得主」A. S. 拜雅特——

英國《泰晤士報》評選: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榮獲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學獎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繼布克獎暢銷名作《佔有》之後,結合博物學與浪漫派詩歌之小說名作

.1995年改編電影《情色風暴》,第48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入圍

.特別收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專家導讀

◆第一部〈尤金妮婭閃蝶〉

身為博物學家的他

以為自己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尤金妮婭閃蝶

美麗耀眼絕世

沒想到那其實是一隻蟻后

在亞馬遜原始森林裡研究螞蟻、蝴蝶等動植物的博物學家威廉,歷經艱難困苦的十年研究生活之後,從南美回到英國,卻在一位富有鄉紳家裡舉辦的舞會上,愛上他的大女兒尤金尼婭。她有如百合、雪花一般純白無瑕,也如同他在亞馬遜叢林裡捕捉到的那隻藍色尤金尼婭閃蝶一般熠熠生輝。她是他的夢想終於成真。為了得到她,威廉決定留在這棟維多利亞大宅裡為主人整理動植物標本。

他相信這裡是他下半生的港灣,沒想到這棟表面上光輝耀眼的大宅裡,藏著一樁見不得光的祕密。這裡是文明社會,生活在其中的人卻無異於昆蟲。人,是大自然的造物,也不可避免受動物的本能支配……

「變形」(Metamorphosis)是這篇故事的主題之一,拜雅特在這裡用隱喻的手法一次施展了好幾次「變形」,有人從蝴蝶變成螞蟻,有人從毛蟲變成蝴蝶,有人從屠夫之子變身王子,而豪廈莊園最後變成了蟻窩……最終,這篇小說也從一部維多利亞時代家庭羅曼史,變身為一部黑暗的哥德風格(Gothic)寓言。

◆第二部〈婚姻天使〉

人一輩子只會有一個「真正的另一半」

不論在人世間如何顛沛流離,兩人終將在天堂結合

成為兩人一體的「婚姻天使」……

為了召喚年輕早逝的戀人亞瑟·哈倫(Arthur Henry Hallam, 1811-1833),英國大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的妹妹艾蜜莉召開了兩場降靈會,希望召喚亞瑟前來,懇求他原諒自己後來成了別人的妻子。她相信亞瑟·哈倫才是她的靈魂伴侶。雖然她嫁給了傑西上校,他也帶給她世俗的快樂,但她念茲在茲的是在另一個世界的亞瑟……而當亞瑟的亡靈真的降臨了,艾蜜莉不得不當場為自己這一生的感情作出最後判決……

拜雅特在一個通靈故事的框架裡,從女性的視角重新講述了19 世紀桂冠詩人丁尼生的妹妹艾蜜莉與他早逝的摯友亞瑟·哈倫之間的故事。艾蜜莉以未婚妻身份為亞瑟·哈倫守寡九年後,終於接受傑斯上校的求婚,卻得不到任何人的諒解,包括她的哥哥丁尼生,丁尼生甚至在他花費12年為哈倫之死所寫的英詩名作《悼念集》(In Memoriam,1850)裡刻意將艾蜜莉的存在隱略不提。

艾蜜莉是怎麼面對這一切的?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什麼代價?愛情的美好回憶,現實裡不盡然滿意的夫妻生活,究竟孰輕孰重?

在這個中篇小說裡,拜雅特寫下艾蜜莉對於社會期待她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作出抗拒,以及由此而生的內心痛苦和自我質疑,卻也在這當中展開對自身情感、現世生活的不斷思辯。

這就是拜雅特

《天使與昆蟲》的情節如同一部懸疑偵探小說,同時具有高度文學性。這是一部融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流行的進化論、社會風俗與洶湧思潮、生物學、宗教理念與神話等內容的文本,結合近乎貪婪的智性好奇心與古怪的想像力,也充滿對那些浪漫主義詩人的憐愛。拜雅特迷戀語言,其語言卻從不感情用事,以哲學家一般的冷靜推演自己的理念,用最理智的風格表達最有情的事物。這就是拜雅特。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迷情書蹤/ A.S.拜雅特 /

1990年布克獎得獎作品,電影《無可救藥愛上你》原著。

再現維多利亞時代愛情風格,《泰晤士報》推選為九零年代最令人難忘的傑作。

一部以小說書寫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史的經典巨作。

小說巧妙地將作家傳記置入偵探推理的敘事中,故事始自研究助理羅蘭,他協助文學教授茉德.貝莉,研究維多利亞時代的兩名詩人藍道弗.艾許及勒摩特開始,這兩位詩人之間不尋常的通信成了茉德.貝力與羅蘭.米契爾致力探索的懸案,隨著研究的深入,茉德和羅蘭也衍生出糾纏不清的情感和權力關係。

拜雅特成功地揉合了學術計謀、文學歷史以及男女浪漫情愛,細膩地再現維多利亞時代手法,誠為大師之作。

本書于冬梅翻譯第一至十七章,宋瑛堂翻譯第十八至二十八章、後記。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趕象人/ 葛林.克洛斯 /

《趕象人》(The Great Elephant Chase)獲頒一九九二年英國惠布萊特(Whitbread)小說獎

一個渴望被肯定的孤兒,一隻突然闖入的大象,一場騙局,一段冒險。

人性、利益、友情、親情的交雜,帶著希望往正確的路前進。

泰德,一個自幼失去雙親的孤兒,某日,在他的小鎮上突然來了一隻大象,真正的大象。這景象引起小鎮居民的好奇與圍觀,一陣混亂中,大象忽地用牠的長鼻捲起人群中一個跛腳的小女孩,小女孩昏了過去,好不容易大象將小女孩輕輕放下,牽象人在女孩身上灑上某種藥水,女孩清醒了,腳也跟著不跛了……是大象?還是那藥?還是那個牽象人?

泰德目睹了這一切,陰錯陽差間,他上了載著大象的火車。在過了十五年被指責、被當成箭靶的日子,泰德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小鎮馬克爾,沒有任何人知道,除了一隻大象……

泰德成了照顧大象的好手,一份辛苦又沒有報酬的工作,他知道自己隨時可以逃走,但他沒有,因為這是他十五年來頭一次得到肯定,大家都肯定他把大象照顧得真好!然而,泰德發現了一樁天大的陰謀和騙局,他下定決心要保護大象,帶著牠逃離手段冷漠、眼光如鋼鐵般銳利的漢尼寶.傑克森先生。但是,怎樣才藏得住大象呢?尤其是一隻有主見的大象。泰德走遍整個美國,用盡各種方法,不顧一切,不讓傑克森先生捷足先登。這場追逐要到何時才會結束?最終大象又身歸何處?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一封未投郵的情書/ 多麗斯.萊辛 /

書中的短篇小說大多寫於五、六〇年代。有遇人不淑的痴情女,有遭家人遺棄的老婦,有讓男人神魂顛倒的貴婦,因婚姻而喪失創作力的女人,或保持獨立自主的女性。同時也有高高在上,毫無涵養的男人,但他們並不全站在女性敵對者的位置。兩性衝突只因都想把自身的煩惱和創傷扔給對方,卻不會想到主動去接取別人手中握著的心。

女性問題是萊辛作品中的重要主題之一,不僅討論女性所遭受的不平等,也探討愛情的真義:女性與事業、家庭、婚姻和男人的關係,尤其是女性的成長和省悟,以及女性追求自由的過程。而女人在現實社會壓力之下,如何認定自己的身分(有別於妻子、母親、情婦),乃至如何走出自我,是值得關心和注意的。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234...18
跳轉到: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