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中國文化要義

作者:梁漱溟
中國文化要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一、宗教是什麼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一、宗教是什麼

(上略)蓋生物進化到人類,實開一異境;一切生物均限於「有對」之中,唯人類則以「有對」超進於「無對」。——他一面還是站腳在「有對」,一面實又超「有對」而進於「無對」了。(《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第三百四十二頁)
宗教是什麼?如我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所說:
人總是若明若昧也,或直接或間接地,傾向於出世,若不容已,此亦不必皆形成宗教,而宗教之本,則在此。費爾巴哈(L. Feuerbach)著《宗教之本質》一書,其第一章總括地說「依賴感乃是宗教的根源」,我們說到信教,亦恆云「皈依」,其情恰亦可見。然依賴卻有多種不同,宗教最初可說是一種對於外力之假借;此外力卻實在就是自己。其所依賴者,原出於自己一種構想。但這樣轉一彎過來,便有無比奇效。因為自己力量原自無邊,而自己不能發現。宗教中所有對象之偉大、崇高、永恆、真實、美善、純潔,原是人自己本具之德,而自己卻相信不及。經這樣一轉彎,自己隨即偉大,隨即純潔,於不自覺,其自我否定,每每就是另一方式並進一步之自我肯定。宗教最後則不經假借,徹達出世,依賴所依賴泯合無間,由解放自己而完成自己。所以同一禮拜祈https://www.hetubook.com.com禱,同一懺悔清修,恆視其人而異其內容。宗教之恆視其時代文化而異其品第,亦正為此。
宗教的真根據,是在出世。出世間者,世間之所託。世間有限也,而託於無限;世間相對也,而託於絕對;世間生滅也,而託於不生滅。超軀殼或反軀殼,無非出世傾向之異名。這傾向,則為人類打開一般生物之錮閉性而有:
「弱者而後需要宗教,愚者而後接受宗教」,過去或不免有此情形,非所論於一切。胡石青先生有云「理智盡處生信仰」,此謂理智有盡,理智與信仰非必不相容。基督徒有云「宗教之可貴,在它使人得到最大的好處」,此好處謂「永生」。「永生」雖為基督教名詞,而其旨引申可通於一切。這兩則說話都不及深,而宗教之可能,宗教之必要,端可識已。
世間,出世間,非一非異,隔而不隔。從乎有對則隔;從其無對則木隔——這些話只是說在這裏,不及講明,講明待另成專書。
人類文化之必造端於宗教尚自有故。蓋最早之人群,社會關係甚疏,彼此相需相待不可或離之結構未著;然若分離零散則不成社會,亦將無文化,宗教於此,恰好有其統攝凝聚的功用。此其一。又社會生活之進行,不www.hetubook.com.com能不賴有一種秩序,但群眾間互相瞭解,彼此同意,從理性而建立秩序,自不能期望於那時的人。而且因衝動太強,愍不畏死,峻法嚴刑亦每每無用,建立秩序之道幾窮。宗教恰好在此處,有其統攝馴服的功用。此其二。此兩種功用皆從一個要點來,即趁其在惶怖疑惑及種種不安之幻想中,而建立一共同信仰目標。一共同相信目標既立,渙散的人群自能收攏凝聚,而同時宰制眾人調馴蠻性的種種方法,亦從而得到了。
宗教是什麼?此非一言可答。但我們卻可指出,所有大大小小高下不等的種種宗教,有其共同之點,就是:一切宗教都從超絕於人類知識處立他的根據,而以人類情感之安慰意志之勖勉為事。分析之,可得兩點:
有的人,輕率推斷宗教後此將不復在人類文化中有其位置。此證之以最近歐美有識之士,警覺於現代文明之危機者,又轉其眼光及興趣於宗教,而有以知其不然。我們說到此,亦不能不更向深處說一說。
二、宗教必以對於人的知識方面之超外背反立其根據。
第一,科學發達,知識取迷信https://www.hetubook.com.com玄想而代之。
宗教者,出世之謂也。方人類文化之萌,而宗教萌焉;方宗教之萌,而出世之傾向萌焉。人類之求生活傾向為正,為主,同時此出世傾向為反,為賓。一正一反,一主一賓。常相輔以維繫生活而促進文化。(《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一百一十三頁)
人們對於宗教之需要既遠不如前,而知見明利,又使宗教之安立倍難於前;於是從近代到今天,宗教之失勢,遂不可挽。
世間不拘何物,總是應於需要而有。宗教之出現,即是為了人類情志不安而來。人類情志方面,安或不安,強或弱,因時代變化而異。所以自古訖今,宗教亦時盛時衰。——這是從前一面看。從後一面看:儘管宗教要在超絕於知識處立足,而如何立足法(如何形成其宗教),卻必視乎其人之知識文化而定。人類知識文化各時各地既大為不等,所以其宗教亦就高下不等。
第五,生活競爭激烈,物質文明之誘惑亦多,人生疲於對外,一切模糊混過。
一、宗教必以對於人的情志方面之安慰勖勉為其事務;
家族生活、集團生活同為最早人群所固有;但後來中國人家族生活偏勝,西方人集團生活偏勝,各走一路。西方之路,基督教實開之,中國之路則打從周孔教化來的,宗教問題實為hetubook.com.com中西文化的分山嶺。凡此理致,於上已露其端。現在要繼續闡明的,是周孔教化及其影響於中國者,同時,對看基督教所予西洋之影響。於此,必須一談宗教。
第二,征服自然之威力猛進,人類意態轉強。
第四,人與人相需相待不可或離之結構,已從經濟上建築起來,而社會秩序則受成於政治;此時作為文化之中心者,已漸在道德、禮俗暨法律。
人類文化都是以宗教開端;且每依宗教為中心。人群秩序及政治,導源於宗教,人的思想知識以至各種學術,亦無不導源於宗教。並且至今尚有以宗教包辦一切的文化——西藏其一例。不僅文化不甚高的時候如此,便是高等文化亦多託庇在一偉大宗教下,而孕育發展出來——近代歐美即其例。我們知道,非有較高文化不能形成一大民族;而此一大民族之統一,卻每都有賴一個大宗教。宗教之漸失其重要,乃只輓近之事耳。
本書前章亦曾提及:
第三,富於理智批評的精神,於信仰之不合理者漸難容認。
蓋人類文化占最大部分的,誠不外那些為人生而有的工具手段、方法技術、組織制度等。但這些雖極占份量,卻只居從屬地位。居中心而為之主的,是其一種人生態度,是其所有之價值判斷。——此即是說,主要還在其人生何所取捨,何所好惡,和*圖*書何是何非,何去何從。這裏定了,其他一切莫不隨之,不同的文化,要在這裏辨其不同。文化之改造,亦重在此,而不在其從屬部分。否則,此處不改,其他儘多變換,無關宏旨。此人生態度或價值判斷寓於一切文化間,或隱或顯,無所不在,而尤以宗教、道德、禮俗、法律,這幾樣東西特為其寄寓之所。道德、禮俗、法律皆屬後起,初時都蘊孕於宗教之中而不分,是即所以人類文化不能不以宗教開端,並依宗教作中心了。
人類的生命,具有相反之兩面:一面是從軀殼起念之傾向;又一面是傾向於超軀殼或反軀殼。(中略)宗教正是代表後一傾向。
據此而談,人類文化初期之需要宗教,是當然的。因那時人類對於自然環境,一切不明白;由於不明白,亦就不能控制,由於不能控制,亦就受其威脅禍害,而情志逐日在惶怖不安之中。同時,其只能有極幼稚之迷信,極低等之宗教,亦是當然的,因那時人的知識文化,原只能產生這個。在此後,一般說來,人類對付自然之知能是進步了。而天災雖減,人禍代興,情志不安的情形還是嚴重。且其法律和道德雖漸漸有了,還不足以當文化中心之任;為了維持社會,發展文化,尤其少不了宗教。所以上古中古之世,宗教稱盛,必待有如歐洲近代文明者出現,局勢乃為之一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