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以我之眼,見我所見 第九章 無名呼來

第八卷 以我之眼,見我所見

第九章 無名呼來

誤撥我電話的人是若葉青同學。這位同學平日里行事孤僻,在校中也處於被孤立的地位。在學校沒有朋友的她,我曾經對她施以援手。在她的手機中,或許便存有我的電話。不過,由於與她的交流,大多以她主動造訪我家為主,所以我也並沒有她的手機號。
只來電片刻的電話可是需要相當的警覺的。現在,不少詐騙手段的實現方式便是利用這種片刻的電話。但凡接電人打回,便掉入了一些詐騙行業的廣告,或是帶有吸費性質的某些陷阱。不過,這種背後是陷阱的來電往往是外地號碼,若是本地的詐騙團伙,為了避免被本地人接到後進行舉報,理應也是不向本地號碼發送詐騙信息的。也就是說,儘管它的表象很像一通帶有陷阱的來電,我卻並不認為它的危險性很高。
對方既然存有我的號碼,那麼,在通訊錄里,必然有一個我的備註名。如果是我的名「ふちこ」的話,ふ位於五十音順序的中部,在無意間被抽到的可能相當之小;而備註名是姓開頭的「かも」的話,可能性便大了一些。不過,從這裏可以得到一些推論:由於這個國度的姓名,以あ行假名起頭的姓非常之多。我這個排在か行的人被這鴛鴦譜點上,說明其通訊錄中,本該佔有相當數量的,あ行假名起頭的姓名並沒有多少。
關係並不親密的雙方,其中一方為何要將通訊錄展示給另一方,這個動作在表達什麼意義呢?恐怕,在對方的認知里,撥號人的通訊錄似乎不應該是某種狀態,而撥號人則拿出自己的通訊錄對這句話做出否定。也就是說,此時的二者,似乎依然沒有結束對話。因為在隨後,我回撥過去時,迅速被對方切斷。
這裏又存在幾種解釋。一種是獲得了剛結交的某人的電話,卻因為記憶問題撥錯號碼,以至於錯接到了我的手機上。不過這種情況下,接聽人應該是等待我接聽,然後通過聲音和隨後的語言交流,互相和*圖*書了解「打錯號碼」的事實,而非撥號后迅速掛斷。若是這個人一時手誤,心裏是記得正確的號碼而撥打了我的號碼並隨後掛斷的話,在我回撥時,他應該已經在使用正確號碼並且在通話中,我的回撥便不應該被人為切斷,而是應該由系統提示正在通話中。
接下來,我在搜索引擎中輸入了這個號碼。發現它也並不是某個知名機構的電話號碼,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便可以認定為普通的民眾私人電話。但,這個電話的狀態依然不得而知。基於以上判斷,我試著回撥了這個號碼。然而,很快地,電話被人為地掛斷了。
我的電話在友人圈子間是公開的,兩年來,不少在學習生活中有所接觸的朋友、職務關係接觸的社團負責人等等也通過手機進行過聯繫,在當上會長后,聯繫方式也公布在了學生會室外的公告欄上。所以,我並不打算從「因為這個人知道我的手機號碼,所以這個人有著以下的特徵」這個角度去思考。畢竟,校內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得知我的號碼並將其存進通訊錄中。不過,我也可以大致確定,對方是一位霞浦高中的校中人。
無意間碰到了手機的某個部位,便撥打了我的電話,由此似乎可以判斷出對方持有手機的機型。如果對方持有的是舊式的按鍵手機,需要至少在無意間觸碰到上下的調整按鍵和通話鍵。因為,一個有些成型的通訊錄里,一個あ行假名的姓名都沒有,未免太不合邏輯。要將選中號碼調整到我並撥號,便需要按動上下調整鍵和通話鍵。這些鍵往往分佈在按鍵手機的中心,並且,按下這些鍵需要一定的力度。若是按鍵手機,我認為,其無意間撥打我的號碼的可能性並不大。
這一晚,她與她的姐姐住在一起,而她的姐姐似乎又念叨著她沒有朋友的事實。她便拿出了手機的通訊錄爭辯,通訊錄上,似乎有著她在公告欄上看到的學生會和*圖*書主要人員的聯繫方式。不過,她的手指無意間碰到了撥號鍵,於是,就有了之後的事件。
對話的另一方在撥號人展示通訊錄后,奪去了手機的控制權,由此看來,撥號人在爭論中處於下風地位。結合上面的結論之後,我似乎得出了一個結論。
她的姐姐是誰?自然就是她了。若葉家的父母在早年離異,若葉青與她的姐姐各自被一方撫養。若葉青隨著再嫁的母親進了新的家庭,拖油瓶的身份自然不受到家裡的待見。然而,她的姐姐,卻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之後,始終關注著自己妹妹的成長。雖然方式可能有些極端,但出發點,永遠是二人的姐妹之情——否則,若葉青也不會在這時和她的姐姐住在一起。
然而,我卻願意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撥號人的特徵。現在的時段是離跨入聖誕日不遠的午夜,而撥號者卻將自己的通訊錄調出,展示給身邊的另一個人看。那麼,這位撥號者在做什麼呢?告訴另一個人我的電話?顯然不是。那樣的話,應該念出顯示屏上的號碼才是。
既然已經判斷,對方有將顯示屏展示給對方看的動作,不妨想想這個動作的意義。手機顯示屏再大,距離不夠的話,外人也是無法看清顯示屏上的字的。撥號人的展示目標位於其對面,可見,二人的關係並非親密。否則,二人是可以朝著同一方向觀看手機上的信息的。從這一點又可以看出,撥號人向對方展示通訊錄,其要表達的意思,也不應該是通訊錄上的具體內容。
由於事件並不會造成什麼大的影響,甚至在觀察力不足的人眼中,根本不會被察覺。所以我也並沒有對事件的影響投入過多的關注。我所在意的,是明石同學做出如此舉動的動機。由於整個事件並沒有顯示出完結的跡象,我便打算等待著明石同學的下一次行動,再從中提煉線索。
在這兩種可能中,顯然,後者的可能性較大。無論是響鈴片刻的和圖書來電,還是迅速被切斷的回撥,都不是主動有事聯繫我的人應有的反應。於是,我應該就第二種可能的基礎,即「對方存有我的號碼,而此次的來電出於無意」的前提進行下一步的推想。
偶然間,我的手機響了起來,有人在此時給我打來了電話。在這麼晚的時間,或許對方有什麼要事找我吧。但當我拿起手機查看來電顯示時,卻發現,那是一個我根本不熟悉的號碼。
既然電話有人值守,相信在我的思緒過腦的一分鐘時間內,那個電話的外界狀況並不會發生多大改變。那麼,也就可以肯定,剛才的鈴響,是有人刻意撥打了這個號碼。
如果是帶有陷阱的電話,在我回撥時,定然是播放其中設定好的語音信息。如果是廣告投放等性質的電話,自然也不會人為對此進行掛斷,而是由系統播放無法接通之類的提示音。這個電話有特殊鈴聲,又戛然而止,並沒有隨後的系統提示。可以判斷,這個電話此時處在有人值守的狀況之下。
所以,我將對方的手機判斷為觸屏手機。觸屏手機的操作系統,往往在通訊錄名單的右方有一個快捷撥號區域。觸屏手機設計了撥號鍵的非常少,我認為,無意間撥出的電話,是觸碰了屏幕右方的一列撥號區域所致。不過,觸屏手機並不存在選中某個名單的需要,從這裏得到的線索是,無意撥出號碼,是對方持有觸屏手機,並且觸碰了通訊錄的右方所致。
切斷我回撥的,應該是對話的另一方。在爭論中影響到外人,在常理上,也會先以接聽,再歉意地說明「撥錯」的事實。而像這般無禮、迅速地切斷回撥,恐怕在心中已經感到失禮的人眼中並不太可能。更何況,撥號者的身份很大程度上是霞浦高中的人,而該人所誤撥的號碼,是這所學校的學生會長。
按照數字的規律,明石同學選作目標的物品,應該是數目為八,同時具有類似圓形的外貌特徵。不過,隨著和_圖_書數字的增多,物品的目標也變得更好鎖定。畢竟,同樣的圓形物品備上八個,生活中這樣的需要並非很多。而目標若是如黃豆一般,雖然個數繁多,但根本沒有計數必要的東西,相信明石同學的本意也不會做出如是選擇。
還有一種解釋是,有一位和我的處境略同,此時正處在百無聊賴當中的某人,用撥號的方式誤打誤撞,碰中了我的號碼。然而,這個可能一來太過於巧合,發生率太過低下,二來,既然對方處於百無聊賴的狀態,那麼,對於我回撥的態度也不該是擺出一副即刻切斷,顯得該人正有著充分理由在行動一般的感覺。
在排除這兩種無意間撥打我電話的可能之後,我的反應是,這個電話,是有意地指向我的。當然,這裏依然有「有意的有意」和「無意的有意」兩種情況。前者是指,對方有某些事由需要聯繫我,知道我的號碼,並且有針對性地等待著我的迴音;後者是指,對方的手機中存有我的號碼,此次事件的發生,屬於對方的一次意外。
我的思考給出了這樣一種可能。操作人將自己的手機翻到了通訊錄,然後,翻轉手機,拿給對面的某人看。將手機屏幕給對面的人看時,往往手指停留在屏幕邊緣,但此時,自己的視線會被手機機身遮擋。出於未知感,手指會不自覺地收攏,進而觸及屏幕邊緣的撥號鍵。這,或許便是撥出這個電話的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這位呼叫者的通訊錄中,存儲的姓名恐怕也並沒有多少。從其無意間撥出這個號碼來看,恐怕我的姓名未經多少上下滾動,便被手指無意間碰到。
平安夜的那一晚,我在草稿紙上斟酌著準備發送給親友們的簡訊。我在重要的日子的前一晚,總有些不太願意入睡。因此,我打算將這些簡訊留在恰好跨進聖誕節的那一分鐘再發送出去。現在,離日期變更尚有一些時間,而預定的簡訊則早已在草稿紙上敲定。百無聊賴之間,我正將這些簡訊https://www.hetubook.com.com用規矩的楷書進行謄寫。
於是,我拿起了自己的手機,擺出了展示給對面的人的姿勢,又得到了一些線索。當用右手拿起手機時,接觸右邊屏幕的是拇指的側端,這個部位的識別似乎並不如何靈敏。而左手拿起手機時,觸碰右邊屏幕的,便是左手並列的四指。從這裏得出,很有可能,這位誤撥電話的人,是在用左手拿起手機將通訊錄展示給對方時,無意間手指觸碰了通訊錄上我名字後方的撥號鍵,從而撥打了我的電話的。
明石同學這樣做的意義何在?連續地從我身邊讓若干個圓形的物品失而復現,既不意在對我與他人的生活造成妨礙,又不是對我在明面上設下什麼難題。包括這最近一次,我將我故意拿走的一個燈泡算在了燈飾的個數缺口上,明石同學雖然是事件的製造者,卻並沒有加以點破,唯獨在眼神上,對我發出了疑問。
二人在這個時段處於面對面的對話狀態,其人際關係可以做出並不緊密的推斷。然而,結合時間背景來思考,這個推斷又有些不確定。若是二人的關係並不親密,現在已經是靜夜時段,二人的居住地若是不同的房屋,此時又怎麼能相容在一起呢?因此,我將兩個推論結合到一起,得出了這麼一個想法:這是一對居住地相同的親緣者,二人的人際關係卻並不如何親密。
她的姐姐,便是《冷冷清流》的作者——化名小樺淡伊的人。
正當我在疑惑,為接聽與否猶疑不決時,鈴聲戛然而止。手機屏幕上的提醒自然也變成了一通未接電話。我將記錄打開,望著那個未知的號碼思索起來。我再次確認了,我的印象中並沒有關於這個號碼的任何信息,它的歸屬地依然是這個霞浦市。
觸屏手機在鎖屏的狀態下,是不可能顯示出通訊錄的。所以,當時手機必然處於活動狀態。而處於活動狀態的手機,本該是有人在操作著屏幕才會活動的。然而,操作者會在自己操作時,產生誤撥某個號碼的可能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