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熱河與長城之戰的檢討
11.4 日軍掌握作戰的優勢
而關東軍在武滕信義指揮下,有如脫胎換骨般的發揮高超水準的戰力,一掃過去受困於東北義勇軍的形象,也是出乎蔣介石與張學良的意料之外。武滕信義只以兩個師團加兩個混成旅團的部隊,就敢大膽的發動熱河之戰,造成中國部隊幾乎措手不及的應戰。中國方面則是由於軍力的調度,特別是後勤支援,有著根本無法克服的困難,因此對和*圖*書於進駐塞北寒荒的熱河作戰,本來就是有些應付輿論壓力的消極作戰。當時張學良眞正的主力作戰佈署意圖,不在熱河而是在長城沿線抗敵,以確保河北平津,熱河反而成爲陪襯的作戰,只要能有抵抗的表現就好。不料熱河作戰的表現過於差勁,造成華北人心與軍心的全面浮動,蔣介石只有在匆促之間北上,張學良負責請
https://www.hetubook.com.com
辭,蔣臨時重新佈局,在長城沿線與日軍作戰。雖然當時各軍在長城的作戰,特別是中央軍防守古北口到南天門的血戰,幾乎是以全師犧牲爲代價,西北軍在喜峰口與羅文峪甚至出現成功的逆襲,而東北軍王以哲部、何柱國部與晉軍商震部、傳作義部,在灤東也都有相當英勇的抗敵犧牲,但是當時中國部隊,根本對於現代新式的火力所知有限,在長城地區堅硬地形難以臨時構建有效的防禦工事,而日軍使用空軍與重炮的優勢火力,造成中國守軍陣地幾乎全毀,也就無法成功地對抗日軍的攻勢。不過這系列的戰鬥,證明了中國軍隊的確敢於犧牲,不再是一支望敵潰散的「太監軍」了。和圖書https://m.hetubook.com.com
當然從戰略對抗的角度而言,日軍進兵熱河的戰略目標非常淸楚,攻佔熱河,痛擊華軍,以切斷關內對東北義勇軍的支援,並且擴大華北分裂的局勢。但hetubook.com.com是中國軍隊的戰略目標則並不清楚,張學良先是期望熱河能夠成爲中日兩國的一個緩衝,以儘量的拖延雙方衝突的時間,減少東北軍的傷亡,蔣介石則是把熱河的保衛戰,當成一場維護政局安定的犧牲打,作戰目標不在保住熱河(因爲根本也保不住),更不是就此進行中日全面的戰爭,而是要給國人一個抵抗的交待,以安撫民心,同時能讓日軍多付出一些侵略的代價,而稍知收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