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林肯傳:性的光輝

作者:戴爾.卡內基
林肯傳:性的光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部 奮鬥的歷程 三 無價的珍寶

第一部 奮鬥的歷程

三 無價的珍寶

他常常手中捧著《史考特教本》,在樹下走來走去,朗讀《哈姆雷特》對伶人的吩咐,複述安東尼在凱撒遺體前的演說:「各位朋友,羅馬同胞,鄉親們,請聽我說,我來是要埋葬凱撒,而不是讚美他。」
閱讀的教材以聖經章節為主,用華盛頓和傑弗遜的筆跡為練字範本。林肯的字體既清晰而且和這兩位總統很相像,不但引起眾人議論紛紛,連不識字的鄰居都步行幾哩路來請亞伯拉罕.林肯代他們寫信。
喜歡搬家的老湯姆感到害怕而又灰心,連忙處置了豬隻和穀物,將長滿樹樁的田地以八十元的價格出售,造了一輛笨重的篷車,這是他擁有的第一輛車子,將家人和家具全都搬上車,吩咐林肯執皮鞭,對公牛吆喝幾聲,就動身前往伊利諾州的一處山谷——印第安人稱它為山嘉蒙。即糧食豐富的土地之意。
他在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後,曾說:「我在相當的年紀後所知仍然不多。不過能讀、能寫、略通算術,如此而已。此後我就沒有再去上學了。在如此貧乏的教育基礎上,我能夠達成現在這一點小成果,完全是日後在基於需要的情況下,時時自修取得的知識。」
林肯也把《奎恩笑話集》帶到田間,當他跨座在圓木上朗讀時,聽眾的轟然笑聲響徹林間。不過,這麼一來,穀物中間雜草叢生,田裡的小麥也發黃了。
他開始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質。他不但想寫出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甚至寫起詩來,並且把自己的詩句和散文拿去向鄰居威廉.伍和_圖_書德請教。他記誦詩句,再背給人聽;而他的文章更是引人注目。有一位律師對他談論國政的文章印象很深,幫他尋求發表機會。俄亥俄州的一份報紙就曾刊出林肯所寫的關於克己的文章。
學會閱讀,使得林肯見到另一個新的神奇世界——一個他從未夢想過的世界。這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他的視野闊大,有了夢想。而且二十多年中,閱讀始終是他生命中最熱愛的事情之一。他的繼母為他們帶來了五冊藏書。聖經、伊索寓言、魯濱遜漂流記、天路歷程以及水手辛巴達。小林肯將它們視為無價之寶,仔細的閱讀。他把聖經和伊索寓言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反覆閱讀,不論文風、說話方式、提出的論點都深受這兩本書的影響。
抵達文生尼斯,二十二歲的林肯才第一次見到印刷廠。一家人到達狄卡特後,就在法院廣場上搭營。二十六年後,林肯指著當年停放篷車的地方說:「那時候,我真想不到我有當律師的智慧。」
五年後,他以不定期上課的方式在另一所學校求學——他自稱那是「一點點學的」。
至於他的老師,都是一些信仰巫術、相信地球是呈扁平狀的無知的流浪教員。可是林肯在斷斷續續的求學過程中,養成了人類最珍貴的特質——甚至大學教育也不過如此,對知識的熱愛,對學問的渴望。
公牛在慢慢前進,笨重的篷車吱吱嘎嘎的翻越印第安的山嶽,穿越密林,橫渡無人居住的荒涼伊利諾草原。在夏季驕陽炙熱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烘烤之下,他們在長滿六尺高枯萎黃草的荒原上,足足走了兩個星期。
雇用林肯的農夫抱怨他太懶,「懶得可怕」,他坦承這種指責,他說:家父只教我幹活兒,可沒教我喜歡這個呀。
你若不肯開懷暢飲,那麼我可真是罪過。
林肯當選國會議員時所填寫的自傳表上,教育程度上是「不全」二字。
下田工作的時候,他也將書本帶在身邊,馬兒躲在穀堆後面休息,他就坐在圍牆頂欄上看書。中午他不與家人一同進餐,卻一手拿著玉米餅,一手捧書,兩腳高舉過頭,看書報看得入神。
就在公牛拖著林肯一家穿過草原的同時,國會裡正在激烈地辯論州政府有沒有權利退出聯邦政府。期間,但尼爾.威伯斯特從參議員座上起立,用低沉嘹亮的聲音發表了一篇被林肯視為「美國最堂皇的演說範本」。那次演說名叫《威伯斯特答海涅書》。那次演說的結束語,林肯將其奉為政治信仰:自由和團結是永遠不可分的。誰也想不到,美國的分裂問題要到三十幾年後才得以解決,而且也不是偉大的威伯斯特、才華橫溢的克雷或著名的卡豪恩所達成,而是由一個笨手笨腳、一文不名,當時正趕著牛前往伊利諾州的小夥子林肯,達成美國的統一工作,現在他正頭戴樹狸帽,身穿皮褲子,起勁地唱著:
他所受的正規教育至此結束,一共不到十二個月。直到一八四七年他在當選國會議員時,填寫自傳表時,他填的教育程度是「不和圖書全」。
林肯對於求學逐漸熱衷起來,上課時間太短,他就把功課帶到家中去做,紙張又貴又稀少,於是他用炭棒代替筆在木板上書寫。木屋是用劈開的圓木築成,他利用圓木扁平的一面作算術,如果光禿禿的表面全都布滿了字跡和圖形時,只要用刀削去一層,又可以重新開始使用了。
上課的小屋又矮又粗糙,老師幾乎站不直腰,教室四面各省去的一根圓木,罩上油紙當成窗戶。地板和座位則是圓木劈開做成的。
他買不起算術書,特地向別人借了一本,用信紙大小的紙片抄下來,然後用麻線縫合,做成一本自製的算術書。他去世時,他的繼母手邊還有一本這種書頁。
每當他讀到特別吸引人的段落,如果他手邊沒有紙,他就會用粉筆寫在一塊木板上,後來,他自己做了一本粗陋的剪貼簿,寫下所有他心愛的句子。隨身攜帶,仔細研讀,很多長詩和演講詞就這樣背會了。
可是除了這些書以外,他渴望有更多的其它讀物,卻苦於無力購置,於是只好向別人借閱書、報刊、任何其它印刷品。他沿著俄亥俄河往下走,向一位律師借閱修訂版的印第安那法典,接著,又嘗試閱讀《獨立宣言》、《美國憲法》。
他向一個常請他幫忙掘樹樁、種玉米的農人借閱兩三本傳記。威姆斯牧師寫的華盛頓傳正在其中。林肯看了此書以後很著迷,傍晚總是盡量利用日光看到很晚,臨睡前,他把書塞在圓木縫中,當第二天日光一照進小屋,就拿起來讀。有一天,晚上https://www.hetubook•com.com下起雨來,書本浸濕了,物主不肯罷休,林肯只得以割捆三天的草料來作為賠償。
林肯上學時,戴一頂松鼠帽子,穿著皮製的馬褲。馬褲短得離鞋面還有相當距離,以至於發青的脛骨就裸|露在外,任憑風吹雨打。
萬歲呀,哥倫比亞,快樂的園地。
在他借得的書中,最有價值的莫過於《史考特教本》。這本書教他如何公開發言,引導他認識西塞羅.狄摩西尼(古西臘的雄辯家)和莎翁名劇中的精采演說。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他在學校的第一篇文章,是在看了夥伴們所玩的殘忍遊戲後有感而發的——他和朋友們常一起去抓甲魚,他的朋友抓到甲魚後,就把燃燒的木炭放在甲魚背上,以此取樂。林肯求他們不要這樣,並赤著腳把煤炭踢開。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為動物請命的,足見他自幼就顯示出特殊的憐貧恤苦的心。
林肯十五歲的時候才開始認字母,雖然吃力,總算稍能閱讀,至於寫作能力,那就根本談不上了。一八二四年秋天,一位在森林中漂泊的老師沿著鴿子溪來到這片墾殖地,設立私塾。林肯姐弟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新老師阿策爾.朵西的私塾中求學。朵西老師相信只有大聲的朗讀,才可以看出學生認不認真。他在教室裡走來走去,誰若不開口,就用教鞭打誰一下。因此,每個學生都盡量唸得比別人更大聲。朗朗的讀書聲往往在四分之一哩外還清晰可聞。
荷恩敦在《林肯傳》中記載道:「林肯先生曾向我描述這次遠行的經過和_圖_書。他說,那時路面上的冬霜白天融化,晚上凍結,走起來又慢又累人,再加上牛隻同行,一步踩破一塊薄冰,行程更是艱辛。河上沒有橋,除非繞路,否則就要涉水而過。有一天,搖擺在車後隨行的小狗脫了隊,直到大家過了河它還站在對岸。慌得亂叫亂跳,望著水流過破冰邊緣,卻不敢過河。此時大家急著趕路,不願再涉水回去,於是決心拋棄它,繼續往前走。林肯回憶道:『但是我連一隻狗都不忍心拋棄,於是我脫下鞋襪,涉水過溪,得意洋洋地夾著發抖的畜生趕上隊伍。儘管吃足了苦頭,但是小狗的快樂和種種感恩的表現,使我感到很值得。』」
林肯的父親老湯姆終於斷然命令:一切愚行必須停止。可惜命令沒有發生什麼效用,林肯依然故我。有一天老湯姆當著眾人的面,打了林肯一個耳光,把他打倒在地。林肯哭了,卻沒說什麼,父子之間的隔閡從此產生,而且終生未能改善。林肯雖然在父親晚年時資助他,可是一八五一年,老湯姆臥病病危時,林肯並未去探望。他說:「如果我們現在碰頭,恐怕不但不太愉快,而且會很痛苦。」
一八三〇年冬天,「牛乳症」再度漫延,死亡的陰影又籠罩在印第安那州的山谷。
法庭開庭期間,林肯就徒步走上十五哩路程,到河邊的小鎮去聽律師辯論。跟別人一起下田時,他偶爾會放下鋤頭或草耙,爬到圍牆上複述他在洛克港或布恩維爾的律師那兒聽來的話。此外,他還模仿過頑固的浸會派牧師,星期日的時候在小鴿溪教堂裡發表的演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