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非常潛力股

作者:飛利浦.費雪
非常潛力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篇 保守型投資人夜夜安枕 第五章 再論第四個構面

第二篇 保守型投資人夜夜安枕

第五章 再論第四個構面

我們先來討論金融圈對整個行業的評價。大家都知道,長期而言,一個行業從市場潛力雄厚的早期發展階段,到後期可能受到新科技的威脅,整個過程中,金融圈希望參與該行業,願意支付的本益比可能大幅下降。所以說,在電子業的早期階段,業者生產的是所有電子產品使用的基本零組件電子管,股票的本益比很高。接下來,隨著半導體的發展,電子管市場逐漸被取代,業者的本益比急劇下降。最近磁性記憶體裝置也因為同樣的理由,受害於同樣的命運。這些事情都很明顯,大家也知之甚詳。但金融圈對某種行業的印象可能有起有落,原因不是出在這些沛然莫之能禦的影響力量,而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點,金融圈強調某些業界背景影響力量甚於其他影響力量。可是這事沒那麼明顯,大家也不是那麼能夠理解。不過兩組背景條件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都有效,而且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兩者的影響力都有可能再持續一段時間。
這一點十分重要:保守型投資人對某支股票感興趣時,一定要瞭解金融圈目前對該公司所處行業的評價性質。他必須不斷研究調查,觀察這種評價是否遠比基本面事實有利或不利。只有正確研判這一點,則主宰該行業個股市場價格長期趨勢的三個變數中的一個,實情才能相當確定。
關於金融圈對一支股票的評價,走筆至此,可能讓人以為,這種評價不過針對特定股票本身而進行。這種想法未免過度簡化。其實,最後的評價是由三和*圖*書個不同的評價綜合而成:目前金融圈對整體普通股投資吸引力的評價、對某公司所處行業的評價,最後則是對該公司本身的評價。
化學業或可做為例子。從經濟大蕭條的谷底一直到一九五〇年代中期,美國最大幾家化學公司的股票本益比,和其他大部分股票相比,顯得相當高。金融圈對這些公司的想法,也許能從一幅漫畫看出端倪。這幅漫畫把化學業描繪成毫無盡頭的輸送帶,一邊有科學家正在試管中做新的化合物,叫人屏息以待。經過神秘和難以模仿的工廠,這些材料在另一邊以妙不可言的新產品面貌出現,如尼龍、滴滴涕(DDT)、合成橡膠、快乾漆,而且不勝枚舉的其他新材料,對幸運的製造商來說,似乎肯定將是日益擴增的財富來源。到了一九六〇年代,這樣的印象改變了。在投資圈眼裡,化學業變得很像鋼鐵、水泥、造紙業,以某種技術規格為基礎,銷售大宗商品,結果張三的產品和李四的產品大致相同。資本密集產業通常承受很大的壓力,必須以很高的設備利用率運轉,才能攤銷龐大的固定投資。結果往往導致激烈的價格競爭,以及利潤率萎縮。印象改變之後,一九七二年結束的十年內,主要化學公司相對於整體股市的本益比,遠不如從前。化學業的本益比雖然仍顯著高於許多行業,卻開始愈來愈像鋼鐵、造紙和水泥。
最後,不管在化學股以前地位較為崇高的時期,還是最近地位較為低落的時期,還有另一和圖書個因素一直沒什麼改變。較老舊和數量較大的化學產品,是把鹽或碳氫化合物的基本分子來源特別做成的材料進行「第一步」加工處理,不可避免地,主要必須依規格出售,而且價格要很有競爭力。但是驚覺性高的公司一直有機會,把這些第一步產品加工成遠為複雜和價格高出許多的產品。這些產品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自己特有的產品,免除了激烈競爭之苦。等到這些產品又必須具有價格競爭力的時候,警覺性高的公司還是能夠不斷找到更新的產品,加進高利潤率的產品線中。
評價改變的一個極端例子,是一九六九年相對於一九七二年,金融圈對連鎖加盟事業和加盟股票基本面的觀感大為不同。同樣的,就電腦周邊股票來說,人們以很高的本益比買進這些股票時,這個行業的所有問題本質上已經存在,只是當時一般的印象是眼前表現突出的公司,成長不會中斷,因此對問題視而不見。
對一個行業持有這樣的印象,投資人的問題還是沒有改變。目前居於主流地位的評價,和基本經濟事實比起來,比較有利?比較不利?或者大致相同?有時對最精明的投資人來說,這個問題也很難棘手。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就有這樣一個例子。那時候,作風一向保守的投資銀行美邦公司(Smith, Barney & Co.)率先採取的一項行動,在今天看來沒什麼,當時則與人不同:公開發行尼爾遜公司(A.C.Nielsen C和*圖*書o.)的股票。這家公司沒有廠房,沒有有形產品,因此沒有存貨。它從事的是「服務業」,收取費用,供應市場研究資訊給客戶。沒錯,一九五八年,銀行和保險公司長久以來,一直獲得很高的評價,被市場視為優良的保守型投資對象。但是這些行業很難相互比較。一家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帳面價值是現金、流動性投資或應收帳款,所以買進銀行或保險股的投資人,似乎有堅實的價值足資依賴,但新引進金融圈的那家服務公司,沒有這樣的東西。可是仔細研究尼爾遜公司的情況,發現它的基本面好得出奇。管理階層誠信正直、能力高強,公司競爭地位堅強且獨特,未來好幾年可望進一步成長。不過,在證據顯示金融圈首次對這樣一種行業有什麼反應之前,似乎仍宜暫緩買進。是不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對這樣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做出切合實際的評價,袪除因為缺乏熟悉的價值量尺可能引起的疑慮?像尼爾遜這樣一家公司,多年來的高本益比表示金融圈給它很高的評價,但有些人決定接納已獲認可的基本面,買進這些股票時,卻帶著如履薄冰的心情,宛如跳下懸崖,看看底下的空氣能否支撐我們。這樣的行為,今天看來實在荒謬可笑,但當時服務公司的觀念還很新穎,與我們已經習慣的觀念不同。事實上,幾年內鐘擺擺向了另一邊。隨著尼爾遜公司的盈餘成長再成長,華爾街興起一種新觀念。很多公司不分青紅皂白,被混在一起,形成金融圈www.hetubook.com.com的一種印象,視為極具吸引力的服務業。這些公司從事的雖然都是服務業,不是生產商品,但經濟基本面相差甚遠。有些公司的本益比開始高於應有的水準。一如以往,基本面終將主宰一切。把本質上不同的公司湊成一種類股,形成的錯誤印象,慢慢褪色。
但是事實真相也會改變。一九七三年年中左右,化學股再獲金融圈青睞。對這個行業的新看法,開始居於主流地位。現代歷史中,主要工業國家首次(大規模戰爭除外)體驗到經濟資源匱乏的痛苦,製造業產能只能緩慢增加。因此,激烈的價格競爭可能要等好幾年以後才會再度發生。這個印象為化學股投資人開啓了全新的局面。投資人現在的問題是:確定背景事實是否真能支撐新印象;如果能夠,則依新情勢來看,化學股相對於整體股市的漲幅,已經太高還是仍嫌不足。
最近的金融史提供了本益比變動比化學業高出許多的例子,因為金融圈對某行業背景事實的評價大幅改變,但該行業幾與從前毫無兩樣。一九六九年,電腦周邊股甚受市場垂青。這些公司生產各種特殊設備,可以附加到中央運算單位或電腦的主機,以增進使用者從中央單位獲得的利益。高速印表機、額外的記憶單位、鍵盤裝置,是其中一些主要產品。有了它們,就不需要打孔作業員把資料輸入電腦。當時一般人的印象中,這些公司的未來無可限量。雖然中央電腦本身大致已發展完成,而且市場由少數強大、地位穩固的公司主宰,小和_圖_書型獨立公司還是能夠在這些周邊產品上,賣得比大公司便宜。但是小型公司的產品通常採出租方式,而非賣斷,同時大型電腦主機製造商決心進軍「掛在」它們設備上的產品市場,今天投資人有了新的看法,發現小型公司的財務有壓力。到底是基本面改變了,還是針對基本面的評價發生改變?
所有這些變化中,叫人稱奇的是,除了一件重要的事例外,一九六〇年代這個行業的基本背景和前面卅年相比,幾無不同,或者根本沒有不同。沒錯,一九六〇年代後面五年,某些產品的產能嚴重過剩,如大部分合成紡織品。一些領導化學公司的盈餘暫時大受影響,特別是杜邦公司。但這個行業的基本特質沒有那麼大的變化,足以令它在金融圈心目中的地位丕變。化學品生產一直都是資本密集工業。大部分產品都按照某種技術規格出售,所以張三很少能夠把價格提高到李四之上。另一方面,由於一大堆品質大幅改善的新殺蟲劑、包裝材料、紡織品、藥品,以及其他無數產品問世,一九六〇年代和一九七〇年代這個行業的市場日益擴大。機會似無止盡,因為聰明的人類能夠重新排列分子,創造出大自然找不到的產品,具備特殊的性質,更能迎合人類的需求,或者比以前使用的天然材料便宜。
換句話說,化學股是金融圈最愛的時候,所有有利的因素,在後來化學股失寵時依然存在。但一九六〇年代為人強調的不利因素,以前也存在,只是被人忽視。改變的是強調的重點,不是事實真相。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