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亞庫班公寓

作者:亞拉.阿斯萬尼
亞庫班公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部 第九章

第一部

第九章

不知道為了什麼,在民眾心中,開羅大學經濟與政治學系的教授與富裕時髦脫不了關係,如果有人問起該系學生就讀哪一個科系,他們習慣滿懷信心地回答:「經濟與政治學系。」他們的態度自滿又冷漠,好像在說:「沒錯,如你所見,我們是頂尖的。」無人了解籠罩在這個科系之外的神祕氣氛從何而來。其他系所成立多年之後,經濟與政治學系才獨立創設,也許因此有了特別的封印。或者,因為政府特別成立此系,好讓領導人納瑟的女兒就讀(大家是這麼說的),或者,因為研究政治學的人每天密切接觸世界大事,思考模式與舉止改變了,或者,全然是因為這個科系長久以來是進入外交部工作的絕佳途徑,達官貴人的子女選擇到此就讀,穩穩地跨出了外交事業生涯的第一步。
到了最後,只剩少數幾名學生留在房內,其中包括卡立德.拉希姆與塔哈.夏茲里。留下的是與教長特別親近的學生,其中一位看見教長的暗示,起身扣上門栓。接著,一名學生開始說話。他留著長鬍鬚,身材高壯,聲調響亮又興奮。他對教長說:「教長,我不想與中央維安軍隊對抗,是他們先攻擊我們,到家裡抓走我們的同學,拘留他們,可是他們什麼也沒有做。我只想提出抗議,利用靜坐抗議或是示威活動,讓他們釋放受到拘禁的弟兄。」
「卡立德.拉希姆,從艾斯尤特來的。你叫什麼?」
現場一陣沉默,氣氛變得緊張不安。教長以眼光指責那位年輕人,還是用同樣冷靜的口吻說:「我向真主祈禱,有一天你會改掉這個容易激動的個性,孩子。堅強的伊斯蘭教徒在生氣的時候懂得控制自己,我們深愛的先知——願真主祝福保佑他——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我明白你為什麼這麼生氣,那是因為你對兄弟同志的愛,那是因為你保護宗教的熱誠,孩子,我向你保證,我以至高全能的衪向你發誓,我們將以戰鬥推翻這個不守教規的政權,但是一定要等到適當的時刻。」
卡立德向住在大學宿舍的其他人介紹好友塔哈。那些人都是鄉下出身的男孩子,心地善良,虔誠而貧窮。塔哈開始在每個星期四晚上去找他們,做好了最後一次昏禮之後,與他們熬夜閒聊討論。他的確從討論中獲益良多,首度了解到埃及當今的社會與伊斯蘭教盛行之前的狀況無異,統治者阻止人民遵循真主的旨意,有人更公開嘲笑真主的禁令,而國家法律批准酒精、私通與高利貸的存在,這不是一個伊斯蘭社會。他也明瞭共產社會為什麼違反了宗教,明白了納瑟政權對「伊斯蘭兄弟會」所犯下的罪行。他跟他們一起閱讀茅杜迪、庫特布、格爾達威與噶札里等人的書籍。過了幾個星期,改變命運的時刻到了。他與宿舍朋友共度愉快的一晚之後,友人一如往常起身向他道別。卡立德.拉希姆在門口突然對他說:「塔哈,你星期五上哪裡參加聚禮?」
他們喜歡認從真主發出的賞賜和恩惠
他穿了藍色牛仔褲與白T恤,出門時還自認看起來很時髦,結果一看見同學,才發現自己的穿著根本不合宜,尤其牛仔褲只是廉價劣等的正牌仿冒品。他這一身廉價衣服是在應許之光服飾店買的,他下定決心要說服父親,讓他到默罕迪辛區的薩馬雷商店買衣服,一套就好。
教長聽著年輕人說話,嘴角始終掛著微笑。他想了想,然後心平氣和地說:「此時此刻激怒維安軍隊來反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執政政府以解放科威特之名義,與美國人、支持猶太復國www.hetubook.com.com的人結盟。過幾天,在美國的領導下,埃及的伊斯蘭教徒會殺害他們在伊拉克的弟兄,展開這場戰爭是不義的叛教行為。戰爭爆發後,民眾會反對埃及政府,一定就會支持伊斯蘭組織的運動。孩子,我想你是明白的,國安局刺|激我們,希望我們有所反應,好讓他們藉機全面打擊伊斯蘭教徒。你沒有留意到嗎?今天的講道上,我寧可發表一般的演講,也不願意公開提到即將爆發的戰爭?如果我攻擊埃及與他國結盟的事實,他們明天就來關了這座清真寺。戰爭開打之後,我需要清真寺來團結年輕人。不行,孩子,現在讓自己受他們擺布是不智的行為,讓他們去吧,等到他們殺了我們在伊拉克的伊斯蘭教弟兄,到那一天,你一定會了解我們應該怎麼做。」
還沒有趕上他們的那些教胞,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
「你叫什麼名字?」
對方親切地笑著回答:「當然。」

學生的情緒益發亢奮,前排有一位站起來,轉身面對聚眾,扯著激亢嘶啞的嗓音大喊:「伊斯蘭!伊斯蘭!不要社會主義,不要民主政體!」後方千百個喉嚨開始吶喊,學生齊聲吟唱奮鬥勝利曲,歌聲響徹雲霄,而女學生專區傳來了喜悅的哭泣聲。夏奇爾教長又開口,他的興奮往上爬到新的頂峰:「真主為證,我感受到這裡的純潔與神聖,天使圍繞在我們的四周!真主為證,我見到伊斯蘭國家在你們的手中再度重生,強盛而輝煌!你們的手因禮拜而潔淨,趨炎附勢、背信忘義的領導者是現代美國十字軍東征的奴隸,他們將在你們純潔的手中得到報應,讓真主的旨意實現吧!」
卡立德指著那位身形高大的學生,壓著嗓音對塔哈說:「塔希爾弟兄是開羅大學『伊斯蘭組織』的埃米爾,醫學系學生,今年就要畢業。」
卡立德與兄弟們互換眼神,接著喜孜孜地說:「嘿,塔哈,我決定幫助你,好讓我能得到上天的回報。明天十點,到塔立爾自由廣場的阿里巴巴咖啡館前等我,我們一起去安納斯.馬立克清真寺做禮拜,我一定要介紹你認識夏奇爾教長。」
①譯註:從七十年代開始,埃及開始流行「端莊服飾」的概念,一般意指能包覆婦女全身上下,掩飾身體曲線的服裝,得以露出的只有臉與手,頭髮與脖子都要遮掩。在更廣義的解釋中,臉與手也應該遮住。
①譯註:gihad,字面意義為「奮鬥」,實際意涵視經文或字句之脈絡而變化,常譯為「聖戰」,但此譯恐或帶有對伊斯蘭教徒的偏見。伊斯蘭教徒將奮鬥分為兩種:「精神」或「高等」奮鬥是信徒朝著道德與宗教完善境界而努力;「肉體」或「次要」奮鬥是擴張或防衛伊斯蘭世界的軍事活動。在本書中所提到的「奮鬥勝利曲」是伊斯蘭活動中熱門的頌歌,其中一曲(伊斯蘭兄弟會所使用)歌詞如下:「阿拉是我們的真主,先知為我們的領導,為真主阿拉獻身是最珍貴的心願。」
他們不肯參加戰鬥,卻對自己的教胞說:
「塔哈.夏茲里,開羅本地人。」
星期五聚禮的喚禮聲響起的前兩個小時,安納斯.馬立克清真寺擠滿了參加禮拜的人,全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學生。有人穿歐美服飾,不過多數是巴基斯坦傳統裝扮:白色或藍色長達膝蓋底的寬袍,下身是同色的長褲,頭纏白頭巾,頭巾尾懸在脖子後方。這些人是穆罕默德.夏奇爾教長狂熱的信徒,他們提早抵達清真寺,以便在人群湧入之前占好位子,再以結交朋友、誦讀《古蘭經》與討論宗教打發時間。人數越來越多,最後空間容納不下所有的人,寺院管理員於是取出幾十張蓆子,鋪在清真寺對面的廣場上,廣場也擠滿了前來禮拜的人,交通因此暫時停止。清真寺的廊臺有圍牆,保留給女學生專用。雖然看不見裡面情形,喧噪的低語聲傳來,顯示裡面也是人潮洶湧。
這句話卻增加了他們的信念,他們說:
可是,亞布.希買達才不打退堂鼓,反而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他在卡斯尼爾選區大量張貼競選海報,上面和*圖*書有他的名字、半身照與座椅圖案(當作競選標誌)。每晚他更在市中心搭起大型競選帳營,對群集的支持者發表演說,鼓吹他們攻擊亞贊罕格,暗示他的財富來自非法源頭、他的生活耽溺於感官享受(暗指他的新婚妻子)。這種抹黑的競選手法讓亞贊滿肚子的火,他跑去找佛利,坦言問他:「如果黨不能讓我免於每天晚上在公開場合遭受羞辱,當黨提名候選人有什麼用?」
在佈道的開始,他先讚美真主、感謝真主,接著說:「我最親愛的兒女們,我希望你們每個人問衪這個問題:『一個人在人間能活多少年?』答案是,以最高的平均壽命估算,不會超過七十年。我們終於開始思考這件事情了,七十年其實是極為短暫的時間,況且人可能隨時因生病、因意外而喪命。到熟人朋友中去問問看,你會發現很多人在年輕時就暴斃了,早夭的人絕對沒有想過自己會死。循著這條線繼續思考下去,我們發現,人類的眼前只有兩項選擇,兩項而已。既然匆促短暫的此生或許會隨時意外結束,我們可以全心全力投入生命,這麼做的話,就像為自己打造了華麗的豪宅,不過卻是在海岸上以沙蓋屋,任何時刻只要一陣浪打上來,房子便輕而易舉地毀了。這是註定失敗的選擇。至於第二個選擇,那是萬能至睿的真主要求我們的選擇,衪要我們在此生堅持過著信奉伊斯蘭教義的生活,將此生當作永恆靈魂生命的短暫過渡階段。以這種方式過活,我們將擁有此生與來世,將永遠幸福快樂,將獲得心靈的滿足、成就良心與良知,將無畏無懼,唯獨敬畏我們萬能至睿的真主。虔誠的信徒不怕死亡,因為他知道這不是存在的終點,只有信奉唯物論的人才會那麼想。對信徒來說,死亡是靈魂的過渡,從短暫的肉體轉變到永恆的生命。就是抱持這份誠摯的信念,第一批伊斯蘭教徒才會以兩、三千名的人力,戰勝了當時波斯與拜占庭等帝國的龐大軍力。樸實的伊斯蘭信徒藉助信仰的力量,確實為了真主欣然接受死亡,並且痛惡此生剎那的享樂,這才能順利在世界各地豎立起伊斯蘭旗幟。真主給予我們責任,我們要為了宣揚、提倡牠的箴言而奮鬥。『護教奮鬥』①是伊斯蘭的砥柱,與禮拜齋戒一樣。事實上,護教奮鬥是這些砥柱中最重要的任務,不過腐敗的統治者一心追逐金錢與感官享樂,在墮落的年代統治伊斯蘭世界,在虛偽的宗教人士協助下,想將護教奮鬥排除在伊斯蘭砥柱之外。因為他們明白,如果人民堅持護教奮鬥,最後終將起義反抗他們,造使他們失去了權力的寶座。因此,排除護教奮鬥,伊斯蘭會喪失真實的意義,偉大的宗教會變成無意義的儀式,信徒會像練習體育活動,只剩下肢體的活動,卻少了精神上的價值。放棄護教奮鬥的伊斯蘭信徒是此生的奴隸,他們依戀不放,害怕死亡,膽小懦弱。如此一來,他們的敵人就戰勝了,真主會讓這些人失敗,讓他們落後又貧困,因為他們違反了對萬能至睿真主的信賴。」
課一堂接一堂上,這些念頭繼續在他腦中打轉。晌禮的喚禮聲響起,許多學生起身前去做禮拜。塔哈隨著他們走到系上的清真寺,這才發現這些人跟自己一樣貧困,多半顯然是從鄉下來的,於是鬆了一口氣。他在禮拜結束時,鼓起勇氣問了其中一位:「你是一年級新生嗎?」
有人曾對他們說:
「假若他們順從我們,他們不會陣亡。」
這是塔哈認識的第一個人。正如油會獨立浮在水的表層上,從第一刻起,有錢人家的學生其實就主動地與窮學生畫分界線,外語高中畢業的還組成好幾個排外的小圈圈,他們開車、穿外國衣服、抽進口菸,吸引了最漂亮、打扮最亮眼的女學生。反過來看,窮學生像驚恐的老鼠湊在一起,不安地竊竊私語。
為主道而陣亡的人,你絕不要認為他們是死的。
塔哈打定主意不去認識任何人,交朋友表示要交換個人細節,站在一群同學之中(可能還有女同學),恐怕會有人問他父親是做什麼的,屆時他要怎麼回答呢?接下來,他感到不知所措,莫名覺得講堂內某位坐著的學生是亞庫班公寓住戶的兒子,塔哈可能幫他父親買過菸或洗過車。他開始思考,若是這個未知的住戶的兒子發現,門房兒子與他是同系的同學,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縱然如此,塔哈.夏茲里在志願分發單的第一志願位置貼上經濟系貼紙時,心底完全沒有上述的想法。進入警察學校的期待已成泡影,他選擇這項志願,只是希望善加利用高分成績而已。
禮拜開始,數以千計的學生聚在教長的後方。教長以溫柔感性的聲音朗讀《古蘭經》〈儀姆蘭的家屬篇〉:

這段聲明顯然是針對亞布.希買達。亞布.希買達和*圖*書卻對威脅無畏無懼,繼續以激烈的手段打擊亞贊,每天搭起大型帳營,還發送成千上萬的禮物給選民。雙方使出一切可能的手段,相互競爭擁護者與支持者的累積人數,暴力鬥爭日日上演,造成傷者無數。基於兩位對手都擁有龐大的影響力,維安軍隊總是採取中立態度,往往在打鬥已經解散之後才抵達現場,不然就是意思意思地逮捕幾位相關人士,到了警察局不久就釋放,連盤問也沒有。
他們又喜歡真主賞賜自己的恩惠,又喜歡留在人間,
他們遭受創傷之後仍應真主和使者的召喚。
那位年輕人垂下頭,看來只是勉強讓步。不久,他便請求准許離開。他與在場的人握握手,並且走向教長,俯身親吻他的額頭兩下,彷彿想消抹爭執的痕跡。教長隨之露出善意的微笑,親切地拍拍他的肩膀。隨後學生一個個離開,最後只有塔哈與卡立德留下來。卡立德走上前對教長說:「教長,這是塔哈.夏茲里弟兄,我在經濟系的同學,我跟您提過他。」
「到我家附近的小清真寺。」
「我最親愛的兒女們,我們的統治者宣稱他們奉行伊斯蘭教條,同時聲稱以民主方式統治我們。真主知道,他們這兩件事情都在說謊。我們不幸的國家忽視了伊斯蘭教條,以法國世俗的法規統治我們,只要雙方同意,便允許醉酒、通姦與墮落等等行為。事實上,國家從賭博與酒品販售中獲益,再藉由支付伊斯蘭信徒薪水,吐出以不義手法所取得的收益,讓這些不法的禍害降臨在信徒身上,真主於是收回了對信徒生命的賜福。據稱民主的國家,是建立在選舉的黑箱作業上,是建立在拘留、凌遲善良百姓上,因此執政黨永遠握有統治權力。他們說謊,接二連三地說謊,希望我們會相信他們可憎的謊言。我們要大聲對他們說明白:『我們不希望我們的伊斯蘭國家成為社會主義或民主的國家,我們希望它是遵循伊斯蘭教條的伊斯蘭國家,我們會奮鬥,會放棄生命與珍愛的一切,直到埃及再度成為伊斯蘭國家為止。』伊斯蘭與民主政體是對立的,絕對沒有交會的一天,水與火如何相容呢?光明與黑暗如何接合呢?民主政體要人民自己管理自己,伊斯蘭教只曉得真主的統治。我們希望將真主的旨意提交到人民大會,好讓高貴的人民代表決定,真主的旨意是否值得效法!『他們信口開河地說這句荒謬絕倫的話。』榮耀與崇高的真理定律是不可討論、是不可研究,只能立刻強迫遵守履行,這點恐怕讓有些人不高興。來,孩子們,讓我們準備好我們的心,接納真主的存在,身在這個神聖的聚會中,讓我們與至尊至睿的祂訂下承諾,我們將對衪信仰虔誠,生命的點滴都為祂而奮鬥,我們會欣然付出生命,直到真主箴言至高無上……」
「那些人確已為進攻你們而集合隊伍了,故你們應當畏懼他們。」
「誰說他們在戰爭開始之前會不來干擾我們呢?您為什麼這麼肯定?今天他們羈押了幾十位伊斯蘭組織運動的核心幹部,如果我們不反抗他們,明天他們就會羈押剩下的人。」這位年輕人激動地回答。
禮拜之後,學生擠向前與教長握手,然後在清真寺庭院分成四組,相互自我介紹,一起朗誦《古蘭經》、研讀經文。在講壇後方,夏奇爾教長走過一扇低矮的小門,走進辦公室,裡面擠滿為了林林總總理由想與他碰面的學生。在場的人湧上前擁抱他,有人想親他的手,不過他堅決將手抽開。他坐下來,興致勃勃地聆聽每個學生的問題,接著與對方低聲交談,之後這位學生才離去。
亞贊罕格拿錢給佛利,以為勝券在握,必然當選,事實卻非如此。卡斯尼爾選區競爭激烈,還有幾位生意人參選,個個都希望能贏得人民大會的勞工席次。亞贊罕格的頭號勁敵是亞布.希買達罕格,也就是知名「應許之光」連鎖服飾店的老闆。正負兩極在本質上相互相斥,兩位罕格之間也因為許多本質上的相似點而水火不容;亞布.希買達與亞贊一樣,原本是塞德港的普通勞工,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發跡致富,成了埃及的巨富之一。
幾年前,民眾才第一次聽見亞布.希買達的名號。當時,他在開羅與亞歷山卓港開了一連串大型商店,並且在報紙與電視上密集發送廣告。廣告中宣傳,如果婦女決定穿著宗教所支持的打扮,並願意將袒胸露背的舊衣交給店員,以表示她的認真,希買達保證會送她許多「端莊」〔譯註:〕的新衣服與彩色頭巾。民眾對這種奇怪的贈送活動感到驚訝。應許之光服飾和_圖_書店果然收下了幾十位婦女的舊衣,然後免費回贈他們嶄新又昂貴的伊斯蘭傳統服裝,民眾越來越驚訝。這項計畫的目標崇高,某些本來就穿著「端莊服飾」的婦女卻還偷偷占用便宜,希望能免費收到衣服,於是假裝以前打扮輕浮,交給店家不屬於自己的裸|露衣物,藉以換取新的衣裳。應許之光服飾店發現這項詭計,四處發布通告,警告婦女如果耍花招,將會面臨法律懲罰,因為在店內簽署的合約包括了說謊的處罰條款。
並且喜歡真主不使信士們徒勞無酬。
為了得到愛國黨提名,並競選卡斯尼爾選區的席次,亞布.希買達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當黨提名亞贊罕格時,他怒不可遏,心念如焚,忙向重要人士提出陳情,結果卻是徒勞無功,因為佛利的話代表了最高的權力。事實上,有位高官是亞布.希買達的好友,聽了他對佛利的怨言之後,笑笑說:「聽好,亞布.希買達,你知道我愛護你,希望你好。無論如何,你絕對不能加深與佛利之間的嫌隙,如果這次無法進入人民大會,一定還有其他的機會。但是你絕對不可以打壞跟佛利的關係,因為他有你想像不到的靠山與門路,而且為人奸險狡猾,萬一惹他生氣了,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開學那天,他從大學鐘底下經過,聽著赫赫有名的鐘響,心中感到敬畏與肅穆。他走入講堂,裡面有幾百位學生正在喋喋不休。他們相互自我介紹,興高采烈地閒話家常,還有陣陣笑聲傳出,講堂內充斥著嗡嗡回響。站立於人群之中,塔哈怏怏不樂,感覺自己渺小如沙,人群就好像有一千顆頭的神話動物,每一雙眼睛都盯著自己,都在打量著自己。他不知不覺往上走,遠遠坐到講堂的最上排,彷彿將自己藏在安全的地方,他可以看見每個人,他們卻看不見他。
有人轉開清真寺的擴音機,擴音機傳出尖銳的長音。噪音消失之後,一位學生以甜美柔順的聲音開始吟誦《古蘭經》。學生如癡如狂地傾耳聆聽,在真心虔誠的濃烈氛圍中,想起了伊斯蘭創始時期禁欲、簡樸的原始生活場景。突然之間,「真主是唯一的神」與「真主至上」的呼喊聲紛紛響起:學生連忙站起來,左推右擠,上前與終於出現的夏奇爾教長握手。他年約五十,身材粗壯,稀疏的鬍鬚以指甲花染紅,一張臉還算好看,蜜色的大眼令人望之生畏。他與學生一樣身穿伊斯蘭的傳統服裝,長袍外掛有黑色披肩。他認識身旁多數簇擁而來的學生,與他們握手,擁抱他們,詢問他們的狀況。花了一番工夫,他才登上講壇。他從口袋中取出西瓦刷,清潔牙齒、清新口氣之後,他說:「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於是「真主至上」的呼喊聲越來越激亢,最後清真寺的四壁開始晃動。教主做出手勢,全場當下闃靜無聲。
佛利搖搖頭,承諾一切沒問題,隔天便在各大報頭版刊載了顯眼的聲明。聲明上說:「在每個選區,愛國黨推派一名候選人,盡全力輔選政黨候選人是每一位黨員的本分。基於相同道理,如果黨員主動參選,與黨提名的候選人競爭,他將在選舉結束之後受到黨紀處分,被取消黨籍。」
以仁心慈悲的真主之名……
教長突然一時不說話,望著那位年輕人一會兒,然後以不許他回嘴的口吻補充說:「這是我最後的話,我一定會盡力讓受押的弟兄獲得釋放。我們在各處都有朋友,讚美真主,但是我不同意這個階段採取靜坐抗議或示威活動。」
你說:「你們為自身抵禦死亡吧,如果你們是誠實的。」
縱然遭遇了阻礙,企畫案結果十分成功,協助成千上萬的伊斯蘭婦女接受了端莊服飾。亞布.希買達罕格還利用了付費廣告,將內容設計成記者報導企畫的新聞稿,在媒體公開發表個人見解,立誓將撥出巨款投入慈善工作,期許能得到全能榮耀真主的讚許。他還表示曾經請教過權威的宗教人上,發現實踐天職最佳之道,莫過於協助伊斯蘭婦女全心全意踏上遵循真主真理之路的第一步:言行端莊。當有人問起,贈送大批端莊的新衣花去他多少錢,亞布.希買達拒絕說明,堅稱期待全能榮耀的真主會補償他的花費。然而「端莊服飾」企畫案無疑讓希買達的名氣一飛衝天,將他送入了名人殿堂,成為埃及社會的領導人物。儘管如此,謠言持續流傳,說亞布.希買達是埃及最大的海洛因毒梟,推廣伊斯蘭理念的企畫案只是掩飾洗錢的作為。為了不被逮捕,他還以金錢賄賂高官。
「真主至上!」的呼喊此起彼落,震得場地的地基為之動搖。教長停止說話,低頭一會兒,直到眾人再次安靜才抬起來。接著,他繼續說:「孩子們,今日伊斯蘭青年所面對的任務,是恢復護教奮鬥的概念,將它帶回伊斯蘭信徒的理智與內心中,就是這份任務讓美國與以色列感到恐懼,與他們同樣害怕的還有我們背信忘義的統治者。他們發抖害怕,擔心在我們的國家中,偉大的伊斯蘭復興會一天比一天氣勢更強、力量更急切。寥寥幾個真主黨與瑪斯派的弟兄就足以打敗萬能的美國與不敗的以色列,納瑟的龐大軍隊會潰敗,因為那些人是為此生作戰,將宗教拋在腦後。」教民的熱忱達到了高潮,他大喊:「護教奮鬥!護教奮鬥!護教奮鬥!巴克爾、烏瑪、卡里德與薩德的孩子們!伊斯蘭的希望曾經繫於你們萬能的祖先身上,今日的希望則全繫在你們身上!所以,你們要以真主之名奮鬥,就像伊瑪目阿里——願真主愛他!——立刻為一切擺脫此生的牽絆,真主期待你們以祂的聖盟為武器,站穩腳步,不要退卻,以免你們失去一切!錫安組織輕易地羞辱了千千萬萬的伊斯蘭教徒,教徒懇求你們為他們找回受損的自尊。伊斯蘭的年輕人,錫安組織在你們阿喀薩清真寺的前庭醉洒、與妓|女通姦!到時候你們要怎麼做?」hetubook.com.com
他們帶著從真主發出的賞賜和恩惠轉回來,他們沒有遭受任何損失,他們追求真主的喜悅。真主是有宏恩的。
其實,他們是活著的,他們在真主那裡享受給養。
他們中行善而且敬畏的人,得享受重大的報酬。
不到一個月,塔哈與清真寺團體的每個人都成了朋友,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卡立德.拉希姆。拉希姆身材矮小,如甘蔗一樣乾瘦,深褐色膚色與黑框眼鏡為臉龐增添了嚴肅沉著的氣質,加上穩重的傳統服飾,他看起來很像才剛畢業的公立學校老師。塔哈喜愛他,或許是因為他跟自己一樣窮,甚至比自己更窮,做禮拜時總是露出的襪子補丁可以證明這一點。另一個喜歡他的原因是,他十分虔誠。當他站著從事禮拜時,會將雙手疊在心臟上方,畢恭畢敬地垂著頭,以真心誠意的話語呼喚真主的出現。在這一刻如果看見他,任誰都會認為即使突然發生火災、或有人朝他身旁開槍,也是一秒鐘都無法擾亂到他的禱告。塔哈真希望能像卡立德一樣虔誠熱愛伊斯蘭教!他們的友誼越來越深,彼此坦承,相互信賴。他們都厭惡某些男同學的舉止輕佻、違背宗教真理,也不喜歡某些女同學傷風敗俗的舉動,這些人來讀大學穿得像是要參加舞會。
教長看著塔拉歡迎他,說:「歡迎,歡迎,你好嗎,孩子?從你的朋友卡立德口中,我聽了許多有關你的事情。」
「真主是使我們滿足的,他是優美的監護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