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失去的勝利

作者:曼施坦因
失去的勝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章 克里米亞戰役 攻克塞瓦斯托波爾

第九章 克里米亞戰役

攻克塞瓦斯托波爾

以上所述就是第十一集團軍擬定其作戰計畫時的基本考慮,其代字就被定名為:「鱷魚」(Sturgeon)。
在南面的攻擊由第三十軍指揮,包括著第七十二、第一百七十兩個步兵師和第二十八輕型師。師長分別為穆勒─吉布哈爾德(Muller-Gebhard)、桑德爾(Sander)和辛胡伯(Sinnhuber)三人。其第一任務就是為了趨向查本高地的前進,獲得出發陣地和炮兵觀察所。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首先攻佔以「北鼻」,「教堂山」,「廢墟山」,卡馬里,和「高崖」(High Cliff ,在卡馬里以南)等據點基礎的敵方前進防禦地帶,並消滅從南方巴拉克拉伐以東岩質高地中所發射出來的側面火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第七十二步兵師應沿著到塞瓦斯托波爾的公路兩側前進,而第二十八輕型師——依照其特殊編制——應攻佔巴拉克拉伐灣以東山脈的最北面諸頂點。第一百七十師暫時保留作為預備隊。因為這個地區中的地形特別的險惡,所以只有用非常小心準備的局部攻擊,才能解決這裡所說的任務。
第一百七十師的目標為克爾森半島西面極端的燈塔。第七十二師則沿著南海岸前進。它向南卷過查本陣地,首先攻下「風磨山」,然後攻佔通往塞瓦斯托波爾的主要道路以供該軍之用。跟在它的後面即為羅馬尼亞第四山地師,它從後面包圍巴拉克拉伐附近的敵陣,俘獲了一萬人。
七月一日的夜間,我和幾個最接近的僚屬,駐在亞克哈里卡拉里斯(Yukhary Karales)的指揮所中,那是一個韃靼人的小村。我們正在回想這幾個月來的戰鬥經過和那些已經不再在我們身邊的戰友。從無線電中聽到了最高統帥部對攻克塞瓦斯托波爾所發表的特別公報。不久之後,電動打字機中又傳出了下述的命令:
當第二十二師達到了席費爾拉亞灣之後,我就立即往前方視察其每一個團,以便從北岸的一個觀察所對於情況作一個概括的鳥瞰。在我的前面是一條狹窄的水面,寬度在半英里到一千碼之間,過去俄國有整個艦隊投錨在這裡。在彼岸上,右端即為塞瓦斯托波爾城。正前方為一道岩石的牆壁。上面的敵軍陣地像蜂窩一樣密集。照我看來,從這裡——換言之,即從側面——應該可以擊毀查本防線的樞紐,因為敵人似乎決難想到我們會越過席費爾拉亞灣進攻。
第三十軍也突然改變了其攻擊的方向而有了新的收穫,利用第七十二師攻佔「鷹巢」的有利形勢,它把第一百七十師從南面旋轉過來,攻擊費達基尼(Fedyukiny)高地。敵軍的眼光正朝著東看,以為我軍將攻擊查本高地本身,所以受到了完全的奇襲,使該師能夠相當迅速攻佔該高地。這樣遂獲得了一個堅定的基地,以便向查本防線作決定性的攻擊。
由於強大突擊炮兵的壓倒性支援和空軍的猛烈攻擊,在第一天就能越過卡米希里溝和貝爾貝克河谷,並在後者以南的控制性高地上獲得一個立足點。在南面的第三十軍,最先的任務就是為自己的攻擊獲得躍出位置,那個在通向塞瓦斯托波爾的公路兩側的攻擊預定要遲幾日才開始。
在刻赤作戰之後,第十一集團軍就立即開始重組,以便執行對塞瓦斯托波爾的攻擊。
在塞瓦斯托波爾之戰中,不僅只是一個攻擊軍面對著一個數量至少與其相等的敵軍,也不僅只是近代化炮兵和空軍,與鋼筋水泥和花崗石的要塞之間的對抗,這更是德國軍人的精神勝利——發揮了其一切的勇氣、主動、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俄軍不僅佔有地利,而且也十分頑強,再加上俄國制度的鐵硬壓力。這個苦戰達一月之久,天氣的酷熱程度令人受不了,甚至在清晨的溫度都高到華氏一百零六度。我軍在這一戰中的成就的確是可歌可泣,不過這裡受了篇幅的限制,卻只能加以簡略的敘述而已。
希特勒
我們渡過了海灣,英克爾曼高地已經陷落,而第三十軍也已經透入查本陣地,所以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命運也就已經註定了。此後的苦戰既不能挽救守軍的最後失敗,而對於俄軍的全盤作戰情況也毫無補益。甚至於從軍事榮譽上來看,也無此必要。因為俄國軍人的表現早已夠英勇了!但是其政治制度卻要求這種無目的的苦戰再繼續打下去。
在以後的第三階段中,由於攻擊焦點的突然移動,再度獲得成功,尤其是炮兵部分。在北面已經完全達到第一目標,希費爾拉亞灣;在南面已經佔領了向查本戰線發動突擊的躍出位置。
六月十三日,第二十二師中的第十六步兵團,攻克了「史達林」堡壘,前一個冬季中的攻勢就停頓在這裡。一位傷兵高聲喊著說:「現在我們攻下了史達林,死也瞑目!」由此即可以想見我軍士氣之一斑。
第十一集團軍仍然還面臨著一個最艱鉅的任務:攻克塞瓦斯托波爾。
我們的意圖是攻擊北面的防線和東面防線的南段,而在米肯西亞(Mekensia)到費爾克─恰爾根(Verkh Chorgun)之間的中段地區,則只以牽制敵軍為目的。在北區中的第一批目標為席費爾拉亞灣的北岸和格塔尼周圍的高地;在南區則希望佔領從南海岸和巴拉克拉伐到塞瓦斯托波爾之間的公路兩側上的查本陣地中的控制性高地。
當我們回航時,在雅爾達的附近卻遭到了一次意外的打擊。事先毫無警告,機關槍彈和炮彈突然像雨點一樣從天空中向我們飛來。有兩架俄國戰鬥機背著日光向我們掃射,它們的聲音被我們自己船上的強力引擎聲所掩蓋,因此事先毫未注意到。幾秒鐘之內船上十六個人中死傷了七個。火焰熱力更使船外懸掛著的魚雷有爆炸的危險。船長是一位年輕的義大利少尉,其行為非常值得讚揚,他用盡了心機拯救我們和船隻。我的副官不顧水雷的威脅,跳入水中游向岸上,在那裡全身赤|裸著攔住一輛卡車,趕回雅爾達城,找到了一艘摩托艇,將我們的船拖回港內。這和圖書是一次倒楣的旅行。一個義大利海軍士官死了,三個水兵負傷。雅爾達港的港口指揮官,魏德爾上尉(Capt.V.Wedal)也被害了。但是躺在我的腳下卻是我最親信的戰友,駕駛兵納格爾(Fritz Nagel),他的胯上受了重傷。那位義大利少尉撕下自己的襯衫做成一個臨時的繃帶,但仍不能阻止血液從動脈中流出。
六月十七日,我軍付出了重大的代價終於在北面的要塞地帶中造成了一個深入的楔形。第二道防線中的陣地,例如「赤卡」、「GPU 」、和「伏爾加」等都已經落入了我們的手中。
收件人:克里米亞集團軍司令曼施坦因上將
第三十軍的炮兵由馬提尼克將軍(Gen.Martinek)指揮,他是一位傑出的炮兵人才,過去是奧國陸軍中的將官。很不幸,以後他在升任軍長時在東線戰死了。這個軍一共有二十五個重型和中型炮兵連、二十五個輕型炮兵連和六個迫擊炮連,此外還有一個突擊炮兵營和兩個觀察營。同時還配屬有第三百坦克團,它的坦克是遙控的並裝有高爆炸藥。
第二十八輕型師攻克了英軍墳場,突破了塞瓦斯托波爾東南面的周邊要塞圈。俄軍已經把這個墳場發展成其周邊防線中的一個主要據點,紀念英軍的大理石紀念碑現在早已變成了廢物。這一次戰鬥中的新死者,就臥在被炮彈炸開了的墳墓之上。於是該師向城南挺進,以便從西南攻入該城,制止敵人的突圍。
在上次冬季攻擊中,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儘量提早獲得海港的控制權,還是同樣重要。但只要第十一集團軍還能獲得第八航空軍的支援,則敵人就已經不再能自由的從海上獲得補給了。
在這幾天之內,羅馬尼亞山地軍的左翼(第一山地師)也獲得了相當的進展。
在第二次大戰期間,就德軍方面而言,再沒有比對塞瓦斯托波爾的攻擊所集中的炮兵更多的了——尤其是大口徑炮。不過若與俄軍在開闊地區中尋求突破時所使用的炮兵數量相比較,則又未免是小巫見大巫!在塞瓦斯托波爾之戰中,攻擊軍在二十二英里長的正面,攻擊軍一共展開了二百零八個炮兵連(高射炮不在內)。這就等於是每英里長的正面平均還攤不到十個炮兵連,不過在實際突擊地區中,其比例當然是較高。可是一九四五年的俄國攻勢中,其所定標準是每英里突擊正面配炮四百門!
最後,沿著該城邊緣還有一道要塞線,同時還有幾條縱貫的防線,屏障著東面的克爾森(Khersones)半島。俄國人對於野戰工事的佈置和偽裝本來就是以技巧聞名的,現在又更加上地利,使他們可以獲得優良的側射機會。此外地面的岩石性質也使其火炮獲得了極好的掩護,除非直接命中就無法將其擊毀。又因為我們所應付的是俄國人,所以必須考慮到地雷陣的使用,不僅在防區的前方,連內部也在內。
攻擊者即令達到了這個控制地位,他的困難也沒有終了。沿著海岸上還有海岸炮臺,其中包括「高爾基二號」在內,它有裝甲保護。環繞著塞瓦斯托波爾城本身,還有一道寬廣的半橢圓形連續防線,從席費爾拉亞灣上的茵克爾曼起,再經過斯提里特斯卡亞(Streletskaya)灣而回到海邊。它包括著一道反坦克壕、一道有刺鐵絲網和許多碉堡,該城東南的英軍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墳場也已經被改建為一個堅強的炮臺。

在攻擊前幾天,我到南岸去作了一次短期的巡視,對第三十軍的準備工作作較密切的監督。我們的指揮所設在黑海岸懸岩上的一個小型離宮,那本是一位大公爵的財產。在最後一天中我乘坐著我們僅有的一艘軍艦,一艘義大利的巡邏艇(E-boat),沿著海岸線作了一次偵察,直到巴拉克拉伐附近為止。我的目的是要看海岸道路上有多少部分,是可以從海上來加以轟擊的,因為我們一切的增援和補給都必須經過那條道路。以後事實上,因為害怕我們的空軍,俄國的黑海艦隊並未曾冒險採取這種行動。
所以從七月一日開始,我們對該城周邊和城內的敵方據點不斷集中轟擊。不久偵察機就報告說不會再有進一步的嚴重抵抗了。轟擊才停止,各師繼續前進。似乎敵人已經在前一夜中,將其主力撤向西方。
不過當塞瓦斯托波爾如期的陷落之後,最高統帥卻把第十一集團軍從東線的南翼抽回,並擬用在列寧格勒方面,或是用來填補戰線上的空洞,這卻毫無疑問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當塞瓦斯托波爾陷落之後,這個集團軍應依照原定的計畫,越過刻赤海峽,進入庫班半島,以攔截面對著A集團軍群的敵軍從頓河下游向高加索退卻。假使時間的因素不允許採取這樣的行動,則無論如何它也應保留在南翼的後方充當總預備隊。若能如此史達林格勒的悲劇可能不會上演。
第二期的攻勢直到六月十七日才結束,在兩方面的前線上都是寸土必爭,每一個碉堡和每一條塹壕,都要經過浴血苦戰,俄軍一再發動反攻,以求贏回其所喪失的東西。無論是大型的據點也好,小型的碉堡也好,他們都常常會打到最後一人一彈為止。雖然戰鬥的主要責任是由步兵和工兵來擔負,可是炮兵的前進觀察站卻特別值得一提,因為主要由於他們來指導火力,才能夠把個別的據點和碉堡攻擊下來。他們與突擊炮配合起來,成為步兵的最好助手。
在這個要塞地區中,我們一共收容了九萬多名俘虜,敵軍的死亡數字更是幾倍於我們。所俘獲的戰利品是多到了無法計算。一個具有天然形勢的堅強要塞,在整個集團軍的防禦之下,已經終於陷落了。從作戰的觀點來看,把第十一集團軍用在東線南翼上,以擴張德軍的大攻勢,正是時候。
克爾森半島的最後戰鬥直到七月四日為止。當第七十二師攻克了「高爾基二號」炮臺之後,其他各師也就把殘敵逐漸逐到了半島的頂點上。俄軍曾經一再企圖向東突圍,希望能加入亞拉山地中的遊擊隊中。他們一再向我www.hetubook.com.com方猛衝,其損失非常可怕。最後,敵軍的殘部都躲在海岸上的大岩洞中,想等候海軍的營救,結果卻還是落空了。當他們於七月四日投降時,僅僅從這一小塊地面上就鑽出了三萬人。
六月七日拂曉時,我方的炮兵即開始猛烈射擊,作為步兵攻擊的前奏。同時,空軍也紛紛攻擊其指定目標。在我們眼前的景象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因為在近代戰爭中,一個集團軍司令能夠一眼看到其整個的戰場,這種機會實在太難得了。向西北面看,我們可以看見貝爾貝克河谷以南的地區,向西可以看見格塔尼高地。在它的後面就是席費爾拉亞灣。甚至於天氣良好時,還可以看到克爾森半島。往西南方面,可以看到查本高地和海岸上的岩山。夜間,可以看見敵人炮火的閃光,日裡可以看見我方重炮彈和炸彈的爆炸煙塵。這正是一幅奇景!
第四十二軍負責確保刻赤半島與克里米亞南岸的安全。為了這個目標只留下了一師德軍,即第四十六步兵師,此外全是羅馬尼亞第七軍的部隊,它包括第十和第十九兩個步兵師、第四山地師(即以前的第四山地旅,羅馬尼亞當局雖然把所有的山地旅都改名為山地師,但事實上兵力卻並未增到一個師的標準)和第八騎兵旅。其餘所有的兵力都調往塞瓦斯托波爾方面
在現有的環境中,我們在兩個軍的方面都可以發揮攻擊者的唯一優勢,即能任意調動其主攻的方向,於是也就能使敵人受到奇襲。
當他們攻佔了海灣南岸的岩壁之後,第五十四軍的各師也就進入了該城的周邊。所以當其一部份兵力向南攻擊,以肅清這個周邊防線時,該軍的主力也就能夠向西旋轉,直接進攻周邊要塞和城市的本身。等到著名的馬拉柯夫堡(Fort Malakoff)攻陷——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曾經為它付出了大量的鮮血代價——第五十四軍也就進入了塞瓦斯托波爾的城內。
四月間我曾經到希特勒的總部去過一次,並曾將我們的有關這個要塞攻擊戰的意圖,當面報告希特勒。自從一九四〇年二月間,把有關西線攻勢的意見當面向他陳述之後,這是我第二次再謁見他。甚至於在這第二次會晤中,我所獲得的印象還是他不僅對一切的戰鬥詳細情形,都有非常良好的了解,而且對於向他所作的戰術性解釋,也有徹底的欣賞能力。他很注意地聽取我說的一切,並完全同意第十一集團軍對於刻赤攻勢和塞瓦斯托波爾突擊戰的一切計畫,他毫未干涉我們的計畫,而且也不像以後所常有的情形,喋喋不休的引述許多生產數字。
在第三十軍方面,也因為攻擊焦點突然改變,而在六月十七日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成功。該軍決定暫停北面的進攻,而集中兵力在大路的南面作一個奇襲。第七十二師越過了敵軍的陣地,其搜索營在巴克(Baake)少校率領之下,一直衝到了查本戰線前方的「鷹巢」為止。六月十八日清晨,該營攻佔了「鷹巢」陣地,並堅守到援軍趕到時為止。此後,我們就可以向北透入敵方防禦的體系了。
在第五十四軍的左翼方面,第五十師與新加入的第一百三十二師(它已由第四十六師的步兵團所填補),從格塔尼附近和其南面的位置上,突擊英克爾曼與其南面某點之間的高地。這個攻擊受到席費爾拉亞灣北岸炮兵側射火力的支援,而羅馬尼亞山地軍右翼也加入行動。
羅馬尼亞山地軍共有十二個中型和二十二個輕型炮兵連,以執行其牽制性的任務。
但是苦戰卻仍未結束。雖然俄軍已放棄了該城,其目的只不過是想在克爾森半島上繼續作困獸之鬥而已——或者是為了想執行史達林的死拼到底的命令,或者是希望乘黑夜等海軍救出一部分人員。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的高級指揮官和政委被魚雷快艇接出,包括其集團軍司令彼特羅夫將軍在內。當他的繼任者也想用同樣的方式逃走時,卻為我方的義大利巡邏艇所截獲。
六月十六日上午,第十一集團軍發現幾乎已經把這個要塞的全部周邊地帶都攻佔了。敵軍已經被逐入了要塞內層地區,其北面戰線為希費爾拉亞灣的南岸懸岩絕壁處所構成,而其東線則從茵克爾曼高地起,沿著查本山脈直到巴拉克拉伐周圍的岩岸為止。第十一集團軍現在就要決定如何來突破這個要塞的內圈。很明顯,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敵人會繼續抵抗到底,他們絕無準備撤出的表示。另一方面,雖然敵人的預備隊可能大部分都已用盡,但德軍的攻勢能力同時也已成強弩之末。最近幾個星期之內,我每天上下午都在視察各軍部、炮兵指揮所、師、團、營部和炮兵觀察所等等。我對部隊的情形可以說是非常了解,有些團只剩下了幾百人,我還記得有一個連在撤出前線時只剩下了一個軍官和八個兵。
夾在這兩個大突擊集團軍之間,羅馬尼亞山地軍的最初任務就只是釘住在其自己正面的敵軍。尤其是羅馬尼亞第十八師應執行一個局部性的攻擊和炮兵的轟擊,保護第五十四軍的左翼,使其免受敵軍從南面發動的側擊。更向南面,羅馬尼亞第一山地師應該攻佔「塔糖」山頂,支援第三十軍的北翼。
儘管我們對於這些成功已經付出了如此的高價,可是攻勢的前途仍不樂觀。我們自己部隊的耐力也已經顯著的降低。在第五十四軍方面,必須暫時抽回第一百三十二師,而用第二十四師來代替它。
根據我們的經驗,可以假定敵人必然會在塞瓦斯托波爾的城內作最後的苦戰。史達林的命令從無線電中一再傳來,要守軍打到一人一彈為止,而我們也知道所有的平民人口都會被徵集參加作戰。
可是戰爭卻不等待任何人,甚至於連他的思想都在內。幾天之後,第十一集團軍的戰術司令部,已經減少到了最低限度的人數,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正面後方設立了一個指揮所。那個地方叫作亞克哈里卡拉里斯(Yukhary Km.hetubook.com.comarales),這是一個韃靼小村,位置在岩山間的狹穀之內。俄國人可能已經知道有一個司令部連同其通信部門已經移駐在那裡,因為每天夜間,他們的飛機都要來投彈,但卻很幸運的從來都不曾命中。在這個村落上面即為齊爾克斯─克爾門(Cherkess-Kermen)山脈,哥特人曾經在其絕頂上建立要塞,我們也就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觀察所。六月六日的夜間我們到了那裡,以便在次日上午可以親自監視步兵沿著全線發動突擊。在緊接著觀察壕的一個小掩蔽部中,我帶著參謀長、作戰與情報兩處的處長和副官在那裡度過了沉寂的暴風雨前夕。
第八航空軍的軍長,李赫多芬將軍,又把他的高射炮兵團中的一部分,移作地面火炮用,這對於全體突擊炮兵而言是一件值得歡迎的好事。
那麼現在我們要怎樣才能結束這個塞瓦斯托波爾之戰?第五十四軍的前面是希費爾拉亞灣,第三十軍的前面則為查本高地,那都是易守難攻的。此時的理想解決似乎就是把整個攻勢的重點,移到南翼的第三十軍方面去。事實上,這卻正是不可能的,專門把這些師調動一下,就要好幾天的時間,在這個時間之內,敵人也就有機會來恢復他的實力了。在前線地區中,兩個地段之間只有一條窄路聯繫著,這是我們在前一個冬季中花了不少氣力,在山地中建築完成的。無論如何,它是吃不消重炮兵的重量,要想把那樣多的火炮和彈藥繞道雅爾達送往南段,則至少要有幾個星期的時間。此外還有一個因素應記著,最高統帥部希望能儘量提早把第八航空軍從克里米亞撤回去。
在二十八日到二十九日之間的午夜中,我們準備渡過席費爾拉亞灣,所有的人員心裡都感到十分緊張。為了掩蔽北岸的一切噪音,第八航空軍持續不斷地對塞瓦斯托波爾城實行空襲。所有的炮兵都在屏息以待,只要南岸敵軍一有任何火力發出,表示他們已經有發現我方行動的可能性時,馬上就應向南岸的岩頂敵方陣地開始作猛烈的轟擊。但是對岸上卻毫無聲息,我們對於突擊船下水和裝載的工作,都絲毫不曾受到阻擾。上午一點鐘,第二十二和第二十四兩師的第一波兵力開始向對岸進攻。這一次渡河的工作,明顯使敵人受到了絕對的奇襲,結果也就獲得了完全的成功。等到敵人的守軍開始採取行動時,我們的步兵也已經在對岸上站穩了腳跟。他們爬上了絕壁,將敵軍的武器逐一擊毀。於是查本陣地的側面也就開始脫了鉸鏈。
為了感謝你在克里米亞境內的奇功,我現在升你為元帥,並對於所有參加克里米亞戰役的人員頒發一種紀念臂章。我代表全國人民對於你所指揮的部隊的英勇成就表示極大的敬意。
第五十四軍向西轉,把第二百一十三步兵團和第二十四師當作主攻兵力。在希茲費德上校(Col.Hitxfeld)領導之下,第二百一十三團攻克了「高爾基一號」炮臺。它的火炮中有一門早已為我方的攻城炮直接命中而喪失了作用。另一門則為工兵所炸毀。可是其中守兵卻負隅頑抗,直到我方工兵將要塞炸穿,才出來投降。到了六月二十一日,第二十四師已經能夠肅清沿著西海岸的北部地方中其所有的殘敵,直到保衛著希費爾拉亞灣出口處的要塞為止。
東面防線與北面防線接頭點是在貝爾貝克村落以東一英里半的地方,並受到險陡的卡米希里(Kamyshly)峽谷的保護。這個東線的北段通過維拉(Vaiza)山地的險峻戟嶺,上面都蓋滿了矮樹叢林。在這些叢林之中佈滿了無數的小型據點——有些就藏在岩洞中——那是攻擊者的炮兵所不能觸及的。東線的北段以格塔尼(Gaytany)地方南面和東南面的懸岩為終點。
對於要塞內層的總攻勢是預定在六月二十九日清晨開始。第五十四軍越過席費爾拉亞灣,第三十軍則攻擊查本高地。早在六月二十八日,第五十師即已渡過了卡爾拉亞河的下游,並攻克了英克爾曼。在這裡所發生的一個悲劇可以證明共產黨的絕滅人性。在岩洞中住著幾千名傷兵和難民,當我們進入英克爾曼時,俄軍自己加以爆破,所有的人都活埋在岩洞之中。這可證明他們是如何視人命如草芥。
現在對於我們的炮兵實力有略加說明之必要。第十一集團軍自然已經要求凡是可以到手的炮兵都參加攻擊,而陸軍總部也提供以最重型的火炮。
此時,在六月二十九日尚未過去之前,第三十軍的第二十八輕型師和第七十二步兵師本是在寬廣正面擔負著佯攻的任務,現在也透過第一百七十師向前挺進。等到他達到了後者已經攻佔了的查本陣地之後,就馬上以攻佔克爾森半島為目的,成扇形展開。
第三十軍也在拂曉時,開始向查本戰線作其決定性的挺進,由第五十四軍的遠程炮兵和空軍的集中攻擊來加以支援。當利用其炮兵造成一種幻象,使敵人以為我們是採取寬廣的攻擊正面時,第三十軍卻已經集中第一百七十師在費德賈克尼(Fedjukiny)高地附近的一個極小地區中,當作一個任務部隊。後者在突擊炮、第三百坦克團和一個高射炮兵團的支援之下,不久即達到了公路兩側的高地。利用敵方的混亂情況,該師向北、西、南三方面儘量擴張,以便該軍可以將其他的師送上高地的頂點。
毫無疑問,現在攻擊這個要塞要比去年十二月更困難,敵人又有了半年的時間來加強其要塞工事,增強人力使編制足額,並從海上運來了許多補給物資。塞瓦斯托波爾的要塞強度,並不在於其現代化的要塞工事方面(雖然也有一部分是),而是地形特別險惡,上面佈滿了無數的小型防禦工事。這些據點構成一個厚密的網,掩蓋著從貝爾貝克河谷到黑海岸為止的整個地區。尤其是貝爾貝克河谷與席費爾拉亞灣之間的全部地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堅強的駐壘地區。
再向南去,叢林逐漸稀少,但地形愈向海岸走則愈為險惡,完全像一座岩山一樣。在從南海岸通到塞瓦斯和*圖*書托波爾的公路兩側,南部要塞地帶的前方,首先為一連串的圓拱形山嶺所封鎖,俄軍把這些山頂都已經改變成為強力的要塞。在克里米亞戰役中的老兵們一定還能記著「塔糖」(Sugarloaf)、「北鼻」(North Nose),「教堂山」(Chapel Mount),「廢墟山」(Ruih Hill)等等地名。接著就是有堅強防禦的卡馬里(Kamary)村落,最後才是在巴拉克拉伐(Balaclava)灣東北面的巨岩。但一九四一年秋天裡,第一百零五步兵團奮勇攻佔了巴拉克拉伐炮臺時,敵人就是退守在這裡不動。因為這些山嶺彼此可以互相掩護其側面,所以要想透過這一個由山頂和懸岩所組成的防線,就尤其困難了。
不過在這次會晤中,有一個重要問題卻不曾加以討論:即就計畫中的烏克蘭總攻勢而言,把第十一集團軍的全部兵力用來攻擊這個堅強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是否能算是一個正確合理的措施。因為成功之期很難作正確的預測,尤其是在刻赤半島上的勝利已經解除了在克里米亞境內的威脅。這個問題的決定,顯然是最高統帥部的事情,而不是我們自己司令部的責任。就我個人而言,我當時相信,現在也還相信,第十一集團軍先攻下塞瓦斯托波爾的決定是正確的。假使我們僅僅只想圍困著該要塞,則我們就會要把三四個師的德軍。加上羅馬尼亞的部隊——即第十一集團軍的一半繼續保留在克里米亞境內,而不能加以抽調。
當我第一次與第五十四軍和一些下級指揮官討論這個計畫時,他們大多數都搖頭表示懷疑。他們問面對著敵方的要塞和火力,突擊船怎樣能夠渡過這樣寬的水面?而且即使渡過了,可是上岸的路徑只限於一兩條峽谷,那都是在敵方火力封鎖之下的。不過正因為它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若能越過席費爾拉亞進攻,則敵人將受到奇襲,正是這也正是成功的關鍵。所以不顧一切反對,我堅持我的計畫——尤其是我個人因為地位的限制,不能親自參加這種冒險工作,所以這種決定就更顯得困難。不過一旦下了決心之後,所有有關的人員卻又都能傾其全力執行這個命令。在這裡對於工兵尤應加以讚揚,在以前碉堡之戰中,工兵也早已有了優良的表現。
第五十四軍的軍炮兵指揮官為周克托爾特將軍(Gen.Xuckertort),他一共指揮了五十六個重型和中型炮兵連,四十一個輕型和十八個迫擊炮兵連,另外加上兩個突擊炮兵營。總數為一百二十一個炮兵連,另有兩個觀察營來供支援之用。重攻城炮兵有口徑達一百九十mm 的加農炮;榴彈炮及重榴彈炮,口徑分別為三百零五mm 、三百五十mm 、四百二十mm 。此外還有兩個特製的六百mm 加農炮和著名的八百mm 朵拉大炮(Big Dora)。這個巨怪的原有設計是為了轟擊馬奇諾防線中最堅固的部分,但卻未能如期完工,趕上西線的作戰。從技術成就而言,它要算是一個奇蹟。其炮管長達九十英尺,炮車高達兩層樓。要六十輛列車才能使它進入射擊陣地,那是位置在特設鐵路軌道之上。經常要用兩個高射炮兵團去保護它。毫無疑問,這樣大的巨炮,其真正的效力是與所花的製造努力和成本不成比例的。儘管如此,它的一顆炮彈卻擊毀了在席費爾拉亞灣北岸埋在天然岩石之下達九十英尺深度的一個巨型彈藥庫。
北面的攻擊由第五十四軍負責,下轄第二十二、第二十四、第五十和第一百三十二四個步兵師,師長分別為吳爾夫、提陶伯爵(Baron V.Tettau)、希米德(Sehmidt)、和林德曼(Lindemann)。另加上一個加強的第二百一十三步兵團。該軍所奉到的命令是應把兵力絕對集中在主攻方向上,即正對著席費爾拉亞灣東部以北的高地進攻。所有在要塞地區中被繞過的部分都應將其釘住,以便以後儘量從後方加以攻克。該軍左翼奉命進佔格塔尼高地和其東南方的地面,以便為羅馬尼亞山地軍以後向南面的進展開路。
同時第十一集團軍也受到陸軍總部的壓迫,認為除非能夠有把握迅速攻下塞瓦斯托波爾,否則就要抽回第八航空軍去支援烏克蘭的攻勢。我們卻堅決認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直到最後成功為止,而第八航空軍的保留又是一個必要條件。結果還是我們的意見勝利了。不過在那個時候,眼看著我們步兵實力日益減弱,誰又有把握能夠保證這個要塞能夠早日陷落呢?因為認清了我們自己的部隊有過早消耗完的危險,第十一集團軍要求再額外給我們三團步兵——陸軍總部這一次照準了。他們至少應能在最後關頭上趕到。
在北區方面,全部的炮兵火力都集中起來,使第二十四師能夠攻佔控制希費爾拉亞灣出口的半島要塞。其中最堅強的為號稱「北堡」的古老據點。第二十二師控制了俯視希費爾拉亞灣的高崖。第二十二師與第五十師分界線上的鐵路山洞,曾經發生極慘烈的戰鬥,敵軍曾用一個最近由巡洋艦運來的旅在這裡發動一個反攻。最後用炮彈擊破其出口,才將這個山洞攻佔。其中出來了幾百名俄軍,但還有更多的平民,包括婦孺在內。要想肅清北岸那些地下倉庫是尤其困難。它們都裝有鋼門,在政委壓迫之下,其中的俄軍是絕無投降的表示。我們必須逐一將其炸毀。第五十師在叢林地帶中經過了苦戰之後,也已經達到了希費爾拉亞灣的東端,並佔領了足以控制卡爾拉亞河谷(Chornaya)口的格塔尼高地。在它的左面,羅馬尼亞山地軍的右翼在格塔尼東南山地上的叢林地區中尋路前進。拉斯卡爾將軍(Gen.Tascar)是這次前進中的靈魂——他以後在史達林格勒被俘。
北面的防線沿著貝爾貝克河的南岸開始,不過在該河的北岸,環繞著林比莫夫卡(Lyubimovka)和它的北面,敵人也設有一個堅強的據點。河谷的本身和它的南岸都受到一個三百零五mm 炮臺的縱射,這個炮臺叫作「高爾基一號」和*圖*書(Maxim Gorki I)炮臺,有徹底近代化的鋼甲保護。河岸斜坡的本身上面掩蓋著厚密的工事網,有一英里寬的縱深,其中一部分的工事也是混凝土的。在這個地帶後面有一連串堅強的據點,彼此間有地下工事連絡著,我們的部隊給它們取了一些綽號:「史達林」、「伏爾加」、「西伯利亞」、「莫洛托夫」、「GPU 」、「赤卡」等等。沿著席費爾拉亞灣的北岸,又有最後一道障礙線,這也是由許多據點所組成的防禦區,包括「鄧尼茲」、「頓」、「列寧」等據點,巴爾吞也夫卡(Bartenyevka)要塞化鎮市,舊有的北炮臺(North Fort)和海岸炮臺等。在俯視海灣的岩山中,俄軍也開鑽了山洞以儲存物資和彈藥。
我們的司令部若不考慮到此種可能性,則對於第十一集團軍的官兵而言,就要算是有虧職守了。在城內的巷戰將會使攻擊軍受到更重的損失。所以在各師尚未繼續進攻之前,我們就命令炮兵和空軍先行儘量轟擊。其目的是要使敵人認清,他們不要再希望從巷戰中使我們流更多的血液。
當考慮到如何攻擊的問題時,第十一集團軍所獲得的結論還是與前一個冬季中一樣。我們決不能在中部地區內作任何具有決定性的行動,因我們的兩張王牌,炮兵和空軍的支援,在這個叢林地帶中都不能充分的發揮威力,而我們的損失將會太巨大。所以我們不可能有其他的選擇,還是只有從北面、東北面和東區的南段進攻。這一次——至少在開始時——主攻還是位置在北面,固然敵人的工事在北部是要遠比南部更堅強,但地形較為平坦。尤其是,炮兵和空軍在北部要遠比南部山地中更能發揮較大的效力。當然在南面還是有必要發動一個攻擊。第一,同時從幾面進攻分裂敵方防禦。第二,敵人喪失了席費爾拉亞灣北面的要塞地區之後,還可能繼續死守該城本身和克爾森灘頭。我們應記著我們在塞瓦斯托波爾所面對的任務不僅是攻克一個要塞,而且還要擊毀一個數量與我們相等的集團軍,儘管在物質方面居於劣勢的。
納格爾自從一九三八年起就是我的駕駛兵。我們一向生活在一起,親密有逾家人。我在第五十六軍時,他已經在我身邊受過一次傷。在這些時日中,他是一個忠誠的部下而且也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朋友。當我們一上岸,我就趕緊送他進醫院。雖然動了一次手術,但因他失血過多,在夜間這位青年人就奄然物化了。我們把他與其他所有的戰死的戰友一樣,葬在雅爾達的墳場中。它高懸在海上,也許是這條海岸線風景最佳的地方。我把我在他下葬時所說的哀詞,抄了一個副本寄給他的雙親。
在第五十四軍的右翼方面,第一百三十二師奉命越過貝爾貝克河谷,向其南岸的控制性高地進攻,暫時留下敵軍在林比莫夫卡的橋頭陣地。在其左面,第二十二步兵師的任務為從東面,經過卡米希里(Kamyshly)溝,攻入貝爾貝克河的南面,為第一百三十二師越過河谷的行動開路。再左面,第五十步兵師通過卡米希里前進,然後從西南方向上加入這個攻擊。在該軍的極左翼,第二十四步兵師應透過山地叢林地區向格塔尼高地進攻,其左側面則受到羅馬尼亞第十八師的掩護。
同一天,第三十軍也已經衝入了查本陣地前方的前進防區中。在苦戰之中,第七十二師攻佔了「北鼻」、「教堂山」和「廢墟山」,而第一百七十師則攻下了卡馬里。在該軍的北面,經過了一連串的失敗後,羅馬尼亞第一山地師也終於攻克了「塔糖」山。另一方面,第二十八輕型師在沿海岸的岩山上卻進展得極慢,那就是所謂「玫瑰山」(Rose Hill)和費米侖(Vermilion)一號和二號等,因為那只能採取蛙跳的形式,由一點到另一點,損失相當重大。
在這第一道防區之後,在從塞瓦斯托波爾來的道路北方,又有費餘基尼高地(Feykiny Height),它一直向南延展到海岸為止,上面也佈滿了據點,例如「鷹巢」(Eagle's Perch)和卡地柯夫卡(Kadykovka)村落等。所有這些據點都是敵方最堅強要塞線的前衛,後者是沿著查本高地(Xapun Height)來建築。這是一連串東面為險坡的山地,從茵克曼(Inkerman)的懸岩為起點,控制著考爾拉亞(Chornaya)河的河谷,直到格塔尼的南面為止。然後轉向西南封鎖到塞瓦斯托波爾的道路,最後經過「風磨山」(Windmill Hill)——海岸山脈的西部戟嶺——與海岸連成一片。這個查本陣地,因為坡度險陡和可以互相側射,所以使步兵對其極難攻擊,站在山上的炮兵觀察員,窮目力之所及可以看到整個要塞地區。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西方國家的兵力在攻擊塞瓦斯托波爾時,就扼守著這道高地對抗俄軍的援兵。
在作炮兵準備時,第十一集團軍不用對方所慣用的猛烈彈幕射擊。因為地形的特殊和敵軍工事數量的如此之大,這種辦法既不可能希望其有任何的決定性效力,而我們也沒有那樣多的彈藥來消耗。反之,在步兵突擊開始前五天,即已經作準備,最先是空中攻擊和炮兵的全面轟擊,以敵軍的補給線和已知的預備隊集中點為目標。在以後的五天中。我方的炮兵就不斷以精確觀察的火力,擊毀敵方的炮位,軟化敵方最前進防禦地區中的陣地。在這個階段中,第八航空軍則繼續攻擊城市港口,補給站和飛機場。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