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社會性動物

作者:伊里亞德.阿倫森
社會性動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章 社會認知 如何理解世界

第四章 社會認知

著名政治分析家沃爾特.李普曼在其名著《輿論》一書中講述了一個生於採礦小鎮的小姑娘在一天裏突然從歡快陷入極度悲哀的故事。那天,一陣風突然吹落了廚房的一扇玻璃。小姑娘嚇壞了,語無倫次地喃喃自語了幾小時,無論怎麼安慰她都無濟於事。後來,當她終於能夠清醒地說話時,她告訴大家,一扇玻璃碎了意味著一個親人死去了。所以,她在哀悼她的父親,因為她認為他剛剛死去。小姑娘一直都很難過,直到幾天後一封電報飛來,證實她的父親還安然無恙。僅憑一個外部事實(一扇破碎的玻璃)、一則迷信(窗戶破了意味著親人的死亡)、加上恐懼及對父親的熱愛,她杜撰了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
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慣常每天把夜壺從窗戶裏倒到街上。大街上永遠都散落著屎尿,滋長了瘟疫和各種疾病,直到一場大雨把它們沖刷乾淨。在現代人看來這種行為似乎十分原始、粗陋、愚蠢透頂,特別在瞭解到古羅馬人在幾個世紀前就發明了室內排水系統之後。那麼夜壺是如何出現的呢?在中世紀,人們不僅認為裸體代表邪惡,而且裸|露的身體會遭致惡魔的襲擊,會造成身體傷害。據此,古羅馬人每天洗澡的習慣被摒棄,而代之以一年一度的洗浴。漸漸地,古羅馬人的室內排水系統遭到廢棄,年久失修,同時社會上也缺乏維護室內廁所的水管工。這樣,夜壺就因需而生。幾個世紀後,疾病的「惡魔」理論才被基於病毒和細菌的現代醫學理論所取代。
講述小女孩的故事和中世紀夜壺的故事,既不是為了探索稀奇古怪的頭腦的內部活動,也不是為了展現現代社會在醫療衛生方面的進步。相反,講述這些故事是為了提出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與來自採礦小鎮的小女孩和中世紀夜壺的使用者類似?如果一位二十二世紀的社會心理學教科書的作者在寫到社會認知這一章節時,沒有講述夜壺的故事,而用殺蟲劑橫流或由艾滋病病毒導致的死亡等故事取而代之,我一點都不會感到驚訝。
這些故事大概會這樣述說:

在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幾百萬人死於饑荒卻不是因為缺乏食物,而是因為他們的食物遭到殺蟲劑的污染。這些殺蟲劑年復一年地流入地下,逐漸在食物鏈中累積起來。許多有識之士都曾警告過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然而,難以解釋的是,人們幾乎沒有採取任何預防措施。
另外,超過一百五十萬人由於不願使用避孕套而死於艾滋病病毒感染。現在的讀者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能夠把人送上月球,能夠治癒不計其數的危險疾病的文明會如此愚昧?
唔,那時候,好像許多人認為坦率談論他們的性生活是邪惡的,有害的。例如,在二十一世紀初,許多青少年的家長仍然冥頑不化,認為在中學發放避孕套會增加亂|交的發生儘管嚴謹的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然而,我講述這些故事的目的並不是想指出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頭腦如何簡單。我是想提出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與那些漫不經心的艾滋病患者或濫用殺蟲劑的農民類似?」

我們理解社會生活的方式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後果。我們每天都成百上千次地審視周遭的世界。每當我們第一次遇到一個人,都會形成對他的第一印象。每當我們步入超級商場,走過兩旁擺放著琳琅滿目商品的過道,一定會試圖分辨出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有時,我們也會捫心自問,回顧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以此構建我們認為正確的生活答案。每天我們都要作出決定和誰一起吃飯,吃什麼東西,穿什麼衣服,信賴哪個人,看什麼電影,是否要回電話。有時,我們要作出一些更重要的決定:投誰的票,學哪個專業,選擇什麼職業,支持哪個社會政策,和誰結婚,是否要孩子。人們如何對大大小小的事情作出決定,取決於我們認識社會、建構生活的方式。

如何理解世界

人類擁有奇妙的大腦——發達而有效。但是,他們不盡完美之處如同他們的奇妙之處一樣多。這種不完美的結果就是,許多人們自以為最終「搞清楚」的事情也許並不正確。讓我們來看一個普通的例子:許多人頑固地認為,一對不育夫婦在收養了一個孩子後,比那些沒有收養孩子的不育夫婦更容易懷孕。推理過程大概是這樣的:收養孩子後,夫妻的壓力減輕;由於夫婦們不再緊張,就會更容易懷孕。但是根據湯姆.吉洛維奇的研究,這個廣為人知的信念未必真實。收養孩子的夫婦並不比沒有收養孩子的夫婦更容易懷孕。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相信呢?有兩個原因可以解釋這個問題:(一)這個信念聽起來討人喜歡,所以我們希望真有這麼回事;(二)我們容易關注那些養父母懷上了自己的孩子的稀罕例子,而不容易關注那些養父母沒有懷孕的例子或沒有收養孩子的夫婦也能生養的例子。所以,由於選擇性的關注和選擇性的記憶,當然看起來確有其事。的確,正如你們已經注意到的,想改變那些持有錯誤觀點的人是非常困難的。
一些讀者可能會因為發現自己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能夠理性、全面地思考而感到沮喪。因此,認識和*圖*書到人類大腦具有無限的能力或是我們擁有通往絕對真理的通道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同時,我也要提醒大家,如果沒有認識到捷徑同樣會導致偏離真理的偏愛和偏見,將是十分危險的。我們若非認識到在認知上的極限,就會為它驅役。例如,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我們經常根據刻板化的偏見來判斷別人,如果沒有認識到呈現某條資訊的特殊方式可能深刻地影響我們的判斷,我們就不能採取措施,校正錯誤。更糟的是,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認知吝嗇鬼的後果,就會認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很容易將仇恨與殘暴用到極處,卻還以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
我們該怎麼辦呢?正如你的猜測,只要有可能,我們就要盡力尋找捷徑。根據蘇珊.菲斯克和謝利.泰勒的研究,人類是認知的吝嗇鬼(cognitive misers)。也就是說,我們總是在竭力節省認知能量。考慮到我們有限的資訊加工能力,我們總是試圖採用簡化複雜問題的戰略。我們可以用下述方式實現這個目的:(一)通過忽視一部分資訊以減少我們的認知負擔;(二)過度使用其他資訊以避免尋找更多的資訊和圖書;(三)接受一個不盡完美的選擇,因為這已經足夠好了。認知吝嗇鬼的戰略可能是有效的——因為這樣可以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認知資源來加工近乎無窮無盡的資訊——但是這些戰略同樣會產生嚴重的錯誤和偏見,特別是在我們選擇了錯誤的戰略,或者在匆忙中忽視了重要的資訊的情況下。
我們是理性的動物還是感性的動物?我們肯定希望成為理性的動物。關於人類認知的普遍認識是,它是完全理性的;每個人都盡力做到不犯錯誤,堅持正確的觀點和信念。這一觀點的最早支持者之一是十八世紀的功利主義哲學家邊沁。根據邊沁的理論,我們可以利用「快樂等級表」(或快樂計算法)來決定快樂與痛苦。舉一個很俗氣的例子。假如我想買輛新車,我在決定廠家和型號時,會將每種品牌能夠帶來的快樂累加起來——運動型設計、舒適的內部設計、強勁的馬力——然後減去每種品牌所帶來的煩惱——按揭月付以及不能使用沒有裝滿汽油裝置的加油站的缺點。然後我選擇了能夠帶來最大快樂、最少煩惱的汽車。對於邊沁來說,政府與經濟體系的作用就是要保證「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有人同意邊沁的觀點,因和*圖*書為他的快樂計算法是現代資本主義的基本假定。
但我們是否會像邊沁和凱利認為的那樣理性呢在某些場合,我們的確如此,這一點勿庸辯駁。本傑明.弗蘭克林.在重大決策前,總是例行公事式地運用快樂計算法,他會把利弊都寫下來。在某些事情上,如購買新汽車或決定上哪所大學,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也會這樣做。在掌握了適當的協變數資訊時,你可以毫不費力地對貝思和斯科特下結論,這說明你至少可以像個幼稚的科學家那樣思考。然而,理性思考至少需要兩個前提:(一)思考者能夠獲得準確、有用的資訊;(二)思考者擁有無限的、可用於加工生活資料的資源。事實上,日常生活中並不具備這種條件。
近些時候,社會心理學家哈儸德.凱利提出了一個略微複雜的關於人類思維理性的觀點:人們試圖像幼稚的科學家那樣行事。為了找出特定事件或現象的最佳解釋,科學家會在已知資料中尋找協變數——也就是說,他們試圖發現這樣的情形,即x發生於y前並永遠與y且只與y一起變化,可以得出x產生y;同樣,在解釋他人行為時,人們會尋找以下三方面的資訊:(一)行為者行為的一貫性(在其他場合及時間,他hetubook•com.com或她是否總是如此行事);(二)行為者行為的統一性(在同樣的場合,其他人是否會這樣行事);(三)行為者行為的特殊性(是否只有他或她如此行事)。
人類沒有「上帝之眼」,無法無所不知,無法絕對地公正無私。就拿我買新車來說,我可能無法瞭解到所有的資訊,因為這是一款新車,長期的維修資料還不存在。而且我對汽車的看法會囿於我有限的視野;我只是從廣告上聽說過此車,而廣告一般都會誇大商品的優點。我對此車的熟悉程度有限只是在代理商的陪伴下試了十分鐘的車,而沒有在各種危險的路況和天氣情況下駕駛。如果像買車這樣簡單的事情都可能充滿遺漏和誤導的資訊,你就可以想像在做出不尋常決定時該是多麼困難,如何時發動戰爭、與誰結婚、如何做出財政預算。
承認我們是認知的吝嗇鬼並不意味著我們註定就會歪曲事實。的確,一旦我們瞭解了自我局限及人類大腦中普遍存在的偏見,就可能會更好地思考,作出更明智的決定。在本章中,我不會僅僅把思維的局限性羅列出來。相反,我想通過對他們的探索,學會如何更好地思考。
我是否會花上幾小時寶貴的時間來列出每種選擇的利弊,而此時還有和*圖*書許多決定等我作出呢?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密集、隨時都要做出決策的環境中。美國人平均一生要看七百萬個廣告,每天需要做出數不勝數的決定,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有些貌似不重要但意義重大。我們不可能對遇到的每條資訊和每個決定都深刻思考。
而且即使所有資料都可獲得,我也不想利用業餘時間或資源對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假設我在購車問題上採用快樂計算法,大約要花五個小時來研究和斟酌各種選擇。同時還有許多問題等待我決定:午餐該吃些什麼?是否應該復習一遍演講稿?應該選擇哪一個應聘者?我女兒是否真的需要那些昂貴的齒列矯正器(牙齒不齊又怎麼樣)?
假設貝思吻了斯科特,有人問你她為什麼要吻他。根據凱利的理論,在你給出答案前,你希望多瞭解一些背景知識:貝思是否動不動就吻別人呢?如果是這樣,你可以下結論說,貝思吻斯科特是因為她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假設你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吻了斯科特,那麼你可能會說,貝思吻斯科特是因為斯科特極有魅力,所有的人都喜歡他。假設只有貝思吻了斯科特,而沒有別人去吻他,那麼你可能會說,貝思和斯科特之間存在某種特殊關係——他們正在相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