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戰國日本2:敗者的美學

作者:茂呂美耶
戰國日本2:敗者的美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話 石田三成 豐臣政權的得力文官

第七話 石田三成

豐臣政權的得力文官

.東海道:伊賀、伊勢、志摩、尾張。
一五八六年,豐臣政權開始進行中央集權制。五月,秀吉逼妹妹離婚改嫁德川家康。六月,上杉景勝上洛。九月,德川家康上洛。十二月,秀吉發令討伐島津氏,就任太政大臣。這時代,「上洛」的意義等於「臣服」。德川家康最倒楣,除了上洛表示臣服,還被逼成為秀吉的妹婿。
德川家康於九月上洛,秀吉又命家康擔任「東國代理」。
東國和西國之間距離太遠,人情風俗、思想觀念都不同,儘管豐臣秀吉在京都設置豐臣政權官位制度,無奈此制度無法滲透至東國,東國人的觀念仍停留在室町幕府時代的武家政權身分制度。秀吉只能仰賴上杉景勝代管東國。
會談後,秀吉命景勝征伐佐渡。雖然後人無法得知景勝和秀吉的會談內容,不過景勝在會談後,首次就任朝廷的從四位左近衛權少將官位,翌年又升任從三位參議,之後再升任從三位中納言。直江兼續也得了個從五位下山城守官位。
.山陰|道:丹波https://m.hetubook•com.com、丹後、但馬、因幡。
兩年後的一五八五年,豐臣秀吉以驚人的速度擴大領土,分國超過三十,將近半個日本。以下是秀吉當時的勢力範圍:

註:「品」與「位」

日本的「從一位」官階並非古代中國的「從一品」。日本的「品」只限皇族,天皇和皇太子除外,其他親王或內親王均按一品至四品論資排輩。「一品親王」表示該人在皇族中地位最大,朝廷公卿的官階均是「從一位」、「正一位」等,明治時代以後廢止。

幾百年來的地方傳統思想觀念,不可能因秀吉在京都進行朝廷官位改革,就一夜之間天翻地覆。上杉景勝此時仍在北關東和北条氏對戰呢。
日本自十二世紀樹立武家政權鎌倉幕府以後,朝廷便失去行政統治權。鎌倉幕府滅亡後,新樹立的武家政權是https://m.hetubook.com.com室町幕府,之後才是德川家康的江戶幕府。但是,朝廷始終存在。幕府和政權可以改朝換代,天皇絕對不能換。現代也一樣,首相可以一天換一個,天皇始終是天皇,獨一無二。
織田信長死因一直成為懸案,正是朝廷提出三種最高官位「太政大臣」、「關白」、「將軍」任信長選擇,結果信長全一口拒絕。翌年六月,信長喪生於「本能寺之變」。後人才會懷疑信長當初踢掉朝廷雙手奉上的官位,真正目的可能不是天下一統,而是更高的理想。
.東山道:近江、美濃、飛驒。
在此,有一點很有趣。上杉景勝於上洛前寫了一封信給越後的某有力地方領主,內容大意是「筑州逐日讓天下趨於靜謐和平,諸國大名紛紛上洛施禮。我也打算上洛。」
.五畿:山城、大和、河內、和泉、攝津。
秀吉的意思是讓上杉景勝管理奧羽和北關東,專門應付佐竹氏、伊達氏、蘆名氏。德川家康則負責對付北条氏。
剩下的是九州的島津https://www•hetubook•com•com氏、關東的北条氏、奧羽諸大名。
豐臣秀吉不是歷史悠久的名門望族出身,因此沒有直屬的地方豪族軍隊,他只能重用自家人。京都和大坂是秀吉的直轄地,四方全讓羽柴一族團團圍住。第二派是織田信長舊家臣軍團,第三派正是當地任用的新人。
.北陸道:若狹、越前、加賀、能登、越中。
例如德川家康的「三河守」、羽柴秀吉的「筑前守」等官位,均是向朝廷買來的。論武家官位,豐臣秀吉的地位非常低,根本不能列為武家人,甚至比織田信長次子的地位更低。
總之,上杉景勝和直江兼續於五月自越後春日山城出發,順著北陸道西行。抵達加賀金澤城時,石田三成竟然和城主前田利家一起迎客。原來石田三成特地從大坂趕到加賀迎接上杉景勝一行人。當然這應該是秀吉的懷柔政策。石田三成負責帶路,一行人於六月上旬抵達京都。六月中旬,上杉景勝進大坂城和豐臣秀吉會談。
.山陽道:播磨、美作、備前、備中。
信中的「筑和_圖_書州」是「羽柴筑前守」之意。可是,豐臣秀吉已經就任太政大臣,理應不能稱呼他為「筑州」才對。由此也可證明,東國或奧羽的大名雖然表面看似「臣服」於豐臣政權,實際上很可能只是把西國的豐臣政權當做鄰邦。何況上杉景勝是武家官位的關東管領上杉家繼承人,景勝本人雖沒有就任管領地位,但他擁有潛在性的關東地方統治權。
一五八六年,秀吉又就任太政大臣,拜賜了「豐臣」姓。日本天皇沒有姓,因為天皇本身是賜姓的貴人,沒有姓是天經地義。天皇賜給秀吉的「豐臣」姓,和日本貴族舊有的「源、平、藤、橘」本姓一樣,是氏族,而非表示秀吉的「羽柴」姓變成「豐臣」,秀吉仍姓羽柴。
.南海道:紀伊、淡路、阿波、讚岐、伊予、土佐。
同年七月,豐臣秀吉就任從一位關白。
豐臣政權在樹立藩國制度之前就倒台,因此沒有史料可證明此時的石田三成有沒有領地。只是,後世文人謳歌「石田三成手上有兩件至寶,一是島左近,一是佐和山城」,還傳說石田三成和圖書以一半俸祿的兩萬石聘請島左近當家臣。倘若此事屬實,那麼石田三成這時的俸祿應該是四萬石。不過,其實沒有人知道島左近到底於何時成為石田三成的家臣。
總之,豐臣秀吉用盡心思讓朝廷官位和武家官位混為一體。如果讀者曾看過日本的歷史電視劇,應該也曾看過明明是武家人,碰上正式場合時,都要換穿朝廷官服的場景吧?這正是豐臣秀吉為了克服傳統身分制度的束縛,進行改革的結果。
石田三成呢?本為無官無位的平民百姓,在秀吉就任關白後,立即擢升為從五位下治部少輔官位。在同一時期擢升為殿上人的秀吉家臣當然不僅石田三成一人,其他另有十二名。此時,石田三成二十六歲。
同年八月,秀吉任命上杉景勝擔當「東國代理」。
如此一來,便形成朝廷有朝廷的官階,政權幕府另有武家官階的雙重構造。朝廷和幕府都極為重視「家格」,亦即世襲制氏族門第。但到了戰國時代,以家格為主的身分制度崩潰,戰國大名取代了舊有的守護大名,眾多戰國大名才會向朝廷捐款買官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