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海軍戰略

作者:卡爾.鄧尼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海軍戰略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十、您對德國一九三九年夏天的政治形勢是怎樣判斷的?您是否確信存在著戰爭的危險?您認為這場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嗎?您當時打算採取哪些戰備措施以對付這場戰爭?

十、您對德國一九三九年夏天的政治形勢是怎樣判斷的?您是否確信存在著戰爭的危險?您認為這場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嗎?您當時打算採取哪些戰備措施以對付這場戰爭?

我還認為,儘管有一九三六年簽訂的潛艇協定,但戰爭爆發後,英國人會很快恢復護航制的。自一九三九年起,隨著德國外交上的節節勝利,英國對德國的敵意也在增長。於是我就愈加感到,採取潛艇的集中作戰即結群戰術是正確的。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也已經證明,只有集中使用潛艇,才能有效地打擊一支由船艦集中組成的護航隊。
當然,國家元首的這一明確表示對我們起了極大的安定作用。但是,儘管如此,在與海軍總司令這次談話後,當我獨自一人同我的軍官們在一起時,我還是對他們說:「無論什麼時候爆發戰爭,英國都將站在我們的敵人一邊,這一點我們是堅信無疑的。對此,你們心中要有個底!」
由此可見,這個計劃的重點是建立一支強大的水面艦隊。
三、我對這個計劃不能同意的主要之點,正是Z計劃的作戰原則。按照這個計劃,我們的戰鬥隊必須向大西洋挺進,因為那裡是英國的給養運輸線。這樣,我們的戰鬥隊就得從北海東南部的德國港口或者從波羅的海出發,向北作長途航行繞過日德蘭群島,才能到達大西洋的主要作戰區。在穿過北海的長途進軍中,德國艦隻會遭到來自附近英國軍港和機場的側擊,從而成為英國機動海軍和飛機極易攻擊的目標。在返航途中,我們的戰鬥隊還將遭到同樣的命運。
海軍總司令部也不相信與英國發生戰爭的危險會像我在一九三九年所估計的那樣大。
二、建立這樣一支大型艦隊是無法保密的。這就會導致英國即使不宣戰也會從這方面加強軍備。在這樣一種軍備競賽中,我們無疑將處於劣勢,因為我們的軍艦還不到英國艦隊的百分之三十五。
對我來說,一九三九年的春夏,在我記憶中是我所經歷過的最傷腦筋的幾個月。我與海軍總司令部之間在政治局勢、海軍戰略和潛艇建造等問題上的分歧,使我日子很不好過、總結這段時期:一九三五~一九三九年間,我們建造的潛艇遠未達到德英海軍協定所允許我們建造的數量。
「一、戰爭第一階段,日本保持緘默,意大利態度未決,保持中立,主要的攻擊目標似將針對大不列顛的大西洋通道。
可是,現在已為時太晚了。希特勒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竟發動了對波蘭的進攻。他盲目地認為,英法不會積極參與保護波蘭。可是,英法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就宣戰了。就這樣,希特勒由於錯誤地判斷了英國的態度而「滑」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本來應該在政治上避免這場戰爭的,即使我們與波蘭的衝突會擴大到英國的這個可能性極小,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實際上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因此,希特勒無論如何都應該避免與波蘭發生軍事衝突。
海軍總司令部沒有採納我的意見,他們不相信英國在今後的戰爭中會實行護航制,固執地認為,潛艇在今後的戰爭中仍將單獨作戰。雖然我的結群戰術在我們的艦隊演習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他們對此仍然十分懷疑。此外,海軍總司令部特別重視建造巨型潛艇,如配有重炮的二千噸左右的潛水巡洋艦,以便進行水面上的炮戰。據說,這種潛水巡洋艦「可以用它的裝備戰勝任何一艘來犯的驅逐艦」。https://m.hetubook.com.com
我已經說過,我不同意總司令部的這些觀點。舉例說,一艘潛艇對一艘驅逐艦進行炮戰,就會出現如下情況:要是一艘潛艇在炮戰中中了彈,那就是受了致命傷,因為它再也不能潛水了,這樣,它就喪失了擺脫優勢敵人的唯一可能。相反,一艘驅逐艦中了彈,只有在極為偶然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樣嚴重的後果。這就是說,潛艇在炮戰一開始就處於劣勢。
一九三九年八月底,我和海軍總司令一起從基爾飛往斯維內明德時,我把這份報告親手交給了他。他立刻看了這份報告,而且很明顯地留下了印象。
「二、建立護航體制。此護航體制系專指反潛艇護航而言。
其結果是:一、為在大西洋上勝利地進行一場商船襲擊戰,我們最低限度必須配備三百艘前線作戰潛艇,因為在任何情況下可用於戰區與敵人交戰的只有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百艘潛艇;另外一百艘潛艇駛行於往返途中;還有一百艘則在船廠檢修,在檢修期間讓這些潛艇人員回家度假。
由此可見,德國潛艇司令從他一九三五年發展了結群戰術以來,就正確地估計了形勢。
計劃中規定的應在一九四八年同樣建造完成的二百四十九艘潛艇十分清楚地表明,海軍總司令部沒有採納我對潛艇戰和建造相應的各種類型潛艇的意見:例如,仍同以往一樣要加速建造大型的潛水炮艦即潛水火炮巡洋艦。
在此期間,海軍總司令作出了另一項決定。一九三八年春天,希特勒告知他說,即使在今後幾年不爆發戰爭,從現在起,也應將英國列為可能之敵。海軍必須依據這種敵對狀態在軍備方面訂出自己的方案。於是,海軍總司令部的一個計劃委員會制訂了一個具有強大戰鬥力的艦隊計劃。這支艦隊的戰略目標是,以戰鬥隊襲擊英國的大西洋運輸線,這種戰鬥隊必須強大到足以與重炮配備的英國海軍進行較量。此計劃限期於一九四八年前完成。
「有關對付巡洋艦或重型船艦的進攻問題,本計劃中未加討論。」
為了再次向海軍總司令部提供明確而詳盡可靠的參考資料,用以說明我們所提出的潛艇建造的要求,在一九三八年底至一九三九年初的冬季,我同我的潛艇小艦隊的全體軍官舉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軍事演習:為了搜索護航艦和導引其他潛艇,我們在遼闊的大西洋試驗了結群戰術中的指揮潛艇作戰隊形並檢查了其他種種問題。軍事演習說明,在預先估計到敵人防禦力量和戰鬥準備的情況下,潛艇襲擊是有效的。
還有各國大力發展空軍的趨勢在一九三七年已經很明顯了。
一九三九年一月,希特勒同意了這個建立一支大型艦隊的長期計https://m.hetubook.com.com劃,此計劃稱之為Z計劃。在這裡,一定是希特勒那種好大喜功和熱衷於搞驚人之舉的天生的心理因素起了作用。他同樣要求建立這支以水面艦艇特別是五萬噸的重型戰列艦為重點的艦隊,並須盡快地在六年內即一九四五年以前完成。
由此,我向海軍總司令部建議,把潛艇建造的重點放在改進了的Ⅶ型和五百十七噸的Ⅶb型潛艇上,這種潛艇的活動半徑已由六千二百浬擴大到八千七百浬。此外,我認為有必要充分利用和加速建造一九三五年德英海軍協定所允許我們擁有的潛艇噸位。
在答覆第八個問題時我已經提到過:我認為,在戰術上採取潛艇的集中作戰,首先用於夜間海面作戰,是大有發展前途的。我覺得這方面最適用的潛艇是五百噸的Ⅶ型潛艇。這種潛艇水面速度相當快(十六浬),因而很靈活,船首裝有四個魚雷發射管,船尾也有一個,並能攜帶十二至十四枚魚雷,具有強大的戰鬥力。
由此可見,德國戰鬥隊的這一戰略沒有充分顧及我們在大陸上的地理位置。
為了向英國明確表示,德國無意與英國為敵,一九三五年六月,希特勒與英國簽訂了海軍協定,該協定規定,德國艦隊限制在僅為英國艦隊的百分之三十五以內。但是,當德國的三千年代政策使它在歐洲大陸上得以不斷地擴張勢力(如蘇台德區和合併奧地利)的時候,人們從歷史和政治方面極易看出,即使有了這個削弱我們力量的海軍協定,也不能阻止英國對德國的敵意日益增長。對英國的這種觀點,我還想舉下面的例子加以說明:一八七〇年九月二日的色當戰役之後,英國立即更換了戰線,從此以後,它在政治上轉而為袒護法國(見此次戰役前後數天的《泰晤士報》)。而在此以前,英國在這場德法戰爭中在政治上一直是支持普魯士和其他德意志邦國的,因為它們對抗的是當時歐洲最強的國家、殖民勢力最強大的競爭者——大法蘭西帝國。到了色當戰役後,眼看法國就要被打敗,這時英國就不得不改變態度,轉而為全力對抗戰勝國——普魯士——德意志。誠然,從英國的立場出發,這是對的,因為一個勝利的、統一的德國在經濟和工業方面都具有不可輕視的發展前途,從而有可能成為英國的一個強勁的競爭者。所以,一八七〇年九月二日以後,英國就開始對德國抱有敵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種敵意隨著德國的日益強大而愈加強烈了。
如上所述,這個Z計劃與我的計劃是不一致的。對此,我的理由如下:一、誰也不能預料未來,在政治方面也是如此。希特勒向海軍元帥雷德爾保證,建設這支強大的水面艦隊所需的和平時期,即使不能持續到一九四八年,至少也能持續到一九四五年。這種斷言是毫無根據的。
一九三九年八月底,對波蘭的戰爭再次推遲——我們今天事後才知道,僅僅推遲了很少日子——我在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就迅速建造潛艇一事,再次向海軍總司令寫了一份報告(潛艇艦隊司令部密件第一百七十二號)。在這份《www.hetubook.com.com關於建設潛艇艦隊的設想》的報告中,我寫道:「鑒於目前英德之間的緊張局勢和兩國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我確認,海軍特別是潛艇艦隊從現狀來看是無法完成它們在戰爭中應承擔的任務的。
在我再次綜合了我的關於必須加速建造潛艇的要求之後,我說:「為了能卓有成效地進行一場對英戰爭,應把需要動用各方面的力量看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惜一切地使其他要求服從於這個大目標,才能解決這些問題。然而,要貫徹決定性的措施必須具備一個組織上的前提,即設立一個擁有廣泛的全面的權力並直接對總司令負責的中央機構,處理與建議中所提出的建立潛艇艦隊的任務有關的一切事宜。」
但是,德國海軍在戰爭爆發時,只是一個殘缺不全的軀體。它不得不以僅有的能在大西洋作戰的二十二艘潛艇與最大的海上強國進行潛艇戰。
即使在作戰區,在大西洋上作戰,德國海軍與英國海軍相比也是一開始就處於劣勢。德國海軍不像英國海軍那樣在大西洋沿岸擁有基地和修理場所,如果德國艦艇中彈的話,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因為負傷的德國艦艇在返航時還必須穿過北海經過上述那段漫長而危險的航道。
戰爭爆發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邱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九月四日晚英國海軍部第一次會議作出決定:
對Z計劃持不同意見的不僅我一個人。德國歷史學家、教授瓦爾特.胡巴奇博士在他的《一八四八~一九四五年德國海軍參謀本部和海軍最高當局》一書中第二百一十頁上關於Z計劃這樣寫道:「卡斷英國的貿易來往和摧毀英國制海權的快速步伐把所有政治經驗以及認為德國受大陸限制的看法都拋在一邊了。」英國海軍歷史學家羅斯基爾在他的《一九三九~一九四五年海戰》一書第一卷第五十二頁上寫道:「雷德爾的關於那個長期計劃的決定連同希特勒對戰爭爆發時間的錯誤估計,其後果對我們非常有利。它使得德國喪失了它在英德海軍協定中所獲得的許多有利條件,結果,在一九三九年,德國海軍事實上已削弱了它所容許擁有的力量。」
「雖然我們可以期望現在不發生戰爭;但不能認為,英德之間的政治形勢近幾年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即使有可能出現雙方接近和安寧的時期。最合適的戰鬥武器,而且建造速度又快——與建立一支艦隊相比——那就是潛艇。所以,海軍務須致力於潛艇艦隊的快速建設,從而為今後在同英國的衝突中能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
隨著戰爭的爆發,海軍總司令部在此以前所制訂的整個計劃全垮了。建設大型軍艦的Z計劃成了泡影。在總司令部裡,正如我在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的報告中所建議的那樣,立即設立了一個潛艇局。潛艇司令,也就是我,可以決定總司令部應加速建造何種類型的潛艇。我和總司令部的關係一下子完全改變了。就這樣,一直等到戰爭開始,才使總司令部認識到,建立一支大型艦隊的長期計劃是錯誤的。
此外,德英海軍協定規定我們的潛艇噸位是很少的,如果我們不是按海軍和圖書總司令部的計劃去建造二千噸左右的大型潛水巡洋艦而是建造四艘五百十七噸的,Ⅶb型潛艇的話,那末,這四倍的潛艇所發揮出來的戰鬥力比之於僅僅一艘潛艇所具有的戰鬥力自然要強大得多,儘管這一艘潛艇有重炮配備。最重要的是,在大西洋區域內用四艘潛艇,也就是用四倍的眼睛偵察和搜索敵人,總要比在這麼廣闊的大西洋海域內僅僅使用一艘潛艇會獲得更好的效果,儘管這一艘潛艇噸位較大。由此可見,採取建造四艘潛艇的辦法就能更充分地利用規定給我們建造潛艇的為數甚少的噸位。
這樣,由於對需要建造的潛艇的大小、戰鬥力以及它們在今後戰爭中的戰術實施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見解,加上一九三五~一九三九年間我們同英國的政治關係,致使海軍總司令沒有明確地作出決定,應該建造哪些型號的潛艇,更不用說加速建造潛艇以對付與英國發生戰爭的危險了。
由於這個建造方針毫無改變,我在一九三九年六月到海軍總司令、海軍元帥雷德爾那裡,請他轉告希特勒,我的潛艇軍官們和我都在為一場對英戰爭已迫在眉睫而十分憂慮。「我們用現有的為數甚少的潛艇只能在戰爭中把英國人『刺幾下』。」雷德爾答應把我的憂慮轉告希特勒。當時我只有海軍校官的軍銜,只是一個上校;我不知道,在德國武裝部隊中是否有過像這樣低級軍銜的其他軍官向國家元首提過類似的意見。一九三九年七月二十二日,雷德爾叫我和我的軍官們到斯維內明德他的「格裡萊號」通報艦上去,他向我們轉達了希特勒的答覆:我和我的軍官們可以放心,「不會同英國打仗的,真要是打起來,德國就完了」。(見埃里希.雷德爾著《我的一生》第二卷第一百六十四~一百六十五頁;我的著作《十年和二十天》第四十四頁。我今天才知道,海軍上將伯姆在一九三九年四月也向海軍總司令作過陳述,他認為我們已迫近一場對英國的戰爭。)
二、這次演習的結果清楚地表明,我們現有的可用於大西洋作戰的大約二十二艘德國潛艇,只能把敵人「刺幾下」而已。
今天我們還知道,早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日英國政府就已經作出決定,儘管有一九三六年的潛艇協定,一旦戰爭爆發,將立即恢復英國商船航行的護航體制。
這種發展趨勢同時也表明了,今後潛艇再要在白天進行水面炮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這個計劃應包括下列各類艦艇:十艘大型戰鬥艦,三艘戰列巡洋艦,八艘裝甲艦或重巡洋艦,四艘航空母艦,四十四艘輕巡洋艦,六十八艘驅逐艦,九十艘魚雷艇和二百四十九艘潛艇。
此外,當時發展空軍的趨向已經非常明顯,但是這個戰鬥艦計劃沒有充分考慮到這種趨勢。在大西洋上,德國戰鬥隊僅能動用自己航空母艦上的飛機,與此相反,英國卻可以從它西部的陸地機場出動大型遠程飛機攻擊我們。德國戰鬥隊的計劃最快也得在一九四五年才能完成,那時,大西洋上的英國空軍將把德國空軍——由於兩國地理位置的不同——遠遠甩在後面。
在一份備忘錄中,我向海軍總司令和艦隊司令報告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這次演習的結果。艦隊司令伯姆海軍上將明確地支持我的戰略方案和我在潛艇建造方面所提出的相應要求。可是海軍總司令部對我的備忘錄沒有作出答覆或決定。
我把八月二十八日的這份備忘錄副本送呈我的頂頭上司艦隊司令伯姆海軍上將。他完全支持我的建議。他在給海軍總司令的報告結尾,對於我的要求表示這樣的態度:「必須立即把一切力量高度集中起來用在這個唯一的關鍵問題上,並把無助於上述目標的所有其他建造計劃統統推後。」
根據英國歷史上這種態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年我就認為,英國對於希特勒在歐洲大陸所取得的政治成果一定會採取同樣態度的。此後,我就有這樣的看法:我們很容易同英國發生一場戰爭,我們在政治上必須盡一切力量來避免這樣一場戰爭,但是在軍事上則有責任為對付這樣一場戰爭的危險做好準備。
自中世紀以來,英國的歐洲政策就在於對付這一大陸的最強大的國家。因為這個國家勢必會在歐洲大陸上取得優勢地位,從而危及英國這個島國的全球政策。英國歷史學家富勒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中曾對這個觀點作了這樣的闡述:「從都鐸王朝直到一九一四年,大不列顛的政策就是旨在保持強國之間的均勢。這就是說,讓這個大陸上的強國通過互相爭奪處於分離狀態,從而在它們之間自然地形成均勢。這種均勢的作用很自然地會使英國認定誰是敵人。這個敵人並不是名聲最壞的國家,而是在政策上比其他國家對大不列顛或英聯邦具有更大威脅的這樣的國家。」
接著,一九三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希特勒宣佈廢除德英海軍協定。這就很清楚,在這種急劇逆轉的政治形勢下,今後幾年絕不可能有穩定的和平時期,而這種穩定的和平時期對於建造Z計劃所規定的大型水面艦艇是必要的。其實從這時候起無論如何也得加速建造潛艇,盡可能快地彌補為了對付英國這個敵手還不充分的裝備。但是並沒有這樣做。德國的政治領導和海軍總司令仍然按照Z計劃建造大型軍艦。當然,在宣佈廢除海軍協定以後,我曾經給海軍總司令寫過一份報告,其中指出從現在起加速建設潛艇的必要性。這件事的未獲實現,不僅是政治上的而且也是海軍軍事首腦的一個根本性錯誤。
海軍總司令部的戰略計劃導致了Z計劃的制訂,因此,為了識別這一計劃的種種作戰條件,按照戰略計劃作一次全面的演習,無疑是必要的。德國戰鬥隊不僅在往返途中而且在大西洋作戰區都必須與敵方的水面艦艇及其飛機作戰。與此相反,德國潛艇由於它的潛水能力則不須如此,它可以往返於北海而不會受到敵方的嚴重威脅。即使敵方的水面艦隻在大西洋作戰區掌握了「制海權」,它也能夠在那裡活動,而且由於它的活動半徑較大而能長時間地待在那裡。單是這個原因,潛艇就能成為德國在大西洋進攻英國生命線的合適的戰鬥武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