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作文七巧

作者:王鼎鈞
作文七巧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描寫的技巧

描寫的技巧

說明眼前的景象;
描寫一棵古松,形容它高可參天——它簡直可以朝見上帝,即出於想像。這棵松樹身披「鱗甲」,深色的樹幹像用「生鐵」鑄成,則是比喻。它儼然「獨霸」這座山頭,容不得第二棵樹生長,它的根伸進土壤裏、石縫中,把整個山頭緊緊密密的「抓」住,難解難分,比喻、烘托、直接描寫至此也難解難分了。為了形容古松之古,詩人說,這樹常常伸出彎曲的蒼勁的手臂,擒住明月,由天上走回人間。詩人說,這樹曾經親耳廳見孔子向老聃問禮。這當然又是想像了。
烘托之法常用在不便直接描寫或不易直接描寫的地方。
我聞琵琶已歎息
下面一段文字的作者,想對「錶」加以描寫。他寫得好不好呢?請你給他打個分數。
當你學習一些生字生詞時,你可能同時在學比喻。學過「兔脫」了吧?把「兔脫」,解釋為「迅速逃走」是不夠的,它是「像兔子一樣逃走了」,只有農家出身的孩子,有過「獵兔」經驗的,才知道這個比喻傳神。同理,「學業荒廢」並不是把功課忘記了而已,還帶著田裏沒有莊稼只有野草的形象。「井井有條」,莫忘了有條不紊的井田制度。當我們說「罷了、罷了!」的時候要想到,「罷」字是獸落在捕獸的網裏,它完了!
兩件事物不能完全相像,比喻只取其近似的一點。山和海相反之處頗多,但都是「連綿起伏」,單就這一點著眼,山可喻海,海也可喻山。詩人曾經用流水比喻許多東西,「車如流水」,大概相當於廣東話裏的「遊車河」,馬路如河床,滿街是車,行進的方向相同,有如河水。「相思如流水」,大概是說全心全意投入,不能停止,也沒有保留。「光陰如流水」,取其一去不返,「落花流水」,取其無動於中,(至於「打得落花流水」則是取其破碎狼藉。)大概流水的用處不止如此,還有很多事物可以被喻,有待我們發現。
用比喻描寫;
(四)想像
四弦一聲如裂帛
這樣,我們找到三個可能:
間關鶯語「花底滑」
還有一種變型可以叫「成」型,例如「雨水加上霓虹燈的倒影,柏油路面紅成晚霞。」描寫一個人十分忙碌而又完全不能自主,可以說他「忙成一具陀螺。」描寫一個人化妝過度;可以說他「把自己的臉塗成一副面具。」這個句型的特點是,「成」字前面一定有一個詞把「喻」和「被喻」的共同關係說出來,在「像」型的句子裏,這個詞通常在一句之末。例如:
我們只好再找一段文章來對照參考:
「說明」之難在說得簡潔明確,「描寫」之難在描得生動新鮮。歷來作家狀物寫景都對「新鮮」下功夫。有人說,詩人筆下,不過是寫些風、花、雪、月罷了;誠然,不過好詩裏的花是完全新鮮的花,好詩裏的月是完全新鮮的月。「新鮮」的意思並不是說風有紫氣,或月呈三角形,而是給我們新的感受。
錶面的圖形變化也許不只代表時間。秒針把一個角越變越大,同時使相鄰的角越來越小,終於大的角完全併吞了小的,但是盈虛消長週而復始,秒針繞了一圈從頭做起,大角又變小了。最典雅的圖形是六點正,時針分針拉成直線,秒針也和時針重疊了,錶面左右兩個半圓,均勻調和,實在好看。這種美可以維持一秒鐘,對欣賞美的人來說,一秒夠了。
烘托是「烘雲托月」。畫畫兒的人通常是在紙上畫個圓圈兒,當做月亮。他也可以不用線條畫月亮的輪廓,他畫一片雲,在雲裏留一個圓形當做月亮。他沒有直接去畫月亮,而是用雲把月亮襯托出來。作文寫景也可以這麼辦。在畫家口中,「烘托」和「白描」是兩種不同的方法和*圖*書,但是在寫文章的人嘴裏,烘托仍然屬於描寫,他們把「描」的意義引申、擴大了。
用烘托描寫;
銀瓶乍破水漿迸
「他把自己鍊成鋼鐵。」也就是
雄心——像公雞一樣充滿了自信。
再說「水行花底」。如果水流的聲音不美,何以經過花底便美?如果水流的聲音很美,何以經過花底更美?花影對流水的聲音並不能增加或改變,只不過花是美的,人們「甘願」水聲也因之特別好聽。這也是「想像」的作用。
(一)直接以字音摹擬聲音:
如果男主人和女主人都在家,他們有沒有孩子呢?如果有兩三個稚齡兒女,他家的客廳就很難保持原來的整潔,地板上可能有奶嘴、洋娃娃、積木,或者一隻童鞋,或者白紙上用口紅畫了一張血盆大嘴,標題曰「媽媽」。後院有一輛嬰兒車,前門則有鄰家的黃狗痴痴等待。客廳裏的茶几靠在牆邊,沙發的扶手是包上海綿的。孩子沒有出場,我們已「看見」孩子。
有志寫作者不妨馬上把「琵琶行」溫讀一遍,專看以上各種描寫方法如何輪替分佈以產生總體的效果。
主人忘歸客不發
似「訴」平生不得志
由於文學欣賞者信任想像有時甚於信任事實,想像就跨出了比喻的範圍。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這一段跟上一段不同,這是描寫。它寫自己心中的錶,而不僅是眾人眼中共見的錶。它寫出錶的一種精神,而不僅是它的物質構造。
從前愛字的人看見一張好字,看見名家書法,十分喜歡,光是這樣看看實在不夠,愛字的人拿很薄的紙鋪在原蹟上,用毛筆,用很細的線條,把字的輪廓描下來,描出一個一個空心的字來。愛字的人就有了一個副本,這個副本叫「雙鉤」,雙鉤是「描」出來的。其他愛字的人看不見原蹟,只看雙鉤,從雙鉤中去溫習他以前所見到的原蹟,想像以後可能見到的原蹟。
把鐘錶比成大家族的那段文字,說「它們有一個龐大的家族;族長住在氣象局。它們還有國際背景,跟格林威治天文臺息息相通。它們有嚴密的指揮系統,每天中午十二時正,全族照例要向族長報到校正自己的錯誤。」這段文字裏的家族、族長、國際背景、指揮系統、報到,都是隱喻。
第一,你正在寫波浪滔天,忽然放下波浪,去寫群山萬壑,因為山峰山谷和波峰波谷有些相像。
院子裏的燈打開了,枝枝葉葉的顏色深得發黑,那新放的曇花卻白得耀眼。近前細看,花瓣薄得出奇,瓣那麼大,只有一丁點兒連在蒂上,在夜晚濕涼的空氣裏暗暗顫抖,怪不得開了就謝,不能持久。正想著,已有一個花瓣悄然跌下來,被葉叢托住了。
想想看,鐘錶和人的生活多麼密切,人人身上像是裝上了自動開關,內通五臟六腑,時間一到,就站起來往外走,時間一到,就躺下去睡。
我們要好好的體會這個「描」字。現在輪到我們「描」出景象,供別人去溫習去想像。我們「描」,並不藉重線條,而是使用語文。例如:
小弦「切切」如私語
「我看見春神了!」這是一句驚訝讚歎的話,抒情的成分大於敘事。春神是看不見的。我們聽見鳥叫的聲音忽然清亮圓潤起來了,唱得很興奮。而且愛唱的鳥一天天增加。我們看見燕子以巧妙的姿勢用他的尾巴剪開空氣,空氣裏有青草的香味,和一些可以做燕子食物的小蟲。雨比細絲還細,只有在這個季節才會有這樣溫柔的雨,能把田裏的土塊濕透了、土塊還不破開。不久,那連綿的山陵都著上綠色的披風,由山上一直綠下來,綠色的地毯鋪到江岸,一望無際。——我們只能看見這些,這些都是烘托。
它的確是很盡心、很專注的https://m.hetubook.com.com在「描」,但它的底本卻是一種非錶之錶。
世上的事物太多,我們只對其中一小部份比較熟悉,若有人向我們談及一件完全陌生的東西,多半要從我們熟知的東西裏舉出一樣來打比。「東飛伯勞西飛燕」,伯勞是甚麼呢?老師說,伯勞也是一種小鳥,形狀和燕子相似,學生(國文課堂上的學生,不是生物課堂上的學生。)就覺得問題解決了。比喻是以熟悉喻陌生,以已知喻未知。中國從前流行的比喻多半是北方人最熟悉的,如冰清玉潔,雪膚花貌;多半是農民熟悉的,如雞蟲得失,狗偷鼠竊。是不是因為中國以農立國,中國文化的發展又自北而南呢?是不是因為創用這些比喻的人熟悉冰、雪、雞、狗呢?
古詩人描寫明月用「皓魄」——潔白的精靈,如果說這是比喻,誰見過皓魄甚麼樣子?這就違反了「以熟悉之事物喻陌生之事物」,可是描寫的效用仍然很大,因為事實上雖沒有皓魄,想像中卻可以有。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我們應該熟讀的作品,這是一首長詩,記述他怎樣在江上「偶然」發現了一位音樂家。他十分認真的描寫了琵琶的樂聲,直接描寫、比喻、哄托和想像都派上用場。
如此這般,也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找出許多比喻來用在我們的文章裏。
這一段文字很樸素很直接的描出一個輪廓來,簡直就是「描花」。
前面那一段寫「心中之錶」的散文,也用了一個比喻,拿打開扇面來比錶面上兩針之間的夾角逐漸擴大。想想看,還可以增加一些甚麼樣的比喻?記住,要用大家熟悉的事物去比陌生的事物,就像用大家都見過的扇面,比擬大家沒有注意到的錶面上畫面的變化。
「錶」可以掛在胸前,可以裝在袋裏,也可以戴在手腕上。戴在腕上的錶叫手錶,女人的手錶設計成手鐲的模樣,實用之外,也是漂亮的裝飾。老式的手錶,十二個數目字規規矩矩,清清楚楚,現在手錶太普及了,每個數字用一根發亮的短棒來代表,戴錶的人憑短棒的位置一望就知道幾點幾分。這樣,錶面的美術設計有了更大的自由,設計出來的樣子千變萬化,買錶的時候會把你的眼睛看花了。——
這一段寫錶和前面寫曇花也不同,寫曇花,「描」的是眼前之花。
「景」不限風景,而是包括風景在內的種種「景象」。一山一水是景,一顰一笑也是;一春一秋是景,一生一死也是。寫景的方法用「描」。
夏季常有大雨,將雨之時,雲暗天低,空氣中有一種看不見的壓力,想直接描寫這種壓力頗不容易。詩人說:「萬木無聲待雨來」,他拈出「萬木無聲」四字使我們感覺到壓力之存在,儼然是三軍肅靜無譁,等候將帥出場。音樂的美也不容易直接描寫,所以白居易描寫秋夜江上的琵琶演奏,演奏完畢時的景象是「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附近有很多船,船上都沒有聲音,那些人當然不是睡著了,是被音樂陶醉了。音樂的美有時很莊嚴,使人也「萬木無聲」起來。江心秋月是美的,靜的,好像音樂凝固在江裏,好像沒有那麼美的音樂就沒有這麼美的江月。曹子建寫洛神,形容她「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她的身材恰恰好。又形容她不必搽粉,倘若搽粉就太白了,也不必搽胭脂,搽胭脂就太紅了,她的膚色也恰恰好。這幾句描寫太像是烘雲托月了,他圍著美人四周寫「非美人」,留下空白,而空白就是美人。
代表十二個數字的十二根短棒環繞圓心整齊的輻射著。秒針急急忙忙的去撥動每一根短棒,使它們產生意義。然後分針慢吞吞的去做同樣的事,和-圖-書使那些短棒產生另一種意義。三種針的位置和關係不斷變更,在錶面上切割出許多角來,夾住那不可捉摸的時間。
如聽仙樂「耳暫明」
漂漂亮亮,簡簡單單,乾乾淨淨,卻是讓你百看不厭,像雙鉤描出來的名家的字。
滿座重聞皆掩泣
我們作文總是避免把說明當做描寫使用,而在描寫時,又常常使眼前景象和心中景象交織交融。就方法而論,前後兩段描寫「錶」的文章不妨混合重組。對作文有興趣的人何不拿它當做一個習題,看能做出甚麼樣的結果來?
這得平時費些觀察的功夫。「玉在山而石潤」,我們沒見過,但是我們走進一個人的住所,他結婚了沒有,倒是看得出來。即使主人外出,室內無人,一個有主婦管理的家,和單身漢的家,應該有許多不同。我們總能「看見」主婦,一個勤儉的主婦,或是懶惰的主婦,或是大而化之的主婦。
於是可以發現,許多成語乃是變形的比喻。成語「借鑑」,好像很陳舊了,「找個鏡子來照照看」就新鮮些,其實兩者的意思還不一樣?「穹蒼」,天空像一個圓形的帳蓬的蓬頂。「耿介」,那人的脾氣好像一身鎧甲從來不換睡衣。「開張」,那人的商店像一張弓般的拉開了,(那人開了店,精神緊張得像一張拉足了的弓。)
東船西舫悄無言
幽咽流泉水下灘
「她像百靈鳥一樣愛唱。」
「看臉色」的經驗人人有,有時候,我們一步跨進辦公室,看見大家的神色,就知道這裏剛剛發生過一件可笑的事,或是令人憂慮的事,成語有「面面相覷」、「相顧失色」,我們用熟了,用慣了,習焉不察,忘了初創者的匠心。電影常在恐怖的事件發生時去特寫許多人的臉,惡人把好人吊死,導演「不忍」把好人絕命的樣子照出來,就去照在場目睹的人,照他們的臉,照出憤怒、恐懼、哀痛,或是痙攣抽搐。
以上幾種句型不論怎樣變化,「喻」和「被喻」都在句中並存。比喻最高的技巧是,被喻之物完全不見了,只有「喻」在發揮。「水深火熱」說的不是水火,「金玉其外」說的也不是金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如果只是說泉水,杜甫還能算是詩聖嗎?這些都另有所指,都是比喻,「被喻」的部份隱藏不見,因此稱為隱喻。
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裏充滿了比喻。它有一定的句型,容易覺察。我們耳濡目染,(你看,「濡」和「染」就是比喻。)早有心得。日常語言裏也有烘托,比較少,又往往被我們忽略了,一旦需要使用,不免生疏。其實烘托並不困難,只要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如果描寫不出來,或者覺得這一點兒描寫還不夠,你就放開你要描寫的主體,圍著它的四周打主意。
這樣的作文當然不壞,可是引在這裏,我得說它幾句壞話。它「說明」的功用大,「描寫」的效果小。如前所述,描寫使我們對久已熟悉的事物有新的感受。沒見過手錶的人恐怕很少吧,手錶是大家「司空見慣」之物,這個題目不寫則已,要寫,用灌輸常識的態度加以「說明」,未免多餘。
馴至——像是你的心愛的小貓,慢慢的走過來,悄悄的挨近了。
無論是描花或雙鉤,都是謹細的,節制的,所需要的技巧是單純的。兩段寫錶的文字,正是如此謹細的、節制的、單純的去「描」眼前的或心中的錶。也許這樣才使讀者充分體會用語文去「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實際上,作家寫作的時候並不如此小心翼翼,他還有很多方法可用。他們深知若欲使眼前與心中交融,非增加若干自由不可。有些地方我們得立刻向他們學習。
倒霉——他好像一交跌在一堆腐爛的垃圾上。
想想看https://m.hetubook•com.com,臺北火車站臨街裝置的電鐘,高高在上,萬人仰望,夜晚有光照亮鐘面,怕不像一輪明月?臺北人可能沒好好看過臺北夜空的月亮,一定仔細看過這座鐘。每天有多少人神定氣閒的來到鐘前,抬頭一望,馬上小碎步跑起來了;多少人急急忙忙來到鐘前,抬頭一望,站住,掏出一隻香煙來,點上了。
有一次,一位畫家為人畫像,我們圍在旁邊看。被畫的人和畫家相向而坐,我們則站在畫家背後,被畫的人是看不見畫的。十分鐘左右,一張鉛筆速寫人像完成了,這時被畫的人可以看見畫了,可是他並不馬上看畫,他對我們說:「我知道他畫得很好。剛才他作畫的時候,我從你們的眼睛和神情知道他畫得很精采。」
鐵騎突出刀槍鳴
再用想像描寫。
下面的例子可以說明想像的魔力。白居易用「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描寫音樂,後來出現了「珠走玉盤、水行花底」的成語,用來形容美麗的聲音。事實上,「珠走玉盤」的聲音誰聽見過?何以知道那聲音很美?如果作一實驗,珍珠在玉盤中跳動的聲音可能並不悅耳。然而人們「甘願」由珠玉之美去想像珠走玉盤的聲音之美。西諺有「金蘋果落在銀網裏」的說法,這句話在事實上只有視覺之美,想像中卻兼有聽覺之美。
小弦切切「如私語」
第二,暫時放下要寫的景象,去寫那景象周圍事物的變化。就是烘托。
「如聽仙樂」耳暫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
——
暴燥——他成了在烈日下劈拍響的乾柴。
又聞此語重「唧唧」
想像力是一種無中生有、推陳生新的「巫術」。有時候,整篇作品都是想像的產物,例如神話。白蛇和許仙的戀愛故事,除了地名,全屬虛構,堪稱「大巫」。另有一些作品,寫實際生活,僅在局部細節用想像來加強描寫,堪稱「小巫」。本文所述的想像歸於此類。本文又特別把想像與比喻、烘托分開,用以專指陌生的、「想當然耳」的、不可能發生的然而感性特強的景象,以突出想像並激發想像力。如果沒有豐富的想像力,像「酒到盃乾」這種句子(形容大家豪飲)怎麼寫得出來,怎麼看得懂。「酒到盃乾」還可以解釋,形容絕對祕密的文件而說是「先燒後看」,那就連解釋也難了。
比喻的基本句型是「像——一樣」,為免呆板,可以變化。「語言的價值像銀子一樣,沉默的價值像金子一樣」,可以簡化為「語言是銀,沉默是金」,不用「像——一樣,」用「是」。「山是眉黛聚,水是眼波橫」,這是一個變型。你可以做一個練習;把許多「像」型的比喻改為「是」型。
大弦「嘈嘈」如急雨
「她唱成一隻百靈。」也就是
水泉冷澀弦凝絕
作文怎樣「烘托」呢?通常是不直接寫我們要寫的事物,去寫那事物引起的反應。前面寫鐘,忽然離開了鐘,說是有人看了鐘以後神色緊張,有人看了鐘以後從容不迫,那幾句就離「烘托」不遠,倘若沒有鐘,人們就不會有如此的動作表情;今竟如此,讀者就會對鐘之存在有深刻的印象。
描寫心中的景象。
(二)用比喻去描寫聲音:
——這是一個扁平的小小的盒子,裏面裝著精巧的機件,發出滴滴的響聲。每響兩下,算是一秒。它計時的功能隔著一個玻璃罩子顯示出來,這一部位叫「錶面」,由一到十二環繞著十二個數目字,代表十二個小時。錶面的中心有一根細軸,是三根細針——秒針、分針、時針——的樞紐,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步;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步。時針走兩圈是廿四個小時,代表地球繞日一周的時間,稱為一天。
「間關鶯語」https://www.hetubook.com.com花底滑
大珠小珠落玉盤
李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是想像,平實的說法乃是,中國的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黃河由西北高原順著地勢流下來。蘇東坡月夜泛舟,聽人吹簫,形容簫聲可以「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嚴格的說,都屬想像,放寬一點說,下一句如果是烘托,上一句「必定」是想像。「閒花落地聽無聲」是白描,形容落花有「碎聲」(跌碎了的聲音)是想像。「大江流日夜」,江水日日夜夜奔流不息,是實景,若是解釋為江水把白天沖走了,把黑夜沖走了,把光陰沖走了,那就是想像。「夜黑成了一瓶墨汁」,是比喻,「夜黑得可以用刀切」,是想像。野火燒山,白天半邊天是黑的,夜晚半邊是紅的,是實景;七天七夜以後,火熄了,整座山大概也熟透了吧,是想像。
描寫,寫的是景。
「間關」鶯語花底滑
還有一個變型可以叫「想」型,「雲想衣裳花想容。」「比喻」能發生功用本靠人的聯想,由花想到她的容顏,是因為她的容顏像花。於是,「夜晚,我一看到火車站尖頂上的時鐘,就想起中秋明月。」「我看見月亮,想起檸檬。」都可以作比喻用。但是「看見檸檬想起維他命C」就不是比喻了。試試看,找一些「像」型的句子改為「想」型。
想想看,每一個手錶都不是孤立的。它們有一個龐大的家族,族長住在氣象局,它們還有國際背景,跟格林威治天文臺息息相通。它們有嚴密的指揮系統,每天中午十二時正,全族照例要向族長報到校正自己的錯誤。
描寫眼前的景象;
(三)烘托
江州司馬青衫濕
唱名——他像唱歌一樣念出那些人的名字。
好的描寫使我們對陌生的事物恍如親見親歷。
比喻、烘托和小巫的想像可以在一篇文章裏混合使用。
秒針的針尖極細,細得黏在表面上,每走一步都要費盡力氣擺脫吸力。它的貢獻實在大,把一個扇面打開再合上,合上再打開,每打開一次換一幅畫,令人觀之不足。難怪世上有許多人戴著名貴的錶,卻從來不守時間,他們八成是看呆了。
從前的大姑娘都會「描花」,描花是繡花的預備工作。繡花先有底稿,各式各樣的底稿在閨閣之中輾轉複製,那時沒有影印機,她們的辦法是拿薄紙鋪在原稿上,以極細的筆畫把「花」的輪廓畫出來,她畫得很細心,很靈巧,對花鳥蟲魚的線條的美很敏感,這就是「描」。
這就是使用比喻。「發明」比喻的人實在是偉大的天才,替天下後世解決了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用語言文字直接描寫事物,最容易辦到,可惜多半很難出色,但是,你若用這句似乎平凡的話去比擬類似的另一事物,這句話的內部就好像有甚麼潛力忽然奔放出來,予人以毛蟲化蝶的驚喜。「山外有山,忽起忽伏,連綿不斷」,也許費盡心思只能寫到這個程度,那麼,丟下山峰去想海浪,海浪也「忽起忽伏,連綿不斷」,用海浪去「比」群山,說群山是凝固的海浪,海浪就救了群山。也許有一天,還可以用「忽起忽伏,連綿不斷」的群山去救海浪,把海浪描寫成「沸騰的群山」。兩個牛皮匠,一個諸葛亮。
晚涼天淨月華開
好的描寫可以使我們對久已熟悉的事物有新的感受。
母金——那筆錢像一隻母雞,過一些日子就生出一枚金蛋來。
楓葉荻花秋「瑟瑟」
也還有別的美。九點十五分的時候,分針時針拉平,秒針正指著十二點,剎那間,十,十一,十二,一,二,五根短棒都特別光亮柔和了,因為一根明燭正插在平臺上映出半圓。緊接著,秒針移到橫線之下,在中間垂直而立,立成一根柱子,支持著一團傘形的花球。
「他像鋼鐵一樣經過鍛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