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伊五十八號潛艦歸降記

作者:橋本以行
伊五十八號潛艦歸降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五章 雷達——勝利的關鍵

第十五章 雷達——勝利的關鍵

在敵人所有的軍艦和飛機中都安裝了有效的雷達之後,潛艇戰便進入了一個轉折點。我已舉了許多例子,說明我方潛艇由於沒有雷達而處於不利的地位。下面我再談談我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經歷。
試航的第一天,當潛艇下潛到六十一米深度時,艇內開始大量進水,試航中止。第二天排除了故障,繼續試航。這次,一切都很順利。
戰爭期間,我一共參與了三艘潛艇的建造工作。使我驚訝的是私人造船廠的工作效率竟比海軍造船廠高得多。海軍造船廠既不抓緊時間,又不節約資金。
我方潛艇在遭到敵驅逐艦、小型反潛艦艇和飛機長時間的追擊時,嘗到了這種有效的協同攻擊的滋味。這種攻擊方法,敵人從1942年8月就經常採用了;這時美國反潛兵力已經開始利用雷達在夜間攻擊我方潛艇,而我們卻沒有任何的對抗工具。自從美國人採用了這種反潛戰術後,我們遭到了嚴重損失。例如在馬金島和塔拉瓦島的戰鬥中,在1943年所羅門群島戰役的第二階段中,以及1944-1945年在阿德米雷耳提群島、塞班島、菲律賓群島和沖繩島的戰鬥中,都有過這樣的情況。
到了東京,我在海軍技術部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談了自己的看法。到會的一位長官提出了許多反對意見,說什麼技術部設計的新裝備不久就會製造好,要我們等待安裝他們的新裝備。可是海軍技術部設計的雷達還在吳港造船廠進行試驗,而且短期內沒有成功的希望。我提議把這部雷達搬到我的艇上試驗,但是沒得到肯定的答覆。會議決定把這個問題放到以後再研究。
在這以後不久(12月底),我們就駛往南方的戰鬥行動海區,艇上還是沒有對空雷達。我們的航路通過豐後水道,這是敵人潛艇設伏的好地方,因此我們夜間以最大航速在水面航行,天亮以後就潛入水下航行。在離祖國海岸這樣近的地方還必須躲躲藏藏地在水下航行,的確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但這卻是戰爭中的嚴酷的事實。第二天夜晚,我們已離開了危險地區,以後我們就整天在水面航行。這時,馬和_圖_書紹爾群島和拉包爾的形勢都很穩定,因此直到魯克都不必擔心敵機的騷擾。
後來,我接到了前往「伊-58號」就職命令,於是來到了橫須賀。在造船廠內,我認識了許多官方人士,我請他們早日給潛艇安裝新裝備。按照我們所建議的方法,雷達的配置需要改變,而機關鎗也有兩部件需要更換。聽了我們的要求,工廠代表表示遺憾。從表面看來,他們確實是無力進行上述工作。因此,我不得不到海軍技術部和科學研究部去請求援助,以便能像我所希望的那樣進行安裝。這樣做,可能會傷害廠方代表的自尊心;但是在戰爭時期,不允許特別講究禮節的周到。在平時,這事完全可以聽從廠方的意見;但現在,我絕不會為自己的行動冒失而感到遺憾,因為這件事關係到全艇和我個人的生命安全。
我認為這個決定太不能令人滿意了,於是第二天又到科學研究部去了一道。在那裡我受到比較熱情的接待。我們研究了技術上的困難,並找到了克服困難的辦法。在科學研究部的支持下,我第二次來到技術部,企圖解決我的問題。但是科學研究部的建議也沒有被採納,拒絕接受建議的真實原因,在我看來,無非是部門之間的妒忌。由於我必須返回舞鶴,所以沒有時間再爭論下去。這件事的確令人遺憾,因為根據各方面情況的判斷,我們軍令部的工作人員只顧維護自己的威望,而不關心如何解決艦隊的困難。我這次出差的唯一收穫,是為我的瞭望人員領到了一副雙筒望遠鏡。
如果一艘潛艇在水下逗留的時間超過了四十小時,它就必須浮出水面停留相當一段時間,以便更換艙室空氣。甚至蓄電池充滿電時,在水下逗留時間也不能超過四十小時。如果潛艇沒有充滿電就被迫下潛,那麼它在水下更不能逗留這樣長的時間。有時,個別潛艇在水下能逗留更長一些時間;但這時潛艇不能航行,而是利用水櫃注水或排水的方法,保持在指定的深度上。這樣做,能夠節省電能。但是,蓄電池的電能最後仍然會耗盡,而我們的潛艇往往被迫hetubook.com.com直接在敵人附近浮出水面。有時,潛艇在浮起充電時被敵人發現,在速潛時就遭到了深水炸彈的猛烈攻擊。某些潛艇由於能長時間逗留水下而得救,但大多數卻不得不浮出水面,同守候著的敵人決一死戰。有時,潛艇沒有備用的高壓氣就緊急下潛,上浮時,只好使用魚雷高壓氣。這意味著潛艇解除了武裝,因為發射魚雷的高壓氣只有在潛艇浮出水面時才能充氣。
我艇還沒有完工,塞班島的戰鬥已經開始了。派往塞班島和關島海區作戰的許多潛艇都再沒有回來。塞班島的陷落是對我們的一個致命打擊,該島落入敵之手後,東京開始經常遭到空襲。
按照當時的規定,潛艇應盡可能地控制雷達的使用,以免被敵人發現;建議用一種專門的接收裝置來代替雷達,用以發現敵人發射的電波。許多指揮官,甚至某些潛艇艇長都同意這一理論。但是,更多的人卻認為最好還是使用自己的雷達,因為截住敵人發射的電波,畢竟是希望不大的事,何況這個方法早在基斯卡島附近的戰鬥中已經完全失敗了。
我們在海上渡過了1944年元旦。離開風雪交加的舞鶴才不過十天,現在已經享受到熱帶的溫暖了,一月初進入吐魯克灣時,一幅雄偉的圖畫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看到了停泊在錨地上的「大和號」和聯合艦隊的大部分兵力。我向第6艦隊司令官報到時,匯報了我企圖在潛艇上安裝對空雷達的經過。
「伊-58號」終於正式入列,並駛往日本內海加入訓練戰隊,以便做好參戰前的最後準備。戰後,美國人說,在進行反潛作戰時,航空兵與水面艦艇的密切協同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情況下,對這兩種兵力應進行統一的指揮。
船廠領導人起初拒絕讓步,我費了無數口舌,才使安裝工作像我所希望的那樣進行。人事部門答應給我們的一名雷達專業人員,姍姍來遲;我去信催了三次,他在1月才來報到。很明顯,通信學校不想放他,因為他們學校裡也缺乏此類人才。
1944年5月15日,在「呂-44號」將要離開吳和-圖-書港時,我調動了工作,被任命為即將建成的「伊-58號」潛艇的艇長。我得到了一個月的假期,但是我並不需要休息,而把這一個段時間全部用來解決雷達問題。我來到了剛從吐魯克遷回吳港的第6艦隊司令部。在這裡我看到了一份文件,內容是建議拆去潛艇上「無用的」對海雷達。使我驚奇的是提出這荒誕意見的竟是潛水艦隊司令長官本人。儘管在潛艇上試驗雷達的最後結果我一點都不知道,但我還是忍不住對這位將軍所寫的文件提出了如下意見:
「從潛艇上拆除這種有用的裝備為時過早。這樣做,在技術上將是倒退。為什麼這種雷達對水面艦艇有用,而對潛艇就無用了呢?如果進一步考查證明確它是毫無價值的話,那時再拆除也為時不晚。我認為,潛艇艇員們能夠無限地提高雷達的使用效果,因此我請求在『伊-58號』建成以前暫不拆除艇上的雷達。」
「伊-58號」即將竣工,已經到了海試的階段。該艇正常下潛深度是九十一點五米,最大下潛深度是一百三十八米。這在戰鬥時對避開深水炸彈的攻擊,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展開科學研究工作的方針,是早已過期的原則制定的;我們潛艇變成了「瞎子」,正是執行這一方針的必然結果。在瓜達卡納爾島附近,美國飛機無論白天和夜間,不要識別就可以轟炸每艘被發現的潛艇。毫無疑問,美國潛艇由於裝有新式雷達,能在飛機發現它以前就潛入水下。因此,美國飛機只要發現在水面航行的潛艇,不用識別就可以斷定它是又「聾」又「瞎」的日本潛艇。在失望之餘,我們幾乎準備承認一部雷達要比一百艘潛艇的價值還大。
此後,我曾經再一次請求讓我帶著在「呂」式潛艇上安裝雷達的圖紙到東京去一趟,結果仍然沒有批准,這時,我艇很快就要駛往舞鶴作好參加戰鬥的最後準備。這就是說,我們將要離開第11潛水戰隊而加入第6艦隊的潛艇部隊。我再一次堅決請求到東京出差,終於得到批准。
大部分海軍訓練機構都設在橫須賀附近,這對潛艇艇員的訓練是非常方便的。我和_圖_書會派信號兵和輪機兵到那裡接受短期訓練,因此他們的專業水平是很高的。
事實上,安裝在我們潛艇上的唯一的一部雷達,也是德國人給的。由此可見,我們已經到了必須依賴外援的地步。事情為什麼會弄到如此丟人呢?難道這不是我們整個科學和無線電技術工業落後所造成的嗎?不幸得很,情況正是這樣!我們為什麼不緊縮開支,把更多的資金用來更好地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呢?
試潛時,艇尾拖著一個浮標,用以指示潛艇的位置。試潛開始以前,在艇上幾個地方測量了固殼的直徑,然後潛艇開始下潛,每下潛三十尺(九點一米),再測量一次,以確定固殼的受壓程度。此外還檢查了固殼的水密性和排水泵的排水能力。試驗結果,一切都很正常。潛艇上浮時,每升起三十尺,同樣也進行一次測量。潛艇浮到水面時,必須檢查固殼是否恢復原來形狀,即檢查固殼是否變形。
總之,潛艇無法克服這個弱點,因此它在水下逗留四十小時以後必須浮出水面。在多數情況下,潛艇之所以能夠保全自己,是由於風暴或其它自然條件幫了忙。
「伊-185號」與我們同時離開日本駛往戰鬥行動地域。到達拉包爾後,該艇艇長也向東南方面艦隊司令長官報告了打算安裝雷達的事。湊巧那裡正好有一部航空雷達,於是「伊-185號」很快就將它裝到艇上。這次試驗結果要比「呂-44號」試驗同型雷達的結果還要好些。這件事立即通知了有關部門。艦隊參謀長還親自飛往東京,以便再次提出這個問題。但是這一次我們又大失所望。東京仍然沒有作出立即在艇上安裝對空雷達的決定。前方潛艇艇員們渴望得到雷達,就像農民久旱時渴望下雨一樣。
11月13日,我同吳港海軍航空基地進行了聯繫,請他們派一架飛機作為試驗的目標。我們選擇了一個好天氣,開始在伊勢灣進行試驗。試驗時,這部雷達提供的數據是很不準確的。由於飛機的一部發動機發生了故障,試驗只好暫停。第二天,飛機條件很好,一清早我們又出海試驗。這一次在四千六百到五千五百米的距www.hetubook.com.com離上可靠地發現目標。發現目標的最大距離曾達到一萬一千六百米。雷達效果雖然並不十分理想,但是它畢竟能夠大大地改善我們的處境。第11潛水戰隊司令立即將試驗結果報告有關部門,但得到的答覆卻是質問我們為什麼不經海軍技術部同意就擅自進行試驗。迅速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切希望都煙消雲散了。
美國潛艇在同我方潛艇作戰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戰後,當我們瞭解到造成我方損失的真正原因時,都感到驚奇。實際上,我方潛艇由於空襲而遭到的損失是很小的。這可能是飛機的掃射和轟炸都不夠準確的緣故。空襲的次數雖然很多,但因嚴重炸傷而沉沒的潛艇卻很少。
此後,我到過吳港海軍基地的人事部門,向他們說明了艇上雷達效果不好主要是由於艇員中缺少有經驗的專業有關。潛艇試用雷達已經一年半了,但艇員中卻沒有熟練的專業雷達人員。我堅決要求人事部門派兩名專業雷達人員給「伊-58號」。經過長久摸索,我同一位有經驗的軍官找到了在我看來是在潛艇上安裝雷達的最好方法。
1943年9月,我指揮的「呂-44號」安裝了對海雷達並開始進行試驗。至於在潛艇上安裝對空雷達的問題,當時還正在研究。在我艇試驗雷達的時候,我曾見到海軍技術部的代表伊籐海軍中佐。他在談話中堅決主張在潛艇上安裝當時已有的作用半徑在七公里以上的對空雷達。伊籐知道,領導機關的工作人員雖然瞭解真實情況,但辦起事來總是拖拖拉拉,因此建議第11潛水戰隊派一名參謀前往東京面談這一問題。不巧,這位參謀剛被批准去東京的時候,就調到別處去了;因此,這件事沒有辦成。然而事情不能再拖下去,於是我想親自去一趟,但沒有被批准。在此期間,我到過吳港的海軍航空基地,參觀了一部對空雷達。雷達很輕便,完全能安裝在潛艇上。我勸說一位參謀前去請求航空基地司令官把這部雷達暫借給我們。獲得同意後,我們用吳港造船廠的一輛卡車把雷達運了回來。化了一天時間,也就是11月12日,我們將雷達調整好,裝到了潛艇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