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中國歷史研究法

作者:錢穆
中國歷史研究法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講 如何研究學術史 七

第五講 如何研究學術史

我又說過,中國歷史原是渾融一體的。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經濟、社會、學術等項,亦莫不皆然。我們該自一項制度之背後,究察其所以制定與推行此制度的居心與動機。若我們能把心學與史學配合研究,自見整個中國民族一部中國史主要精神主要嚮往,大可用一「善」字來概括。我們所謂善人善政,善言善行,青史留名,只是此一善。此一善字,正是儒學中至為吃重的一字。但近代的中國人,偏喜好用惡意來解釋中國史,如說:堯、舜、禹、湯、文、武所謂古代聖人,盡出後人偽造,即是一例。但我們綜說這些是後人偽造,亦足證明偽造此一派古代聖人的種種故事的人,豈不在希www.hetubook.com.com望這一部中國歷史,能成為一部善的歷史嗎?後代人永遠信受此偽造,亦見後人也都希望這一部中國歷史能成為一部善的歷史了。生於其心,自可見於其政。則此下的中國史,自不當專一以惡意來解釋。西方人把真、善、美分開說,中國人則專一重視善,把美與真也要包進在善之內。我們研究中西學術與中西歷史,自可比較見之。
近百年來,此中國學術傳統中之兩大綱,即心性之學與歷史學,正日趨式微。此一巨變之後果,在今日,我們固無法揣測。但若我們要回頭來研究中國以往學術,則此心學與史學之兩大綱,總不宜放過不理會。hetubook.com.com此乃中國學術傳統中之特殊點,所截然不同於西方者。我希望將來有人,能將中西雙方學術思想,作一更高的綜合,卻不該先自藐棄了自己的。
我希望在今天的中國人中,能有少數中的少數,他們願意抱殘守缺,來多學多懂一些中國學術,來對中國歷史文化理出一個頭緒。這不僅對中國自己有貢獻,也可對世界人類有貢獻。
故在中國學術史上,史學所占地位極重要,堪與心學分庭抗禮,平分秋色。中國學術傳統主要在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心學是做人大宗綱,史學則是做事大原本。我們要研究中國學術,此二者一內一外,最當注意。欲明儒家學術,則必兼備此和圖書二者。
其次再從正面講。我上面再三提及,研究中國學術,主要不越心學與史學兩途。如《論語》首章孔子所說的「說」、「樂」與「不慍」,都是從內心處講。此內心的品德學養,即成為其人之人格境界,亦即是人生真理所在。此項真理可以反而求諸己,故有如宋儒所云:「不識一字,亦可還我堂堂地做個人」。講學術而可以講到不識一字,此亦中國學術之獨著精神處。若不從我所謂心學著眼,幾乎可疑此等說法不是在談學術。
至如史學,同樣是中國學術一大主流。若要真在修、齊、治、平上作真貢獻,總須對過去歷史有一了解,更貴能窮源竟委,窺其變遷,然後才能針對現實有所www.hetubook•com•com作為。我們甚至可說,中國學術主要均不出史學範圍。孔子作《春秋》,即是史學開山。漢人崇尚經學,經學在當時,實即是史學,因其所講不出周公、孔子治平實績與其理想,皆屬以往歷史範圍。後來古文學家所提出之《毛詩》、《周官》及《左傳》諸經,更見其近屬史學。也可說後來中國儒學傳統,大體不出經學與史學兩大部門。而就經學即史學言,便見儒學也即是史學了。因此中國歷史學家,其實也多是儒家分支。如魏、晉、南北朝,雖尚清談玄言,但同時史學鼎盛。若我們逐一細究,諸凡當時有名的史學家,大體上均可說他們是儒家。因史學所講,主要必有關修、齊、治、平。若其人只講莊https://www.hetubook.com.com、老與佛學,自然不會對歷史有興趣。又如王肅、杜預諸大儒,雖為稱為經學家,亦無不有史學精神貫徹在內。下至唐代,佛學最盛,文學次之,但史學並為中歇。如唐初諸臣修《晉書》與《隋書》,繼之有顏師古、劉知幾、杜佑等史家。宋代則史學尤盛,著者如歐陽修與司馬光。南宋有呂東萊及浙東學派等。朱子後學,在元代如王應麟、胡三省、馬端臨諸人,皆在史學上表現。明初則有宋濂、劉基,雖不著史,但其留心史學是必然的。至明末時,大史學家輩出,如顧亭林、黃梨洲、王船山諸人,此等皆屬儒家。甚至到清代,考據學大盛,其實此時所謂考據學仍應屬史學範圍,只是較狹義的史學,亦仍是較狹義之儒學而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