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社會性動物

作者:伊里亞德.阿倫森
社會性動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章 人類的攻擊性 攻擊性是人的本能嗎?

第六章 人類的攻擊性

攻擊性是人的本能嗎?

一些學者進一步發展了攻擊性是人所固有的本能這一觀點,認為人不僅先天就有殘殺性,而且在所有動物中,人的這種肆無忌憚的破壞性是獨一無二的。因而,這些學者提出,把人類的行為稱作獸行是對其他動物的誣衊。安東尼.斯托爾雄辯有力地表達了這一觀點:
艾爾瑙斯.艾布林-艾貝斯.費爾特的一個實驗表明,隔離餵養的老鼠(即沒有任何同其他老鼠鬥爭的經歷)在剛放入籠子裏時,它會攻擊已在籠子裏的那隻老鼠,而且還會以有經驗的老鼠所使用的那種恫嚇和進攻的方式。可見,雖然攻擊行為可被早期經驗所改造(像郭任遠實驗指出的那樣),但艾布林-艾貝斯.費爾特的實驗卻指出,動物不用學習就可以有很明顯的攻擊性。不過,從這個研究中也不能得出攻擊性一定是本能的結論。正像約翰.保羅.斯科特所指出的那樣,要推導出這個結論,必須有起爭鬥的誘發刺|激僅僅來自動物身體內部的生理學證據。上述實驗中的那種刺|激是來自外界,也就是新老鼠的形象刺|激了這隻隔離餵養的老鼠,使它們爭鬥起來。斯科特調查了大量的證據,斷定爭鬥並非天生的需要:如果一個有機體在生活中沒有引起爭鬥的外界刺|激,那麼它就不表現出攻擊性行為,而這並不會使它遭受生理或心理的損害。這個觀點同弗洛伊德的論點相矛盾,它實際上主張動物沒有攻擊性本能。
在這些實驗裏,每個研究對象都碰巧撞上研究者的同夥。這個人叫著他的外號辱罵他。與來自北方的白種男性學生(他們只是聳聳肩,對辱罵不屑一顧)相比,來自南方的白種男https://m.hetubook.com.com性學生更有可能認為他們的男性尊嚴受到了威脅,因為他們變得很焦躁不安(血液中的腎上腺素上升),然後從生理上為攻擊做好準備,最後,更有可能採取攻擊性和支配性的行為。在後來的實驗中,柯恩和尼斯.貝特以曾經在與維護榮譽相關的衝突中殺過人的人的名義向美國各地的公司發出求職信。與位於北部的公司相比,位於南部和西部的公司更有可能以接納或理解的態度回復求職者的信。
後來,理查.勞爾和拉裏.舒爾茨報告說,在脊椎動物中普遍存在的攻擊性現象有力地證明了攻擊性源於人類的進化,而且由於其生存價值一直保留了下來。同時,這些研究者強調了這樣一個事實,幾乎所有的生物體似乎也逐步發展了很強的抑制機制,能夠在對他們最有利的時候壓制攻擊性。因此,甚至在最有暴力傾向的物種身上,攻擊性也是一種選擇性方案。是否能表現出來,取決於這個動物先前的社會經驗和該動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
社會心理學家普遍贊同勞爾和舒爾茨對動物行為研究的解釋。然而,關於人類,由於我們社會影響的複雜性,社會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比對低等生物的影響更巨大。倫納德.貝科威茨認為,我們人類天生就具有通過打擊刺|激製造者對挑釁性刺|激作出反應的傾向。實際上,攻擊性是否能明顯地表現出來取決於先天傾向、後天習得的反應、以及社會環境的明確性質之間的複雜的相互作用。例如,雖然許多生物,從昆蟲到類人猿,都會攻擊那些侵入自己領地的動物,但https://m.hetubook.com.com像大多數通俗讀物作者那樣,認為人類也按同樣模式去保衛自己的領地,並用攻擊行為來回答具體的刺|激未免過於簡單化。
這一現象特別有趣的一面是榮譽文化在其所存在環境消失很久以後依然存在。因此,根據他們最初的發現,尼斯.貝特及其同事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密執安大學新入學的男性南方學生的認知、情緒、行為和生理反應方面,都發現了這些具有榮譽文化特徵的準則,雖然他們的家庭已經幾個世紀都沒有放過牧了。
到了二十世紀,霍布斯的較為悲觀的觀點得到了弗洛伊德的詳盡闡述。他認為人除了天生具有一種生存願望(求生本能eros)外,還天生具有求死的願望(死亡驅動力thanatos)。正是死亡驅動力導致了人們產生攻擊行為。關於死亡本性,弗洛伊德寫到,「它在每個生命體中起作用,極力把生命體推向毀滅,減少生命體的生命力直至使它回到原來的無生命狀態。」弗洛伊德認為,一定要設法讓這種攻擊性的能量釋放出來,以免它繼續積累導致疾病。弗洛伊德的觀點可被描述為一種水力學理論(hydraulic theory),類似於容器中水的壓力升高的理論:除非對攻擊性加以疏導,否則它將產生某種爆炸。依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來看,在調節死本能並幫助人們使之昇華方面,即在把這種破壞性的能量變成可接受的或有益的行為方面,社會起著最主要的作用。
根據本能論的水力學理論,這時,攻擊需要的滋長會導致這條雄麗魚去攻擊在一般情況下並非是適當攻擊對象和-圖-書的魚。結果正如所料:當其他雄麗魚不在時,這隻雄麗魚將攻擊那些它以前毫不理睬的其他種類的雄性魚。如果拿走所有的雄魚,這隻雄麗魚最後會去攻擊和殺掉雌麗魚。
在人類的攻擊性是否為本能這一問題上還沒有明確清楚的證據。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爭論仍然十分激烈的原因。許多證據是從對動物的觀察和實驗得來的。其中有一項是郭任遠的研究。
考慮到這些發現,我們可以總結出,雖然攻擊的本能成分確實存在於人類身上,但是攻擊並不完全是由本能所致。許多例子清楚地表明,環境和社會事件能夠導致攻擊性行為。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在人類身上,這種攻擊性行為可以被環境和社會因素所改變。簡而言之,攻擊性行為是可能被減少的。

在一個既定文化範疇內,改變社會環境能夠導致攻擊行為的巨大改變。這一事實突出了人類能夠改變攻擊傾向的各種方式。
在我們的社會裏,在攻擊性行為及引發暴力的事件種類方面,存在驚人的地區差異。如,理查.尼斯.貝特揭示了生活在南方的白種男性的謀殺率遠遠高於生活在北方的白種男性,尤其是在鄉村。但這個資料僅僅是針對那些與「爭持相關」的謀殺。
大量事實支援貝科威茨的論點,即人類內在的行為模式具有無限的可塑性和可變性。人類文化在這個層面上也顯示出巨大的差異。例如,有許多所謂的原始部落,如錫丹土著的雷布查人、中美洲的俾格米人、新幾內亞的阿拉白什人,都能夠與同族人和異族人友好和睦地相處。在他們當中,攻擊性行為極其罕見。
尼斯.貝特的研和*圖*書究表明,總的來看,南方人並不比北方人更喜歡使用暴力,但僅在保護私有財產和抗拒侮辱方面,南方人更容易使用暴力。這一模式顯示作為南方紳士特點的「榮譽文化」也許是特殊的經濟與職業環境的產物,因此這種文化涉及可移動的財產(因為很容易被盜),因為在早期的美國南部和西部的社會裏,一個人全部的財產很可能被洗劫一空。也就是說,如果你是艾奧瓦州的農民,不會有人偷走你的全部莊稼。因此,無需為自己贏得一個為捍衛自己的財產而挺身而出的名聲。但如果你是一個牧牛人,建立一個「不要惹我」的名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些偷牲口的賊在偷盜前都會三思而後行。
他試圖推翻貓捕捉和殺死老鼠是本能這一神話。他的實驗很簡單:把一隻小貓和一隻老鼠放在同一個籠子裏餵養,結果小貓不僅不向老鼠進攻,而且和老鼠成了親密夥伴。這隻貓甚至拒絕追撲和殺死別的老鼠。然而必須指出,這個實驗並不能證明攻擊性行為不是天生的,它僅僅證明攻擊行為可以被早期經驗所抑制。

這場爭論此起彼伏。著名的行為學家康拉德.洛倫茲已對斯科特的結論表示懷疑。洛倫茲觀察了麗魚的行為。麗魚是一種攻擊性極強的熱帶魚,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域,雄麗魚會進攻其他雄麗魚。在自然環境裏,雄麗魚不攻擊雌麗魚,也不攻擊其他種類的雄性熱帶魚,它只攻擊同類的雄性。若從魚缸中拿走所有其他雄麗魚,只留下一條使之沒有競爭對手,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在攻擊性是先天固有的本能還是後天習得的行為這個問題上,心理學家、生理學家、生態m.hetubook•com•com學家和哲學家有爭論,這個爭論不是始於現在,而是已經持續了若干世紀。如,湯瑪斯.霍布斯在他的名著《海中怪獸》(初版於一六五一年)中提出,人類就其本性而言是野蠻的;只有加強社會的法制和秩序,人類才能克制霍布斯認為的攻擊天性。另一方面,盧梭的高尚的野蠻人的概念(提出於一七六二年)認為,人就其天性而言,是一種善良的動物,正是束縛的社會使人們變得好戰,具有攻擊性。
而與此同時,在我們這個更加文明的社會裏,我們選舉出來的領袖把大量資源花費在「和平時期」的軍事預算上;家庭暴力司空見慣;駕車射擊已成為城市生活的一個噩夢。
例如,易洛魁族印第安人作為射獵民族已經生活了成百上千年了。但十八在世紀,與歐洲新移民之間日益增長的貿易使易洛魁族印第安人與相鄰的休倫人為爭奪皮毛(為了交換商品)而發生了直接衝突。一系列的戰爭開始了。易洛魁族印第安人之所以變成了殘暴的好戰者,不是因為無法控制的攻擊本能,而是因為社會變化導致了競爭的加劇。
我們一般用獸|性或獸行來比喻人類最可惡的殘暴行為,這些詞表明這種行為是那些進化程度比人類低的動物的特徵。但實際上極端「殘暴」的行為只有人類才有。人們野蠻地相互殘殺,這在自然界中是獨一無二的。可悲的事實是,在地球上的一切動物中,人是最殘酷、最無情的物種。在閱讀描寫人對人實施暴行的報紙或歷史書時,雖然我們可能被嚇得退縮,但我們心裏很清楚,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盤踞著與導致謀殺、虐待和戰爭同樣的野蠻衝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