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讀城記

作者:易中天
讀城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章 武漢三鎮 四 可愛的武漢人

第七章 武漢三鎮

四 可愛的武漢人

如此說來,武漢人還真可愛。
武漢人也像江湖中人一樣有一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觀念。比如他們把所有結過婚的女人統統叫做「嫂子」,這就無異於把她們的丈夫統統看作哥哥了。他們當然也像江湖中人一樣愛「抱團兒」。這一點也和北京人相似。不過北京人的圈子和武漢人的圈子不大一樣。北京人更看重身分和品類,武漢人則更看重恩怨。「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是武漢人的信念。在他們看來,一個分不清恩怨的人,也一定是分不清是非的人。
愛吃熱乾麵,我以為正是武漢人性格所使然:爽快而味重,乾脆而利落。他們處理人際關係,也喜歡像吃熱乾麵一樣,三下五去二,不啫,不嘀哆,也不裝模作樣。的確,正如方方所說:「武漢人特別的真。」心直口快的性格使他們即便要說假話,也不那麼順當。尤其是,「當他認定你這個人可以一交時,他對你是絕對掏心掏肺地真誠。他為你幫忙不辭辛苦也不思回報,當然他可能在辦事過程中大大咧咧、馬馬虎虎,但真誠之心卻是隨處可見的。」(《武漢人特別的真》)當然,武漢人並不「苕」(愚蠢),他們也欣賞「賊」(聰明)。比方說,他們要誇獎一個孩子,就會說:「呀,這伢好『賊』呀!」當然要「賊」的,如果不「賊」,何以叫「九頭鳥」?不過,一般地說,武漢人的「賊」,大多「賊」在明面上,一眼就能看穿。他們也會耍點小心眼,做點小動作,玩點小花招,在掏心掏肺的時候打點小埋伏,但往往一不小心就露出馬腳來。因為他們的天性是率真的。所以,儘管他們也想學點狡猾,玩點深沉,無奈多半學不像玩不好,反倒被人罵作「差火」鄙作「啫」。
所以,如果你瞭解武漢人,又不太計較他們「惡劣」的態度,那麼,你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是極好相處的。因為他們骨子裏有一種率真的天性,有時甚至會有點像孩子(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像小伢」)。或者更準確一點說,像那種被慣壞了的驕橫無禮的孩子。孩子總是比大人好相處一些。要緊的是以心換心,打成一片。如果你真的和他們成了「梗朋友」,m.hetubook.com.com那麼,不也可以拍著他的肩膀揪著他的耳朵叫他「婊子養的」嗎?
另一件常常讓外地人受不了的事是喝酒。武漢人極重友情,而且把喝酒看作是衡量友情深淺的試金石,謂之「感情淺,嘗一點;感情深,打吊針;感情鐵,胃出血。」武漢人酒量並不是最大的,難對付的是他們勸酒的方式。比方說,如果你不肯和他們一起大碗喝酒,他們就會不以為然地說:「又不是姑娘伢,啫個麼事!」絲毫也不考慮對方聽了以後,臉上是否「掛得住」。這就頗有些北方漢子的味道,大大咧咧,「缺心少肺」。
的確,一般地說,武漢人心眼不多,至少不像上海人那樣精於算計,事事精明,或像福州人那樣深於城府,處處周到。他們甚至常常會做蠢事,而且不講道理。比方說,你到武漢的商店去買東西,問價的時候,如果碰巧那售貨員心裏不太痛快,便會白眼一翻:「你自己不曉得看!」這是一種很沒有道理的回答,也是一種很不合算的回答。因為假設這件商品價值十元,回答「十塊」,才說兩個字;回答「你自己不曉得看」卻是七個字。多說了五個字,還不落好。可武漢人不會去算這筆賬。他們寧肯不落好,也要毫不掩飾地表現自己的不耐煩。
一般地說,和長輩說話,或者和重要人物(比如領導)說話,是不能「帶渣滓」的。不但不能「帶渣滓」,還得「您家」長「您家」短。吵架時最好也不要「帶渣滓」,因為那會擴大事態。如果是平輩朋友熟人間說話,那就滿口是「渣滓」了。而且,越是關係親密,「渣滓」就越多。比方說兩個好朋友見面,一個說:「你個婊子養的,這幾時跑哪裏去了?」另一個就會說:「找你老娘去。」這實在很不像話,卻沒有武漢人會計較。
武漢人痛恨「陰倒搞」,所以他們有甚麼不同意見,也要痛痛快快地當面說出來,包括說你「瞎款」。這好像有點奇怪。武漢人不是挺講究「就不就味」的嗎?怎麼能這樣不給人面子呢?也許,武漢人並不認為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不就味」吧!至少,我在武漢生活多年,還沒見過因說「瞎款」而翻臉的。相反,如果一個武漢人會當面說你「瞎款」,則多半是把你當作了自己人。因為這說明他和你之間沒有芥蒂,沒有隔閡,可以隨便說話,包括說你「瞎款」。
更讓人受不了的,則是他們表示不同意見的時候。一般地說,中國人說話比較委婉。即便要發表不同意見,也要先作鋪墊,比如「閣下所言極是,只不過」云云。武漢人可沒有那一套。如果他不同意你所說的,那麼,對不起,你的話還沒說完,他就會一聲斷喝:「瞎款!」所謂「瞎款」,也就是「胡說」、「亂講」、「扯淡」的意思。但如果你親耳聽過武漢人說這兩個字,就會覺得它要比其他說法生硬得多。
武漢人也像孩子一樣愛玩。不過,武漢人的愛玩,又不同於成都人的愛耍。成都人的愛耍,是真的去玩,武漢人則往往把不是玩也說成是玩,比如「玩味」、「玩朋友」、「玩水」。玩水其實就是游泳。全國各地都有愛游泳的,但把游泳稱之為「玩水」,好像只有武漢。武漢夏天時間長、氣溫高,江河湖泊又多,玩水遂成為武漢人的共同愛好。武漢人「玩水」的高潮或者說壯舉是橫渡長江。這件事是毛澤東帶的頭。毛澤東不但開橫渡長江之先河,還寫下了「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的名句,使武漢人大得面子,也大受鼓舞。於是橫渡長江便成了武漢市每年一度的大事。不過這事可真不是好玩的,非水性極好不可。但武漢人卻樂此不疲。因此我常想,幸虧武漢人只是愛「玩水」。要是愛「玩火」,那還得了?
所以武漢人極重友情。重友情的人都記恩怨、講義氣、重然諾。這些特點武漢人都有。為了哥們義氣,他們是不憚於說些出格的話,做些出格的事,甚至以身試法的。比如先前武漢街頭常有的打群架就是。至於商店裏服務態度惡劣,則因你不是他的朋友。如果你是他的朋友,那就不一樣了。店裏來了價廉物美的東西,他一定會告訴你。如果你一時沒法來買,他會給你留著,並以惡劣的態度拒不賣給別人。反https://www.hetubook.com•com正,武漢人一旦認定你是朋友,就特別幫忙,特別仗義,不像某些地方的人,沒事時和你套近乎,一旦有事,就不見蹤影。他們也不像某些地方的人,看起來「溫良恭儉讓」,一團和氣,滿面笑容,心裏面卻深不可測。武漢人是愛憎分明的。他們的喜怒哀樂、臧否恩怨都寫在臉上。這就好打交道。所以,不少外地人初到武漢時,多對武漢人的性格不以為然,難以忍受,但相處久了,卻會喜歡武漢人,甚至自己也變成武漢人。
武漢人的好相處,還在於他們沒有太多的「窮講究」,——既不像北京人那樣講「禮」,又不像上海人那樣講「貌」。如果說要講究甚麼的話,那就是講「味」。武漢人的「味」確實是一種講究:既不能沒有或不懂,也不能太多或太大。「冒得味」是遭人痞的,「不懂味」是討人嫌的,而「味太大」則又是會得罪人的。「你這個人還味大得很呀」,也就無異於指責對方端架子擺譜,不夠意思。
武漢人也基本上不排外。除不大看得起河南人外,武漢人很少以「大武漢」自居。對於外地文化和外來文化,武漢人的態度大體上比較開明。不排外,也不媚外,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海貨、港貨和漢貨一樣平等地擺在櫃檯上賣,京劇、豫劇、越劇和漢劇、楚劇一樣擁有大批的觀眾,不像河南、陝西那樣是豫劇、秦腔的一統天下。甚至武漢的作家們也不像湖南、四川、陝西那樣高舉「湘軍」、「川軍」、「西北軍」的旗號在文壇上張揚。武漢,總體上說是開放的,而且歷來是開放的。這種開放使得武漢人「既有北方人之豪爽,亦有南方人之聰慧」。或者說,「既有北人之蠻,亦有南人之狡」(方方《武漢人的性格是怎麼搞的》)。這就無疑是一種文化優勢了。有此文化優勢,豈能不大展鴻圖?
其實,武漢人是非常可愛的。外地人害怕武漢人,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武漢人。
同樣,說話「帶渣滓」,也不會引起太多的麻煩。所謂「帶渣滓」,也就是說話時帶出罵人的話,又叫「帶把子」。把,要讀去聲。方方https://m.hetubook.com.com說「帶把子」就是「話中有話夾槍帶棍的意思」(《有趣的武漢話》),其實不然。所謂「把子」,就是男性生殖器。因此「帶把子」便有「見誰操誰」的意思。罵人的話,常常與「性」有關,這也是天下之通則。比如「他媽的」,就略去了後面「兒童不宜」的一個字。「個板馬」,後面也省掉了兩個字,也是「兒童不宜」的。所以,說話「帶渣滓」、「帶把子」,不太文明。
武漢人像孩子的另一表現是不太注意吃相。他們吃起東西來,往往「直呵直呵」地。尤其是吃熱乾麵。熱乾麵是武漢特有的一種小吃,一般做早點,也有中午晚上吃的。做熱乾麵工序很多。先要在頭天晚上把麵條煮熟,撈起來攤開晾涼,拌以麻油。第二天吃時,燒一大鍋滾水,將麵放在笊籬裏燙熱,再拌以芝麻醬、小麻油、榨菜丁、蝦皮、醬油、味精、胡椒、葱花、薑米、蒜泥、辣椒(此為最正宗之做法,現在則多半偷工減料),香噴噴,熱乎乎,極其刺|激味覺。武漢人接過來,稀稀唆唆,吧答吧答,三下五去二,眨眼工夫就下了肚。第二天,又來吃,永遠不會細嚼慢嚥地品味,也永遠吃不膩。所以有人說,愛不愛吃熱乾麵,是區分正宗武漢人和非正宗武漢人的試金石。文革中,許多地方的知識青年都有自己的「知青之歌」,其中以南京的最為有名,詞曲都有些傷感,作者也因此而遭通緝和批判。武漢的「知青之歌」卻不傷感,也沒有遭批判。因為武漢的「知青之歌」竟是:「我愛武漢的熱乾麵。」愛熱乾麵,是不好算作「修正主義」的,也扯不到「路線鬥爭」上去。
武漢人有武漢人的優點。
由此可見,武漢人的處世哲學比較樸素,而且大體上基於一種「江湖之道」。武漢人的確是比較「江湖」的。他們遠不是甚麼「最市民化」的一族。儘管武漢建市已經很久,武漢人也都多少有些市民氣,但他們在骨子裏卻更嚮往江湖,無妨說是「身處鬧市,心在江湖」,與北京人「身居帝都,心存田野」頗有些相似。這大約因為北京周邊是田園,而武漢歷來是水陸碼頭之故。碼頭往往是江湖人的集散地,江湖上那一套總是在碼頭上大行其道和-圖-書。久而久之,江湖之道在武漢人這裏就很吃得開,武漢人也就變得有點像江湖中人。比如「拐子」這個詞,原本是江湖上幫會中用來稱呼「老大」的,武漢人卻用來稱呼自己的哥哥:大哥叫「大拐子」,二哥叫「二拐子」,小哥就叫「小拐子」。又比如「葉子」,也是江湖上的語言,指衣服。衣服穿在身上,一如葉子長在樹上,關乎形象,也有裝飾作用。由是之故,武漢人又把手錶叫做「叫葉子」。因為手錶也是有裝飾作用的,但又有聲音,因此是「叫葉子」。對於這些帶有江湖氣的話,武漢人都很喜歡,流傳起來也很快。
武漢人最大的優點是直爽。愛罵人,就是他們直爽的一種表現。儘管表現得不太文明,但卻至少也說明他們喜怒哀樂膽敢形之於色,骨子裏有一種率真的天性。這種天性使他們極其厭惡「啫」,厭惡「鬼做」,同時也就使他們不太注意修養,給人一種「少有教養」的感覺。武漢人說話直統統的,很少拐彎,也不太注意口氣和方式。比方說,到武漢的機關單位去辦事,門房會問:「搞麼事的?」而不會問:「您是哪個單位,有甚麼事嗎?」甚至做生意,他們也不會說:「你看我們怎麼合作?」而會說:「你說麼樣搞唦!」這種說話方式,就很讓外地人受不了。
總之,武漢人是很可愛的。他們為人直爽,天性率真,極重友情。要說毛病,除愛罵人外,也就是特別愛面子,要味。所以,和武漢人打交道,一定要面子給足,順著他的毛摸。苟能如此,你就會在他們粗魯粗暴的背後體會到溫柔。
這其實也是直爽的一種表現,即因直而爽,因爽而快,其結果便是快人快語了。武漢人肚子裏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喜歡當面鑼當面鼓,最痛恨「陰倒搞」(背地裏搞小動作)。「陰倒搞」也叫「戳拐」,一般指背後告刁狀,也指說壞話、散佈閒言碎語等。與之相配套的另一個詞是「找歪」,也就是找岔子、找麻煩、找不自在的意思。所以,一個武漢人如果發現有人「戳拐」,就會找上門去,毫不客氣地說:「麼樣,想找老子的歪?」這個「戳拐」的人也就只好躲起來。因為一個喜歡「戳拐」的人,在武漢是不會有容身之地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