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愛廬談文學

作者:黃永武
愛廬談文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談灑脫

談灑脫

3知與自信

再則灑脫的人,一定是欣賞自己所從事這行業的人,享受自己所做的工作,對自己不勉強、不欺騙,卽使工作不如意,也能善自調適,元代的黃庚有〈隨隱〉詩道:
道心自許如明月,
世故從他變似雲!
這顆照徹大千世界的心,迷雲盡散,光華圓滿,眞摯自然,給世界帶來新的亮麗,它高掛靑天,超然絕俗,極爲清逸。後來楚石作詩唱和道:「奇哉快樂無憂佛,只個逍遙自在心!」石樹也唱和道:「臥看月在高峯頂,個是無爲道者心!」三位和尙印證的境地很一致,所說「快樂無憂,逍遙自在」,以及「無爲」正道出了灑脫的眞貌。灑脫起於內心的逍遙自在,舒逸不拘,不受外界或內在的牽制引誘,損害其自身的圓滿具足,赤子心一樣的眞摯無爲,才是灑脫的根本。
不忮不求,才能放鬆自己。所以灑脫的起碼表現,便是「心閒」與「安眠」這是放鬆自己後的良好境地。枕上沒有突兀心驚的事,不會失眠驚眠;桌上沒有分神擔心的事,不會食不知味,不必在耀人眼目的功名虛象之後,負擔著吃力的十字架;不必在香車大廳的排場門面裡,卻坐在看不見的針氈上。能做到「一枕忘情付黑甜」,那麼雖是簞瓢陋巷的生活,才有眞正的快樂可言。鄭雲叟又和-圖-書有一首〈偶題〉詩:
君去摩天學孤鳳,
我今飲海盤長鯨。
知的增進以外,還得配上一個心安理得的自我,具備充分的自主性,因爲這些都是自信心的來源,而灑脫,本來就是自信心的流露。明代的汪思作詩道:
所謂灑脫,不啻是放鬆一下。解一解領帶,泡一杯好茶,固然也有用,但眞正的灑脫,不只在衣著談吐上,不只在生活事務上,古人有許多智慧的詩篇,引我們一覩「何謂灑脫」的面貌。
「眞的能不要」,談何容易!就像龍,上天入地,原本是自由的,但聽說世上竟有過「豢龍術」龍若眞的可以被人所養,受口腹的拖累,也就成不了神龍。元代的釋善住,他繪出了灑脫的勝境是:
你有摩天學鳳的本事,我有飲海騎鯨的能耐,我沒有凌駕壓制的動機,你也不生炫耀優越的氣燄,各本性分的高下,相互欣賞與提携,不生「你比我好」「我比你好」的計較念頭,當然更沒有「我不好,你也很差」的糟糕想法,像唐代羅隱詩中所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的自卑忸怩之態。
萬事不求,才是瀟灑的基礎,有一毫想取想得,就是灑脫的牽累,就是世俗的塵埃!拂卻俗塵,無求無欲,不向人折腰,不求人施捨,不拖欠人情,「不受人情免和圖書厚顏」,感情上完全獨立,才是精神上的大富大貴!這說法和寒山子明瑩不磨的心境依然是一致的。
把「灑脫」應用到立身處世上,首先是要熟悉周遭的一切,「知」的增進是必需的在陌生懵懂的世界裡,動輒會鬧笑話,變成「豬頭三」,就是被人「欺生」嘛,哪能灑脫得起來?灑脫的人,一定是「游刃有餘」一定是「棋高一著,活手活腳」,才能談笑生風,顧盼生姿,表現不凡的丰采與襟期。
眾星羅列夜深明,
巖點孤燈月未沈,
圓滿光華不磨瑩,
掛在青天是我心!
灑脫的人,坦蕩蕩地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不會爲自己的優點而沾沾自喜,也不會爲自己的缺點而充滿罪惡感,自己是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不強扮聖賢,不強扮完美無缺,心境寧靜平和,情緒不會極端地起伏,不會一回兒自負地壓制別人,一回兒又自卑地巴結別人,像明代張位寫的「搖尾到今空咋舌,批鱗何日不伸眉」,有時搖尾咋舌,過於卑謙;有時又批鱗伸眉,過於囂狂。灑脫的人,感情成熟,人際和諧,精神飽滿,不墨守成規,心靈中不時流露出新的芬芳。
帆力衝開滄海浪,
馬蹄踏破亂山青,
浮名浮利濃于酒,
醉得人心死不醒。
m.hetubook.com.com
上山下海,奔波不停,癡心追逐,苦心等待,都只是醉於名利罷了!烈酒醺人,還有醒時,名利醉人,到死不醒。儘管有大智慧的人,一再呼籲勸告說:處在「清涼」一些的位置,可以減低焦慮;不要被富貴所奴役,可以少用心機。回到隱居的「盤谷」會比奢侈的「金谷」安全;穿著平民的「麻衣」會比拉風的「錦衣」安心。生活的目標由富貴利祿,轉向山水花鳥,轉向琴棋書畫,就能享用些自然舒坦的精神快樂。然而說歸說,幾人眞能灑脫起來?唐人靈澈早就譏笑過:「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人人嘴巴上都在說要計畫離開名利的戰場,做官苦啊!經商也苦啊!但是眞正能放得下,而在林泉間優游的,卻一個也見不到!
佛家是追求灑脫的,寒山子對這顆「無價寶」的心,最珍視,他活到了一百二十歲以上的長壽,仍顯現眞實的心,一如赤子。心上不留下傷害與滄桑的痕跡,不暗藏軟弱與隱密的角落,他描寫自己光明、自由、灑脫的心靈道:
如果他耕田,他耕的就是賢人伊尹所耕一樣的「莘野」;如果他釣魚,他釣的就是賢人姜子牙所釣一樣的「渭濱」,他幹那一行,就享受那一行的樂趣與成就感,不拘蹤迹,隨遇而安,心無礙滯,保持閒適。這種由「好之樂之」的和_圖_書專注,進而能渾然忘我的人,無論職位高低、職業貴賤,都是最瀟灑的了!相反的,「處處都不如意」「做一行怨一行」,滿肚子苦水吐不完的人,最不灑脫!
世間表面上看來榮貴的人,大概都是睡不著的居多,所以鄭雲叟想把每日枕上安眠暢快的「黑甜鄉」,能够賣給這些榮貴的人,救救他們輾轉反側後的眼紅與心勞!這位似鶴如雲,無拘無束的人,酣眠美食,不涉是非,充分放鬆自己,做到了「最喜心閒百無事」「身與浮雲處處閒」,相形之下,他是十分灑脫的。
想要眞灑脫,便要做到「無所求盼,無所等待」卽令「求」與「待」略爲減少,「灑脫」也會大量增加。傷害赤子之心,教人焦慮等待、甘心就範者,沒有比名利富貴更誘人傷人的了!唐代的鄭雲叟說過:
當今的工商社會裏,生活的鍊條愈絞愈緊,追逐錢財的腳步愈來愈慌亂,患有精神官能症的比例正急遽地增加,許多人已處在「精神絞刑」的邊緣。然而有人在工作的巨壓下,一直還覺得自己不够好,逼自己成了賣命的工作狂;有人在焦慮的煎熬下,還在想填滿所有的空閒,以便增加效率!其實今天救世的良藥,應該是「灑脫」,灑脫嘛,給人一分灑脫!
似鶴如雲不繫身,
不憂家國不憂貧,
擬將枕上日高睡,
賣與世間榮貴人!
m.hetubook.com•com

1心靈的自由

灑脫起於心靈的自由,因此一個初生活潑的赤子之心,所受名韁利鎖的鉗制愈少,對生活脅迫感受愈淺,心就愈自由。成人而能保有赤子之心,便極有魅力,極爲灑脫。
灑脫的人特立獨行,往往給人「孤芳自賞」或「狂放不羈」的誤解,其實眞灑脫,只是「逸」而並不狂與怪,與外界維持著開放而和諧的關係。灑脫的人生活在「你很好,我也很好」的和諧情境中,有著你看我順眼、我看你順眼的「靑眼相看」的襟懷,宋人李彌遜有詩道:
田堪耕稼卽莘野,
水可釣魚皆渭濱,
無礙滯心寧擇地?
有幽閒處便容身!

2無所求 無所待

萬事不求真富貴,
一絲為累卽塵埃!
自信心靈像明月皎潔,光華飽滿,任憑世故變化翻雲覆雨,可以不必理睬,不會滿腦子「別人都……」「人家都……」而捲進世故時潮「不得已也」的漩渦中去,跟著打轉。灑脫的人,特立獨行,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必計較別人的看法與觀感,充分自信價值決定於自己,不憑藉外在虛假的地位或財勢,來充門面。

4飽滿與和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