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滎陽對峙
七、劉賈、盧綰開闢敵後戰場
劉邦接受了酈食其的意見,修正了退守鞏縣洛陽的戰略,開始謀劃奪取成皋、滎陽和敖倉。
得到項羽領兵東去征討彭越的消息後,劉邦軍仍然堅持防守戰略,大力加強鞏縣——洛陽一帶的防守,全力構築新的縱深防線,準備迎接項羽歸來後楚軍可能發動的新攻勢。對於已經被楚軍攻佔的成皋——滎陽——敖倉地區,劉邦考慮接受現狀,乾脆放棄。
劉邦接受了鄭忠的建議,命令劉賈與盧綰,統領兩萬步兵和數百騎兵,由白馬津渡過黃河,與彭越呼應配合,在楚國境內大規模展開游擊戰和破壞戰。
漢軍挺進敵後的戰術,迅速收到了巨大的效果。楚軍後方不穩,後勤供應出現了障礙。特別是彭越,他得到了劉賈和盧綰軍的聲援後,大肆出動,在舊魏國地區頻頻展開軍事進攻,一口氣攻下了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池。一時間,東郡告急,碭郡也告急,滎陽前線的楚軍,與首都彭城聯通的交通要道——三川東海道被截斷。項羽不得不再次回過頭來對付彭越。
項羽對彭越的游擊騷擾,既惱火又無可奈何。一打就跑,一走他又來,除了自己親自來,楚國上下還真是沒有人鎮服得了這王八蛋。不過,項羽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對付彭越了,因為西方的戰事和-圖-書又告吃緊。劉邦趁項羽收拾彭越的空子,奪回了成皋,緩解了滎陽之圍。
「如果肯投降,任命你為上將軍,封三萬戶。」
劉邦得到了韓信軍後,軍勢大振。漢三年八月,大軍向南開拔,臨近黃河,屯駐在小修武一帶。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一行自稱漢王使者,持節奉詔書乘車馳入韓信軍軍營,徑直奔韓信張耳的住處而來。韓信張耳二人,尚在睡夢當中,劉邦在夏侯嬰陪同之下,先後進入二人的臥室當中,奪取了二人的大印,下令召集部下將領集合聽令,重新部署軍事,調換各部將領,將大軍的指揮權完全置於自己的掌控當中。
曹咎是項梁的救命恩人,是項氏家族秦王朝時代以來的友人和親密戰友。曹咎本是秦的蘄縣獄掾,也就是司法部長。項梁犯法,被拘留在內史櫟陽縣(今陝西西安臨潼北)獄中,曹咎曾經修書請求櫟陽獄掾司馬欣幫忙,釋放了項梁。項梁項羽起兵後,曹咎前來投奔,成為楚軍將領,深得項氏家族信任。鉅鹿之戰後,曹咎與出任秦軍大將章邯之長史(秘書長)的司馬欣取得聯繫,促成了章邯的投降,立了大功。滅秦後論功行賞,曹咎爵封海春侯,官拜大司馬,成為項羽帳下的大將。
和-圖-書被驚醒的韓信張耳二人,知道是漢王來到軍中,大驚失色。待到二人來到劉邦面前請謁問安時,劉邦的軍事部署和人事安排已經就緒。劉邦命令趙王張耳巡行趙國各地,安撫地方,守衛國土。任命韓信為漢相國,重新徵兵趙國,整編後東進征討齊國。屯駐修武的大軍,統統交還漢王親自調遣。當然,不放心的劉邦沒有忘記為韓信配上兩名親信大將,一位是曹參,一位是灌嬰。
項羽大怒,下令將周苛活活煮死。當時,韓王信也做了俘虜,他表示順從,得到了項羽的寬恕。
九月,項羽決定再次親征彭越,恨不得生擒這噁心的土匪,活活煮了才解恨。經過考慮協商,項羽將鎮守滎陽的重任託付予驍將鍾離昧,鎮守成皋的重任託付予大司馬曹咎。臨行之前,項羽對曹咎放心不下,告誡說:「務必謹慎堅守成皋。如果漢軍挑戰,絕不要應戰,只是不要放過漢軍東進就行了。我預定十五天內擊破彭越,安定東郡和碭郡,隨即回來與你會合。」
彭越長於野戰游擊,他趁項羽不在的時機,將楚國的後方攪得雞犬不寧,鬧了個天翻地覆,張狂到聲稱要攻取徐州。聽說項王親自領兵前來,彭越不敢造次,虛晃幾槍,帶領部隊撤退,撒丫子又竄回到東郡m•hetubook•com•com一帶的黃河岸邊,由白馬津渡過河,保全實力。
項羽分封天下,看重舊情新功,封司馬欣為塞王。韓信反攻關中,司馬欣兵敗投降。劉邦東進攻取彭城時,被裹挾在軍中參戰助威。彭城大戰,司馬欣臨陣倒戈,回到項羽軍中,從此與舊友曹咎在一起,出任大司馬府長史,成為曹咎的左臂右膀。
於是項羽先擱置彭越,領軍西進,再次圍困了滎陽。這一次,項羽卯足了勁,身先士卒,親自背負版築,帶領將士猛攻,終於攻克了滎陽城。漢軍守將周苛被俘,樅公被殺。項羽看重周苛的忠勇,勸誘說:
修武縣位於現在的河南省獲嘉縣,地處黃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為一軍事重鎮。韓信與張耳攻滅魏、趙、代三國後,項羽派遣楚軍一部渡過黃河,聯合三國的殘餘勢力,配合項羽軍主力在滎陽一帶的攻勢,繼續與漢軍作戰。韓信張耳為了往來應對新佔領地的不穩,也為了聲援滎陽一帶的漢軍,將大軍集中在河內郡,隔黃河與滎陽、成皋、鞏縣、洛陽一線成南北呼應之勢。韓信張耳軍的大本營,就設在修武縣。
「臣下聽說,天之所以成為天,自有天道。懂得天道的人,可以成就王業;不懂得天道的人,不可能成就王業。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www.hetubook•com.com為天。敖倉,是天下糧食的儲倉,是多年轉運儲藏的所在。臣下聽說,敖倉至今存糧甚多。項羽攻克滎陽,不以重兵堅守敖倉,而是領兵東去征討彭越,分兵鎮守成皋,這是天賜良機,助我大漢。臣下難以理解的是,正當楚國易於攻取的這個時機,我軍反而退卻固守,不圖進取,豈不是錯失良機?」
就在這個時候,躲過楚軍鋒芒的彭越,瞄準項羽西擊滎陽的機會,又開始活動起來,擊殺楚將薛公,楚軍後方再一次陷入不穩。劉邦抓住機會,準備渡河奪回滎陽,與楚軍決戰。這時候,劉邦身邊的一位近臣,郎中鄭忠建議在楚國的腹地正式開闢敵後戰場。鄭忠勸阻劉邦不要急於與項羽爭鋒,而是堅壁高壘,相持不戰,銷磨楚軍的銳氣。同時,另外派遣一支機動部隊,渡過黃河支援彭越,從後方騷擾楚國,破壞糧道交通,分散楚軍的兵力,使項羽始終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無法實施乘勝西進正面突破的戰略。
攻克了滎陽以後,項羽再接再厲,開始移軍圍攻成皋。劉邦見形勢不妙,趁楚軍的包圍尚未形成,脫出成皋城。這一次,劉邦沒有西去洛陽關中,而是開成皋城北門奔黃河方向而去,馬車由夏侯嬰駕駛,不用漢王旗幟纓飾,輕裝簡練,行蹤詭秘,迅速渡過黃www.hetubook.com•com河,靜悄悄地抵達河內郡修武縣,當晚在城東的小修武館舍住宿下來,自稱是漢王的使者,奉命前來傳達書信命令云云。
劉邦接受了鄭忠的建議,命令劉賈與盧綰,統領兩萬步兵和數百騎兵,由白馬津渡過黃河,與彭越配合呼應,在楚國境內大規模展開游擊戰和破壞戰。從此以後,項羽不但永久地失去了穩定的後方,而且經常性地陷於腹背受敵。
周苛一口回絕,回答道:「你不降漢,定將被虜,你不是漢王的對手。」
對於這個消極防禦的戰略,酈食其表示反對。他直接面見劉邦說:
酈食其接著說:「同天之下,兩雄不能並立。楚漢對峙,長久不能決定勝負,百姓混亂,天下動盪,農夫不能耕作,農婦不能紡織,都是民心無所歸屬不能安定的原因。臣下希望大王趁項王東去之機,迅速進兵,全力收復成皋、滎陽和敖倉,然後依據敖倉的糧食供應,在黃河南岸重建成皋——滎陽防線,在黃河北岸維持河內地區的屯兵,強化太行山各個關口的守備,對於連結河內郡與東郡間的重要渡口白馬津,更要完善整備,加強控制,用這些積極進取的措施,佔據有利地形,向諸侯各國顯示出制服天下的形勢。如此一來,天下民心,就知道應當歸屬於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