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愛廬談文學

作者:黃永武
愛廬談文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讀詩又記 印象批評

讀詩又記

印象批評





王維的詩極爲淡遠,清潤秀雅,比作一個潔淨的冰壺。又心融物外,帶有禪妙,比作天邊皎皎的玉繩星。
中國人對詩文批評的手法,不喜歡將美作分析剖解,而喜歡將美作整體朦朧的描繪。最常見的方法是動輒將某詩人比喩作自然生物或人事動作,將龐雜的作品,透過詩評家的主觀印象,濃凝成一個具體生動的畫面,用以象徵其全部內容及風格,如此言簡意繁,企圖「一點而悟」的批評法,叫做印象批評,或稱爲象徵批評。我替它取了個新名詞,叫做「圖象批評」,在前面已經詳細剖析過了。

韓愈如秦人衣冠,不知有漢。
賈島如寒鴉古木,和-圖-書流水孤村。

杜甫大篇如煉石斷鰲,小篇則如豐市新徙,雞犬各識其處。
把杜甫的長篇比作女媧煉石補天,大海中掣鯨斷鰲,魄力極大,籠蓋宇宙。小篇像新建的「新豐市」,劉邦因爲父親懷念豐城,就把新豐市造得與故豐城一模一樣,衢巷棟宇,儘量用舊材料,連酤酒賣餅的鄰居也搬住原位,各家養的牛馬雞鴨,放置路中,都能各識其家。小篇的妥貼細膩,包絡一切,被這個奇特的比擬形容盡致了。
這種印象批評,想包涵全局是困難的,想比況得恰好也端賴敏銳的感受與豐富的聯想能力,必須是高明的畫龍點睛手,一經點化,精神面貌騰躍眼前,不然這種曖昧的比擬,誰也無法說它對和*圖*書或不對,全屬主觀的印象,率意雌黃,又能提供什麼令人滿意的會心處呢?

韓愈詩高古硬札,精神兀傲,常常以醜爲美,毫無媚俗佞世的眉目,停留在秦人的年代,不知有漢,何況近世!
賈島詩意雖閑雅,氣韻卻枯寂,只搜眼前景物入詩,不免流入荒陋,用寒鴉古木流水孤村來比況,很中肯。
岑參詩勁骨開張,魄力亦大,有豪傑挺生的氣概,是大家兒郎,決不是花花草草的輕薄兒。
王維如濯濯冰壺,皎皎玉繩。

王昌齡的七古,有一股雄直之氣,一改初唐輕豔之風,古雅而有氣骨,可比作清廟重器。他的七言絕句,深情幽怨,優柔婉約,所以比作林下的明月,姍姍hetubook.com.com而來的美人。
其他如杜審言像「冠劍大臣,擁列殿陛」,又像「猛獸奇鬼,森森搏人。」劉希夷像「一道香車,輕盈流麗,端的可人」。孟浩然像「蒼崖丹壑,孤秀欲絕」。錢起像「秋波晚晴,寒氣襲人」。盧綸像「斷山複嶺,觀者當備數日糧」。元稹像「吐家常,婢兒皆曉」。白居易像「唱大江東去,不作曉風殘月」。張籍像「層石冰稜,不復一路平放」。杜牧像「疏鍾曉月,澹然自深」,馬戴像「一枝寒梅,傲雪獨笑」……。
岑參如大家兒郎,不作輕薄。
李商隱如洛陽名園,瑤花滿徑。
這種圖象式的批評,在明朝時達到巔峯,前人只限於對二三家的比較,明朝便出現將一代文章作全面性的評隲,像王世https://www.hetubook•com.com貞、張朱佐,都嘗試作〈國朝文評〉,全用富有情趣的譬喻作爲褒貶。張朱佐在《醉綠齋雜著》中還將古詩樂府及唐詩數十百家,一一化作新奇醒目的視覺畫面,可說是印象批評的頂尖之作,值得再度介紹,前文介紹明代的,本文只談唐代的。張朱佐說:
李商隱詩氣韻香甜,風情不淺,豔麗滿目,教人低徊不忍釋去,比況作名花瑤草,與寒鴉古木恰成對比。
用一句話便能擊中風格內容的全部,做到「比物取象,目擊道存」,極不容易,必須要有超人的感悟力與「金剛眼睛」才行。像宋代《滄浪詩話》裏說杜甫的「詩法如孫武吳起」,李白的「詩法如李廣」前者有規矩可循,後者無途徑可學。又說李白杜甫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和_圖_書」,孟郊賈島則像「蟲吟草間」,可以吃龍的金翅鳥飛行時翅膀能撥開海水,香象渡河時身體從河面直截斷到河底,代表氣象豪雄渾厚,而秋草間的露濕蟲吟,氣象便幽微寒澀多了。
高適的詩,調響氣迴,直吐胸臆,爲什麼比喩作海市蜃樓裏的景物歷歷呢?大概是指渾渾浩浩的氣骨中,仍有鮮明的形象吧?
李太白如空中擲劍,雲端走馬,真是鞭鯨如羊,吹氣成雨!


高適如蜃樓奇觀,車馬人物錯落變現。
李白的發句落想,不由常則,像劍在天上飛擲,馬在雲中奔走。天才豪逸,神力有餘,所以鞭鯨魚像牧羊,吹一口氣都成了雨。把神思超越的天仙之才比喩得很具體。
王昌齡如清廟重器,至七言絕又如月明林下,姗姗美人!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