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費城風雲: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

作者:易中天
費城風雲: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章 塵埃落定 四 餘音與餘波

第八章 塵埃落定

四 餘音與餘波

一八一二年第七次總統大選,聯邦黨人不推平克尼將軍做總統候選人了,改請喬治.克林頓出山,副總統候選人則是賓夕法尼亞制憲代表英格索爾。共和黨這邊,總統候選人是麥迪遜,副總統候選人是二十五年前在制憲會議上堅決反對設立副總統的馬薩諸塞代表格里。結果麥迪遜和格里勝,但格里只當了一兩年副總統就在去參議院的路上中風身亡。一八一六年,聯邦黨人作了最後一次努力,推出馬薩諸塞制憲代表魯弗斯.金作為總統候選人,結果以三十四比一百八十三敗於麥迪遜的接班人門羅。魯弗斯.金在一八〇四年和一八〇八年都當過副總統候選人,支持平克尼將軍競選總統,兩人都一敗塗地。看來,制憲代表中惟獨華盛頓和麥迪遜有總統命(均連任兩屆),其他人「官運」都不怎麼好。順便再說一句,麥迪遜和華盛頓一樣,都是娶生了孩子的寡婦為妻。再順便說一句,麥迪遜也是制憲會議代表中最後去世的一位,時間是一八三六年六月二十七日,享年八十六歲,可謂是壽終正寢。麥迪遜留下遺囑,希望將他在制憲會議期間的筆記出版。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一書。
一八〇〇年和亞當斯一起與傑斐遜、伯爾競選的是南卡羅來納的制憲代表查爾斯.科茲沃斯.平克尼,即平克尼將軍。這位平克尼將軍也有意思。聯邦政府成立後,華盛頓先後提名他當陸軍司令、最高法院法官、陸軍部長、國務卿,他都謝絕。亞當斯請他當駐法大使,則欣然從命,卻又被法國政府拒絕。一八〇〇年作為副總統候選人敗於傑斐遜、伯爾後,一八〇四年又作為總統候選人挑戰傑斐遜,又以十四比一百https://www.hetubook.com.com六十二敗北。到一八〇八年第六次大選,平克尼將軍再次作為聯邦黨總統候選人出山,再次以四十七比一百二十二敗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迪遜。查爾斯.科茲沃斯.平克尼成了總統競選的「常敗將軍」。
這樣兩個人,應該說是情同手足的了。可是他們進入政府後,卻逐漸分道揚鑣,最後反目成仇。先是傑斐遜和漢密爾頓搞不來,華盛頓又多半站在漢密爾頓一邊,於是傑斐遜一氣之下摜了烏紗帽。後來,政界出現黨爭,亞當斯和漢密爾頓成為聯邦黨人,傑斐遜和麥迪遜成為共和黨人(民主共和黨,和現在那個共和黨沒關係),所以,麥迪遜和漢密爾頓也成為政敵。
和羅伯特.莫里斯命運相同的,還有擔任過制憲會議全體委員會主席的戈漢姆。戈漢姆也是不肯從政要經商,最後資不抵債,五十八歲時死於窮愁無聞。在制憲會議期間表現突出的威爾遜則從政、經商兩不順。新政府成立以後,他想當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但華盛頓只任命他為六名大法官之一,結果還險遭彈劾。後來從事土地投機,又連連失利。因為擔心負債被捕,威爾遜從費城逃到新澤西,一七九八年又逃到北卡羅來納,精神已嚴重崩潰。三個月後不治身亡,終年五十六歲。
這些「國父」當中很有一些人下場悲慘晚景淒涼。一七八九年,華盛頓當選總統,提名羅伯特.莫里斯擔任財政部長,被他謝絕,寧願去從事土地貿易。一七九八年,羅伯特.莫里斯投機失敗破產,被投進費城的債徒監獄。一八〇一年破產法通過後才獲釋。最後,這位在《獨立宣言》、《邦聯條例》和《聯邦和*圖*書憲法》三份偉大文件上都簽過字的老革命,便只能在窮愁潦倒中度過晚年,而且據說無人能夠弄清他到底有多少債務。
那時政府的組成人員不多,均為一時之選。陸軍部長是獨立戰爭時期的炮兵司令亨利.諾克斯,檢察總長時我們熟悉的埃德蒙.倫道夫。副總統和國務卿則是約翰.亞當斯和托馬斯.傑斐遜。這又是兩個堪稱開國領袖的人物,雖然他們沒有參加制憲會議,卻分別是《權利宣言》和《獨立宣言》的起草人。起草《權利宣言》的是亞當斯,時間是在一七七四年。起草《獨立宣言》的是傑斐遜,時間是在一七七六年。這年六月七日,弗吉尼亞代表團團長理查德.亨利.李(就是後來帶頭在弗吉尼亞反對批准聯邦憲法的那位老兄)和馬薩諸塞的亞當斯兄弟(即後來帶頭在馬薩諸塞唱反調的「美國革命之父」塞繆爾.亞當斯和現任副總統約翰.亞當斯)商量後,向第二次大陸會議提出了宣佈「聯合殖民地」獨立的議案。為此,大陸會議任命了一個五人組成的委員會,起草《獨立宣言》。這五個人是:賓夕法尼亞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紐約的羅伯特.利文斯頓、康涅狄格的羅傑.謝爾曼、馬薩諸塞的約翰.亞當斯和弗吉尼亞的托馬斯.傑斐遜。但亞當斯要傑斐遜執筆,說「你的文筆比我好十倍」。於是傑斐遜成為《獨立宣言》的起草人。
然而,儘管華盛頓如此低調,他還是被尊稱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父」。同樣,參加制憲會議的其他五十四名代表,也被尊為合眾國的「國父」。不過當時這些先生們似乎並沒有甚麼「國父感」,國家和人民也沒有對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付以巨額報酬。相反,如麥迪遜,如朗hetubook.com.com東,還是靠借債度日或者自掏腰包來參加會議。他們只是在盡一個公民和代表的義務。所以,制憲會議以後,他們就一哄而散,各奔前程了。沒有人考慮趁機給自己在政府裡佔個「位子」,有的甚至拒絕或不謀求到新成立的聯邦政府做官,比如雅茨、蘭欣、迪金森、羅伯特.莫里斯、路德.馬丁、戈漢姆、梅森、韋思、麥克朗、米弗林、豪斯通。
二百多年過去了。所有參加一七八七年制憲會議的代表都早已作古。但《聯邦憲法》作為他們的集體政治遺囑,卻獲得越來越巨大的力量和越來越深遠的影響。他甚至成為美國的第二部《聖經》——世俗的《聖經》,也成為後來許多國家立憲、制憲的參照物。這,大約是可以告慰那些在天之靈的吧!
憲法生效以後,聯邦政府開始建立和運作。一七八九年四月三十日,華盛頓在位於華爾街和百老匯交界處的聯邦大廳宣誓就職,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第一任總統。先期到達臨時首都紐約的當選副總統亞當斯,堅持開國總統應有歐洲君主的禮儀,想出種種稱呼請華盛頓選擇,華盛頓卻回答說「就叫總統先生(Mr. President)」。其實,制憲會議是考慮過這個問題的,方案是稱為「閣下」,所有的代表也都同意。但這一條款在定稿時被刪除。華盛頓一言九鼎,美國總統從此叫做「先生」,不叫「閣下」,更不叫「陛下」。
這次大選,不但傑斐遜和亞當斯兩個老朋友翻臉,共和黨內部,傑斐遜和他的搭檔伯爾也窩裡鬥。最後還是聯邦黨人漢密爾頓幫忙,傑斐遜才以多數票勝出,結果害得漢密爾頓死於非命(參見本書第六章第二節)。順便說一句,制憲代表中死於非https://www.hetubook.com.com命的還有一位斯佩特先生(北卡羅來納)。他是和聯邦黨人約翰.斯坦利決鬥時飲彈身亡的,時年四十四歲。再順便說一句,伯爾擊斃漢密爾頓後躥往西部,與外國勾結,很可能有叛國行為,結果被傑斐遜送上法庭。把伯爾救出來的辯護律師,便是在制憲會議上專門唱反調的馬里蘭代表路德.馬丁(主審法官則是約翰.馬歇爾)。這位馬丁先生雖然辦了些有名的案子,但嗜酒過度,晚年頗為潦倒,伯爾還曾給他一點小小的接濟。
制憲會議後參加了聯邦政府工作的代表也很不少。擔任了第一屆聯邦眾議員的有戴頓(新澤西)、卡樂爾(馬里蘭)、費茲西蒙斯(賓夕法尼亞)、克萊默(賓夕法尼亞)、吉爾曼(新罕布什爾)和麥迪遜。擔任了第一屆聯邦參議院的有巴特勒(南卡羅來納)、巴塞特(特拉華)、約翰遜(康涅狄格)、斯特朗(馬薩諸塞)、格里(馬薩諸塞)、朗東(新罕布什爾)、費尤(佐治亞)。康涅狄格的謝爾曼先擔任聯邦眾議員,後擔任聯邦參議員,在參議員任上去世。佐治亞的鮑德溫先是聯邦眾議員十年,後來又擔任聯邦參議員八年。佩特森(新澤西)和艾爾斯沃斯(康涅狄格)都擔任了第一屆聯邦參議員,後來又都擔任了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艾爾斯沃斯還擔任了首席大法官。聯邦最高法院第一任首席大法官是漢密爾頓的盟友約翰.傑伊,第二人是南卡羅來納制憲代表拉特里奇(他也是首批最高法院大法官之一),第三任就是艾爾斯沃斯。一八〇〇年艾爾斯沃斯因病辭職,接替他的就是約翰.馬歇爾。另外,新澤西的布瑞利和特拉華的貝德福德,也都在一七八九年擔任了聯邦地區法官。
憲法的最後定https://www.hetubook•com•com稿人古文諾.莫里斯在制憲會議以後投身商業,一七八九年去了法國,在歐洲滯留十年之久,其間奉華盛頓之命,擔任過駐英代表和駐法大使。回國以後,古文諾.莫里斯定居紐約,並和自己的女管家南雪結婚。這位南雪在當時被認為是個「壞女人」,因為她被懷疑與人私通並殺死了自己的私生子,後來又謀殺了自己的主人理查德.倫道夫。然而,六十歲的古文諾.莫里斯卻對自己能娶這個三十歲的女人為妻感到滿意,還說他之所以長期單身就是要找一個「愛老人的好女人」。古文諾.莫里斯在這個女人的照顧下安度晚年,同時也並沒有忘記不遺餘力地抨擊他在制憲會議上的盟友麥迪遜。順便說一句,在南雪謀殺私生子一案中為之辯護的律師,就是後來在「馬布利訴麥迪遜」一案中作司法裁決的約翰.馬歇爾,只不過那時他還不是聯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
麥迪遜原本是想當聯邦參議員的,可惜弗吉尼亞議會偏不選他。他只好回家鄉選區,和自己未來的總統接班人門羅爭奪聯邦眾議員席位。雄心勃勃的漢密爾頓則擔任了聯邦第一任財政部長。這個職務,華盛頓原本是想請羅伯特.莫里斯擔任的,但羅伯特.莫里斯說,要解決聯邦財政危機,非漢密爾頓不可。於是漢密爾頓走馬上任大顯身手。
一七九二年,華盛頓連任總統,共和黨推出當年反對批准憲法的紐約行政長官喬治.克林頓和亞當斯競爭副總統,結果亞當斯勝。一七九六年,華盛頓不當總統了,共和黨推出傑斐遜和亞當斯競爭總統。結果亞當斯得七十一票,傑斐遜得六十八票,亞當斯當總統,傑斐遜當副總統。一八〇〇年,美國第四次大選,傑斐遜以七十五比六十五的多數把亞當斯趕下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