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公主柳:西藏文化的變遷模式

作者:汪幼絨
公主柳:西藏文化的變遷模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章 變調的文化英雄 「藏文史籍」的特質

第四章 變調的文化英雄

「藏文史籍」的特質

具有銳利批叛眼光的史學家們則認為:大批的「掘藏(gter-ma)」是一些偽書,由某些作者撰寫、蓄意埋藏而宣稱發現古物。在全面佛教化的潮流裏,可以理解「掘藏師(gter-ston)」這種一面倒的作為。其動機無非是意欲上溯於古代,來加強這類宗教著作的權威性。然而,「掘藏(gter-ma)」的內容並全部作偽。其中也有以寫本形式呈現的古籍外貌——「黃紙卷軸」的外觀,與敦煌古藏文寫本完全相同。除了外貌的神似,確有一些內容是屬於古代的。某些最為傑出為藏人所熟悉的「掘藏(gter-ma)」作品,如《五部遺教》和《蓮花生遺教》,其中有一些極為古老的內容,顯現了典型古藏文著作的特點。不僅沒有教法訓示的宗教味,也沒有模仿印度形式的痕跡。而以古藏文特有的方式,與本土傳承保持了明顯的關聯。可以確定的,是以原始的內容為基礎,配合佛教弘法的動機予以修改,並加入新的創作內容。高明的融合手法,使兩者之間的分野,難以分辨。
西藏政教合一的社會型態,影響及於西藏每一種文化方式,無不瀰漫宗教的色彩。一切文字作品,充斥著宗教內容,都是為了佛教弘法而創作,為佛教發展而服務。藏文史籍也不例外,從內容到形式,都與宗教密不可分;形成藏文史籍一個共同的、也是最顯著的特點。許多著作既是史冊,又是世系史或教法史,並在標題上反映出來。各類藏文hetubook.com.com史籍,或為了宗教目的,或為了政治目的,或為了其他種種目的,均大量收錄民間傳說,加以渲染、改編、再創造,使得史學的考證工作,顯得困難重重。

神話傳說與宗教意涵兼容並蓄

吐蕃王朝覆亡之後,西藏境內大亂,到處紛擾不已,歷經約二百年的黑暗時代。由於大乘佛教在印度受到印度教、伊斯蘭教的迫害,於十一世紀傳入西藏,與吐蕃本土苯教結合,成為「藏傳佛教」,佛教在西藏再度復活,繼而得以弘揚。此一時期之後,即是藏傳佛教史上的「後弘期」。從此以後,佛教就與西藏結了不解之緣,生死以共,直到今天。所謂的「藏文史籍」,都是在藏傳佛教後弘期開始之後,才陸續出現的。
「掘藏(gter-ma)」與藏傳佛教,同為藏人吸收異文化以融入本土文化,再創新文化的典型範例。後弘期許多著名的藏文史籍,幾乎都繼承了「掘藏(gter-ma)」的資料與寫作方式,成為體現西藏文化歷史傳統的寶貴資料。
再來檢視「藏文典籍」對唐朝文化的記載。

大批的「掘藏」均是真假摻雜的偽書

這裏所謂的「藏文史籍」,和漢人史學以嚴謹的方法,所界定的史料、史書、史冊等,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傳說資料是藏文史籍的重要內容之一,尤其是所謂的「古史傳說」這一部分。這一項「古史傳說」包括了「古史神話」和「歷史人m•hetubook.com.com物傳說」。其特質在於這一部分「古史傳說」,大量收錄於藏人奉為經典的「藏文史籍」。也就是說,將傳說收入史籍、在史籍記載傳說,是藏人撰史相沿成習的傳統。所謂的「藏文史籍」,到底是指稱什麼資料?有必要在此作一概要而明確的說明。
後弘期的藏文史籍,都是歷代高僧活佛所撰著,由於作者的地位崇高無比,其言行在西藏社會已被神聖化,理所當然,他們的著作均被視為無可置疑的經典,所以具有西藏歷史傳統的權威性。以下所列《巴協》《柱間史》《扎巴堅贊年代史》《奈巴教法史》《布敦佛教史》《青史》《紅史》《王統世系明鑒》《新紅史》《賢者喜宴》《西藏王臣記》等,都是相當著名的史籍。由於篇幅及本書之性質所限,本書不擬對這些「藏文史籍」的作者、成書年代、寫作背景、對當代或後世之影響,作較為詳細的介紹。僅將以上「藏文史籍」的書名、作者、作者身分、成書年代,列一簡表,提供讀者一個簡明的概念。

「藏文史籍」的經典地位

此外,這些「藏文史籍」出現的時間,與佛教在西藏發展的分期議題,至關重要。在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時期,正式引進佛教。在他之後第五代,赤松德贊定佛教為國教,建立僧伽和養僧制度,使佛教僧侶成了特權階級。又在他之後第三代的贊普惹巴瑾,變本加厲,崇佛過度,造成許多流弊。加上其他種種權力鬥爭的因素www•hetubook•com•com,導致吐蕃王朝末期,贊普朗達瑪的滅佛運動。吐蕃王朝也因此國力大挫,終而覆亡。這一時期,即是藏傳佛教史上的「前弘期」。

藏傳佛教的「前弘」與「後弘」

書名作者教派作者身分成書年代
巴協巴賽朗或阿底峽弟子 巴賽朗為赤松德贊時的高僧八~十二世紀
柱間史阿底峽(掘藏作品) 各教派均奉為祖師,後弘期復興佛教的印度大師。十一~十二世紀
扎巴年代史扎巴堅參薩迦派薩迦派第三祖師西元一二六九年
奈巴教法史奈巴.孟蘭洛卓噶當派桑浦奈烏寺住持西元一二八三年
布敦教法史布敦.仁欽朱 人稱「一切智者」西元一三五二年
青史廓諾.迅魯伯 譯師,人稱「濁世智王」西元一三五八年
紅史蔡巴.貢噶多杰噶舉派任蔡巴萬戶長二十八年,一三五二年出家西元一三六三年
王統世系明鑒薩迦.索南堅贊薩迦派帕竹大司徒的上師及終生好友西元一三六八年
漢藏史集達倉宗巴 不詳西元一四三四年
新紅史班欽.索南扎巴格魯派布敦大師轉世西元一五三八年
賢者喜宴巴哇.祖拉陳瓦噶舉派噶瑪支系活佛西元一五六四年
西藏王臣記阿旺.羅桑加措格魯派五輩達賴喇嘛西元一六四三年
和圖書www•hetubook.com.com
以上所列各書,均為藏人奉為經典,深信不疑的「藏文史籍」。幾乎毫無例外的,這些史籍的作者,不是高僧,就是活佛,其中還包括了西藏最高政教領袖——達賴喇嘛。有了以上的認識,對於藏族史籍兼有神話傳說、佛教色彩,以及經典史書的性質,就不以為怪了。由於上述藏文史籍,所敘述的吐蕃時期及其以前年代的事跡,所採錄的資料,均來自「掘藏(gter-ma)」作品。故所謂的「藏文史籍」,雖然具有「史書」的名義,卻並不具備「史書」的條件。因此,嚴格說來,西藏是沒有史籍的,以「藏文典籍」通稱「掘藏(gter-ma)」作品與上述的「藏文史籍」,勿寧是較為恰當的。
西藏佛教的後弘期初始,也就是「掘藏」開始出土的年代。十一~十二世紀,印度高僧阿底峽大師,被迎請到西藏。他的一些門徒,把一些翻譯自梵文的短篇故事改編成藏戲劇本,將印度文化的內容,納入與苯教有密切關係的民間風土傳說集,加以改編再創作出勸人為善的故事。一些宗教家認為,在民眾中傳教最好的法,就是將教義納入當地的文學如散文、詩以及民間故事的框架當中。在一卷敦煌藏文寫本中,提供了早期「民間文學整合運動」的證明:即以佛教的觀點,解釋改編了一種苯教葬禮。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