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說家。曾在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戲劇科就讀。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說《聽風之歌》問世后,即被搬上了銀幕。隨後,他的優秀作品《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挪威的森林》等相繼發表。他的創作不受傳統拘束,構思新奇,行文瀟洒自在,而又不流於庸俗淺薄。尤其是在刻畫人的孤獨無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沒有把這種情緒寫成負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格調,一種樂在其中的境界,以此來為讀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提供了一種生活模式或生命的體驗。

作品總覽,總共8筆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外國小說 /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樹最重要的小說之一,與《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稱為村上春樹三大傑作。

小說共40章,單數20章「冷酷仙境」,雙數20章為「世界盡頭」,這種交叉平行地展開故事情節的手法是村上春樹小說的特徵,而這部作品是這種特徵最典型的體現。

「冷酷仙境」寫兩大黑社會組織在爭奪一個老科學家發明的控制人腦的裝置,老人躲到了地底。主人公「我」是老人的實驗對象,他受到黑社會的恐嚇,在老人的孫女幫助下,經過了驚心動魄的地底之旅,好容易找到老人,卻被告知由於老人的計算錯誤,他24小時后離開人世,轉往另一世界即「世界盡頭」。「我」回到地面上, 與女友過了最後一夜告別,然後驅車到海邊靜候死的到來。「世界盡頭」是另一番景象,這裏與世隔絕,居民相安無事,但人們沒有心,沒有感情,沒有目標。「我」一直想逃離這裏,但在即將成功時選擇了留下,因為「我」發現「世界盡頭」其實是「我」自己造出的。

書中想象力奇特,藝術水準高超,情節極其荒誕而主題極其嚴肅,用變形的手法寫出人們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混亂現狀逃避無門的真實心態。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外國小說 /

東京有兩家興旺的酒店,箱根有一所幽雅的別墅,嬌美的妻子,可愛的女兒——三十七歲的成功男士,內心可還有事業和家庭所填補不了的缺憾?小學時代一起欣賞古典音樂的女同學驀然再現,頓時勾起了他那莫名的心靈飢渴。不願談過去的經歷、不許問現在的身分,一切的一切都不追究,只准接受眼前的她——如此苛刻的條件,他卻依然全盤收納。然而,箱根別墅一夜銷魂之後,她還是一去杳然,再無蹤跡可覓了——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挪威的森林/ 外國小說 /

設定在六〇年代日本學運時代的東京少年故事,主角與兩名女子的愛情物語,一個有著恬靜形象、另一個則像旺盛的生命動力,村上自己曾說《挪威的森林》是一部有著「激情、寂靜、悲哀」的愛情故事,一部百分之百的愛情小說。

這本小說在八〇年代席捲日本,銷售數字突破五百萬冊,算起來每七個日本人就有一個人讀過《挪威的森林》,可以說這本小說是全球現代年輕人的愛情經典讀本,改版後以上下冊推出,封面設計採用村上自己設計的綠紅版,再度引爆村上小說閱讀風潮。

我在怎麼也睡不著的夜裏想起直子的各種姿勢。不可能不想起來。因為在我心中實在積存了太多關於直子的回憶,而這些回憶正一一想撬開任何一點點的縫隙往外鑽出來。我實在無法壓制阻止這些的奔騰而出。

我想起她在那雨天的早晨,穿著黃色雨衣打掃鳥舍,搬運飼料袋的光景。想起那形狀倒塌了一半的生日蛋糕,和那夜把我的襯衫都哭濕的直子眼淚的感觸。對了,那一夜也下著雨。冬天裏她穿著駝毛大衣走在我身旁。她總是夾著髮夾,總是用手摸著那髮夾。並以澄澈透明的眼睛注視著我的眼睛。穿著藍色長袍彎曲雙膝把下顎搭在那膝蓋上。

就這樣她的印象像漲潮的海浪般一波又一波地向我沖來,把我的身體沖往奇怪的地方去。在那些奇怪的地方,我和死者一起活著,在那裏直子是活著的,跟我交談,或者也曾經互相擁抱過。在那些地方,死並不是終結生的決定性要素。在那裏死只不過是構成生的許多要素之一。直子包含著死而依然在那裏繼續活著。而且她對我這樣說。

「沒關係喲,渡邊君,那隻不過是死噢,你不要介意。」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聽風的歌/ 外國小說 /

一九七九年出版,村上的處女作,也是他躍登日本文壇的(獲「群像」新人文學獎)首作。村上表示自己是在一面經營爵士樂酒館,利用深夜時分,邊喝啤酒邊寫下這部作品,每天寫一個鐘頭,花四個月完成。全書描寫「我」二十一歲那年與友人「老鼠」在家鄉的傑氏酒吧所過的暑假。

村上春樹以「我」為主角的「聽風」四部曲之一。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舞!舞!舞!/ 外國小說 /

相較於早期三部作品以七〇年代為背景,一九八八年出版的《舞舞舞》則描寫八〇年代,主角「我」因為感到突然消失的奇奇在呼喚自己,於是回到海豚旅館,曾在《尋羊冒險記》中出現的昏暗海豚旅館搖身一變成了超近代摩天大樓,「我」則在這裡不斷地和各式各樣的人相遇,並與十三歲具有超能力似的雪親近,兩人一起造訪夏威夷,而後在一棟大廈裡發現六具白骨,那以後,「我」周圍的人相繼死亡……開啟了「我」想緊握現實的心情……

村上春樹以「我」為主角的「聽風」四部曲之最終曲。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973年的彈珠玩具/ 外國小說 /

一九八〇年出版,延續《聽風的歌》中「我」與「老鼠」雙故事交替進行的形式,書中主角「我」追尋著一台名為「太空船」的彈珠玩具,另一方面,則以寫實的手法描寫被大學退學的「老鼠」與一名女子間無力發展終至分手的關係。

村上春樹以「我」為主角的「聽風」四部曲之二。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尋羊冒險記/ 外國小說 /

一九八二年出版,本書曾獲野間文藝新人獎,是村上首部長篇作品。 故事從「我」的妻子決定離婚開始,孑然一身的「我」認識了耳朵模特兒,並帶著她前往北海道去找一張照片上的「羊」,接著在北海道的海豚旅館離奇的遇見羊博士、羊男,而後女孩失蹤,「我」發現好友「老鼠」一直在等自己出現,向自己說明照片上那隻「羊」的去處……

村上春樹以「我」為主角的「聽風」四部曲之三。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 雜文隨筆 /

小說家向音樂大師討教,「這麼說來,我從來沒有好好談過這些事。」

對於貝多芬和馬勒的新詮釋、卡內基廳的戲劇性復活音樂會、分別與卡拉揚和伯恩斯坦共度的歲月,以及,為年輕世代所做的薪火傳承。

面對一心追求「心聲」的小說家,指揮家坦率地就音樂侃侃而談。在東京、在世界各地、不同場所,一起聽音樂,愉快地共度一段時光。和舉世無雙的指揮家、輝煌的心靈深刻接觸,小說家謹記整理,留住珍貴的談話。

好的音樂究竟是什麼?《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一書,為村上春樹與小澤征爾圍繞著音樂這個主題之間的對談。他們談到了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歌劇、馬勒的音樂、小澤征爾的恩師齋藤秀雄,與卡拉揚、伯恩斯坦的過往回憶等。

本書是作為小澤征爾頭號粉絲的作家村上春樹,從二零一零年十一月開始到隔年七月,對小澤征爾所做的訪談文章;從日本東京、神奈川村上春樹的家中,到夏威夷、瑞士、日內瓦往巴黎的列車中,都有兩位名家對談音樂的軌跡。村上春樹就按著對談時的錄音,以及當時的記憶,動筆將兩人的談話化為文字。

但這既不是報導文學,也不是人物論,而是村上只想以「一個音樂愛好者,和小澤征爾這一位音樂家,盡可能直率、坦白地談出彼此對音樂的內心話。」另外,也寫到如今是頂尖指揮家也曾只能睡在電影院、在歌劇院指揮還被喝倒採的過往、唱片錄音的幕後花絮、法國號換氣的真相,以及,好的音樂和好的文章之間究竟有什麼共通的地方。

讀畢本書,看見一流指揮家那閃耀輝煌的心靈之時,彷彿也經歷了一場洗禮,享受了「美好的音樂」。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