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海軍戰略

作者:卡爾.鄧尼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海軍戰略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三十四、您對紐倫堡的審訊和對您的判決有什麼看法?

三十四、您對紐倫堡的審訊和對您的判決有什麼看法?

於是,盟國決定,自一九四五年十月起,在紐倫堡對德國的頭目們開庭審訊。
正因為我認為我在紐倫堡受到了不公正的判決,正因為像我一開始所講的那樣,「破壞和平罪」這一紐倫堡的新法律並沒有被證明為法律上的新發展,從而不能被看作是對判決的合理的改革,所以我對紐倫堡法律第四條「違反人道罪」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當紐倫堡法庭結束了審判工作,在宣佈判決前一個星期,也就是一九四六年九月三日那一天,我們這些被告獲得了在審判結束語中發表意見的權利。我在結束語中說:「我想講三件事:
同樣,這一新法律要把武裝部隊高級將領、部隊指揮官按上指揮侵略戰爭的罪名,也是行不通的。如果一個軍官在以後由於參加一場侵略戰爭而要受到懲罰的話,那末,他就必須同政府官員一樣有權決定戰爭與和平的問題。我認為,讓一個軍官享有國家政府官員所享有的這種同等權力,這樣的民主國家不要說在今天的世界上找不出來,而且在將來也永遠不會有的。
因此,我認為,只有這樣的原則才是對的:如果一個士兵接到政府的命令:「戰爭開始了,你必須上戰場!」那末他的義務就是理所當然地執行這個命令,因為任何國家都是政治高於軍隊之上的。這也是必要的。誰動搖了這一點,就是動搖了國家生存的基礎。
(二)紐倫堡法庭根本無法確證我違反日內瓦公約的事實,而把企圖損害日內瓦公約的罪名強加在我的身上。
魏剛將軍在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六日的一封信中關於我的判決寫道:「在我看來,對海軍司令鄧尼茨的判決是不公正的。」這封信如果在法國公開發表也許會使人感到興趣。
與此相反,美國司法部長比德爾和外交部長斯退丁紐斯向羅斯福總統建議,對德國戰犯分為兩級進行審判:
一九四六年九月底艾森豪威爾將軍作為對德管制委員會的委員,在決定是否要執行對我的判決時,他的美國法律顧問曾經要求他拒絕簽字,撤銷對我的判決。儘管如此,艾森豪威爾還是同意了這個判決。這位未來的美國總統可能有這樣的觀點:政治上的考慮應優先於法律上的判斷。
我認為,從這個結束語中可以看出,我根本沒有想到,那幾條東西竟會成為我受審判的理由,並且據此對我作出判決,我過去和現在都這樣認為,在紐倫堡對我的判決是不公正的。很明顯,唯獨我一個人是出於政治上的原因而不得不坐牢的。
總之,倫敦法規制定了新的法律,它賦予這些新的法律原則以追溯力而不顧迄今為止的「無法律規定者不罰」這一法律原則。同樣,這些新的法律原則也不考慮當前普遍適用於各國的法律,例如:服從乃軍人之天職。這就是說,從今以後凡違反國際公法者即等於個人犯罪而予以懲罰。這樣一來,歷來公認為用來最後解決https://www.hetubook.com.com政治衝突的戰爭手段,現在憑借對既往之事的追溯力,就可宣告為犯罪行為而受到懲罰。
根據這一新的法律原則,凡策劃、準備、發動、領導以及僅僅是同情或參與了一場侵略戰爭的,就構成了「破壞和平罪」。
這就是說:侵略戰爭是個政治概念,在當時紐倫堡的法規裡既沒有對它下過定義,而且一直到今天也不可能對它下定義。
(三)相反,德國海軍俘虜營中英國和美國犯人自己的頭兒在戰爭結束被釋放時,曾經書面向德國海軍部證明,他們受到了相當好的照顧和寬待。這些證明都提交給了紐倫堡法庭。
因此,倫敦法規中關於「破壞和平罪」這條法律並不是什麼法律上的新發展,它不過是在紐倫堡由戰勝國一度用來懲處一下戰敗國而已。
我自一九四三年任海軍總司令以後,再也沒有聽到有關這一命令的消息,因為它僅僅同陸戰有關,直到後來,在紐倫堡我因這一命令的存在而受到譴責。
「二、這裡紛紛傳說在我們這些被告中間曾經進行過密謀活動。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是一種政治信條,對這類東西,人們只能是既可信又不可信,而無法加以證實。但是大部分德國人民永遠也不會相信,他們的災難竟然是由這些密謀造成的。
現在再來談我個人的問題:我是由於第一條「陰謀破壞和平罪」、第二條「破壞和平罪」及第三條「違反戰時公法罪」而在紐倫堡受到控告的。
聯合國至今也沒有做到使這一法律得到國際上的公認。
倫敦法規規定,按下列罪行對我們進行審判:一、陰謀破壞和平罪;二、破壞和平罪;三、違反戰時公法罪;四、違反人道罪。
協商的最後結果就是戰勝國締結的並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簽署的倫敦協定。
其次,我被判為犯有「違反戰時公法罪」,並不是以對我起訴的核心部分即指揮潛艇戰作為依據的。在指揮潛艇戰方面我沒有被判罪。
判我犯有「違反戰時公法罪」無非是以下三個方面的理由:一、一九四二年十月德國元首發佈了所謂「突擊隊命令」,這項命令是針對在德國從事破壞工作的敵國小股部隊的。這些小股部隊不|穿軍人制服而用偽裝進行破壞活動,這種行為,如命令中所指出的那樣,是違反國際法的。因此,命令中說:他們被捕後,不應按日內瓦公約作為戰俘對待,而應交付德國保安處處置。關於這個「突擊隊命令」,不過是我在一九四二年任潛艇司令時傳聞到的一個通知而已,這也沒有什麼奇怪,因為這一命令純屬陸戰方面的措施而同海戰絲毫無關。
我在本書中早已作過敘述,當我在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作為當時的德國元首第一次得知一個犯罪集團背著德國人民在集中營中大規模殺人時,我立即採取了措施。我曾請求艾森豪威爾將軍盡快地https://m.hetubook.com.com促使德意志帝國法庭能夠審查和處理德國人所犯下的這種罪行。但我一直沒有得到他的答覆。
在國外,特別是英國和美國的卓越的軍人、政治家、歷史學家和法學家都認為對我的判決是不公正的,並且多次稱之為「出自偽善的對法律的公然曲解」。
「一、希望你們本著良心來判斷德國潛艇戰是否合法;我認為潛艇戰是合法的,我是按照我的良心去做的,如果有可能,我還會照樣做下去。我的部下出於對我的信任而執行我的命令,他們絲毫也不懷疑這些命令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在我看來,無論什麼追加的罪名都不能否定德國士兵的美好信念以及他們志願走上戰場,前仆後繼,奮戰到底的高貴品質。
這幾條的含義如下:關於「陰謀破壞和平罪」,盟國認為,德國頭目們為了發動這場戰爭曾進行過密謀,因而不只是國家元首希特勒對這次戰爭的爆發負有罪責,而且所有曾參與密謀的德意志帝國的頭目,無論是政界、軍界或實業界的,對此都負有罪責。
根據為召開雅爾達會議而提交羅斯福的備忘錄,盟國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協商,討論了對德國戰犯的最後處理方案。
(一)由於我的反對,希特勒放棄了退出日內瓦公約的打算。
毫無疑問,在任何一個國家,每一個軍人都是應該執行這樣的命令的。如果他不這樣做,那末該國家就會由於他在戰爭中不服從命令而給予嚴懲。很明顯,這樣一個不服從命令而受到處罰的軍人就會被大家視為最不道德的人。作為一個正直的軍人,根本不可能有這種不服從命令的想法。
可是,紐倫堡法庭認為,單憑在當時情況下要外國工人為造船廠幹活的想法以及在那些完全不屬我管的造船廠內發生這類事情的可能性,就足以給我判罪了。
由於當時德國方面沒有立即審理這些罪行,因此在紐倫堡對這些罪犯們進行審判,比起讓他們消遙法外,當然要好些。我也肯定,對違反人道的罪行實行制裁是倫敦法規的一個革新,因為在我們這個時代,要防止顛覆政府的活動,單靠一個國家的國內法律制度顯然是不夠的。
我不知道在這些犯人中間也有被佔領區的居民。事實上紐倫堡法庭既沒有肯定也沒有確證在哪些造船廠使用過外國犯人。當然,由於造船廠是屬於裝備部長而不是屬於我管的,因此我完全不可能就這方面的情況作出答覆。
「三、我把我的一生獻給了我的職業,獻給了德國人民。作為德國海軍的最後一個總司令和最後一個德國元首,我感到,我所做的和我所允許做的一切,對德國人民是負責的。」
「領袖原則在全世界所有軍隊的軍事領導中已得到了最好的考驗。據此經驗,我曾經認為領袖原則在政治領導中也是正確的,特別是在一九三二年德國人民正處於絕望境地的時候。
這就是判決我犯m•hetubook.com•com有「違反戰時公法罪」的三條理由。
二、判我犯有「違反戰時公法罪」的第二條理由是:我要求把集中營的囚犯充當造船廠的勞動力,雖然我應該知道,在集中營中也關押著被佔領國家的居民,他們是不應該被押去勞動的。
英國軍事歷史學家J.F.C.富勒在一九五七年七月三日的一封信中談到紐倫堡審訊以及關於我的問題時,他所寫的一段話也許同樣會在法國引起人們的興趣。概括起來,富勒對於我的判決也表示了與上面相同的「出自偽善的對法律的公然曲解」這樣一種意見。他在一九五七年七月三日的信中寫道:「一八七〇年九月,德國民族報紙對於被捕的法國皇帝獲得寬大處理表示不滿,這時,俾斯麥卻不這樣看。他說:『民眾感情和社會輿論總是這樣看問題的。人們這樣認為:在國與國的交戰中,征服者理應把戰敗者交付法庭,按照自己傳統的法典對戰敗者所幹過的一切行為(不論這些行為是對戰勝者自身或是對第三者)進行懲罰。這完全是一種沒有理性的要求。懲罰和復仇同政治毫不相干。政治不應該同民眾要求報復的呼聲混在一起,也不應該只是謀求行使法官的職權。』遺憾的是,西方盟國沒有能夠為全世界產生一個俾斯麥類型的政治家。」這就是富勒的觀點。他指出,拿破侖第三在一八七〇年的戰爭中受到了德國政治家俾斯麥的完全不同的處理,這位法國皇帝只不過是幽禁在加塞爾城的「威廉高地」皇宮之中而已。
「這種說法只能使德國人民從這次審訊中更加難以得出對於認識過去和未來都是極為重要的教訓,這個教訓就是:以領袖原則作為政治原則的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在紐倫堡對我的起訴和審訊的四個戰勝國中沒有哪一國就第四條「違反人道罪」對我提出任何起訴。後來紐倫堡法庭宣佈我第一條「陰謀破壞和平罪」為無罪,但由於第二條「破壞和平罪」和第三條「違反戰時公法罪」而判了我十年徒刑。
甲級:德國最高領導成員應由國際法庭進行審判。
對我判罪的這些理由在法律上是不可理解的,我想在申述之前再舉下面的一些事例:紐倫堡法庭的美國法官弗朗西斯.比德爾在法庭裁判時對我投了無罪釋放的票,當時,比德爾先生的一個助手打算按照美國法庭通常的做法那樣把表決時的這個少數意見記錄下來,但比德爾先生為了不影響盟國之間的合作而沒有讓他這樣做。
原倫敦大學教授、英國的國際法學者史密斯就紐倫堡法庭對我判決的依據寫道:「這種言詞看來是這樣的笨拙和含糊不清,它說明法庭成員在處理鄧尼茨案件時是多麼的窘迫,在判決的各個方面要找出充分的事實根據對他定罪並不那麼簡單。」
當我據此拒絕接受對一個軍人由於他參與一場侵略戰爭而給予的懲罰時,我還想從另一方面講幾句:如果有人嘗https://www.hetubook.com•com試想防止在未來發生侵略戰爭的話,那倒是很受歡迎的。但遺憾的是,事實證明,在紐倫堡的這種嘗試不僅成了這種新判決的開始,而且也是它的結束。
我作為潛艇司令根本沒有理由去審查這個針對敵國部隊違反國際公法行為的命令是否合法,事實上我也不可能這樣做,當時我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法律權力。我認為,沒有哪個國家會有人持這種看法,即一個司令官在得到事實上同他毫不相干的命令時必得去檢驗這一命令是否合乎公理。
列入甲級審判名單的主要戰犯總共是二十四個德國領導成員,其中也有我。我不知道,盟國對於把我列入被告之中,是否一開始就是意見一致的,但我獲悉,美國人和英國人是反對對我起訴的,因為他們在德國海軍作戰部的作戰日誌中沒有發現關於我違反戰爭法規或人類道德的事實,可是俄國人和法國人卻堅持要對我起訴。我不清楚法國人為什麼在這一點上支持俄國人。
乙級:官職較低的德國戰犯應由各佔領國法庭進行審判。
從德國方面看來,紐倫堡的這部分判決,恰好如同飛鏢一樣,立刻回擊到投射者自己身上。目前美國正處於這種戲劇性的境地:美國大學生援引紐倫堡的判決聲稱,他們有權利、有義務對美國在越南進行的戰爭是否合法進行考察。根據考察結果,他們拒絕服從國家規定的兵役法。於是,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為了對國家和全體人民負責而採取重大決策的權力竟被一部分公民剝奪了。在我看來,在我們今天的世界秩序之中,還沒有哪一個政府會承諾這一法律觀點,我也沒有看到哪一個國家政府把它付諸實施。
「新政府的巨大成就,整個民族中出現的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似乎可以說明這一原則是對的。可是,儘管德國人民極大多數富於理想,行為正直,具有獻身精神,最後,領袖原則卻把災難帶給了德國人民。由此看來,這樣的原則是錯誤的,這一個原則之所以錯誤,是因為人的本性顯然不可能做到不屈服於這個原則的權力的誘惑而利用這一權力去幹好事。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根據「破壞和平罪」這條新的法律,對僅僅是一場侵略戰爭的參與者也是要加以懲處的,然而,究竟什麼是侵略戰爭,在條文中既沒有明確的定義,也沒有清楚的解釋。至於一場戰爭是或不是侵略戰爭,這純粹是個政治問題。這個問題應該由政治來決定。而每個國家總是試圖在戰爭中證明他方是侵略者,或者證明本國是在受到威脅時才不得不拿起武器進行必要的自衛的。這條判刑的規定後來在朝鮮戰爭中,在一九五六年十一月英、法進攻蘇伊士的戰爭中,再也沒有使用過。因此我認為,倫敦法規中「破壞和平罪」這一條新法律是不合理的,如果把這一新法律的全部條款施加在參加過侵略戰爭的下級士兵身上,那就更行不通了。要是每個士和圖書兵都可能依據這一法律而受到懲處的話,那末,每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士兵在戰爭爆發時都有權在他拿起武器保衛祖國之前,先考察一下本國政府所推行的全部政策,以判斷這場戰爭是否侵略戰爭。因為他如果參加了一場侵略戰爭,那末他總有一天會受到國際法庭的嚴懲。如果他考察後得出的結論是:政府下令他去參與的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那末他就有權宣佈:「不,我不幹!」於是他就可以丟下武器回老家。
從「違反人道罪」的事實來看,凡奉國家之命而犯下大量罪行,如在集中營大批屠殺犯人,都應以違反國際法論處,無須考慮該國的國內法律即可提出起訴。
然而,我被判為犯有「破壞和平罪」並不是由於策劃、準備和發動一場侵略戰爭,而僅僅是因為我作為一個軍人參與了一場侵略戰爭。我想在這裡提一下:紐倫堡法庭和其他佔領國的法庭判決了唯一的一個僅僅由於參與過一次侵略戰爭而有罪的德國軍人,這個人就是我。我並非由於參加對英國、法國、美國作戰而被治罪,因為紐倫堡法庭並沒有把進攻西方國家的戰爭說成是德國的侵略戰爭。我之所以在紐倫堡被判刑,那是因為我在一九四〇年執行了上級軍事長官的命令,在佔領挪威時往那裡派遣了潛艇後援艦隊。
法國前總理皮埃爾.艾蒂安.弗朗丹在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八日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完全同意您信中所表明的觀點,我認為對海軍元帥鄧尼茨的判決——正如加勒里海軍上將在這一照會中所說的那樣——簡直是一種偽善。」
事實是這樣的:當戰爭臨近結束時,我大力準備盡可能多的船隻,以便盡可能多地完成橫渡波羅的海從東到西的運輸任務,同時把傷員、難民、婦女和兒童拯救到西部港口。因此,我想盡快地在造船廠內修理好這些運輸船隻。於是,我把裝備部長的負責造船廠的代表們叫到我跟前。他們建議我使用集中營的犯人來加速修理工作。他們還補充說,集中營的犯人很樂意幹這項工作,因為在這裡幹活能使他們得到好得多的待遇。由於這個緣故,我當然同意了這些代表們的建議。
三、判我犯有「違反戰時公法罪」的第三條也是最後一條理由是:一九四五年春,由於我的反對,希特勒放棄了宣佈廢除日內瓦公約的打算,雖然如此,紐倫堡法庭竟然斷言,我當時是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經宣佈就撕毀日內瓦公約。但是,事實的真相是:
一個國家的決定戰爭或和平的政治家們,當他們在行動中採取重大決策時,總是由他們的政治信念和他們所看到的政治局勢所支配的,而不是考慮到:如果戰爭一旦失敗,他們將承擔責任並會受到懲罰。
一九四四年,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在他的關於處理戰敗的德國的著名計劃中規定,對德國戰犯無需審訊即予槍決。
上面講到的幾封信都是寫給紐約的美國人H.基斯,湯普森先生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