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思維孤獨
哲學的起點是懷疑
哲學是面對現象的思考。如果你讀很多莊子的寓言故事,卻不能分析你當前的現象,我不覺得這是哲學。希臘所謂的philosophy,哲學,是「愛智」的意思。熱愛智慧、熱愛思辨叫作哲學,如果你只是讀別人講過的東西,本身沒有思辨,只是繼承或模仿別人的想法,就不能稱之為哲學。
在台灣和*圖*書,每一天都有許多事件挑戰著我們的思維能力。新聞報導某署長在KTV裡疑似親吻了另一個人,你是否開始去思維這個事情?還是媒體已經暴力到你覺得理所當然就是如此。如果人人都覺得「理所當然」,它就是一個暴力,而這個暴力沒有思考。等到真相水落石出,所有人都不和圖書敢講話,嚇了一大跳,心想:「我那天怎麼會相信這個人一定做了這件事情?」
哲學在檢視思維,但不是讀哲學的人就叫作有思維。我一直覺得,在大學裡面讀哲學系,可能讀了中國哲學、印度哲學、基督教哲學、西洋哲學……這些只能稱為讀書,不叫哲學。
我在巴黎讀書時,交了一個經歷過文和*圖*書化大革命的朋友,他說:「文化大革命其實也沒有那麼難過,有人講說要怎麼樣怎麼樣的時候,你先不要動,先觀察,然後發現有一半以上的人都這樣講的話,你就開始這樣子講,然後你千萬不要變成那最後的幾個和最前面的幾個,因為都可能倒楣。靠錯邊就不好了。」聽了這段話,我心想,海峽兩岸hetubook•com.com最統一的地方,應該就是都沒有發展思辨能力吧!
因為,哲學的起點是懷疑。
我們很容易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因為我們的判斷力和思考力都愈來愈弱,甚至到最後乾脆說:「大家都這樣講的話,我就這樣講吧,我就是缺乏思維。」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對不對?我應該想想看,從正面想、從反和_圖_書面想,最後即使我同意孔子說的是對的,可是我有過一個思辨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我就照做,它就不叫哲學,也不叫作思維。
我們會覺得莊子讀了很多前人的哲學嗎?好像不是。他只是在思考到底是爬在泥土裡的烏龜比較快樂,還是被抓起來殺掉後,裝在黃金製成的盒子裡,擺在皇宮裡供著的烏龜比較快樂?我覺得這才是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