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泛談警方與黑社會人物的恩怨矛盾
清潔警察隊伍 慎防黑底滲入
近年來,警方大力進行招募工作。在學警方面,挑選也頗為嚴格。此外,又組織「少年警訊」及開設「少年警察學校」,都證明警方當局銳意改革,湔雪以前市民對警隊種種的不良印象,這是值得我輩小民額手稱慶的。
筆者跟一位老朋友劉君,行經佐敦道龍如茶樓附近,突然嚦嚦鶯聲,有人呼劉君為「老豆」。我們留意一看,原來是一位全副戎裝的女警員。
我們也相信近年來警方的招募工作,是經過縝密安排的。要求的標準亦寧缺毋濫。據悉,若干投考者條件稍有不符,亦難以獲得批准。但「防黑」方面,仍然略嫌不足,倘若具有黑社會會員身份的青年男女,真的洗心革面,棄暗投明,自然值得慶幸;萬一這類人物只是興之所至,或者為了過千元月薪的待遇所吸引,才獻身警界,則日子長了,是否會故態復萌;或者成為「老差骨」之後,拿他(她)們昔日在黑社會組織所學的「本領」,用於貪污枉法方面,那便糟了!因為昔日還是見不得光的黑社會人物,作奸犯科也只能暗地裏進行;如今,卻是握有權力的警員,要幹壞事則如虎添翼,防不勝防。一九七八年發生一宗兩名當和圖書值探員,以冚賭為名、打劫為實這宗較突出的事例,便足為殷鑒。據傳說該兩名大胆警探,未加入警隊時,早便是黑社會人物了!
以上兩則事實,說明了在客觀環境影響下,青年人不一定壞到底,自然也不一定好到底。曾在風月場中討生活的少女,和廁身黑社會組織的浮滑青年,竟能投身警界,為社會服務,自是可喜可賀;但另一方面,警察隊伍仍未能根絕黑社會人物的滲入,也是無可置疑之事。
劉君向對方點頭招呼之後,便匆匆話別。筆者則瞠目結舌,百思不得其解。蓋與劉君相交二十餘年,知道對方至今仍屬光棍一名,怎會突然殺出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兒?劉君大槪也看出我滿腹疑團,便邊行邊解釋。原來劉君以前在灣仔某舞廳任職「大班」,手下鶯鶯燕燕,南朝金粉,北地胭脂,為數不少。而舞場慣例,舞|女稱「大班」為「老豆」,剛才那位「師姐」,便是他當年旗下鶯燕之一,且還是隸屬「單義」的「女英豪」。
據筆者所知,若干黑人物被捕,由警探錄取口供之際,當他們供出屬於某一黑社會單位時,警探往往亦會在有意無意之間,表示自己從前和*圖*書也是此道中人,對被拘者也盡量表露善意。此類方法,勿論其為錄取口供時的一種「技巧」也好,抑或爭取被拘者的信任也好,都是要不得的。儘管那位警探從前曾是黑社會人物,但此時此地,立場迥異,敵我分明,絕不能以這種方法軟化對方,求取工作上的便利。即使是一種「從權」的辦法,這種辦法也是等而下之,近乎卑劣的。
上文提及二十年前因招募工作困難,才會給黑人物乘機滲入。如今呢?待遇提高了,質素提高了,取錄標準及訓練課程也相應提高了,應該不會再有此類情形發生了罷!如果不是諱疾忌醫,要筆者講真實說話的話,則那種情形仍然未能根絕,只不過大為減少了罷!
然而這些都是說來容易,做則艱難的事。正如上文說的,黑社會人物跟普通市民並無二樣,要把「防滲」工作做到百份之百,自是十分困難。只要警方高層人物,對這方面特別留意,把警隊質素日益提高,使貪污風氣減至最低(自不能完全根絕),社會治安不至江河日下,則我輩小民,也不能過於苛求了!
筆者還聽到一樁駭人聽聞的傳說:六十年代初期,一名外籍督察(幫和圖書辦),不知為了「好奇」抑或「受命卧底」,竟然參加「十四K」黑社會組織。某次「十四K」與「新義安」發生磨擦,進行大決鬥時,這位外籍督察不但應邀助陣,且還身懷手槍,參加「戰役」。筆者希望這個傳說並非事實,倘若確有其事,那真是吾欲無言了!
一般人對於黑社會人物的印象,大都認為窮兇極惡,滿口粗言穢語,動輒揮拳相向,衣履不整,「爛」氣逼人的了!這只是「想當然」的想法。類似上述的典型人物自然不少。但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曾受相當教育,在社會上具有優越地位的也頗不乏人。例如「十四K 」的一名「白紙扇」譚×祥(已去世五年),便是同濟大學的「理學士」;「粤東」的一名叔父周×麟,便是中山大學的「文學士」。其餘身為經理、董事、大機構高級職員、律師樓高級文員,以及船長、大副或輪機長的高級海員,也比比皆是;至於時下的一班富家子弟、小開少東等,則更不必說了;這些人都以身為黑社會會員為榮。例如幾年前發生的綁架少女案,其中人犯,便有某著名老藝員的獨生子李×宗在内。李父在電台的知名度頗高,經營房
和-圖-書地產也賺了不少財富。李×宗本人就讀於貴族書院,專職褓姆侍候,私家車接送上學,像這樣的一位大少爺也會進行綁架,且還身為「和勝義」黑社會會員。其他的可想而知了!
另一位友人之子,平素不學好,無心向學,就業也高不成低不就。朋友為此大傷腦筋,私下跟筆者一再訴苦,並且透露這位世侄結交壞人,已廁身黑社會組織「老聯」門下。筆者當時除了多方慰解之外,對這位朋友實在是愧難相助。但這半年來,再聽不到朋友提起這個不肖之子了!詢問之下,原來已投考警察學堂,現仍接受嚴格訓練之中。
筆者無意舉出這些事例,去抬高黑社會人物的「身價」。但這又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能不秉筆直書。嘮嘮叨叨一大堆,也無非希望引起讀者注意,黑社會問題,並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末簡單。
但問題又來了,如何才能分別投考者是否黑人物呢?假如沒有犯罪紀錄,那是並不容易區分識別的。
據筆者所知,警隊招募學警,除學歷、體格之外,對於報名投考者是否黑社會人物,也非常注意。甚至家屬成員中有黑社會人物者,亦不取錄。
戰後以至六十年代中期,據筆者所知https://www.hetubook•com•com,偵緝部門的警探,未曾參與警察工作之前,便具有黑社會會員身份的,大不乏人。故警探也被部分市民譏為「有牌爛仔」。驟然聽來,警探隊伍之中,竟然有黑社會人物存在,這還了得?其實也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之處。因為當時警察待遇不高,市民們也普遍存有「好仔唔當差」的心理。鼓勵子弟投考警察的父兄,百中無一。為了解決招募上的困難,警方也只好把招募水準降到最低點。幾乎可以說是「逢考必錄」(當時投考獄警連短期訓練也沒有,今天報名,明天當值)。如此情形之下,警隊中滲進黑社會人物,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回頭寫述警察隊伍,有被黑社會人物滲入的可能性問題。如要刷新警務工作,要提高警察士氣,要市民對警察尊重和友善,都萬萬不能忽視這個問題。
警隊的「老差骨」之中,筆者相信確有黑人物存在。「和勝義」的「黑仔耀」,是「桃李滿天下」出了名的大阿哥。他的「門生」、「門孫」之中,現役的警員和獄警(即「二級助理督導員」)便超過十名以外;現在台北作高級寓公的顏大探長,也是「福義興」的「紅棍」。此點,多名「福義興」的叔父輩均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