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品三國

作者:易中天
品三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附錄一 心平氣和說空城

附錄一 心平氣和說空城

其實提不提文聘那一例,各人有各人的原因。我不提,是因為它發生在曹操戰呂布一事之後。錢先生不提,則可能是先生對「空城計」的概念有嚴格界定。考《管錐篇》所舉三例,一則曰「偃兵開城門」,二則曰「開城門延賊」,三則曰「開門以待之」,都有「開門」這個環節。我不知道這是否就是錢先生的標準。如果是,那麼,我說的那一例不算,「紅茶」先生的那一例也不好算數呢!至於周振鶴先生斷言歷史上不曾有過「空城計」,他的標準可能更嚴格,具體內容我就不曉得了。但可以肯定,周先生作為復旦大學歷史系的資深教授,是絕不會「更加無知」的。
當然,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令婦人守陴」是曹操出奇制勝的精心設計,還是他萬般無奈的垂死掙扎?如果是前者,就是「空城計」;如果是後者,就不是。這裡有一個細節不能忽視,就是「令婦人守陴」後面還有「悉兵拒之」四個字。也就是說,曹操這回是把所有的兵力都用上了。根據這個情節,很多人都不同意說曹操使用了「空城計」。
先看《資治通鑑》怎麼說。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事情大概是這樣的。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呂布和陳宮率一萬多人從東緡(故城址在山東省金鄉縣東北)來打曹操。當時曹操駐軍乘氏(故城址在山東省鉅野縣西南),部隊都下鄉收麥子去了(兵皆出取麥),留守的不到一千人。正好屯西有大堤,堤南有一大片樹林,深不可測。曹操便「隱兵堤裡,出半兵堤外」,呂布則「令輕兵挑戰」。兩軍相遇後,曹操的伏兵都從堤內衝出m.hetubook.com.com,「步騎並進」,打得呂布落荒而逃,曹操「追至其營而還」。顯然,這是一場「完完全全的伏擊戰」,不但不是什麼「空城計」,就連「空營計」也算不上。
但是,在諸葛亮那裡並不可能的事,為什麼在曹操這裡就可能呢?因為情況不同。第一,當時呂布手上只有一萬多人,並不像司馬懿那樣有一二十萬,圍而不打大約不行。第二,此處地形確實是打埋伏的好地方,呂布不能不疑。第三,呂布既然不可能打馬向前,「轅門射戟」的手段也就使不上。再說曹操也沒在城樓上,射誰呢?「令輕兵挑戰」的事呂布倒是做了,可惜是在第二天。這時,曹操已經當真設了埋伏,派兵偵察又有什麼用?當然,你可以不同意曹操這件事是「空城計」,因為曹操的「令婦人守陴」也可能並非計謀。但不管怎麼說,我的說法畢竟於理不悖,於史有據。按照科學研究的慣例,至少可以作為「假說」提出,怎麼就是「信口開河」、「破綻百出」呢?
其實,但凡使用「空城計」者,誰不是兩手準備?誰又能萬無一失?魏禧《日錄》就說,諸葛亮也就是遇到了司馬懿,「若遇今日山賊,直入城門,捉將孔明去矣」。由此可見,曹操此舉,和晉人郭沖的《條亮五事》(這是諸葛亮「空城計」的最早出處)、羅貫中《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空城計」,正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諸葛亮計成,是對方知道他一生謹慎,因此斷定他城中不空。曹操僥倖,則是對方認為他一生奸詐,因此斷定他城外有伏。疑其「城中不空」,所以認為「開四城門和_圖_書」是引我上當。疑其「城外有伏」,所以認為「婦人守陴」是誘我深入。細節雖然不同,但事不同而理同,因此不妨都名之曰「空城計」。
問題是《資治通鑑》的這個說法並不完全靠得住。為什麼呢?因為司馬光做了手腳。《資治通鑑》的這段記述,源自《三國志》裴松之註所引《魏書》。但《資治通鑑》在重新表述時,卻刪掉了一些內容,已非此事的原始情況和完整情況。實際上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呂布打過來的時候,手中兵力不足千人的曹操情急之下,便讓隨軍女眷都到城上短牆(陴)去站崗,所有的兵力也都用上(悉兵拒之)。呂布來了以後,看見曹軍人數不多,牆上站著女人,屯西又有大堤,堤南「林木幽深」,便懷疑那裡有埋伏。呂布就和部下說,曹操這個傢伙很狡猾(曹操多譎),我們不要上當(勿入伏中),便向南後退十餘里。等到第二天呂布再來時,曹操果然在堤內埋伏了軍隊,這才有後來那場「伏擊戰」。可惜這些關鍵內容,包括「太祖乃令婦人守陴、悉兵拒之」、「布疑有伏」、「引軍屯南十餘里」、「明日復來」等等,都被司馬光刪掉了,這才造成許多人的誤讀。沒錯,司馬光是寫了《資治通鑑考異》。在胡刻本和中華書局點校本的《資治通鑑》裡,《考異》是散注在正文之下的,很容易查找。但恕我老眼昏花,在這段正文後面竟然找不到司馬光先生的任何解釋。那麼,請批評我的人明以告我,司馬光刪去上述文字究竟是何道理?在此之前,對不起,我是只能相信《三國志》裴松之註所引《魏書》的。
我在中央hetubook•com•com電視台《百家講壇》的《品三國》節目第一集裡講了一句話,說曹操雖然搶走了關羽的老婆,卻也被別人搶走了「空城計」的「發明權」。此言一出,立即招致批評。先是有復旦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周振鶴先生在上海的《青年報》發表談話,說「歷史上不曾有過『空城計』,所以談不上誰發明」,並由此得出結論:「一個研究文學的人去講歷史,當然免不了破綻百出。」後是有一位網名「紅茶楊威利」的朋友發出題為《空城計與易教授》的帖子,說我講的那個故事「並不是什麼空城計」。而且「就算要勉強去認定,最多也只是一個空營計」。他認為三國時期既有「空城計」又有「空營計」。「空城計」是文聘對孫權使的,「空營計」是趙雲對曹操使的。我的說法固然是「信口開河」,周振鶴先生則「更加無知」,因此「兩位教授在歷史的研究上可真是唱了一出『空城計』」。
這種批評很有道理,但我也有我的疑問。第一,歷史上並無曹操平時訓練女兵的記載,這些臨時拉來湊數的「婦人」應該沒什麼戰鬥力,這一點曹操難道不知道?第二,即便「悉兵拒之」,也遠非曹操的全部兵力,這一點呂布難道不知道?第三,既然呂布懷疑曹操要打「伏擊戰」,那他第二天為什麼還要來?
無疑,這裡面有冒險,有僥倖,也不乏賭博的意思。也就是說,曹操當時的想法很可能是兩手準備:先示弱,後拚命。如果能蒙住呂布,讓他摸不著頭腦,就詐他一下,反正第二天就能把部隊調回來。實在不能矇混過關,那就拚個魚死網破。所謂「悉兵拒之」,我和*圖*書以為當作如是解。
可惜諸葛亮那件事並未發生,而且於理不合。第一,司馬懿不敢進攻,無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麼,派一隊偵察兵進去看看,行不行?第二,司馬懿「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距離應該不算太遠,那麼,派一個神箭手把諸葛亮射下城樓,來他個「擒賊先擒王」,行不行?第三,按照郭沖的說法,當時司馬懿的軍隊有二十萬人,諸葛亮只有一萬人;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當時司馬懿的軍隊有十五萬人,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人。總之是敵眾我寡。那麼,圍他三天,圍而不打,行不行?何至於掉頭就走呢?所以裴松之作註時,就斷定郭沖所言不實。裴松之說:「就如沖言,宣帝(司馬懿)既舉二十萬眾,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何至便走乎?」
這就很有些意思了。既然有這麼多人較真,那我也不妨來鑽鑽牛角尖。當然,我們還得把曹操那個故事再講一遍。
按照裴註所引《魏書》,這場戰爭其實有兩個階段,時間則有前後兩天。兩個階段情況並不相同,前則設疑後則設伏,怎麼能說「完全是伏擊戰」?那麼,發生在第一天的那個情況算不算「空城計」呢?這就要看你對「空城計」如何定義了。廣義地看,是可以算的。因為它具備了「空城計」最基本的要素和內核,那就是公開示弱示虛,讓對方不知深淺不知虛實,進而因生疑而不敢進攻甚至撤退。「布疑有伏」就是產生懷疑,「引軍屯南十餘里」就是不敢進攻而且撤退,而產生懷疑並立即撤退的原因,則不但因為「屯西有大堤,其南林木幽深」,而且因hetubook.com.com為城牆之上「婦人守陴」。我們知道,戰爭是男人的事。曹操軍中,平時也沒有一支「娘子軍」。這個時候「婦人守陴」,只能說明曹營差不多已是一座「空城」。
因此,我認為,以曹操之「多譎」,以及他對周邊地形的熟悉,此舉很可能是他的一次急中生智。他明明知道不足千人的「悉兵拒之」,即便加上「婦人守陴」也不頂用,卻還是要這麼做,就是想蒙呂布一把。因為呂布並不知道曹操的大部隊下鄉收麥子去了。他看見曹操這邊上陣不足千人,連女人都用上了,必定起疑。起疑必定撤退。等到第二天再來時,大部隊已經調回來埋伏在大堤之南的樹林裡了。那麼,呂布第二天為什麼要再來呢?因為他想明白了,曹操其實是負隅頑抗;或者不甘心,想看看曹操這邊的「婦人守陴」和「悉兵拒之」究竟是怎麼回事。可惜他晚了一步,而曹操要的就是這個「時間差」。
至於「空城計」究竟是誰發明的,當然可以討論。包括曹操這一招算不算,歷史上有沒有「空城計」,都可以討論。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歷來就有不同看法。將曹操此例算作空城計,這話早就有人說過,不是我的「發現」。將文聘此例算作空城計,這話也早有人說過,並不「新鮮」。還有人說最早的「空城計」,發生在公元前六六六年。這都算一種說法吧!我們不能因為別人和自己觀點不同,就亂扣帽子。錢鍾書先生的《管錐篇》,就只列舉了《南齊書.高祖紀》、《舊唐書.良吏傳》和《北狄傳》的三個例子,也不提文聘和趙雲的那兩例。按照網友「紅茶楊威利」的邏輯,是不是也要算作「一知半解」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