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秦謎:秦始皇的祕密

作者:李開元
秦謎:秦始皇的祕密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案 弟弟與假父的故事 二、假父到底想要攻擊誰?

第二案 弟弟與假父的故事

二、假父到底想要攻擊誰?

嫪毐是嬴政的母親帝太后趙姬的面首,嫪毐之所以發動這次大規模的政變,是得到帝太后的支持的。政變被平定以後,嫪毐以及參與事件的高官都被判刑處死,帝太后被驅逐出咸陽,遷居到雍城軟禁。她與嬴政的母子關係,從此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這件事情,發生在秦王政八年,正是嫪毐封侯建國紅極一時的時候。這段對話,不但清楚地反映出嫪毐與呂不韋的激烈政爭,而且,在兩人的政爭中,帝太后已經忘記呂不韋,完全站在嫪毐一邊了。所以說,嫪毐暴露帝太后隱私的事件,予呂不韋打擊嫪毐的口實。呂不韋的態度,嫪毐是清楚的。他發動政變,呂不韋當然是他的打擊對象。
一、司馬遷敏銳地注意到嫪毐之亂這件秦國政權中樞的內亂,是有國際背景的,因而,他選取了故事中對於帝太后的處置不當,會引起相關的外交問題的內容。但是,為什麼會引起外交問題呢?司馬遷沒有深入講,從我們今天的研究結果來看,也許他自己也不清楚。
嫪毐立了功,受了賞,出了名,當了權,陡然間成為秦國政壇上的新星,同時,也成了各派政治勢力矛盾的焦點。他在帝太后宮中默默無聞地當面首的時代,沒有人去關注他這樣一個卑賤的人物,然而,到了他封侯建國紅極一時的時候,他開始受到多方面的調查,終於被人秘密告發了。關於嫪毐被告發的事情,有這樣一個比較詳細的故事。
秦自四境之內,執法以下,至於長挽者,故畢曰:「與嫪氏乎?與呂氏乎?」雖至於門閭之下,廊廟之上,猶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賂秦,以為嫪毐功,卑體以尊秦,以因嫪毐。王以國贊嫪氏,以嫪毐勝矣。王以國贊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於骨髓,王之交最為天下上矣。……今由嫪氏善秦,而交為天下上,天下孰不棄呂氏而從嫪氏?天下必舍呂氏而從嫪氏,則王之怨必報矣。
一、嫪毐發兵,攻擊的對象是誰?史書上沒有交代。只說他「將欲攻蘄年宮為亂」,他為什麼要攻擊「蘄年宮」,他將如何為亂?史書上也沒有交代。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肥。人出了名,就會受到眾目睽睽的關注;豬長壯了,就會被送進屠宰場。
據《說苑.正諫》的記載,嫪毐的最終暴露,出於一次偶然的口角。嫪毐得到帝太后的寵愛,在宮中驕奢淫逸,難免得意忘形。有一天,嫪毐與宮中的侍臣們一起飲酒作樂,博弈遊戲,發生了爭吵。喝醉了酒的嫪毐睜圓了眼睛,大聲呵斥對方說:「吾乃皇帝假父也,窶人子何敢乃與我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是誰,老子是秦王的乾爸爸,你這窮鬼王八蛋也敢和我爭!」一時間,大家都驚呆了,被嫪毐呵斥的人趕緊溜掉,將此事告發。
三、我們知道,嫪毐之亂,前前後後涉及三個外戚集團之間的興亡,以夏太后為首的韓系外戚,以帝太后為首的趙系外戚,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外戚,他們都與各自的出生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嫪毐之亂結束後,韓系外戚失勢,趙系外戚也瓦解了,只剩下楚系一家。這種楚系外戚一家獨大的局面,不但會引起韓、趙,也會引起齊國的不安。這種內外交錯的利害關係,應當就是茅焦所說的「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的背景。

〈3〉他想攻擊誰?

我們前面已經講到,嫪毐之亂的真相和實質,是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外戚集團與以帝太后為首的趙系外戚集團之間的鬥爭,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華陽太后的親信,按照常理常情考慮,在叛亂平息、楚系外戚勝利以後,他們都是應當受到褒獎和升m.hetubook•com.com遷的人物,應當在事後的秦國政壇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史書中有更多的記載。奇怪的是,與常情常理相反,他們卻從史書的記載中消失了,這不能不說又是一樁歷史之謎了。
所以說,嫪毐發動政變想要打擊的目標,另有所在。那麼,這個目標在哪裡呢?我們認為,這目標有兩個,第一在華陽太后,第二在呂不韋。為什麼這樣說呢?
嫪毐之亂,以嫪毐兵敗逃脫告終。逃脫的嫪毐,被懸賞捉拿以後,處以車裂,就是車馬分屍的酷刑,他的宗族也被誅滅。參與叛亂的二十多位高官,都被梟首示眾。依附嫪毐的家臣,很多被判刑,而被流放到四川的,數量就多達四千多家。
嫪毐之亂結束後,楚系外戚一家獨大,這不符合秦王嬴政的利益。嬴政是帝太后的兒子,他從趙國來到秦國,以母家而言,他與趙系外戚最親。養祖母華陽太后權高位重,楚系外戚勢力強大,對他來說,應是如芒在背的事情。母親與祖母不和,趙系外戚與楚系外戚爭權,嬴政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如今楚系已經一家獨大,再對母親嚴厲處罰,不單是處置親族關係不當,更可謂是犯了政治上的忌諱,過於依附一方,將會失去獨立自主。正是基於這種憂慮,嬴政在茅焦的開導下,終於克制了感情上的衝動,冷靜下來,採取了合於理性的政治行動,迎回母親帝太后,平衡了與養祖母華陽太后的關係,對過於強大的楚系外戚作了一定的牽制。
以上種種問題,都是直接關係到嫪毐之亂真相的問題,史書上全都沒有交代。看得出來,司馬遷在《史記》中,雖然根據秦國史書的殘缺記載,披露了嫪毐之亂這件事情,但是,他對於這件事情的詳情和背景,也不清楚。
就在嬴政還在雍城滯留的時候,長信侯嫪毐在首都咸陽作亂而被察覺,嫪毐私自使用秦王的印璽和太后的印璽,調動咸陽縣的軍隊、負責宮廷警衛的衛尉的軍隊、政府的騎兵部隊、咸陽附近的少數民族部隊以及長信侯府的家臣門客,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叛亂,準備進攻雍城的蘄年宮。
如果說,嫪毐之亂的主要矛盾是華陽太后與帝太后之間的政爭的話,嫪毐之亂還有一個次要的矛盾,這就是嫪毐與呂不韋之間的政爭。成蟜之亂後,嫪毐封侯建國,他在政壇上的急速崛起,除了招來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外戚的警戒外,更引起了與另一位人物——相國呂不韋之間的矛盾。呂不韋是帝太后的舊情人,介紹嫪毐與帝太后的牽線人,他們都是從趙國來到秦國的,大體上都可以歸屬於以帝太后為首的趙系外戚集團。不過,當嫪毐得到帝太后的寵愛以後,呂不韋與帝太后的關係疏遠,當嫪毐封侯建國紅極一時以後,在政治上就成了呂不韋的對頭,二人之間出現了激烈的政爭。
秦王知道了這件事,命令相國呂不韋、昌平君和昌文君發兵攻擊嫪毐。兩軍大戰於咸陽,嫪毐兵敗。
秦王政九年正月,嬴政滿二十二歲。當嬴政親政的日期一天天逼近的時候,嫪毐的危機感也一天天加深。四月,嬴政前往雍城舉行冠禮,嫪毐預感大難將要降臨。盛大的雍城冠禮,王族大臣們都前往參加,首都咸陽成為政治空城,對被逼急了的嫪毐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狗急跳牆,在咸陽發動了武裝政變。
不過,嫪毐之亂平定以後,有一件事情卻是不好理解,這就是與呂不韋一道接受王命主持平叛的另外兩名大臣昌平君和昌文君,在事後卻幾乎從歷史上消失,史書上沒有留下事後的相關記載。
有人說,嫪毐與帝太后生有兩個兒子,據說嫪毐與帝太后之hetubook.com.com間曾經有過這樣的話,將來秦王過世以後,就讓我們的兒子繼承王位吧。由此看來,嫪毐發動政變,或許是想要擁立自己與帝太后的私生子為王。然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嫪毐與帝太后所生的兩位兒子沒有秦王室的血統,他們是沒有任何可能繼承王位的。這一點,不管是帝太后還是嫪毐,都是清楚得不能再清楚的。他們可以在私下裡講些如同「秦王百年以後,就讓我們的兒子即位」一類的閨房話,但絕不可能將這種話拿到政治檯面上來。這種話公開出來,就是大逆不道的謀反,公然對有數百年歷史的秦國宣戰,嫪毐之亂,不可能用這種名目。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夏太后之死,成蟜之亂,嫪毐封侯,這是互有關聯的系列事件,背景是帝太后與韓夫人間的政爭。這一連串事件的結果,以帝太后為首的趙系外戚勢力取得了勝利,韓系外戚勢力徹底地沒落。對於帝太后與韓夫人的爭鬥,楚系外戚的老祖宗華陽太后坐山觀虎鬥,樂見其成。然而,韓系外戚徹底崩潰以後,帝太后勢力的過度擴張,當然地引起楚系外戚集團的警戒和不滿。嫪毐暴露帝太后隱私的事件,授予了華陽太后打擊帝太后的口實。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外戚,開始徹底地追查這件事情,他們希望利用嬴政親政的機會,清除嫪毐,剝奪帝太后的政治權力。正是在這種逼迫之下,得到帝太后支援的嫪毐狗急跳牆,發動政變,企圖用非常手段,消滅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外戚集團。
這段記載,作為文學故事來讀的話,可以理解為作者在情節推進中製造的戲劇性轉折,是一波三折的起伏式敘事手法。這段記載,作為歷史來讀的話,則很有些不可思議,使人懷疑這段紀事的真偽和可靠性。作為歷史偵探,我們自然要問,這位齊國人茅焦究竟是什麼人,他為什麼會在嫪毐之亂後出現在秦王嬴政身邊?茅焦勸諫嬴政說:「秦國志在天下,而今大王有了遷徙母后的名聲,恐怕諸侯各國聽說後,由此紛紛背離秦國。」他講的不過是母子之間應當和睦相處的簡單道理,怎麼會扯到諸侯各國背叛秦國的外交大事上去?嬴政聽了這幾句話之後,又怎麼會怒氣全消,幡然醒悟,立刻前往雍城迎回母親?
嬴政驅逐母親以後,下令說,有敢以帝太后的事情勸諫的人,一律處死。據說,拼死來勸諫的人有二十七人,都被一一處死了。就在這個時候,來了第二十八個人,自稱齊客茅焦,有事請求秦王接見。嬴政命令侍衛問道:「是不是為太后的事情?」茅焦答道:「正是。」嬴政又命令侍衛問道:「有沒有看見宮門外的死人?」茅焦答道:「看見了二十七個。臣下聽說天上有二十八星宿,二十七人二十七星,現在差一個,特來補足滿數。請趕緊去報告秦王,臣下不怕死人。」
在事後的一連串追究中,相國呂不韋與帝太后的舊情,他推薦嫪毐入宮的種種秘事,都被牽連出來,他也成了被審查的對象。秦王政十年十月,呂不韋被免去相國職務,驅逐出京,回到自己的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陽)。
令人吃驚的是,在這次事件中,站在嫪毐一方參與叛亂的,有一大批政府高官,包括秦國的宮廷警衛大臣——衛尉,首都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內史,內廷顧問的長官——中大夫令,宮內負責弓射兵的武官——佐戈等二十多人。可以想像,如果政變成功,秦國政權的格局將發生根本的變化,嬴政的一生也將有不同的命運。
嫪毐是帝太后的面首,帝太后家務政務的貼心代理人。帝太后是嫪毐的後台,嫪毐之和圖書亂的幕後人物。嫪毐之亂失敗後,帝太后被驅逐出咸陽,遷徙到雍城棫陽宮(今陝西鳳翔南)軟禁,她與嫪毐所生的兩個兒子,也就是嬴政的兩位異父弟弟,都被處死。從此以後,以帝太后為首的趙系外戚集團瓦解,帝太后也基本上喪失了對於秦國政權和秦王嬴政的影響力。

〈5〉茅焦勸秦王的歷史意義

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嬴政對被流放到四川的嫪毐的家臣們,不久也做了寬大的處理。《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說,十一年九月,「復嫪毐舍人遷蜀者」,對他們作了租稅徭役的減免。
今天,我們可以站在歷史學的立場上做一個合理的鑑定:
四、與相國呂不韋一道接受「攻毐令」的另外兩位大臣,是昌平君和昌文君。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封號,他們的官職是什麼,他們的名字是什麼,他們究竟是誰?他們與嫪毐之間,與秦王嬴政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史書上也沒有交代。
齊人茅焦說秦王曰:「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
三、嫪毐之亂爆發時,秦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這道王令,我們稱為「攻毐令」。接受「攻毐令」的第一位大臣是相國呂不韋,他與帝太后關係密切,也是介紹嫪毐給帝太后的牽線人,他在這件事情當中,究竟持什麼立場,有什麼行動?史書上沒有交代。

〈4〉動亂的餘波

根據這條記載我們了解到,秦王政九年,嬴政從首都咸陽來到雍城。雍城,地在現在的陝西省寶雞市,距離秦都咸陽大概有三百多里,是秦國的舊都,秦國先公先王的墳墓和宗廟很多都在這裡,歷代修建的離宮別館也不少。嬴政來到這裡,是要在宗廟舉行冠禮。冠禮,就是成人禮,通過這個儀禮正式宣告長大成人。己酉這一天,嬴政正式行了冠禮,佩劍戴上了王冠。按照秦國的制度,從此以後,他將收回委託出去的大權,正式開始親政。
追究起來,《史記.秦始皇本紀》的這段記載,是司馬遷根據戰國時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故事改寫的。這個戰國故事的原型,可以從《說苑》的類似故事看得出來。《說苑》所記載的這個故事非常詳細,我們簡要地轉述如下:
第二年,呂不韋受到更為嚴厲的追究和處罰,秦王嬴政親自下書給呂不韋說:「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不過,就在呂不韋免相的同一年,嬴政與母親的關係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怒氣沖天的嬴政聽了一位叫做茅焦的齊國人的勸告,陡然回心轉意,親自到雍城去見母親,將她接回咸陽,重新居住於甘泉宮。《史記.秦始皇本紀》是這樣記載這件事情的:
二、嫪毐之亂爆發時,嬴政在雍城舉行冠禮,嫪毐在咸陽發兵。那麼,這個時候,帝太后趙姬在哪裡,她在做什麼?她與這次政變究竟有什麼關係?史書上也沒有交代。
嬴政當即尊茅焦為「仲父」,授予上卿的爵位。事後,他立刻啟動車駕,千乘萬騎,親自到雍城棫陽宮迎接母親歸還咸陽。
被迎回咸陽的帝太后,在宮中設置酒宴招待茅焦。酒席上,帝太后感慨萬端地對茅焦說:「將扭曲扳直,從敗亂中復生,安定秦國的社稷,使我們母子得以再次相會,都是您茅君的力量。」
關於嫪毐之亂的目的,也就是嫪毐到底想攻擊誰,千百年來就是不清不楚的事情。史書上只是說,嫪毐在咸陽起兵,「將欲攻蘄年宮為亂」,並沒有挑明他要攻擊誰。和-圖-書蘄年宮在雍城,故址在現在陝西省鳳翔縣西南,是一處用來向上天祈求豐年的齋宮,嬴政行冠禮,將在這裡齋戒告天。那麼,如果由此自然聯想的話,嫪毐的攻擊目標,他想要消滅的對象,應當是秦王嬴政了?然而,這種想當然耳的看法,實在是一種誤會,根據重新整理歷史的結果,今天我們可以明確地斷定,嫪毐發動政變所要打擊的目標,不是秦王嬴政。為什麼這樣說呢?
二、茅焦是齊國人,自稱「齊客」。他是有齊國背景的人,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在秦國的首都,能夠直接請求謁見秦王,可見他不會是一般的人。合理的解釋是,他應當是從齊國來到秦國的使者,他以外國使者的身分面見秦王,站在秦國的立場上為秦王分析驅逐帝太后出京對秦國外交的影響。有了這個認識,茅焦的話就便於理解了。
嫪毐之亂爆發時,接受秦王嬴政的命令處理平叛事宜的有三位大臣,相國呂不韋、昌平君和昌文君。嫪毐之亂平定以後,呂不韋受到事件的牽連,被免相貶斥出京,後來自殺身亡。呂不韋的這種結局,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他與帝太后有曖昧關係,又是送嫪毐進宮的策劃人。
千百年以來,對於這個事件的種種質疑,就不斷地出現,問題不斷地被提起,遺憾的是,卻從來沒有得到完滿的解答。今天,我在系統整理秦始皇人生的基礎上,通過對於現有史料的重新解讀,結合新出土的資料,運用聯想推理的方法,試圖破解秦始皇人生中這樁驚天的歷史大案。
看來,呂不韋被罷免以後,秦王嬴政仍然怒氣難消。他質問呂不韋說,你對秦有什麼功勞,秦國賜予你封地河南,享受十萬戶的待遇。你對秦有什麼親屬關係,竟然被稱為仲父。現在,命令你全家遷徙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接到這封信以後,唯恐還有更為嚴厲的處罰到來,於是飲鴆自殺,終年約五十七歲(前二九二~前二三六年)。那些跟隨呂不韋的家臣和賓客們,也受到嚴厲的處罰。
嫪毐之亂,是秦始皇五十年人生中最大的危機,既是最大的政治危機,也是最大的家庭危機。這件事情,不僅深刻地影響了秦始皇個人,也深刻地改變了秦國的政局,可以說是秦國歷史上罕見的大事,驚天的大案。然而,這件驚天的大案,在歷史上是一樁不明不白的疑案,千百年來,這件事情的真相就是不清楚的,是一團謎,令人疑慮環生。追究下來,環生的種種疑慮,都出於史書記載的不明。
四、故事的最後,有帝太后感謝茅焦的話:「將扭曲扳直,從敗亂中復生,安定秦國的社稷」。這句話,是說嬴政迎回母親,是將被扭曲的事情矯正過來了,將敗亂的事情恢復過來了,秦國的政權由此而安定下來。這句話,是針對該事件對秦國內政的影響而言的。非常遺憾,司馬遷沒有採用這句話。這就是司馬遷的疏漏了,他未能理解這件事情對於秦王嬴政安定秦國內政的意義。為什麼這樣說呢?

〈1〉嫪毐之亂

茅焦進到殿上,不慌不忙,對秦王施禮說道:「有關人的死生、國之存亡的事情,都是歷代聖王急於想知道的,不知道大王想不想聽一聽?」秦王說:「此話怎麼講?」茅焦回答說:「陛下有狂悖的行為,難道自己不知道嗎?」秦王冷冷答道:「倒是想聽你說一說。」茅焦嚴正地回答道:「陛下車裂假父嫪毐,有妒忌之心;殺死兩位弟弟,有不慈之名;將母親遷徙到雍城棫陽宮,有不孝之行;刑殺勸諫之士,有桀紂之治。如今天下都知道了,紛紛疏遠秦國。臣下實在是擔心秦國將會為此而衰亡,陛下也會為此而有不測的危險。我的話完了,和圖書請陛下處死我。」
茅焦於是解開衣服,準備接受烹煮之刑。這時候,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嬴政走下殿來,用左手扶起茅焦,用右手揮開準備前來捉拿茅焦的人說:「一切都免了,先生請繫上衣服,我願意聽從先生的。」
嫪毐與帝太后的私情,秦國朝野上下,宮內宮外,早就是風言風語的事情。秦王年幼,帝太后權大,大家心知肚明,睜隻眼閉隻眼,不去說,不捅穿,也就罷了。如今秦王長大,嫪毐不檢點,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帝太后的隱私,口吐狂言,自稱秦王的乾爸爸,實在是太不像話。以秦王宮廷的潛規則而言,太后養面首不是問題,面首張揚太后的隱私,這就是問題了,進而牽涉到秦王的聲譽,這就更是問題了。於是,嫪毐開始受到追查。他自己也實實在在地感到危險在臨近,感到追查的方面多,來頭大,不僅是對準著自己,更是衝著帝太后而來的。他開始和帝太后秘密商量對策,暗暗做應付不測的準備。
嫪毐是帝太后的親信和打手,他的一切,包括財富、地位、權力,都得自於帝太后的恩寵,他的重大行動,都代表了帝太后的意願。他發動這次政變,是得到帝太后的支持和指使,使用帝太后和秦王的印璽調動軍隊的,並且得到一大批擁戴帝太后的大臣們的支持。所以,嫪毐之亂的真正幕後人物,是帝太后;嫪毐之亂的真正發動者,是以帝太后為首的趙系外戚集團。嬴政是帝太后的長子,合法的王位繼承人,也是帝太后在秦國能夠立足的唯一憑藉和資本,帝太后絕對沒有一絲一毫的理由對嬴政下手。
關於嫪毐與呂不韋之間的政爭,《戰國策.魏策》有明確的記載。當時,秦國進攻魏國,有人勸告魏王說:
關於嫪毐之亂,《史記.秦始皇本紀》是這樣記載的:
(秦王政九年)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帶劍。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毐等敗走。
嬴政聞訊大怒,下令準備好煮人的大鍋,按劍而坐,傳令讓茅焦進來。
比較這段故事和《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史記》的歷史世界是如何編撰的。對於嫪毐之亂這一段歷史,司馬遷掌握的資料並不多,除了秦國史書上的一些簡略記載外,餘下的就是一些戰國故事了。對類似於《說苑》所載的戰國故事,司馬遷站在歷史學家的立場上作了鑑別和選取。他將故事最聳人聽聞的部分,比如秦王一連殺了二十七人,茅焦是第二十八個,最吸引聽眾的部分,比如茅焦強硬地應對秦王,秦王又是如何戲劇性地走下殿來等等,都做了刪節,只保留了茅焦說秦王的話中,關於遷徙母親會引起各國背離,也就是會引發外交問題的部分。司馬遷的這種取捨和解讀是否恰當呢?

〈2〉四大疑問

這段記載說,當今秦國國內,從政府到民間,從官員到百姓,大體分成兩派,或者站在嫪毐一方,或者站在呂不韋一方。如果魏國依附嫪毐一邊,割地送給秦國,屈身尊禮秦國,這些都通過嫪毐上達,作為嫪毐的功勞,嫪毐就勝過呂不韋了。如此一來,帝太后必定深深地感謝魏國,魏國與秦國的關係就會在各國之上了。如此一來,天下也必定捨棄呂不韋而跟從嫪毐了。
嫪毐之亂的真相,因為史書的失載和世人的誤解而成千古之謎,秦始皇的人生,也由此而更加撲朔迷離。撲朔迷離的事情之一,就是受命主持鎮壓嫪毐之亂的三位大臣的命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