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又記
詩愛說反話
李商隱說過:姮娥應後悔的事,是偷了靈藥,長生不老,對著碧海青天,如何安頓這淒涼的「夜夜心」?本詩作者更進一步地拿來與牽牛織女星相比較,說姮娥獨處的後悔,是後悔把「團圓」讓給了牛女兩星。牛女雖一年只團圓一次,比姮娥千古無盡地做單身貴族要好得多了。
美人之外,英雄也是被說反話的對象,清人查善和論吳越興亡道:
王昭君的故事,有人怨漢元帝被左右蒙蔽,不能及時垂寵於昭君;有人怨畫工毛延壽的貪金,凡妃子不肯事先賄賂的,被故意畫得醜一些。種種與正史不合的虛誕傳說,早已積非成是。但本詩不從昭君怨元帝、昭君怨畫工上著筆,反說昭君深自抱歉,只因拿不出十萬五萬的紅包酬謝畫工,以致誤了君王的寵幸,使容顏原本是後m.hetubook.com.com宮第一的昭君,只能琵琶斷腸,遠嫁塞外,導致了千秋萬世在唾罵元帝的昏庸!這種昭君自責的「反話」,使原本虛誕的傳聞,益加荒謬到出奇的可愛了!
寫「西施」這種題材,從各種角度想,早已被古今才子寫光,如何在「死」中求「活」,「正」中求「反」,要有個全新的意思不容易。本詩從「東施效顰」的成語著眼,西施病心顰眉十分美,東施去模倣作態十分醜,作者忽出奇想,說:西施在苧蘿村裏浣紗的時候,匿采韜光,本來是沒人發現的,幸好有個東施來效顰,是效顰的醜態反襯出西施的美姿,才令人驚豔!所以讓西施成名,要靠東施的烘托,因此東施是西施難得的恩人、生平的知己呢!
絳河清淺隔經年,天上偏居離恨天,
畢竟星辰難替月,讓他一十二回圓!
www•hetubook•com.com畢竟星辰難替月,讓他一十二回圓!
「反話」最常見於評論史事上,史事難有一定的是非,而史事中的「美人心事」,當然更具趣味性,因此像西施、王昭君、班婕妤等都是被寫翻案文章的好題材。
清人黃景洛則爲「班婕妤」說反話,他寫道:
史事的是非,詩人可以信口雌黃地論斷,有時論得越不合理,反而「無理而生妙意」至於神話傳說,原本是無稽之談,詩人的推論就更加自由了。清人金武祥寫七夕道:
奸雄空自甘嘗糞,韻事人猶羨館娃,
若把夫差比勾踐,夫差畢竟計無差!
https://www•hetubook.com•com若把夫差比勾踐,夫差畢竟計無差!
班婕妤「秋扇見捐」的感歎,人盡皆知,本詩卻翻出一個全新的意思,以女子的口吻說:「希望郎是班婕妤,妾是那柄執在他手中的團扇,雖然在秋風起後就會被擱置,但明年夏天又會再被寵用,年年歲歲猶有相見的機會。」秋扇見捐的不幸,反說成年年可親的幸運,秋扇的可憐,反說成秋扇的可慕,令人大出意外。
清人言啟方是怎麼替「明妃怨」說反話?他寫道:
嘗膽復國的越王勾踐,被嘲笑成甘心嘗糞的奸雄;歌舞亡國的吳王夫差,被羨慕爲擁有西施的韻士,單從這個受苦享樂的觀點比較兩人的高下,勾踐太賤,夫差不差(夫差與無差,江浙口語同音),原本沼吳雪恥的史事,被他別出心https://m.hetubook.com.com裁地作了翻案,歷史上的成敗並不等於個人的榮辱,嘗過糞的成功,遠不如享有西施者的失敗呢!
願郎如婕妤,願妾作團扇,
雖曰棄秋風,歲歲猶相見!
雖曰棄秋風,歲歲猶相見!
「反話」是指翻案文章,對於千年以來,萬口同聲的觀念,偏來一點奇怪的想法,推翻既定的判斷,平反眾人的經驗,出奇制勝。
牛郎織女要隔一年才能見面一次,身在天堂卻依然要過「離恨天」的生活,唉,小星星呀,你畢竟比不上大月亮,月亮一年還能團圓十二次!究竟星不如月,還是月不如星,天上人間,那來的定論呢?各說各話,竟然相反,而反話常成了好詩。
上馬漢宮遠,琵琶聲斷腸,
無金酬畫史,是妾誤君王!
和-圖-書無金酬畫史,是妾誤君王!
苧蘿邨裏浣紗時,匿采韜光人未知,
一自效顰妍醜見,生平知己是東施!
一自效顰妍醜見,生平知己是東施!
凡人都有好奇性,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愛聽那些出乎意料的話,覺得去舊布新,心神爲之一爽。讀詩文的時候,對於千篇一律的命意,十分厭煩,總期待一些獨特的聲音,與眾不同。所以詩人常愛說「反話」以聳動耳目。
姮娥獨處還應悔,翻把團圓讓女牛。
可是清人江儀吉,他卻有相反的看法,他的〈七夕〉詩:
清人時慶萊是怎樣替「西施」說反話?他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