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愛廬談文學

作者:黃永武
愛廬談文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讀詩偶記 八對之謎

讀詩偶記

八對之謎

送酒東南去,迎琴西北來。
「聯綿對」應該是「霏霏斂夕霧,赫赫吐晨曦」,「軒軒多秀氣,奕奕有光儀」才對,霏霏赫赫都是聯綿形容詞,與一字重出的技巧不一樣。上官儀與遍照金剛,都沒有分清「重出字」與「疊字」的界線,混淆不明,再加上抄寫者漏掉了「二」字,使五言變成四言,這謎底就千年莫解了。
嫩荷荷似頰,殘河河似帶,初月月似眉。
但是在「八對」之說中,一直存在著某個謎團,這謎團至今已一千三百年了,許多文學理論書及修辭學書,都會對hetubook.com.com「八對」說介紹一番,依樣葫蘆,謎仍然是一個謎,擱在一邊,本文就想把這層迷霧撥開來。

七曰:回文對

八曰:隔句對
一曰:的名對
六曰:雙擬對
八對之中,「的名對」,「的」是「確」的意思,就是每一個字確確實實是同類詞性相對的。「異類對」則「風」對了「蟲」自然類與昆蟲類相對,叫做異類。「雙聲對」是「佳菊」「麗蘭」二字聲母相同,屬於雙聲。「疊韻對」是「放蕩」「遷延」二字韻母相同屬於疊韻。「雙擬對」是二個「月」字,對二個「花」字,而且和-圖-書兩個「月」字來摹擬「眉」,兩個「花」字來摹擬「頰」,叫做雙擬。「回文對」是「情新」與「意得」兩兩上下回轉,還不會嚴格到字字倒轉的回文。「隔句對」是指第一句與第三句相對,隔了第二句。又第二句與第四句相對,隔了第三句。八對之中,這七種對仗法非常明白易懂。
要解開這個謎,在七世紀時有一位日本和尚遍照金剛曾經在〈文鏡秘府論〉中解釋過,這種文學理論資料在中國早已失傳。他解釋道:「聯綿對者,不相絕也。一句之中,第二字第三字是重字,卽名爲聯綿對。」他並舉例:
三曰:雙聲對
四曰:疊韻對
秋露香佳菊,春hetubook.com.com風馥麗蘭。
五曰:聯綿對
上官儀的八對是這樣的:
更重要的是,「聯綿對」的「重出字」,應該和「雙擬對」的「重出字」,大有分別,不啻是「聯綿對」的重出字聚集在一起,雙擬對的重出字分開來而已。像「殘河河若帶」的「河河」雖「連言」在一起,「河河」並不是聯綿形容詞。仔細分辨,「河河」只能算字的「重出」,而不是「疊字」,「月月」也只是「重出」,不是「疊字」。像「望日日已晚,懷人人不歸」,這「日日」「人人」都要作「雙擬對」來看,不能作「聯綿對」看的。
對仗,是古典詩歌中的瑰寶,它使文詞妍麗,相對成趣,在一和圖書字一音的中國文學中,對仗更是其特色。討論對仗的方法最早的人,相傳是上官儀,他的「八對」之說,對律詩的形成有極大的貢獻。
唯獨「五曰聯綿對」中,舉了「殘河若帶,初月如眉」留下了難解的謎,各例都是五言詩,爲什麼偏偏這是四言詩?所謂聯綿,這四言詩裡有聯綿嗎?自來的文評家都撇開這例子不談,因爲無法解釋。最近在某博士的書裡,他試著想解開這個謎,大膽地解釋「聯綿」的意思道:「帶、眉,皆聯綿不斷之意。」他從詩句的内容去解釋,帶子、眉毛是「聯綿不斷」的!他似乎忘了這八對,都是討論對仗的形式,怎麼會牽扯到內容?
又解釋說:「兩荷連讀,m•hetubook.com.com放諸上句之中,雙月並陳,言之下句之腹,一文再讀,二字雙來,意涉連言,坐茲生號。」他以爲「字重出」成爲「連言」才生出「聯綿對」的名號。
二曰:異類對
相思復相憶,夜夜淚沾衣,空歡復空泣,朝朝君未歸。
風織池邊樹,蟲穿草上文。
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
放蕩千般意,遷延一介心。
議月眉欺月,論花頰勝花。
從這裡我們可以明白,「殘河若帶,初月如眉」原文並不是四言的,原文是「殘河河若帶,初月月如眉」,因爲唐人抄寫時,喜歡將重出的字用「二」代替,寫成「殘河二若帶,初月二如眉」後來「二」太小容易漏抄,才變成了四言。
殘河若帶,初月如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