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遠
——唐・劉鴐 讀史(全唐詩)
平地見天涯,
登高天更遠!
登高天更遠!
站在平地上,自以爲已經望到了天涯,直到有機會登上高處,才知道天涯比以前所想m.hetubook.com.com的遠得多啦。在平地時看出去已經滿足了的視野,臨到高處,才發現原先那一片視野,正是困囿自己視線的平面圍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平常的話語中,有著深刻的人生體會。最可悲的,是目光死守在地平線上的人,馬齒徒增,境遇平平,又偏自以爲書在二https://m.hetubook.com.com十年前就讀夠了,事實上他早是陷入地平線下的井底之蛙,還在不斷向人誇耀自己所見到的狹小天空。
人類最不容易自覺的一種無知,就是限於自身層次的卑下,而自以爲有知。
我見過許多鄙陋的人,也許他曾經小小地輝煌過,也許他曾經和侏儒相比,能爲鶴立雞羣而自鳴
和圖書得意過。但是歲月的推移、學術的進境,已經把他甩在迂酸落伍的垃圾箱中,但他愈陷入閉塞的環境裏以後,就愈狂妄自大起來,再看不見別人日新月異的進境,只滿懷嫉恨地珍惜自己的長年敝帚。所以愈在見聞閉塞、離羣索居的地方,自命爲「絕學集於一身」的傢伙就愈多,「學然後知不足」,長年不學的人,只滿足於過去和*圖*書,一定太滿足於他有限的視野。
「平地見天涯,登高天更遠」,詩題是「讀史」,原先的意思大概是從史事認知上發出的感喟,但是詩的詮釋,常有意趨向多面性;詩的睿智,常是一個普遍適用的眞理的拈出。談史筆、論學問,適用這二句詩;講愛情、話人生,也適用這二句詩,都該記得登高以後天會更遠,就不至於誤認眼前的芳https://m.hetubook•com•com草就是天涯的極限了。
我並不主張人人都一定要站在高處,望向遠處,蟬在樹巓,只能向風露訴說牠的孤淸,也未必比東飛西舞的蝴蝶快樂。更何況,一臨高處,那分寒冷寂寞且不必說,卽使你能望盡天涯路,映入眼簾的千山萬徑,就給你一種「歧路滿眼」的惶惑。然而境界的高下是一回事,人生的苦樂是另一回事人,誰不想站到那巔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