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白銀帝國:翻翻明朝的老帳

作者:李連利
白銀帝國:翻翻明朝的老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章 帝國的無奈:從紙幣帝國到白銀帝國 第四回 白銀成為法定貨幣後

第四章 帝國的無奈:從紙幣帝國到白銀帝國

第四回 白銀成為法定貨幣後

購買鹽米花費二十五萬兩,陝西賑濟二十萬兩,皇帝大婚四十萬兩,轉撥內帑三萬兩。
早在弘治年間,國家稅收、徭役等財政收入、財政支出方面已經全部白銀貨幣化。前三章我們重點介紹了財政收入,現在我們就重點介紹一下財政支出。明朝的財政支出方向主要是皇室、官吏、軍費。
這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嚴世蕃、鄢懋卿等人在一起觀花賞月。嚴世蕃看著眼前的繁華,不禁感慨道:「人在世間皆為名利而來,當年陶朱公富甲天下,本朝國初沈萬三更是富可敵國,幾十年前的劉瑾也是不讓天下。不知本朝的富人都有何人呢?」
民間商人所持有的白銀能否超過三億兩,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皇室、政府官員所持有的三億兩白銀來看,這些白銀大多是用於個人揮霍,於真正的商品經濟發展並無太大好處。
鄢懋卿笑道:「現如今能稱為富人者必須有家產十五萬兩,巨富之人非得有五十萬兩以上。」嚴世蕃點了點頭:「懋卿,你說天下誰最富有?當然,我主萬歲不能算,天下都是他老人家的,更何況錢財。」「對對,依我看,今天下首富者必是您。」「我?怎麼會呢?溧陽史恭甫、蜀王、黔王,太監高忠、黃錦、成國、魏國、陸炳、京師張二(太監錢勇永之姪)、晉商三姓、徽商二姓他們皆為天下巨富,我可排不上!」
「是呀,為了保住權力,我們必須保住老爺子。聽說,徐階正在搞老爺子,你看這怎辦?」
如嚴嵩被抄家時,金子、金器皿和首飾三萬二千九百六十九兩,銀及器皿、首飾二百零六萬兩。兩相合計大約二百三十萬兩。這是被查出來的,而嚴嵩父子擁有大量窖藏金銀,官方無法查抄,另外還有田產、綢布莊、當鋪等。幾十年後,嚴嵩的子孫們就靠這些窖藏金銀,繼續引領嚴家成為巨富之家。
皇室的花費由內帑支出。但內帑的錢來源於何處?同樣是靠稅收。儘管有一部分是靠派出去的太監稅使、皇店皇莊等自行收繳,罰沒部分貪官的家產等,但主要還是政府的財政劃撥。皇室用度,除每年的糧食供給外,還有各種生活物資。生活物資最主要的兩項花費就是絲綢布匹和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花費最大,僅採木料一項,嘉靖重建三大殿和各類工程就花費了一百三十八萬多兩。其餘的土石、人工和糧米費用、貪污成本等尚沒有列入。可以想見,嘉靖年間僅此項花費的白銀就達千萬兩。內帑顯然無法承載如此花費,政府必然會進行大量劃撥。例如正德元年(一五〇六和*圖*書),皇帝登基的一百四十多萬兩白銀皆出自戶部。
官有清、貪、能、庸之分。能臣未必是清官,例如張居正,許多人說他是貪官並不認可這一點,作為內閣首輔,他的財富包括土地、房屋等有幾十萬兩,似乎並不過分。
官商攬財之道
然而,各方對已經實行了幾十年的納糧折銀制度已經習慣,各種阻力使廢銀政策迅速失敗。黃洽在太原的二十八個州縣內,全面廢銀的努力造成各方勢力不滿,特別是軍方和商家。商家已經習慣用白銀,因此對廢銀持嚴重消極態度。更嚴重的是,在糧食徵集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難。除了連年災禍之外,土地貧瘠產量極低,使軍糧難以收繳。直到過了繳納時限一個多月後,軍糧才勉強收齊。
糧食徵集完成後,就需要運糧。黃洽想重新施行商運,但對於商人的各種成本(如損耗、時間等)考慮不周詳,商人根本不願意運糧。經過努力,糧食最終運到了邊關,可軍方又不願意接收。以前折銀,軍官可以私自藏銀,而糧食胃口再大能吃多少!多了賣出去又太顯眼容易被發現,所以,軍官是反對廢銀的主力。
「今天我們所說的十六位富商,除了五人為晉商、徽商外,其他皆為官員。所以,權力比金錢更厲害。就比如你吧,鄢懋卿,你小子的財富恐怕比那些晉商、徽商都多,總有千萬兩之上吧。」嚴世蕃笑道。
「哈哈。我與您比那可是小巫見大巫,我有千萬資產不假,但能及您的十分之一就不錯了!」鄢懋卿笑了笑。
黃洽之所以失敗,乃在於白銀在二千年的貨幣競爭中,最終戰勝銅錢、紙幣成為主體貨幣是時代的趨勢(一九三四年美國實施《購銀法案》後,中國成為嚴重的白銀外流國,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白銀喪失了法定貨幣地位)。白銀易於保存、攜帶,且自身價值相對穩定,有利於流通。但中國的黃金、白銀在流通便利性上卻沒有進一步發展,始終停留在「稱量貨幣」層面,需要稱重計算價值,不但造成流通不便,而且因為銀錠形狀、重量繁多使腐敗、盜竊、詐騙空間增大。
軍費的增長也非常明顯。洪武、永樂時代,宣府每年的軍費不到五萬兩,大同為五萬兩,山西軍費不到二萬兩,晚明時則分別達到了二十九萬、四十五萬、二十六萬六千兩;洪武、永樂年間遼東軍費不到一萬兩,嘉靖時到了二十萬和-圖-書三千兩,晚明時又增加到六十多萬兩;薊鎮軍費從之前的不到一萬五千兩,嘉靖時增加到七十三萬兩,晚明時增加到一百二十四萬多兩;延綏軍費從不到十萬兩,到晚明增加到三十六萬多兩。其餘各鎮雖然增加得不像上面各鎮那樣明顯,但也是有增無減。
除了官員的薪俸外,雜役的柴薪銀也是很重要的一筆錢。雜役主要有:皂隸、弓兵、獄卒鋪兵、館夫、驛夫、轎夫、車夫、水夫、膳夫、門子等。同時,每種役又有不同類別,例如柴夫,分為砍柴夫和抬柴夫兩類。除此以外,一些工程還會雇傭大量民夫。
用銀支付徭役花費,每年的財政支出相對容易計算。以當時並不是最先進的四川布政司在萬曆年間的情況統計,每年四川省六州八府的所有徭役所花費資金為五十二萬八千二百二十一兩。具體是:均徭銀九萬九千零二十八兩;力差銀九萬零七百九十兩;民快銀每人七.二兩,二萬六千一百一十六人共計十八萬八千零三十五兩;里甲公費二萬八千二百九十二兩;里甲編夫每人七.二兩,七千六百七十人共計五萬五千二百二十五兩;里甲編馬,馬匹三千零九十五匹,每匹草料、鞍轡、雨具、馬夫、料夫等二十一.六兩,共計六萬六千八百五十二兩。
根據各種資料介紹,李自成攻下北京後向各類官宦搜刮了大約一億五千萬兩白銀,張獻忠攻滅蜀王也得千萬兩白銀,再加上各地皇室宗親、官員,有大約三億兩白銀。
商。主要是商人所持有的白銀。很顯然,在剩餘的白銀當中,如果政府藏有大概三億兩白銀,走私商得到了其中一兩億之外,剩餘的一億到二億兩白銀則掌握在商人、農民等這部分人手中。
儘管如此,白銀並非造成明亡的禍根,禍根應該是對白銀沒有正確認識的明政府。政府所制定並執行的貨幣政策並不得當,再加上各種負面因素,如吏治腐敗、自然災害等才導致明朝最終滅亡。
文武官員聽罷,無不啞然。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折色」的問題,銀在成為法定貨幣的同時,它的負面問題也逐漸被人瞭解。官員們沉默著,希望看看黃大人的決策是否正確。
上述這些雜役、民夫都是財政支出的一大部分。例如成化年間,北京九門對貨物、騾馬進行查驗的檢鈔夫一共有四十四人,每個季度每人可以領銀十兩,僅此一項,北京地方政府就需要財政支出一千七百六十兩。砍柴夫在成化四年(一四六八)的規定hetubook.com.com是每季度三兩,抬柴夫沒有同年度相應數字,只有十七年後的規定,每月一兩四錢。山東全省進入差冊的雜役一共二萬零八百八十四人,每人每年三兩銀,一共需要六萬二千六百五十二兩。
「大人,萬萬不可。折色為銀是為了保障軍糧供給。太祖初年,實行的納糧中鹽、中布等都是為了解決糧食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運費太高、勞師動眾卻效果不彰。」
由此看出,白銀帝國下高度發達的高利貸經濟是又一大特色。很顯然,高利貸經濟使農民、中小商人的破產速度加快了。如此,就造成官員更貪,民眾更加仇視政府,知識分子走投無路,開始投靠農民起義軍。
黃洽的當與不當
貪官是國內白銀的主要聚斂者。從隆慶朝到清初的政府文書中常見缺銀的記載,這是為什麼?其實主要在於四個字:貪、藏、私、商。
當然,因為封建社會皇帝是天,他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他想插手,一般也就能夠成功。所以,皇室支出與政府支出的區分不是特別明顯,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視做一體。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五月到正德元年(一五〇六)十月這十八個月的花費如下(數字進行四捨五入):
黃知府不遺餘力地徵集糧食的做法,又造成糧價陡然上升,進而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頓時,太原府上下民怨沸騰。
藏。因為白銀便於儲藏,無論宗室皇親、官員、商人等這些持有大量白銀的人,還是農民、手工業者等有少量白銀的人往往都傾向於藏銀。廣開地窖將白銀收藏其間,可以說這些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拿出這些白銀的。因此,明朝中後期政府財政白銀缺少,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要謙虛了。那些晉商、徽商雖然富甲天下,但終究比不過權杖。權讓他們富他們就能富,讓他們破產就能破產。只不過我們沒必要與他們發生衝突而已。」鄢懋卿笑道。
首先說貪。明末張應秋說:國家將貪官權貴的財產沒收充公,主要的人如涼國公藍玉、曹國公李景隆、忠國公石亨、咸寧侯仇鷲;文臣則少師嚴嵩,武臣則錦衣都指揮紀綱、都督錢寧、太保陸炳、平邊伯江炳;太監袁琦、司禮太監王振、曹吉祥、劉瑾、張雄、張銳、畢真、李彬之等。有明一代,最有錢的人就是振、瑾、彬、寧、嵩、(馮)保六家。

白銀不夠用

官俸同樣不少。僅以京城武官為例,景泰六年(一四五五)www.hetubook.com.com一個季度的支出為一萬三千多兩,到了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就提高到了十三萬九千七百兩。文官雖無明確記載但只會多不會少。
在這些人中,最大的貪官這就是劉瑾。不算珠寶玉器、古董、軍事設備,僅白銀就多達三億一千萬兩,純粹的白銀二億五千一百六十萬兩。黃金二十四萬錠,每錠五十兩,約一百二十萬兩,按照最保守的官方金銀比率一比五(市面是一比六至一比八)計算,折白銀六百萬兩以上。而正德初年國庫太倉銀庫的年收入不到四百萬兩。可以說,劉瑾的貪污總數額絕對達到八十年國民總收入之和。
而張居正時代巨富的門檻已經提高到百萬兩白銀,從這點看張居正並非大富之人。但是,這並不能代表張居正手下人不貪。張居正的主要問題在於「用人」,他用人重才不重德。歷史上的改革家們往往都有這個缺點,做事雷厲風行的同時不注重人品考察,結果,王安石的手下有大批貪官污吏,張居正手下也是如此。
結果,官方、軍方、百姓都對黃洽的做法大為不滿,最終黃洽被撤職。
明代白銀分為三種:一兩以下的散碎銀子即碎銀,形狀、重量不一,主要有滴珠、福珠等名稱。另外兩種則是銀錠和銀元。銀元主要流行在福建、廣東,因為那裡對外貿易比較興盛,但流出該地區之後則會被鑄成銀錠。直到晚清,張之洞、李鴻章等實力派大臣才在兩廣、直隸等地區推行銀元。一九一四年「袁大頭」出現後,中國人才第一次全面接觸銀元(幣)。
「正是因為權力的重要性,所以,人們對它的垂涎也最厲害。晉商、徽商沒有了錢,還可以活著,這是商人比我們幸運的地方,東山可以再起。而我們則不一樣,權力丟失了就丟失一切了,甚至包括性命!」

數億兩白銀去了哪裡

「這件事兒,咱們得好好盤算盤算。」
「榮華富貴必須要用權力賺取,你看那些晉商、徽商巨富們,哪個不是家有數子必一半為官一半為商,且多是長子為官,次子在無法繼承財產的情況下不得無已才經商。」
如此龐大的財政支出需要大量的白銀,本來國內自產白銀加上海外輸入的白銀完全可以應付財政支出。但問題仍然出現了:中央政府總是在說缺錢。明朝中後期美洲、日本以及其他地區流入中國的白銀可能高達三四億兩,再加上存留的前朝白銀,有的專家估計可能有高達七億多兩白銀在國內流通。然而,這時中央政府卻接連在奏章中向皇帝叫苦:白銀不夠用,救災、軍和圖書需無法供應。
明代帝王不幹工作的人比較多,有些人對此還津津樂道並煞有介事地稱讚其有掌控能力。然而,身居皇宮的皇帝們,即使掌控能力非常強大,仍然無法窺知事情的真相。最終,到了崇禎年間,一國之君不得不挨個向大臣們要錢。結果呢?連他岳父都不肯掏錢。
官商在進行大量窖藏白銀的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使用去向,那就是開典當鋪。如果各位仔細觀察的話,在劉瑾、嚴嵩、徐階等高官的生意中都有典當業。無論劉瑾、嚴嵩等奸臣庸臣,還是徐階、張居正等忠臣能臣都一樣。
綜合計算,弘治、正德年間各邊鎮每年的軍費大約是四十三萬兩,嘉靖時期為二百七十多萬兩,萬曆年間最高超過了五百萬兩。
太原知府黃洽是一位正直的官員,然而,此公最大的問題就是做事不能與時俱進。看著世風江河日下,特別是民間無銀造成的苦難太多了,他決定「廢銀」。第一步就是軍糧不要折銀,必須用糧食。他將這個想法告訴了眾多手下人,文武們一聽這個決定,無不驚駭。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諸邊鎮軍費九十八萬兩,濟邊銀二百七十七萬兩,每年各地地方軍輪換到北京的花費七萬兩,賞賜在京和各邊鎮武官和兵卒一百四十二萬兩,密雲、居庸關、紫荊、倒馬等關召買糧草十三萬兩,以上與軍事有關的費用大約五百三十七萬兩以上。
私,就是走私。第一、二章我們提到走私經濟非常發達,然而,走私所得無論有多少也不會增加財政收入。
「是呀。權力確實可以賺取財富,無論權力的使用地點是什麼。您看西南貧窮眾所周知,但那裡能稱為巨富者也有三人,他們什麼身分?宣慰使也!」嚴世蕃若有所思地說道。
以上總計六百二十五萬兩。這個數字尚沒有包括文武官員的俸祿、政府辦公支出等多項內容。明朝主要的儲銀地,除了皇帝私人的承運庫外,還有英宗正統七年(一四四二)設立的太倉庫,成化四年(一四六八)太僕寺創立的常盈庫,弘治八年(一四九五)設立的南京銀庫,嘉靖八年(一五二九)設立的節慎庫等,另外中央六部以及各地方政府也有專門銀庫。
「你說的是,但是,折銀造成軍糧供給不足。如果在風調雨順下這不成問題,但是一遇荒年就會出現大問題。洪武、永樂年間軍屯為運糧解決了大問題。然而,如今軍屯被官商吞併者大有,軍屯已然名存實亡了。如果發生災禍那可如何是好,軍隊是國家的保障,他們絕對不能沒有糧食。不廢銀怎麼辦?」黃洽反駁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