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美國種族簡史

作者:托馬斯.索維爾
美國種族簡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章 黑人 奴隸制在美國

第八章 黑人

奴隸制在美國

奴隸當中自有其風範和習俗。年輕人稱呼年長者為「叔叔」或「嬸娘」(白人禁止黑奴相互使用「先生」或「太太」一類的稱謂),並在遇見年長者時脫帽,以示敬意。當一對黑奴夫婦未經准許走出棉花種植園範圍之外而被巡邏人員抓到時,丈夫準會除了自己挨一頓鞭打之外,還主動代妻受過,再挨一頓。
在羅馬帝國,當過奴隸的人及其後代,並沒有打上美國奴隸身上那些抹不掉的恥辱烙印,羅馬帝國的一個皇帝迪奧克裏辛的生身父母就曾經當過奴隸。美國奴隸制的特殊之處有三:一是奴隸和奴隸的主人分屬膚色不同的種族;二是在美國這個自由社會裏,必須有一套為奴隸制開脫的極端理論;三是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奴隸制使人們在道義上感到難堪,終於引起了衝突,並在英美兩國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導致這兩個國家同意在一八〇八年禁止販賣奴隸的國際貿易。美國革命及其理想,使得圍繞奴隸制展開的爭議更加突出和尖銳。在革命戰爭進程中和戰後,北方各州開始禁止奴隸制,南方各州也開始通過法律改善奴隸的待遇。在弗吉尼亞州,湯瑪斯.傑弗遜、喬治.華盛頓、巴特裏克.亨利以及詹姆士.麥迪森等人都公開主張廢除奴隸制,南方各地的許多人士也表達出同樣的觀點。可惜,當艾萊.惠特尼在一七九三年發明了軋花機,從而使南方變為「棉花王國」不僅是美國的「棉花王國」,而且也是全世界的「棉花王國」之後,任何廢奴主張都化為泡影。保留奴隸制和解放黑人二者之間進退兩難的狀況,成了南部地區解不開的死結。北方諸州宣佈將在其境內禁止奴隸制(致使北方奴隸被賣到南方),從而避免了解放奴隸的難題。如何處理這一直被剝奪了正常發展權利的數以百萬計的黑奴,這一問題從此就不再是個全國性的問題,而只是南方地區性的問題了。
加勒比海地區發生的黑人起義及黑奴屠殺白人的事件,在十八世紀末的美國南方各地,普遍引起了驚恐。關於美國奴隸在圖謀舉行類似起義的各種謠傳,不時地使這種驚恐情緒升溫。一八三一年由塔特.特納領導的黑人起義真的在弗吉尼亞州爆發了,起義者在被鎮壓下去之前殺死了六十個白人。在政治戰線上,北方在一八三〇年代掀起了強大的廢奴主義運動,進一步使南方感到四面楚歌。而所有這一切事態的發展,強化了南方的地區主義。在外線,南北對峙的局面表現在相互進行政治上的惡毒攻擊,並在堪薩斯這樣一些尚未建州的領土上到處訴諸暴力(堪薩斯當時被稱為「流血的堪薩斯」),在這裏南方人和北方定居者鬥得你死我活,以爭奪決定該領地究竟將以一個蓄奴州還是禁奴州加入聯邦的控制權。在內部,南方強化了「黑人法規」,即既制約黑奴行為又制約自由黑人的行為的那些法律。南方並對鼓吹廢奴的書刊甚至對聯邦郵件實行檢查,並千方百計使那些反對奴隸制的人,甚至是對奴隸制存有疑問的人,在南方無法立足。這些壓制措施到頭來使得持有不同觀點的人遷離南方。這些人離開之後,南方就只剩下清一色主張蓄奴並根本容不得不同意見的那批人了。
這種有利的起跑點具有深長久遠的影響。「自由的有色人」的子孫後代,直到本世紀,在各個領域裏向來都是黑人領導層當中的佼佼者。他們是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的創建人、支持者和早期領導人。W.E.B.杜波伊斯、湯瑪斯.福群以及查理斯.瓦得爾.切斯納特等人都是「自由的有色人」的後裔,瑟古得.馬歇爾則是這些人當中的後起之秀。同樣,在本世紀中葉,獲得博士學位的黑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從事專業工作的黑人,其大多數顯然也是「自由的有色人」的後代。「自由的有色人」及其後代創建並管理第一所最負盛名的黑人公立中學,即設在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的登巴中學。該校培養出美國第一位黑人將軍,第一位聯邦法官,第一位黑人內閣成員,血漿的發現者,第一位民選的參議員,第一位受聘於名牌大學的黑人m.hetubook.com.com教授,以及其他許多領域裏的一長串「第一」。
任何一種奴隸制的關鍵問題都是防止奴隸逃跑。在內戰前的南方,防止奴隸逃跑的辦法不是築起籬笆或設置崗哨,而是通過使奴隸處於無知、依附和恐懼狀態來實現的。絕大多數的奴隸既不會讀也不會寫,而且南方多數州都規定教奴隸識字屬犯罪行為。正因為監禁奴隸的辦法是使其無知而不是約束其人身,所以要暫時地逃離一家蓄奴農場是容易的,但要永遠地逃離是辦不到的。由當地白人組成的巡邏隊會緝拿在逃的奴隸,並對那些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而離開所在農場的奴隸進行訓誡或懲罰。
在黑人當中,最重要的人世間關係集中體現在家庭裏。奴隸的婚姻和奴隸的家庭關係是沒有法律地位的,但通常都能保持幾十年,如果不是終生的話,這種情形普遍地存在於整個美國奴隸世界,在各個地區,在鄉下或城鎮,在田間奴工和家庭傭人當中,都是如此。一八六六年對某地前奴隸夫婦的調查表明,四十幾歲的人當中有半數以上已有二十年或二十年以上的婚齡。儘管奴隸當中也存在著婚前性關係和婚前懷孕的情形,但婚姻本身被認為是十分嚴肅的,不得輕易中止。奴隸的婚姻有時會被強行中止,這通常是由於夫妻一方被出售而造成的。這些被強行拆散了的鴛鴦也仍能保持好多年的夫妻關係。許多以前當過奴隸的人都在證詞中提到夫妻離散之苦,許多奴隸主也怕留下的一方會試圖逃跑而不願拆散奴隸的婚姻。然而,在一八六四~一八六五年間,密西西比州的黑奴仍然有六分之一的人被迫與自己的配偶分手。在黑人獲得解放之後,許多分離的夫妻曾為尋找與對方團聚而花了好多年的時間。在奴隸制時代,夫妻分離後曾發生過自殺的事例,也有謀殺那些強|奸奴隸妻子的白人的事例,儘管殺死白人強|奸犯的黑人男子是必死無疑的。千百個有案可稽的奴隸謀殺白人的案件(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也表明,被奴役的人們並不缺乏其切身感受的價值觀念。除了有案可稽的謀殺案之外,還發生過許多投毒和縱火案,都無法查清是誰幹的,雖然人們心裏都明白,投毒和縱火是奴隸喜歡使用的武器。
奴隸主發現,奴隸的婚姻和家庭關係是一種穩定因素,能降低男子為爭奪女人而發生的打鬥事件,並能抑制逃跑的意向。然而,奴隸家庭紐帶的牢固,又被認為是與他們地位不相適宜的,是對主奴關係的一種威脅,並會在出售奴隸時惹麻煩。奴隸主試圖將奴隸的家庭紐帶保持在不至強大到干擾奴隸制本身的限度內。他們不准奴隸使用姓氏,甚至連奴隸使用「我姐姐」(妹妹)或「我母親」這樣的稱謂都可能遭到懲罰。當然這只能使此類稱謂的使用轉入地下。黑人家庭的姓氏還是一代代傳了下來,儘管他們曉得,在有白人的場合最好不使用為妙。甚至在黑人獲得解放之後,許多以前的奴隸仍然不願向白人通報自己的姓氏,因為這種隱瞞姓氏的習慣已經變得如此根深蒂固了。奴隸的姓氏通常不是其主人的姓氏。奴隸姓氏的起源常常因世代沿革而湮沒了有可能是奴隸家庭先人所屬主家的姓,也可能是他們的非裔祖先抵達美洲時選擇的姓氏。保留白人姓氏的目的並非在於將黑人家庭與當初姓這個姓的白人主人聯繫起來,而是想讓黑人家庭本身具有固定的認同標誌。奴隸名字的情況也是如此。奴隸家的男孩有四分之一使用其父親的名字,還有許多孩子以其叔(舅)嬸(姨)的名字為名,或以死去的或被出賣掉的。兄弟姊妹的名字為名。非常有意思的是,奴隸家的女兒通常不以其母的名字為名,儘管這種做法當時在白人家庭中極為普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再次看到,奴隸有其自己的風俗習慣。
最後,還有那些「自由的有色人」這些人在一八六〇年為數幾近五十萬,他們逃脫了那五百萬受奴役黑人的命運。第一批「自由的有色人」乃是一六一九年從非洲被販賣到佛吉尼亞而在原來的賣身契約期滿後獲m.hetubook.com.com得自由的黑人。但是就在永久性的奴隸制在北美各殖民地被確立起來之後,仍有個別奴隸通過這種或那種手段獲得了自由身份。在一七九〇年,「自由的有色人」大約有六萬之眾。由於美國革命對意識形態的影響,北方許多州廢除了奴隸制,不少人士(及整個教友派社區)也解放了其所屬的奴隸。到一八三〇年,「自由的有色人」在數量上增加到了三十萬。下述兩個事實或許還可以表明黑人獲得自由的另外一個原因:第一,「自由的有色人」有三十七%是黑白混血兒,而相比之下,他們只占奴隸的八%;第二,在自由的黑人當中,婦女人數的比例總是偏高,整個西半球普遍存在這種現象。某些奴隸之所以獲得自由,純粹由於他們是奴隸主的子女及其母親。這種血緣關係在拉丁美洲公開被承認,而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度裏卻不被承認。

時間帶來的變化

奴隸主借助衣食配給及日常生活、起居條件的組織管理,使奴隸成為他們的附屬品。一個大奴隸主曾告誡說:「(務必)使奴隸養成全然依附你的習慣」當弗雷德里克.勞.奧爾姆斯戴得在南方進行的廣為人知的旅行時,親眼觀察到這種哲學的實際運用。奧爾姆斯戴得認定,南方人的辦法是試圖將奴隸訓練為幹活的機器人,但卻「防止奴隸學會照料自己」。
反對奴隸制的報紙都集中在肯塔基州和弗吉尼亞州西部。弗吉尼亞州西部後來乾脆與該州一刀兩斷,自立新州,而不願和整個州一道加入南部邦聯。約翰.布朗的活動基地就在這一帶。曾經幫助奴隸逃到自由州的所謂地下鐵道,也以這一帶為其活動中心。美國專門鼓吹廢除奴隸制的第一家期刊,就是在田納西州東部出版的。在一八二〇年代,北卡羅來納州就曾存在著一個「解放黑奴協會」,這在最南部的幾個州是未有所聞的事。北卡羅來納州的自由黑人,一八三五年以前一直是被允許參加選舉的,那一年他們卻被剝奪了公民權,此舉遭到該州皮德蒙憑地區西部縣分的反對,這些縣是德裔和蘇格蘭一愛爾蘭裔居住的地方。這些州都普遍存在著種族主義和贊成奴隸制的情緒,但這方面的心理矛盾和感情的強烈程度。卻因地區不同而差異甚大。政治上持溫和態度的輝格黨,只能在那些處於皮德蒙特區域的南方地帶,才可與力主奴隸制的民主黨人抗衡。天然的地理因素,不僅使皮德蒙特地區難以出現使用奴隸的植棉農場,而且正因為該地區沒有奴隸經濟和奴隸社會,從而把那些不想與奴隸勞動競爭,或不願參與奴隸社會的人們吸引到其境內。其中包括蘇格蘭一愛爾蘭人和德國人的後裔。這些人從賓夕法尼亞州西部出發,越過坎伯蘭隘口輾轉來到皮德蒙特地區。這兒還吸引了眾多的教友派信徒,因為其宗教教義禁止人們擁有奴隸。教友派在反對奴隸制的活動中,特別是在北卡羅來納州,是聞名遐邇的。總而言之,南方內部地理上因素的差別,又因不同地區吸引了不同的人士而進一步加劇起來。
從狹義的物質角度來看,美國的奴隸通常能吃飽低質的食品,其住房按今天的標準儘管算是原始的堪與當時歐洲農民或工人的住房相比(甚至還要好些)。十九世紀美國奴隸的平均壽命比美國白人的平均壽命稍微偏低,但卻與荷蘭人或法國人的平均壽命相等,並高於義大利人或奧地利人的平均壽命。當時美國奴隸平均在這個世界上活三十六年,而愛爾蘭的農民卻只活十九年。對奴隸主來說,奴隸是一種投資,而且是一種需要加以確保的投資。例如說,奴隸主通常會雇用白人工人一般是愛爾蘭移民來從事那些被認為對黑人來說太危險的工作。
一七九三年發明的軋花機,最終導致美國全部奴隸的六十%在從事棉花的種植。奴隸日趨集中到美國南部那些土質和氣候均最宜於植棉的地帶。最南部幾個州(亞拉巴馬、密西西比、德克薩斯和路易斯安那)的奴隸數目急劇增多,而在像佛吉尼亞、馬里蘭和南北卡羅來納等地處美國南部偏北的幾個州裏www.hetubook.com.com,奴隸的數目則在減少。黑奴人口集結的地理中心,這個時期以大約每十年五十英里的速度穩步地向西南移動。在一八三〇~一八六〇年間,約有五十萬開外的黑奴從弗吉尼亞州、馬里蘭州和南北卡羅來納搬遷到最南部的幾個州。這場大規模的奴隸搬遷被恰如其分地稱為「世界史上被迫的大遷移之一」是以奴隸主攜帶自己的勞動大軍易地而居的形式發生的,而不是以出售個別奴隸的舊方式實現的。但是出售奴隸的事也經常發生,以致奴隸們經常提心吊膽,擔心被從家庭和朋友身邊拉出去賣掉。在英文裏留下一句習慣用語作為這種擔心的歷史陳跡:「被順河出賣了」。然而,即使在某一棉花種植園傾巢搬遷時,也會拆散黑奴家庭關係,因為某些家庭成員(特別是丈夫和父親)往往屬於另外一家主人,不生活在同一個農場上或棉花種植園裏。
一六一九年首批被擄掠到英國殖民地佛吉尼亞的非洲人,後來變成契約奴隸,和當時常見的白人契約奴隸是一樣的。黑白契約奴在完成幾年的苦役之後,都可能獲釋,成為自由人。對於黑人來說,這種處境究竟在何時發生了變化及怎樣發生了變化。從而使他們淪為永久的奴隸,人們還一直沒有搞清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即到一六四〇年代,被販運到佛吉尼亞的非洲人已不具備贖身契約,儘管在一六五一年仍有一些契約期限屆滿的黑人和勞役期滿的白人契約奴一樣,被賦與自己的土地。「北美第一部明文確認奴隸制度的永久性並殃及奴隸子孫後代的法律,乃是佛吉尼亞在一六六一年通過的。」其後,非洲人被帶到北美其他殖民地時,各處都援引佛吉尼亞的先例,致使非洲人充當奴隸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除了習俗,奴隸社群還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文化產物乃是黑人聖歌,這種聖歌後來派生出感傷樂曲和爵士樂曲,從而為整個美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某些黑人民間樂曲還被德沃夏克新世界交響樂團所採用。班卓琴就是奴隸制時代的一位自由黑人製作出來的。黑奴的寓言和民間傳說,還為南方的一位白人喬爾.錢得勒.哈理斯整理的《兔哥哥》一類的故事集提供了編寫基礎。和古希臘的那位奴隸即伊索創作的寓言所不同的是,美國黑奴講述的故事一般都體現出弱者和謙卑的人戰勝強者、傲慢者和蠻橫者這類主題。
幾千年來,世界各地實際上一直存在著奴隸制。但在美國衍生出的那種奴隸制卻有其獨特之處。在許多國家裏,多少世紀以來奴隸制在政治上和道義上是被社會接受的,沒有人對此提出疑問甚至歷史上著名的道義主義論者也未持異議而在美國,對於將非洲人抓來為奴的做法,從一開始就存在著複雜而激烈的爭論。某些殖民地曾通過法律,以阻止奴隸制,但這些法律均被英國政府廢棄。反對奴隸制的人並非一定出於道義上的考慮,或因物傷其類而出於對黑人的關心。一大批膚色明顯不同而又作為奴隸被束縛起來的人們的存在,會在經濟、社會和軍事方面造成諸多麻煩,不少美國人寧願不給自己找這些麻煩。這種考慮實際上一直是後來反對奴隸制運動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反對奴隸制運動所設計的出路之一,就是把黑人送返非洲。而一旦作出決定倫敦作出的使蓄奴在美國制度化,世世代代所有美國人所面臨的選擇,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原來爭論的問題是奴隸制是否明智或是否合乎正義,現在爭論的問題日趨集中在開國不久的美國能否吸收社會上這批缺乏自由、自立經驗的異族人,這批異族人在一八〇〇年約占美國總人口的二十%。
美國的某些地區比其他地區更適宜於種植那些雇用奴隸勞工來生產並在經濟上很划算的農作物。那些需要程式化的、易於由工頭監視的大生產式勞動去種植的農作物,特別適宜於使用奴隸勞力。美國的植棉是這種勞動方式的典型例子,但路易斯安那州和拉丁美洲多數地區的甘蔗種植也在此之列,其他諸如稻米、小米和玉米等主要農作物,也是由大生產https://m.hetubook.com.com式的奴隸勞動來種植的。氣候和土質條件大體上決定著在什麼地方可種植這類作物,因而也就決定著奴隸的地理分佈。

地區差別

奴隸制度的遺產

在受奴役的兩個多世紀裏,非洲人當中原先在基因、語言,及文化等方面所呈現出的眾多差異,都已消失殆盡。但是,黑人民眾又在美國新的環境裏,依據其身處奴隸狀態下所從事的不同職業,依據其家庭上升到自由地位的時間差異,並依據其身上所含白人血液比例的多寡,而在內部又形成了差別。
大多數的奴隸兒童是在雙親家庭裏長大的,父親是家長,孩子(秘密地)使用父親的姓氏。某些家庭因婚前兩性關係會包含女方和其他男人生下的孩子。不過對十九世紀某地奴隸家庭的研究顯示,在四分之三的家庭裏,子女的雙親是相同的。總而言之,奴隸的家庭,在奴隸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算是穩定的。他們的子女隨時都可能被拉出去賣掉,並再也見不到面。被賣掉的奴隸多屬十幾歲的孩子或年輕的單身漢,故此,奴隸婚姻的相對穩定性並不意味著奴隸家庭的穩定性。
因為在「自由的有色人」當中,具有白人血統的比在奴隸當中來得普遍,所以膚色較淺的黑人在本族獲得突出業績的成員當中,長期來就佔有額外的比例,致使白人和黑人都把這些人的成就歸根於以白人血統為基礎的混血基因的優越性。這批黑人精英,雖然在公開場合以黑人民眾的名義講話,但內心具有膚色淺、階級地位高的自我意識,長期來對黑人民眾敬而遠之,態度冷漠。和其他種族群體一樣,在黑人當中,歷史上這種早期的優越條件在內部造成了難以彌合的差別。
多數「自由的有色人」,其活動都在經濟上、政治上和法律上受到限制。他們通常是貧困而又無技術的工人,在南方大部分地區及北方不少地區他們缺乏基本的人權,在受到白人的欺詐或被白人施以暴力時,也很少或根本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在文化上適應美國社會的時間畢竟要比奴隸要早好多年甚至好幾代人。在一八五〇年,大多數「自由的有色人」能讀書寫字,而奴隸達到這個水準的卻占其總數的一~二%。只是到了一九〇〇年,整個黑人民眾的識字率才上升到「自由的有色人」在十九世紀中葉達到的這個水準。只是到了一九四〇年,整個黑人民眾的城市化水準才趕上「自由的有色人」在一八五〇年所達到的水準。總而言之,在適應美國社會方面,「自由的有色人」的起跑點要比其他黑人民眾有利多了。
美國在一八二五年擁有的奴隸數目居西半球各國之冠,占整個西半球奴隸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不過其他國家實際進口的奴隸卻要比美國多,巴西進口的奴隸就是美國的六倍。區別在於美國是奴隸能夠繁衍後代,並按自然規律保持人口增長的唯一國家在西半球的其他地方,情況就不一樣,奴隸的死亡率是如此之高,出生率又是如此之低,以至於要不斷地從非洲進口奴隸來取代死亡的奴隸。在其他國家裏,維持奴隸的生活狀況一般是更加野蠻的。當然,美國維持奴隸的狀況也是殘酷的鞭打屬司空見慣。把小孩子從其父母身邊拉走賣掉,經常發生、以致搞得奴隸們惶惶不可終日。強行將夫妻拆散也是常有的事大約每六對夫妻中就有一對會遭殃。其他殘忍和暴虐的行為,儘管是零星發生的,卻是奴隸制度本身和奴隸主剛愎自用性格的固有特徵。
相對來說,北部使用的奴隸就很少,因為那兒的氣候不適合於大田作物;南方的若干地區同樣也沒有多少植棉奴隸的存在,譬如皮德蒙特地區就是如此。皮德蒙特(意即山腳下)地區,指的是北從弗吉尼亞州西部向南延伸,經過北卡羅來納州西部,直抵肯塔基和田納西兩州東部的廣大地區。此一地帶土質易受侵蝕,土壤貧瘠,不適宜使用奴隸進行大田作物的種植。種植園和為此種奴隸種植園辯護的種族意識,在這一地區都沒有真正紮下根來,與沃野千里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及越過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https://m.hetubook.com.com、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及佐治亞州那條堪稱膏腴之鄉的「黑土帶」,大相徑庭。最南部的這幾個州,歷來在種族問題上的態度都是最極端、最不能相互讓步的。前有奴隸制之爭,後有民權運動。而南方的開明份子,大多來自皮德蒙特地區。
黑奴在他們自己人當中,也需要逐步形成某種生存模式。種族團結是基礎,向白人出賣同族是不可饒恕的行為。甚至奴隸監工頭(一個直接指揮其他奴隸並被授權實施懲罰的奴隸)也不得不按照這個規矩作出讓步。在大型農場主家裏做傭人時一些黑人奴隸,可能會與主人家庭成員形成親密的個人關係,但是黑奴內部的糾紛和向白人出賣同族不是一碼事,他們也不敢跨越這條鴻溝。
在美國這個自由社會裏,奴隸制在其存在期間所引起的激烈爭端,一直使政治不得安寧。它迫使一部分人要在思想上為這種制度辯解,而在其他奴隸社會裏是沒有這種必要的。此種辯解的主要論點,是斷言這些被奴役的人們與其他人存在著如此之大的差別,以致美國的立國原則和理想不適應於他們,就是說,這些人才智低劣,缺乏感情,體會不出墮落、做苦工或家庭關係遭到破壞的痛苦。在美國社會條件下形成的這樣一種為奴隸制開脫的強烈的種族主義理論,曾使人們感到,簡單地解放奴隸個人,甚或廢除奴隸制本身,並非是問題的結束。確實,這種強烈的種族主義觀甚至使得像德.托克維爾和林肯這樣一些力主廢除奴隸制的人士,也對解放奴隸的後果憂心忡忡。此類問題並不是一般奴隸制度本身固有的東西。
黑人世界是奴隸們可以尋求感情滿足和親密關係的場所,在這個世界裏越軌即意味著個人的災難。所以,黑人社群的行為規範是有分量的,即使在沒有官方支持或沒有行政機構來強制實施的條件下,也是如此。例如說,奴隸當中違反禁忌的程度,普遍地比當時的白人來得輕微。在白人奴隸主當中,交表婚(即第一代堂表親聯姻者)屬普遍狀況,而在黑人奴隸當中,這種婚姻卻屬罕見,仍然保持著歐洲人和非洲人在禁忌觀念上的差別。簡言之,黑人社群有其自身的行為規範,這種規範並非僅僅是白人模式的摹本。甚至白人奴隸主也覺得讓自家的奴隸與生活在別的農場或棉花農場上的奴隸結婚,以遷就黑奴嚴格遵守禁忌的做法,是對自己有利的,哪怕按照白人的標準來看,自家棉花農場上的黑奴當中本來就存在著可供選擇的婚配對象。曾經有這樣一個罕見的事例:在一個奴隸核心家庭裏,父親,使得自己的女兒懷了孕,主人不得不把這位父親賣掉,因為其他奴隸威脅要殺死他。
奴隸制度並不是在任何地方或任何時代都屬千篇一律的一種制度。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職業當中,奴隸制度可謂千差萬別。南方的白人有七十五%的家庭根本就不擁有奴隸。那些蓄奴的人,則大多數是農場主,而不是棉花種植園主,且棉花種植園在規模上真正達到小說《飄》所描繪的內戰前南方田莊那種宏偉程度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奴隸所從事的工作是大為不同的,「家僕」或曰「家奴」,比那些「在田間勞作的奴隸」有更多的機會去領略美國的文化(包括在罕見的情況下得以識字)及價值觀念。城市裏的奴隸大多是家僕,接觸面就更為廣泛了,大大超出了奴隸主家庭的範圍。約有三十%的城市奴隸以雇員的身份就業,將且將其收入所得的一部分付給自己的主人,但常常住在別處自己租來的房子裏,其他方面的生活起居與普通自由人士並無多大差別。甚至在大多數奴隸棲身的農場和棉花種植園裏,本人也是奴隸的奴隸監工頭、從事技術行當的奴隸以及其他與眾不同的分子,也形成了自己的特權和自豪感。
由於其主動精神世世代代一直受到壓抑,又由於他們缺乏激勵,只想把工作做到僅足以不受懲罰的程度,奴隸們養成了磨蹭和逃避工作的習慣,這種習慣在奴隸制本身消失之後很久仍然在他們身上存在著。內戰前,欺詐和偷竊是南方奴隸當中的通病,這些惡習在奴隸制結束後很久也一直存在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