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上冊)

作者:白崇禧
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上冊)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編 抗日前情勢與剿共 二、剿匪

第三編 抗日前情勢與剿共

二、剿匪

6、厲行土地革命,沒收地主豪紳之土地。

丁、共黨暴動與流竄

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共黨因力量微薄,唯恐不能控制國民黨,極不贊成北伐。後共黨見北伐既成事實,遂儘量令其份子加入國民黨,爭取黨代表、政治部等與社會之群眾及軍隊之基礎易於接近之組織。所以,國民黨之軍隊每到一處,共黨即極力發展組織。當時,青年軍人聯合會名義上雖告解散,實際上仍然存在。共黨所爭的不是政府中之高官貴爵,而是基層之組織如學生、農、工、軍隊,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基層工作做得完善,其他職位自然垂手而得。宛如建築,只要基礎堅固,何憂沒有高樓大廈?由此可見他們之用心是很深遠的。
民國十年第三國際派職工代表李特諾斯克與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秘書馬林來華指導中共之活動。同年七月一日,陳獨秀、李大釗在馬林指導之下於上海召開第一次中共代表大會,參加的人數共有十三人。馬林指示與會之人士:「中國共產黨人數大少,無法組織強大之民眾團體,不能公開活動,必須依仗國民黨之扶持,在國民黨左派卵翼之下從事活動,藉國民黨之力量發展自己之組織。」這是馬林指示中共之偽裝策略。民國十一年,中共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有三項決議:
1、正式加入共產國際,為共產國際之中國支部。
北伐時期國民黨之重要幹部都隨軍北伐,只有李濟琛等人留守廣州。鮑羅廷當時對外是國民政府顧問,實際上操縱一切。他乘國民黨重要幹部赴前線之際,在後方努力發展組織。革命軍攻佔南昌後,本想將國民政府遷至南昌,因鮑羅廷嗾使徐謙、鄧演達之反對,揚言如果國民政府遷至南昌,他們在漢口將另樹旗幟。中央不願北洋軍閥當前之際而內部分裂,所以擱置國府遷南昌之議,而遷至漢口。國府遷至漢口鮑羅廷益發得其所哉,他一面煽動已至鄭州之唐生智回師安徽,與孫傳芳勾結攻打南京;一面利誘已抵河南之第四軍,返回九江,後來第四軍回到廣東,因而有張(發奎)黃(琪翔)事變。此外,他建議廢除革命軍總司令之職,由軍事委員會指揮三軍,旨在打擊蔣總司令之威望,逼使蔣總司令自動去職。總之,他一手利用汪精衛,一手利用唐生智與張發奎打擊南京。所幸龍潭之役勝利,和_圖_書西征打走唐生智,不然武漢政府在鮑羅廷把持下,其發展之後果,實不堪設想。
民國十六年內,共黨四處流竄,實行暴動政策。第一次是張發奎由河南回師攻南京,至九江受汪精衛之策動,由南潯鐵路轉南昌,張之軍長賀龍、師長葉挺叛變,向廣東流竄。第三軍軍長兼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之教導團長朱德受周恩來、張國燾之煽動,也在南昌叛變,因力量弱小被革命軍擊敗,南竄經瑞金、長汀等地至廣東潮汕。沿途被粵桂聯軍圍擊,損失重大,後化名為王楷至韶關投附范石生,不久又叛變逃至井崗山。朱德是雲南講武學堂畢業之學生,為朱培德一手扶植的人,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朱培德培朱德不德」。
民國十三年,國父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主要通過外交上之聯俄與內政上之容共與工農等政策。聯俄容共政策之決定有其時代之背景。國父因困在廣州情勢孤立,而英、美、德、法、日等帝國主義之目的旨在扶植軍閥,延長不平等條約、治外法權與經商等特權,他們最不樂意看見中國之革命成功,所以多方阻撓革命之大業。正當此時,俄國推翻帝制,打倒帝國主義之革命突告成功,列寧並派人到中國表示支持。國父於四面楚歌之際,忽得國外之支援,遂有聯俄政策之產生。或有人懷疑聯俄政策固有時代之背景,但是中國共產黨原是很弱小之一組織,為何又加以姑息而允其加入國民黨?因為國父認為共黨既形成組織,如一讓其自由發展,會與國民黨之建國步驟發生衝突,不若容納於國民黨中使之潛移默化為國民黨而工作。而且越飛也曾答應國父,共產黨確可為國家之統一與建設而努力。以上所述,完全是聯俄容共之客觀條件。至於農工政策,旨在謀農工之福利,為二五減租等,與共黨後來所宣傳之農工政策迥然不同。
所以,在上述之各階段中,我們發現共產黨在第三國際支援下,第一步設法加入國民黨之組織,第二步利用有利之環境傳播其思想。因此,我們可以毫無疑義地說中共自其創建以來,即是蘇俄之附庸組織。
共黨實行立三路線——李立三是托派人物,曾去過俄國多次——發動全國總暴動,長沙、吉安一度為共黨所攻陷。政府察覺情態嚴重,於民國十九年起乃大規模清剿,先後經五和圖書次圍剿,一次用兵三十三萬,最後一次是六十餘萬,共為時四年,始將共匪之老巢瑞金等地平定,迫使匪向西南各省逃竄。五次圍剿廣西曾派兵參加,但我未有前往,詳細情形無法得知,但戰況我將摘要敘述。

乙、聯俄容共政策

第三國際眼見共黨之暴動處處失敗,所以當共黨在第三國際布哈寧指導下,於莫斯科舉行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曾有如下之決議:
容共政策僅允許共黨份子個別加入國民黨,其條件要服從國民黨之紀律,從事國民革命之工作。但是李大釗、譚平山等加入國民黨後,在黨內領導共黨之活動,積極發展組織,所以他們之人數短期內由三百人發展為一千五百人。至第二年,即民國十四年,共有黨員一萬人以上。他們當時之口號是:「革命」、「前進」等極為吸引人之字眼,年輕人容易被其吸收。不獨如此,共黨還在軍校中公開組織青年軍人聯合會,吸收共黨之預備黨員(C.Y),破壞軍隊之組織。因為左傾份子之勢力擴張,所以有十五年三月二十日海軍局局長李之龍欲藉中山艦謀害蔣總司令之事件,幸及早發覺,李之陰謀全被粉碎。第三國際因見於中共之羽毛未豐,不能與國民黨絕裂,所以中山艦事件之後解散青年軍人聯合會及所有左傾份子之組織,更換軍事總顧問季山嘉為加侖將軍,以示與國民黨繼續合作。
匪黨初期之叛亂,策略是以城市領導鄉村,曾經攻陷長沙、吉安,進逼南昌、九江,旨在包圍武漢,策動全國大暴動,後四處竄擾,因份子複雜,力量不充實未有大功,彭德懷佔領長沙不久也失敗。所以毛澤東改變以城市領導鄉村之策略為鄉村包圍城市。這個策略不但在贛東南、贛西時使用,就是抗戰期間與抗戰勝利後,一直使用此策略。以城市領導鄉村——以點打面——但是支持這種策略須要有良好之軍備與訓練優良之軍隊,這是共黨在當時所缺乏的。然而以鄉村包圍城市——以面打點——只須有足俗的人力,嚴密之組織便可以,這是共黨所具有的。毛澤東改變策略之後,每當國軍佔領一城市,他們即佔領附近之農村,結果國軍補給困難,通信不靈,所以常常失敗,處處吃虧。
3、遵照共產國際之命令,中共黨員可以個人之資格加入國民黨。
國軍五次圍剿,實力強大和_圖_書,共黨不能再在江西立足,經贛東向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等處流竄,結果逃至陝西延安與高崗相配合。共黨在流竄時期,只有在桂北曾經受到創傷,死亡七千餘人,被俘幾近二萬人。

甲、中國共產黨之產生與其發展

1、改革武漢政府,增加共黨領導力量;

戊、共黨紅軍之成立

2、改組國民黨中央黨部,選擇共黨積極份子參加;
賀龍、葉挺之殘部逃至廣東由彭湃率領退至海陸豐。十月間在海陸豐發動暴動,掠殺地主,分配土地,焚毀田契,完全是今日共匪三反五反之作風。後經國軍圍剿才告平定。此外,劉志丹也在陝西渭南、華陰領導共黨暴動,經國軍進擊,率殘部至延安與高崗合作建立根據地。
蘇俄於十月革命——首都革命——成功後,建立蘇維埃政權,但情勢非常孤立。歐洲諸國出兵攻擊,列寧與之幾經妥協,諸國才肯撒軍。莫斯科政權一面為了解決孤立的情勢,一面為了達成其赤化世界之陰謀,遂組織共黨第三國際,指揮各國共黨。共黨第三國際以馬克斯主義為號召,向各國灌輸共產主義。民國九年五月第三國際派維丁斯基為代表由俄來華。在他來華之前,因陳獨秀於民國八年已開始宣傳階級鬥爭,所以維丁斯基來華後,立刻介紹陳獨秀至莫斯科參加共產黨。陳在俄經短期之訓練後,回國與李大釗組織中國共產黨,這是中國共產黨產生之簡單經過。
4、簡選五萬名農工份子參加國民黨軍隊,徹底改造國民黨軍隊,排除反動將領代之以共產黨徒與國民黨之左派份子;
民國十五年五月一日,共黨在武漢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攻擊陳獨秀為右傾之機會主義者;提出土地改革,農工韋眾民主專政方案,並全部接受第三國際第七次擴大會議關於中國問題提綱之命令:「鄉村實施農工革命,鞏固無產階級領導權。」第三國際根據上項綱領密令共黨六項任務:
5、成立革命法庭,嚴厲審判反革命份子,法庭之主席由國民黨左派人士擔任(按:其目的在使國民黨內部互相殘殺。);
張發奎既奉汪精衛之命令,到廣東爭取地盤,李濟琛為避免與之衝突,將廣東政權拱讓給張。張佔領廣州不久,黃琪翔、葉劍英等人在廣州瘦狗嶺燕塘軍校發動張之警衛團、教導團暴動,成立https://www.hetubook.com.com蘇維埃政府,焚燒掠殺市民,死傷者不少。待廣西軍東來,與陳濟棠、李濟琛之部隊會合,才擊敗張發奎部。張因受不了廣東人之指責,逃至香港,將所部交繆培南。繆退至東江潭下與廣西軍相遇,一是鐵軍一是鋼軍,雙方發生激戰,據說激烈之情況不下於龍潭之役。粵軍師長許志銳陣亡,桂軍師長梁朝璣,團長余志方都負了傷。此役,桂軍所以猛勇作戰,一面因為反共意志堅強,一面因為張發奎之軍隊已指向西江,準備攻打廣西。當陳濟棠之部隊與張發奎之軍隊相峙之時,陳軍已現敗跡,幸廣西軍及時趕到才扭轉危局。這一仗本不會發生,只因共黨從中煽動,結果造成偌大的犧牲。
共黨因暴動失敗,內部派系傾軋,加以覺悟份子紛紛脫黨,地下組織多數瓦解,毛澤東乃率殘部竄至江西永新之井崗山組織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師,朱德加入之後改編為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是軍長,毛澤東是黨代表兼前敵委員會書記。共黨在這個時期訂下游擊戰略四則:第一敵進我退;第二敵退我追;第三敵駐我擾;第四敵疲我打;紅軍三大紀律: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草眾一針一線;第三、一切鹵獲品歸公。以及八項注意事項:第一、說話和氣;第二、買賣公平;第三、借物歸還;第四、損物賠償;第五、不打罵人;第六、不損害莊稼;第七、不調嬉婦女;第八、不虐待俘虜。
民國十二年六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有一決議,就是特別著重廣州國民黨統治下之工作,利用國民黨之掩護發展農工運動。共產黨曾經在上海召開中央全體委員會議,討論在國民黨掩護下如何擴張共黨之勢力,吸收國民黨內之優秀份子,分化國民黨等問題。
2、討論中共活動之策略與路線。

丙、北伐期間共黨之陰謀

3、武裝二萬名共黨黨員;
以上所說十六年間之共黨暴動,其規模之大,動亂之深皆不足與十二月十一日廣州之張黃事變相比。
根據第一項是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為國際共黨之一份子;根據第三項所以有以後跨黨份子之發生。
除了朱毛在井崗山組織紅軍第四軍;彭德懷、滕代遠在湘鄂邊區組織紅軍第五軍,後被國軍擊敗,率七、八百人逃至井崗山。十八年一月因國軍大舉圍剿井崗山,共黨突圍竄至贛西南一帶。徐向前、https://m.hetubook•com•com許繼慎在豫鄂皖邊區組織紅軍第一軍;賀龍在湘西聚集土匪成立紅軍第二軍;羅炳輝在江西吉安收集聯防總隊四百餘人組成紅軍第三軍;方志敏在江西宜陽鼓動民團叛變成立紅軍第十軍;張雲逸、鄧小平在廣西成立紅軍第七、八兩軍;彭湃在廣東東江成立紅軍第十一軍;高崗、劉志丹在延安成立紅軍第二十六軍。紅軍之番號雖然很多,但是有的只有數百人或者千餘人。其中除彭德懷因為是葉琪之團長,朱德是范石生的團長,所部是國軍的配備,其餘的皆以民團之配備為主,因而裝備低劣,戰力薄弱。
(以上第十二次訪問)
以上第三國際之密令,我曾問過當時在武漢任警備司令之李品仙將軍,據李說確有此事,而且武漢政府之清共也因為發現了這項密令,覺悟共黨之要求合作,只不過是培養羽毛之掩飾。武漢既有清共,寧漢故能重新拂手,國共四年以來之合作,至此才正式宣告解體。
民國十二年一月十二日第三國際對中共發出中國革命問題之決定:「中國國民黨是中華民族革命之唯一大黨,因為中國工人獨立運動力量非常薄弱,不能成為一強大之社會組織。」根據此一認識,第三國際覺得年青之中國共黨應與國民黨合作——但不是合併——,無論在任何場合中,務必打出共產黨之旗幟,增加人民對共產黨之印象。第三國際為了貫徹國共合作之政策,進而取信國民黨,於民國十二年,特別派第三國際中央委員會委員越飛來華晉謁國父,商談國共合作之問題。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國父與越飛在上海發表聯合宣言,宣言說:「……孫逸仙博士以為共產組織,甚至蘇維埃制度,事實上均不能引用於中國,因中國並無使此項共產制度或蘇維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況也。此項見解,越飛君完全同意,且以為中國最要最急之問題,乃在民國的統一之成功,與完全國家獨立之獲得。關於此項大事業,越飛君並確告孫逸仙博士,中國當得俄國國民最摯熱之同情,且可以俄國援助為依賴也。」越飛所以同意共產制度與蘇維埃制度不能實行於中國,其目的乃在分散國民黨之注意力,使共產黨易於在國民黨內滲透。
「在中國境內武裝暴動,推翻國民政府,建立蘇維埃政府,由莫斯科訓練一萬名青年幹部,分批回中國領導共黨活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