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思維孤獨
思維孤獨的來源
有一天我上網站,看到一個年輕人用假名發表的文章,說他在媽媽看不到的地方都穿了環。他講了三個地方,你聽了也會和我一樣嚇一跳:乳|頭、肚臍,還有生殖器。在身上穿環最常見的就是耳環、鼻環、唇環,我在歐洲常常看到,尤其英國最多,英國的龐克區裡,可以看到一身都是環的人。但是他講的這三個地方,是「媽媽看不到的地方」,也是一般人看不見的,那麼他穿環的意義何在?
再回到暴力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只是下一個結論:暴力是不好的,該如何解釋同樣是www.hetubook.com.com殺人,在波斯灣戰場上開槍會成為英雄,在華盛頓街上開槍卻成為暴徒?我們也不要忘記,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屠殺了中國人的日本人,回到國內可能是天皇頒授勛章的英雄。何謂「合法暴力」,何謂「非法暴力」,恐怕要去做這麼多細微的思辨,我們才能發現,暴力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
例如在我這個年齡層的人,工作生活都很少需要用到網路,而我不上網的話,就不會看到在BBS站裡,年輕人發表的文章。當我讀到這些過和*圖*書去完全不知道的資訊時,我已經跨到另一個領域了。如果我不上網,我不會知道我的學生裡,是不是也有人在「媽媽看不到的地方」穿了環、刺了青?他們不會告訴我,因為我作為「教師」的角色,已經被他限定為「反對者」,所以他們不會找我討論。如此一來,我和他對於刺青這件事的思維就不能進行。
穿環是一種比刺青更明顯的,對自己身體的暴力回憶。絕對會痛,為什麼長久以來保留在人類的行為中?不只是在非洲部落、澳洲部落,而是在最文明的紐約、倫https://m.hetubook.com•com敦、巴黎,這些最好的家庭、最有教養的家庭,最文明的年輕人也開始穿環,意義是什麼?當我們從美學、從人類行為學的角度看暴力問題時,真的不敢隨便下判斷、下結論。
我想,很少會有父母師長鼓勵孩子,去跟飆車的人、刺青的人、穿環的人進行對話。我們的思維沒有辦法進行,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在族群與族群之間,劃了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不一定是代溝,同年紀不同領域的人也有很遠的距離,互相不瞭解。領域跟領域之間的不能溝通,使得社會沒有辦hetubook.com.com法進行思辨。因為思維的起點,就是大家對一件事物有「共識」,即使角度不同,但焦點是在同一件事上,而不是各說各話。
我記得小時候跟爸爸去泡溫泉,看到刺青的人,我爸爸就會小聲地說:「那是黑道或兄弟什麼什麼……」接著就不敢講了。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在歐美國家,有些非常優雅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也會去刺青,以對抗自己沒有生命力的這件事情。中國古書裡也有斷髮紋身的紀錄,在過度文明之後,有人會渴望自己再變成斷髮紋身的一員。
在台灣,這種現象很普遍,因為角色hetubook.com.com被限定了,而失去討論的空間。我覺得這不完全是代溝的問題,而可能是因為我們不重視思維的過程,直接下了結論,這種切斷性的鴻溝是造成思維孤獨一個很大的原因。
不同文化對「暴力」的解讀亦有不同。前面提到的非洲原住民成年禮,父母會在子女的臉上、身上割出一道一道的傷痕,又例如台灣的泰雅族的黥面文化(黥乃是中國古代刑罰,為避免帶有隱含的貶意,有些人已開始改稱之為紋面),或是年輕人的刺青流行,這些對身體的暴力,是一般人很難瞭解的,但對刺青的人而言,卻是在喚回一種原始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