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河殤》論

作者:崔文華
《河殤》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河殤》筆談錄 評《河殤》的歷史觀念

《河殤》筆談錄

評《河殤》的歷史觀念

但是,人類產生和生活的地域環境是無法選擇的。「黃土高原上的中國人,生於黃土,長於黃土,身上沾滿的也是黃土。吃的是黃米、黃豆……」,死後都赴「黃泉」,又有什麼可責怪的呢!幾乎所有西方人,甚至美國新三K黨的領袖都承認,「雅利安人還沒有脫離野蠻時代而中國已經建立了高度文明」。我們不知道,是不是馬可.波羅時代前後的人,都在詛咒自己的先祖生於海洋,長於海洋,身上浸透了海水,吃的是海物,死後也去找波寒冬報到呢!
為此,我理解這部電視片的基調,因而我也理解其中反映出來的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觀點。因為我知道,這是一種啟蒙,這是站在現實的立場上,站在世界大舞臺的中國位置上對歷史的反思。《河殤》談的是傳統,是文化,是歷史。作為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我對它的現實意義深表贊同;但作為一個歷史工作者,我卻對它所體現的歷史觀難盡苟同。
是的,黃河將奔流入海,而海洋也正是黃河、長扛、恆河、尼羅河、亞馬遜河等等匯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非你變為我,我變為你,這正是大海的特色。
在這個意義上,我確信,太陽還會從亞細亞升起,從太平洋西岸升起,因為它也應該是這個「長時段」的一環。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海……」如果我們也站https://www.hetubook.com.com在高山之巔,審視著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會看到,一種文明興起了,衰落了,另一種文明又興起了;那衰落的文明在危機感和新興文明的感召下又再度復興,超過那新興文明。這樣彼此的不斷競爭,造就了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在這個意義上,近幾百年來大陸文明的衰和海洋文明的興不過是這個歷史「長時段」中的一環。
(《光明日報》一九八八年八月十日)
長城的確是華夏文明的象徵。長城是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也許它是封閉的象徵,不過羅馬帝國的君主也曾希望有這樣一長串城牆,來抵禦日耳曼蠻族的入侵。在古代中世紀的農業社會,修築邊牆以防遊牧部落的侵擾,這種心理恐怕並非僅為中國人所特有。我們怎麼能因為它現在不代表強盛而否認它曾經代表強盛呢。難道西方人都承認它曾代表強盛,僅僅是因為他們想讓中國人永遠愚昧下去嗎!
《河殤》中的「蔚藍色」究竟是什麼東西的象徵呢?它似乎象徵著透明、開放,更似乎象徵著那個咄咄逼人的西方文明。二者能夠完全等同起來嗎?我更希望它是前者,因為只有開放,只有無休止的文化交流.文明的生命力才會持續下去。然而我不相信民主與和-圖-書科學永遠只屬於海洋文明,黃色變為蔚藍色的含義也不應是中華文明變為西方文明。在這個意義上,黃色將永遠是黃色:黃水、黃土、黃種人,千年不改;黃河,仍將萬年流淌。
電視系列片《河殤》的播出引起了轟動。它反映了近年來許多中青年史學家和文化工作者反思傳統時的重要見解。它的播出也頗令一些人惶然,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利用最引人注意的大眾傳播媒介來為民族的象徵唱輓歌,這還是第一次。這對於成千上萬的熟悉《黃河大合唱》的人來說,顯然是一曲逆耳的反調。當然,為黃河所唱的這曲輓歌並非是消沉的哀樂,而是一個強刺|激,以激發中國人的奮起。無論有多少人指責它幾乎全部否定傳統中國文化在今天的價值,它無疑有一個充滿愛國熱情的出發點。
於是,《河殤》斷言,對土地的崇拜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徵,而這種文化是封閉的、依賴性很強的文化。儘管它曾創造出極燦爛的文明,但這種文明是「古老而孱弱的」,其古代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不過是畸形的「大一統技術」,它不僅抵禦不住東來的西方殖民者,而且面對多次南下的遊牧民族也常常是土崩瓦解。為了證明這一判斷的無誤,黑格爾被抬了出來,似乎他的三種不同地理環境類型說在這裏得到了驗證。面對這樣一種大陸文明或大河文明,我https://m.hetubook.com.com們《河殤》的作者是多麼地痛心疾首呵!
這裏必須提及,《河殤》所謂「環境越困難,制激文明生長的積極力量就越強烈,這是西方史學界的一個著名觀點」,是一個理解上的錯誤。這種說法源出於湯因比的「挑戰與應戰」理論,大意是文明產生於一種既不甚好、也不大壞的環境,因為太好的環境對人類提不出挑戰,也就引不起應戰;而過壞的環境(即超過當時人類改造自然之能力的環境)挑戰過於強烈,使人類無法應戰,或完全被環境壓垮。如果按《河殤》的理解,那麼北極大概應是人類文明的最早源地了。但無論如何,黃河流域或是其它大河流域,首先成為人類成功應戰的地方,而海洋的波濤洶湧卻使人望而生畏,成為過於強大殘酷的挑戰環境。晚生的希臘文明不僅因此而晚生,而且最初是移自他方,並且在日後一再中斷。這樣一種海洋文明在公元一五〇〇年之前又有多少值得誇耀的呢!
趙世瑜
「四大發明」在歐洲石破天驚,在故鄉卻命運不濟,這實在是悲劇。對此,中國人的確應該反省。然而,它們畢竟是中世紀的科學技術.帶有中世紀的局限,它們在中世紀的氛圍內不可能成長為近代科學,因而它們不能在日益黑暗的封建中國開花,而只能在新因素hetubook.com.com萌發的西歐結果,這並不令人驚奇。
儘管黑格爾縫位哲學家,但他在談論平原和大海這兩種對立的環境時,卻似乎琢磨得不很透。他那種洋洋得意地誇獎大海的態度正體現了新興資本主義時代的目空一切,不可避免地帶有「歐洲中心論」的味道。平原在數百上千年間也許是「平凡」的,但它一直或永遠都是平凡的麼!大海在近四百年來是超越性的,但它是否從一開始便是超越性的!
中國的老百姓說得好,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皇帝輪流作.明年到我家。有哪一個民族能獨霸歷史的領先地位直到永遠呢。如果蔚藍色就是西方文明象徵的話,它能嗎?
因此,無論是黑格爾還是《河殤》的作者,他們偶爾表現出一種中層次的或中觀的歷史觀念,他們在判斷文明優劣的時候,只是截取了近四五百年的一個斷面,然後以此為基點,盡力回溯造成今天這種優劣差異的源頭。
我理解《河殤》所蘊含的意義。在我的理解中,中華文明或黃色文明、大陸文明與西方文明、藍色文明或海洋文明是完全對立的兩套文化系統:它們二者今天或是近三百年來的不同命運是在它們形成之初便註定了的;所以前者註定劣,後者註定優——寫《河殤》,同時也就是在寫《海贊》。
讓我們也來揀起那個老話題:「意味著巨大財富的工業文明,為什麼沒有在中國歷史出現?」我的回答和*圖*書是:工業文明必定在中國歷史出現,而且已經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當西方工業文明以堅船利炮為象徵,敲打著傳統中國的大門時,這就成為一件無疑的事實。而且我們不能否認,在這片古老廣闊的土地上,將會出現比工業文明更高級的新一代文明。至此我才明白,馬可.波羅們一定也曾納悶:意味著巨大財富的封建文明,為什麼沒有在西方出現?不必再問下去了吧!沒有產生燦爛奴隸制文明的,產生了光輝的封建文明;沒有產生封建文明的,產生了更光輝的工業文明……區域文明的交替演進,不正是歷史,也即是未來嗎!
當然,這樣一種歷史研究方法並不錯誤,只是多少有些片面。在文明之初,甚至在文明的初期和中期,在世界居領先地位的只能是大陸民族,以中國為代表的陸地文明所具有的一切——包括今人指斥不已的封建專制集權、長城、龍、科舉、盧舍那大佛、「四大發明」,等大一統技術,都是極光輝的文化結晶。我們不能因為它們給今人帶來了災難而全部否定它們,我們也不能因為當代文明的各個方面都比古代文明強而全部肯定它們。生死榮枯,萬物皆然。如果海洋文明(西方工業文明)經過數百上千年的發展而最終衰敗下去,為另一種什麼文明或什麼「色」取代了,是不是我們或他們的後代也該指責所謂民主和自由、第三次浪潮都極為有限,甚至虛偽等等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