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文化祭始末 第二章 六年前的軌跡

第二卷 文化祭始末

第二章 六年前的軌跡

「看上去不是。如果學生會成員拿著照相機在四處攝影,這就是一個不平常的異常了。那麼能看似平常地四處攝影,就只有攝影社了。攝影社也出現在了協力社團的名單中。人流增加對社團發表的增益是不針對具體的社團的,然而只有五個社團列入了協力名單,這就說明,不止攝影社,其他四個社團也參与了這個策劃的實施環節。之所以策劃不會出現要針對性使用的備品與器材,很可能就是以帶來客流為交涉條件,換取了這些社團的支持。
第二天的學生會室,我將從保衛室中發現的六年前的策劃放在桌上,供大家觀閱。按學生會日誌的說法,我發現的只是整個策劃的一部分。而且,我在當晚通讀了一遍發現的內容。誠如「部分」所言,我看到的內容將許多關鍵信息隱去,只對當年的活動做了一個大致的描述。現在,趁著眾人正在觀看的時候,我便在心中梳理一遍昨晚歸納出的信息吧:
「地處中心的社團,因為更加豐富的人流而獲得更多的發表機會;地緣偏僻的社團,也因為更有可能是『看似平常的異常』的藏身之處而同樣被熱衷者涉足。而之前小川老師也提到過有很多社團在這次文化祭中超水平發揮,應該是更多的人流給社團帶來的熱情吧。
組織與策劃:學生會全體成員;
綜合了幾位老師的印象,我一個人坐在桌hetubook.com.com前,努力設想出當時的場景:
這是深受學生歡迎的伊津老師的回答,於是我們又追問伊津老師:
參加人數:儘可能地以宣傳拉進參加者,多多益善,無上限;
特注備品:無。
「這些社團的支持終究不影響學生會成員自身的工作,那麼他們在前一天留宿,準備的又是什麼呢?學生會不是具體的社團,要做文化祭的籌備工作,一般也就是巡視其他社團的準備和公共區域的管理。在晚上無光的條件下審查其他準備,說實話是出不了什麼成效的。不過,公共區域的話,運動場、廣場、屋頂……
「當年的文化祭開始后,學生會佔據宣傳空間,並在空間中投放關於此次活動的事前宣傳。先這麼命名一個宣傳空間,因為不知道當時到底是在哪裡,以及用什麼方式宣傳。用這種方式讓大多數人知道之後,他們公布了線索,誘導參与者去尋找『看似平常的異常』。因為當年的事實是參与活動的人非常之多,那麼學生會方面應該是提供了一些刺|激的。
活動方式:找到各地的線索,最終展開真相。
這是當年在校園中巡視的笠置總務老師的回答。
「學生因為學生會的指示而動起來之後,有哪些地方會因為這種無規則的運動而得利呢?四處移動的學生們反而會給學生會疏導交通和維https://m•hetubook.com•com持秩序造成不便,讓學生大規模運動起來對學生會的本職工作而言是不利的;然後是文化祭的執行人員,他們負責文化祭的治安管理,同樣的,雜亂的人流會增大工作壓力;文化祭的訪客同樣如此,人流會影響參觀各個社團的節奏;所以獲利的只能是固定點的組織——也就是定點進行發表的社團。
「校史上有一張當年活動場景的照片,教學樓旁,無數學生正在尋找著什麼。這張照片反映的應該就是接到學生會的線索之後,大家四處搜尋的場景了。不僅是照片所反映的外景,想必各個樓棟、房舍內部也各有學生前去尋找。如果學生會真的在活動中設置一個異常作為下一步線索,在無數人的尋找下,不被發現的可能性實在太小。
之後便沒有什麼值得記憶的信息了。想到這裏,學生會的其他人也看完了這份策劃。植野前輩將頭埋在撐在桌上的雙手之後,說道:「雖然嘉茂同學發現了六年前的策劃稿,但對於我們的文化祭來說,也不能提供什麼有借鑒價值的東西,而沿用這個線索——真相的模式,由於過去不久,或許會被批評是抄襲舊有模式。」
「學生會用某些刺|激手段刺|激了大部分學生參与進活動,甚至有和學生非常融洽的老師也加入了。而在策劃中,用於這項活動的安排又是0,所以不可www.hetubook.com•com能是用資金或器材製作什麼東西用以充當獎品。這個刺|激既對大部分人適用,又沒有物質上的高價。這個結論應該有助於判斷整個活動的真意。
「不得不說是一次出人意料的好活動啊。我當時也參与進去了,不過還是差了一點,他們說我的答案還差了一點。」
「尤其是結束時,廣場突然掛出了這兩天的照片,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特注調達器材:無;
「我記得學生會的成員們在準備時連續幾天申請留校,應該是忙到了很晚吧。」
「『尋找看似平常的異常』真正的意思,似乎能從這個策劃的題目中得到靈感。因為這個企劃,不像是軌跡,而更像是一場奇迹。於是,那句話的真意,應該就是『尋找平凡中的奇迹』了。而平凡中的奇迹,在校園主題的背景下,應該就是指人與人的相遇了。」
協力請求:手工藝社、文學社、書道社、美術社、攝影社。
「不過這裏很奇怪呢……能支持無限參加者的加入,又有這麼多社團協助,然而卻沒有計劃任何該活動專用的備品或是購買任何特殊的器材。而校史和學生會日誌的說法卻是認為這一屆活動辦的十分出色。」近藤前輩對植野前輩提出疑問,「難道不想知道這裏面的玄妙嗎?」
由比老師認為最後的壓軸好戲最為驚艷。
「那麼,學生會發出這條指示,卻不設置真的異常,要麼和_圖_書說明學生會的原話並不代表這個意思,要麼就是學生會有意將參与者往這個方向誘導。不過剛才伊津老師也是這麼理解,他的答案被學生會認為『只差一點』。如果伊津老師的理解和他們的原意差得太遠,那麼他的答案也不是只差一點的答案了。由此,學生會是在有意將參与者往這個方向誘導。
「攝影社有攝影設備,文學社能提供文案,書道社能提供紙張與文字成型,美術社能提供圖案,手工藝社能提供製作。那麼學生會最終的展示,就是一個圖文兼備的作品了。而且呈現方式很可能是從屋頂掛下大型的紙布裝裱,上面有巨幅圖文的內容。不過由於最終沒人發現真相,而是興沖沖地為假象吸引,去尋找所謂的異常而忽略了真正的異常,終究迫使這個企劃改變了呈現形式。
徵得兩位前輩的同意后,我決定先把目標定在「還原六年前的活動」上。六年前的學校是什麼樣子,最簡潔的途徑莫過於詢問當時在此任教,現在仍未離開的老師們了。於是,我詢問了幾位老師,得到了形形色|色的,關於當時文化祭活動的一些片段:
這是擔任了多個社團顧問的小川老師的回答。
「這樣一說也有道理……現在離提交本次文化祭策劃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可是我們仍然拿不出一個滿意的方案。」植野前輩低頭沉吟著,「如果真能還原六年前策劃中的活動,對我們也不失為m.hetubook•com.com一個好的參考呢。」
看著這一份文案,我開始為那些真意不能被揣透的前輩感到些許的景仰。
經費:未透露;
「當時的發布是一句話——大概是『尋找看似平常的異常』,大概是這麼個意思,過了幾年,我也記不清準確的原話了。不過能確認的是,所有的參加者都是這麼理解的。」
「當時的社團發表也相當精彩,聽說不少社團都是超水平發揮。」
當年活動的名稱:軌跡;
「說起來,之前覺得校史上的照片少了些什麼,應該就是文化祭的氛圍了吧。如果沒有那些學生,真看不出那時是文化祭。文化祭本來應該在前夜在屋頂上掛上各種條幅,可是那時卻沒有掛。連條幅這個特殊備品都沒申請,看來學生會的人在留宿時,可能在屋頂準備了什麼玄機,要在結束時展現給大家。
「當時學生會向大家提供的線索是什麼呢?」
這個回答來自真鄉老師,當年是她批准了學生會成員的留校申請。
「謝謝老師。」我向伊津老師道別,回到了研究社裡。
「不過學生會的目的絕非只是讓社團活動更精彩這麼簡單,因為在事前階段,他們是靠著留宿才完成這個策劃的準備的。而且由比老師的記憶中,壓軸環節是當時最精彩的部分。那麼,這些照片是學生會搜集的嗎?
「當年幾乎全部的同學都被煽動起尋找真相的熱情了,不得不說那次學生會在宣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