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平家物語

作者:佚名
平家物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十一、富士川

第五卷

十一、富士川

先人足跡遍關山。
大將軍權亮少將維盛,時年二十三歲,儀表英俊、威武,非丹青筆墨所能描繪形容。虎皮縫綴的祖傳大將軍鎧甲,裝在唐式櫃子裡,叫人抬著,在路上他穿著紅綢直裰,外罩淺綠絲線縫綴的鎧甲,胯|下是灰色錢形斑紋的戰馬,黃金鑲邊的雕鞍。副將軍薩摩守忠度,身穿藍色直裰,紅線縫綴的鎧甲,胯|下是黑色肥壯的馬,塗漆灑金的雕鞍。所有這些馬、鞍、鎧、盔、弓、箭、腰刀和短刀,件件閃光奪目,一路浩浩蕩蕩,十分壯觀。
九月二十二日高倉上皇再次臨幸安藝國巖島。三月間曾臨幸過一次,因為這個緣故,近兩個月來世上稍稍安寧了一些,黎民稍得太平。但自高倉宮謀反之後,天下又生動亂,世上很不平靜。因此為了祈禱天下安寧,上皇病癒,又到巖島神社去了。這次是從福原出發,不再需要長途跋涉。上皇親自作了一篇禱文,令攝政藤原基通代為謄清。文曰:
薩摩守忠度近年來與一位皇女所生的女官交好,有一天他去找女官,恰巧有一位高級女官先他而至,長遍大論地談個沒完,直到深夜,仍未離去。忠度站在簷下等著,由於煩躁啪啦啪啦地搧起扇子,只聽那女官語調優雅地吟道:「田野何狹,蟲聲噪噪。」薩摩守便收起扇子回去了。後來再見面的時候,女官問:「那天怎麼不再搧扇子了?」薩摩守說:「不是說『蟲聲噪噪』嗎,因此就不搧了。」出發之際這個女官送給忠度一件內衣,當作千里遠行的離別紀念,並附了一首歌:
蓋聞佛法本性,靜若閒雲,猶十四十五之明月高懸;神佛顯化,智慮殊深,如一陰一陽之春風化育。夫巖島神社,乃譽稱天下,交口稱讚之地,效驗無比之所。高峰迴繞社壇,彷彿高大慈悲之像;大海幾及神殿,實寓宏願之深廣。某以愚昧之身,忝踐帝王之位,今遵老聃謙沖之訓,遜位退身,以上皇閒適之身逍遙於藐姑射山之間。然竊竭一心之精誠,參拜孤島之幽祠,於瑞籬之下仰待冥恩,凝誠念而汗下;垂神托於寶宮,誦聖訓以銘心。特表懼畏謹慎之期,重在夏秋之交。後病痾忽侵,醫術乏效;斗轉星移,日月交替,愈知神感之確著。雖經多日祈禱,仍未得舒鬱結,特以竭誠心志,甘冒風塵,重登旅途。颯颯寒風,入侵旅人之夢,漠漠夕陽,遙望前途茫茫。終於到此神域,敬設潔席,謹以色紙墨字,寫《妙法蓮華經》一部,《無量義經》、《普賢觀經》二部,《阿彌陀》、《般若心經》等各一卷,親手書寫金泥之提婆品一卷,奉獻於佛尊之前。當是時也,於蒼松翠柏之下,培植善根;又有潮水湧翻之音,漫和梵歌。弟子辭北闕八日,雖冷暖之候變化無多,凌西海之波實乃二度,當知與本社機緣非淺。朝朝祈禱之客不一,夜夜參拜之客無數,雖顯貴歸依信仰者眾多,而上皇親來參拜,前所未聞。惟後白河法皇創此先例。嵩山之月前,漢武未辨和光之影,蓬萊之雲底,天仙亦徒隔垂跡之塵。仰祈大明神,賜法華真經,鑒照吾之丹忱,賜予感應,是為至幸。和-圖-書
閨中更覺夜露寒。
且說兵衛佐翻過足柄山,已經進抵駿河國的黃瀨川了。甲斐和信濃的源氏也奔集而來,在浮島海濱匯合一處,總共約有二十萬人馬。常陸國的源氏佐竹太郎,派了一個雜役持信送往京都,在途中被平家前鋒上總守忠清截獲,奪過信來拆開一看,原來是給妻子的,倒無什麼妨礙,就還給了他。問道:「兵衛佐的兵力有多少?」「這八九天,大路上士兵絡繹不絕,田野、海邊、河畔,到處都有武士。我們這樣的差役,只能知道有四五百到一千的數目,再多了也弄不清了。也許多些,也許少些,說不出個准數來。昨天在黃瀨川,聽人說源氏有二十萬人馬。」上總守聽了歎道:「唉,大將軍行動遲緩,真是可惜。假如我們早一點起兵討伐,翻越足柄山,向東國進兵的話,町山一族及大庭兄弟一定會歸附我們了。他們到我們這邊來,阪東便不至於像風催草木一樣歸順源氏了。」雖是後悔,但也無濟於事了。和*圖*書
從前將軍遠征朝敵,先要朝覲皇上,接受御賜節刀。天皇臨紫宸殿,近衛武官侍立階前,內辨、外辨大臣參列其中,舉行中儀節會。大將軍,副將軍,各按規矩接受節刀。在承平、天慶年間就有此先例,後因年代久遠難以遵循效仿,讚岐守平正盛為討伐前對馬守源義親到出雲國去的時候,就只賜予驛鈴,裝在皮囊中,掛在雜役的頸項之下。古時候,為討伐朝敵而離開都城的將軍,都要有三項決心:在接受節刀的當天把家忘掉;走出家門之後,把妻子忘掉;在戰場和敵人打仗時把性命忘掉。現在平氏的大將維盛和忠度,一定也懷有這種決心吧。想起來,頗令人感慨。m•hetubook•com.com
且說平家諸人,出了九重帝都,遠赴千里東海,是否能夠平安返京實屬難料。征途中,或露宿山野荒地,或寢臥於高峰之苔;翻山渡河,非止一日,十月十六日終於進抵駿河國清見關。出京三萬餘騎,沿途又召集了很多軍兵,到這裡時已有七萬多人馬。前鋒已經抵達蒲原、富士川,後隊還在手越、宇津屋一帶。大將軍權亮維盛將武士大將上總守忠清召來,十分自信地說道:「依我看,翻過足柄山,就可以在阪東開戰了。」上總守答道:「從福原出發的時候,入道公就命令將作戰的事交給忠清,依我看,阪東八國的軍兵都歸附於兵衛佐了,總共人馬有幾十萬,我方雖有七萬人馬,都是從各國徵集來的,人馬都十分乏困,而且伊豆、駿河應該來的軍兵還沒有來到,還是先陳兵於富士川前,等待我方軍兵全都來到才好開戰。」維盛聽了,沒有辦法,只好暫緩交戰。
到了十月二十三日,源平兩家約定明天在富士川交戰。到了夜裡,平家軍兵向源家陣地望去,只見到處都是火光。原來伊豆、駿河兩國的黎民百姓,害怕打仗,大多逃進林野,藏進山裡,還有的乘船逃到河海上去了和_圖_書,各處都可看見他們煮飯的火光。於是平家的人說道:「啊呀,源氏陣地裡火光這麼多呀,漫山遍野,海裡河裡全是敵人了,這可怎麼好?」都恐慌起來了。這一天夜半時分,富士川沼澤裡的水鳥不知怎麼的受了驚,突然一群群飛了起來,那翅膀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大風巨雷一樣。平家的武士們說道:「不好,源氏大軍攻上來了,一定是像齋藤別當所說的那樣,從後路迂迴過來了吧。如果被他們包圍那可就糟了,還是從這裡撤退,到尾張國的河洲俁防守吧。」於是該帶的東西也顧不上帶,爭先恐後地逃跑。因為過於慌張,有的拿了弓忘了箭,或者拿了箭忘了弓;有的騎了別人的馬,自己的馬又讓別人騎走了;更可笑的是有的騎上了馬卻忘了解開韁繩,只是圍著拴馬樁打轉。從附近各處的冶遊場叫來的藝妓、歌女們,有的被踢破了頭,有的被踩折了腰,哀號哭叫,亂成一團。
薩摩守和了一首:
「先人足跡遍關山」一句,指的是當初平將軍貞盛為討伐平將門而下關東的事,借古詠懷,歌詞十分優雅。
太上天皇
揮袖離別東國去,
且說福原方面召集公卿計議,決定趁賴朝羽翼未豐之前,速加討伐。於是任小松權亮少將維盛為大將軍,薩摩守忠度為副將軍,率三萬多人馬,於九月十八日開出m•hetubook•com.com福原,十九日抵達舊都,二十日就向東國殺去了。
治承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此去卿勿作愁歎,
第二天二十四日卯時,源氏二十萬大軍進入富士川,高聲吶喊了三遍,蒼天大地因之震顫。
大將軍權亮少將維盛又把熟悉東國的長井齋藤別當實盛叫來,問道:「像你這樣善射的人,東八國能有多少?」齋藤聽後冷笑:「看起來,主公將實盛看成是能射長箭的人了,我只能射桿長十三把的箭。實盛這樣的射手,在東國不計其數,他們的長箭,沒有少於十五把的;個個善使硬弓,那弓要五六個壯漢才拉得開。這樣的硬弓射手,可以輕而易舉地射透二三層鎧甲。每一個大名,至少也有不下五百騎人馬;人一到了馬上就不會掉下來,馬無論走到怎樣的險處也不會跌倒,他們打起仗來,不管父親死了,還是兒子死了,全然不顧,飛馬越過繼續拚殺。西國人打仗,父親死了要守靈供養,等忌期滿了才能出征。兒子死了,便心疼得不能再打仗。軍糧不足,就春種秋收之後,再去打仗。夏天嫌熱,秋天怕冷,不願作戰。東國卻全然不是這樣。甲斐和信濃的源氏熟悉這裡的地形,會從富士山腰繞到我軍之後也未可知。我這樣說也許會滅自己威風,其實不然,作戰不在兵力多寡,而在於善用計謀。我要說的只是這個意思。實盛這次出征,已經下了決心,決不再活著返回京城。」平家的武士聽了,全都嚇得瑟瑟發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