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柯拉蓉「尋根」
——港行散記之一
相形之下,許氏長房的家道,不如二房,許瑞益原已在家鄉娶妻生子,子名許團禮,一直由叔父撫養,唸中學時,課餘助其叔父操作榨糖機器,一次指導工人操作時,不幸爲機器切斷四指,以後不知是何原因,回到家鄉,與一潘姓女子結婚;婚後不久,許團禮染患鼠疫而歿,其妻正懷有四個月的身孕。臨終遺言,不論生男生女,俟十六歲時送至菲律賓,投靠許玉寰。潘氏生的是一個兒子,取名源興;時爲民國三或四年。
許玉寰生有一子二女,子名未仁壽,教hetubook.com•com名是何塞;他有四子,其中之一名何塞.許寰哥第二,卽爲柯拉蓉的父親。柯拉蓉兄弟姐妹八人,她行六。這個家族的經濟勢力相當雄厚,以擁有巨大的甘蔗園,經營糖業爲主;有一兄名小何塞.許寰哥,曾任衆議員。此外,同祖的兩堂兄,一個是赫赫有名的椰子大王;一個是馬尼拉生力啤酒廠的董事長。
仍住在同安原籍的許源興,今年七十二歲;由於鴻漸村是僑鄉,所以他成爲「承包政策」下的一個自耕農。由楊柳和-圖-書爲他拍攝的照片中看,面目與柯拉蓉依稀相似,濶口大鼻,鼻翅兩旁有很深的溝紋,這些柯拉蓉的相貌特徵,同樣也出現在許源興的臉上,所不同的是,他沒有常掛在柯拉蓉臉上的微笑,而是嘴角下垂,顯得神態抑鬱而已。
(一九八七年元月六日香港)
許源興長至十六歲時,其母照亡夫遺囑,遣之往依叔祖許玉寰。其時菲列賓爲美國殖民地;許源興申請入境,並未邀准,輾轉流落至馬來西www.hetubook•com.com亞,任店員謀生,但仍未放棄至菲律賓的希望,如是七年,終成宿願。不過在馬來西亞成了家,婚後偕妻回里,不久,抗戰爆發,想往菲律賓投親的願望,也就更渺茫了。
爲美國「時代週刊」選爲一九八六年世界風雲人物的菲律賓總統艾奎諾夫人,閨名柯拉蓉,姓爲許寰哥,再加上她丈夫的姓,所以全名成爲「柯拉蓉.許寰哥.艾奎諾」。她實際上是華僑的後裔,姓許,祖籍福建同安。去年,柯拉蓉曾派遣其農業部副部長兼糧食署署長王海棉爲特使訪和圖書問同安,旨在「尋根」。今天(一月六日)香港「明報」刊出一篇特稿;作者楊柳的出生地名爲霞陽村,距柯拉蓉的故鄉的同安縣角尾鎮的鴻漸村,只機車半小時的途程,去年秋天,她曾特地到鴻漸村義務爲柯拉蓉去「尋根」,收穫豐碩。
鴻漸村離厦門不遠,村中有二千四百餘人,大部分是柯拉蓉的族人,只有十戶異姓,都姓黃,此外有三百多人僑居菲律賓。
不久,許玉寰皈依天主教,教名「扶西」;而且娶了菲婦爲妻。婚後遷往中呂宋打拉省卑厄圭經營小莊園,逐漸發達,m•hetubook.com•com終於在中呂宋富甲一方。那時有地位的華僑,取名字流行一種中西合璧的方式,而姓氏則爲原來的中文名字,如爲三字,則可省略中間一字,另綴一作爲尊稱的「哥」字,因此,許玉寰的全名便變成「扶西,許寰哥一世。」
柯拉蓉的曾祖父名叫許玉寰,又名許尙志,有一兄名許瑞益,清朝咸豐十一年(公元一八六一)也就是英法聯軍内犯之後,文宗駕崩熱河,發生「辛酉政變」的那一年,許氏兄弟離鄉背井,南渡至菲律賓,許瑞益在馬尼拉謀生;許玉寰則在丹轆經營蔗糖業,兄弟倆經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