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生命是一首歌:杏林子散文精選

作者:杏林子 李文
生命是一首歌:杏林子散文精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輯一 永遠的伊甸 「愛心一號」退伍記

輯一 永遠的伊甸

「愛心一號」退伍記

從來只聽說公務員年紀大了要退休,阿兵哥當久了要退伍,可沒聽說我這輛福特老爺車服務八年之後,竟然也披紅掛彩,光榮退伍。此話說來甚長,且聽我慢慢道來:
伊甸即將邁入第三個五年計畫,看著它發展和成長,我也與有榮焉,只是這兩年來我感到身體的情況越來越差,經常不是這裡痛、那裡疼,就是跑起路來氣喘如牛,一搖三晃,加上早年沒有好好保養,内傷頗多,竟然常常半路熄火,有一次走到高速公路上也是如此,嚇得沒有人敢再開我上路,雖然幾經整修也無補於事,人老了要退休,車子也一樣,「廉頗雖老,雄心不已」,我實在捨不得離開伊甸這個可愛的大家庭但人命關天,茲事體大,也不得不面對被淘汰的事實。
重回社會,說來容易做來難,首要之務就是無障礙環境規畫,放眼台北市,攤販林立,機車橫行,人行道和騎樓崎嶇不平,加上交通工具、公共設施……殘障朋友出一趟門,簡直寸步難行,於是,伊甸設計了一連串的宣導活動,例如「礙的路上我和你」、「化礙為愛」、「殘障體驗遊」,再加上座談會、公德會、生活營、街頭訪問、田野調查、復康巴士上路等等,把新聞炒得轟轟烈烈,一時之間,政府、社會大眾都開始了解無障礙環境的重要。
伊甸一向強調「給殘障朋友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的技巧」,所以特別重視職業訓練,絕對不是我胡吹亂蓋,伊甸的學生在沒畢業之前,幾乎都被工商企業預訂一空,尤其是電腦程式設計班,就業率更是百分之百,有一年參加政府的比賽,前三名竟然都被他們包下來。
我親愛的朋友,再見了,我永遠愛你們,祝福你們。
我到伊甸服役的第一年,伊甸和屏東勝利之家聯合策畫了殘障朋友的戶外運動系列,第一個梯次是「大山營」——中橫健行。老實說,我還真給嚇了一跳,那個時候,我也和一般人的觀念一樣,認為殘障朋友行動不方便,已經夠可憐了,不讓他們好好留在家裡,居然還叫他們爬山健行,不是太殘忍了嗎?可是,他們認為以往就是因為殘障朋友受到太多保護,以至於造成凡事「我不能」、「我不敢」、「我怕」的怯懦心理,如何幫助他們走出戶外,迎向大自然,hetubook.com.com嘗試著去面對、去克服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礙和困難,是一種對生命的挑戰,自我成長,因此,整個活動的設計是按著個人不同的體能,選擇每日健行的里程,然後逐日增加。當然,半途走不動了,儘管停下來休息,我們有巡迴車沿途接人,我就是扮演這個「超車」(不是超人)的角色。每當我好心停下來載他們時,他們非但不領情,反而趕我走「討厭,我才不要像垃圾一樣被你撿回去!」冤枉呀!我是愛心一號,什麼時候變成了垃圾車啦?真是好心沒好報!不過,當我看到那些孩子被激發出來的信心,不肯服輸的毅力勇氣,不由得心裡暗暗感佩。說出來幾乎沒人相信,最後一天竟有人一口氣走了十五公里。更驚人的是,兩個月後,他們又去攀登玉山。雖然爬到排雲山莊時,由於體力透支,加上嚮導生病而不克攻頂,但這樣的創舉及壯舉,已經震驚全國,孩子們免不了有功虧一簣的遺憾,劉姊安慰他們說:「今天,你們要征服的其實並不是那座標高三千九百多公尺的玉山,而是對自我的極限,以及社會大眾對殘障朋友的偏見!」
第二年,伊甸由於社會大眾熱烈的關懷和支持,事工發展甚速,原址早已不敷使用。承蒙一家著名建築公司以近乎一半的價格,將光復北路一棟大樓二百多坪地下室賣給我們。如此一來,劉姊上班路途遙遠,加以小貨車原主收回,另有他用,因此一輛公務車便成為伊甸當急之需。伊甸不斷發出SOS求救訊號,終於被長江國際獅子會接收到,經過全體獅兄獅弟同意,充分發揮人溺己溺的同胞愛精神,同年八月,相贈我們一輛九人座的福特載卡多,那就是區區在下我啦!
就在我被送廠解體之前,伊甸竟然製作了一個大大的勛章送給我,劉姊感性的說:「謝謝你這麼多年在伊甸的服務,你的汗馬功勞,伊甸會永遠記得,你曾經是我們中間的一員!」劉姊的話讓我不禁老淚縱橫,又難過又欣慰,舉世之間大概沒有一輛車子擁有像我這樣的殊榮,我也該心滿意足了,雖然我知道我很快的會成為一堆廢鐵,但我一點也不後悔,在中華民國的殘障福利史上,我曾經和這些勇敢可愛的朋友一起奔和-圖-書馳,一同歡笑!
不知大夥兒你可知道「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它是由作家劉俠女士所創辦,專門為殘障朋友服務的機構。創辦之初,僅有兩個半職同工,在景美溪口街租了一戶二十幾坪的房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客廳權當教堂,兩間臥室一做辦公室,一做圖書室,輔導晤談只好克難就簡,利用浴室。浴缸上搭塊木板,鋪上地攤上買來的廉價地毯,倒也有模有樣,尚且隱祕性甚高,符合輔導原則。只不過輔導期間,嚴禁他人使用洗手間,以防「天機」外洩,因此,每天總有一段時間,有人面對「輔導室」跳腳,望門興嘆。
一輛新車如同一名新生嬰兒,百般寵愛自不在話下,首要之務便是取個名字,既然我是社會愛心產品,討個吉祥就叫「伊甸愛心一號」吧,洋名簡稱LOVE 1,言下之意,當然是有一就有二,希望愛心源源不斷來到。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正式加入伊甸的服務,成為伊甸的一員啦!
每次載他們出門心中都頗多感觸,看他們常常一個個累得七葷八素,尤其是劉姊,往往因為關節痛而哀哀叫,可是工作起來,卻生龍活虎,笑話不斷。有一次還鬧了個大笑話,有位義工朋友孤陋寡聞,不識劉姊廬山真面目,把劉姊抬上車後,竟然問劉姊在伊甸是做什麼的?劉姊想了半天,當時雖有六個部門,她每個部門多少都參與一點,卻非實際執行人員,名副其實的「樣樣都管,樣樣都不管」,只好說:「我在伊甸打雜!」那位義工朋友怕她難過,還十分好心的安慰她:「打雜也是很重要的,沒有兩把刷子還做不來呢!」當場差點沒把我給笑翻。
除此之外,像是撞斷行道樹,壓傷野狗更是時有所聞,有一回,車過十字路口未曾減速,偏偏左側又冒出來搶黃燈的飛車騎士,只見說時遲那時快「轟」然一聲巨響,人車均躺臥馬路中央,人命關天,劉姊嚇得心臟都快停了,連忙停車查看,幸虧上帝保佑,那人只不過腳部擦傷,送到醫院敷了點藥也就無事了。如此內憂外患了一年,人車漸上軌道,而劉姊也從錯誤中汲取經驗,以後出門必以安全帶將自己緊緊繫在輪椅上,她嚴重警告同工,不得在安全帶上偷作記號,以防腰圍尺寸外洩https://m.hetubook.com.com。那時,車上尚未裝置升降機,每次上車均須勞動二、三位同工抬她,久而久之,同工肩頭的三角肌特別發達,曾有同工建議說:「以後招考職員,一定要先做體能測驗,但凡抬得動劉姊的,才准錄用。」至於劉姊「分量」到底如何,則列為伊甸最高機密之一。
劉姊常形容伊甸有三多「瘋子多,胖子多,快樂的捐血人多。」瘋子多,是指伊甸每一位工作人員,工作起來都有一股傻勁瘋勁,一提起殘障福利,很多人都稱讚劉姊很了不起,很偉大等等。可是劉姊認為她只是一個代表,真正的幕後英雄,是這一群不計酬勞,不顧辛苦的工作夥伴,沒有誰爭權奪利,也沒有誰鉤心鬥角,一起為殘障朋友打拚,無悔無怨。我也跟著他們南北奔馳,上山下海,不論運貨、載人,或是義賣卡片,參與活動,忙得不亦樂乎。正因為瘋子這麼多,工作的氣氛也特別高昂,每天「鮮」事不斷,很多工作人員離職後,捨不得這樣的環境,回鍋的油條也不少。大概是同工相處得太愉快了,來到伊甸的人員很少有人不發福的,最高的紀錄是三年內增加了十一公斤,尤其是喜樂四重唱的四位成員,初進伊甸時都是苗條英俊的傻小子,如今大腹便便行動蹣跚,劉姊帶他們出去作見證,他們站在劉姊前面有若四座肉屏風。有一度劉姊鼓勵他們減肥,每減一公斤獎賞一百元,可惜好景不常,不久之後故態復萌。劉姊常說,光看伊甸的工作人員一個個養得白白胖胖,要說台灣的殘障福利工作做得不好,恐怕都沒人相信。不過伊甸的同工另有說詞,說他們努力增胖的原因,是要超過劉姊,避免他們的大家長心生自卑也!至於,快樂的捐血人多,並不是我們都響應孫叔叔的號召,「捐血一袋,救人一命」,而是因為我們的辦公室位處地下室,潮濕陰暗,蚊蚋特多,每天都不斷聽到劈劈啪啪聲打不勝打,只好美其名曰快樂的捐血人,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找一塊地,好好的規畫,蓋兩棟大樓,也讓他們從此走出地下,不再過穴居的生活。
為了給予殘障朋友一個更廣闊的天地,更公平的就業市場,對於不合理的法令規章及人事制度,不遺餘力的爭取修正,並連署其他殘障相關hetubook.com.com團體,從取消大專院校病殘生的設限,到殘障福利修正案的通過,以及中央總預算中殘障福利預算的增列,和相關機構不斷的溝通協調,並發動一波波的請願活動,終於讓政府及社會大眾理解到殘障福利的重要,殘障朋友權益的不可剝奪,短短幾年工夫,許多不合理的現象俱已改善,而預算也從民國七十八年的一千五百萬增加到如今的三十四億,殘障團體可說打了漂漂亮亮的一仗。更因此促使殘障團體的大結合,成立了中華民國殘障團體聯盟,無怪乎立委李勝峰曾說:「中華民國有始以來,規模最龐大,凝聚力最強,功效也最顯著的遊說團體就是殘障聯盟!」這一切的成果,伊甸不敢居功,但做為一個主要的推動者,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從頭到尾的活動,我都躬逢其盛跟著大夥兒衝刺,其間的艱苦辛酸實不足為外人道,但看到殘障朋友,如今已為社會接納並尊重,工作獲得保障,辛苦之餘,也不免有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而更慘的是劉姊,坐在車裡,任憑著那些新手橫衝直撞,我被撞凹一塊,頂多到工廠板板金就成了。劉姊可是血肉之軀。那段日子,後車廂不時傳來一聲聲慘叫,我就知道八成又是哪個膽大包天的傢伙,誤闖紅燈,車行過速,煞車不及……可憐劉姊的腦袋有如颱風下的路樹,東倒西歪,只差還沒連根拔起而已,劉姊時常懷疑,近年來她的腦袋越來越「短路」,不知是否和當年的「震撼教育」有關。
請不起專任司機,劉姊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手腳方便的同工,不論男女,一律都得學會開車。這下我可慘了,碰到這些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菜鳥司機,開起車來笨手笨腳有之,心慌意亂有之,膽大包天有之,經常把我撞得頭破血流,全身青紫。俗話說千里馬尚有伯樂慧眼識英雄,而我竟然落到如此地步,想想不免心酸,繼而一想,伊甸同工兢兢業業還不是為了服務殘障同胞嗎?更何況,那些平日嬌生慣養的女孩子為了練車,往往早飯不吃,午覺不睡,練得臉色發白,雙腿發軟,有一次為了不知怎樣倒車入庫,嚇得花容失色,哇哇大哭,我雖然是一名鐵打的漢子,但也有惜香憐玉之情,看到她們為工作如此賣命,那裡還忍心苛責,即使自己受點皮肉之苦和*圖*書,也只有認了。
不是伊甸「人」,不知伊甸工作之辛苦繁重每個同工應徵時,劉姊常常警告他說:「在我們這裡工作很重,薪水很少,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我建議你不妨考慮別處。」接著話鋒一轉,「當然,從事殘障福利工作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你會看到殘障朋友因著你的付出和努力,生命有所改變和成長,這種無形的報償,不是金錢買得到……」唉!在這種「威脅利誘」、「欲擒故縱」劉子兵法運作下,鮮有人不熱血沸騰、慷慨赴義,以拯救天下殘障朋友為己任的。以後果然給累得七葷八素,人仰馬翻,也無怨可抱,無苦可訴,蓋劉姊早已有言在先呀!當時同工之間流行一句話:「在伊甸,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而我,身負全會運輸大任,自然也是隨時待命,全力以赴了。
第二年,他們陸續辦了「大海營」,帶殘障朋友到墾丁南灣去潛水,看海底花花世界。第三年「大野營」,野外求生……這一連串的活動辦下來,不只結結實實給社會大眾上了寶貴的一課,而且給殘障朋友的心理建設,心靈啟發有著莫大的助益,有位殘障朋友就說:「老實說,如果我能克服對大自然的恐懼,以後再也沒有什麼能難得倒我了!」殘障朋友不再是需要保護、救濟的「次等人」,只要給他適當的輔導和教育,以及足夠的空間,公平競爭的機會,他們就能表現得很好,絕不輸給一般人。殘障重建的終極目的就是重回社會。
話說當時伊甸的掌門人劉姊,家住新店花園新城,到辦公室車程不到半個時辰,換做別人,不論騎機車或搭社區巴士,均十分快捷方便,無奈劉姊全身關節僵化,既不能揹又不能抱,更無法自行上下輪椅,如何上班便成一大難題,好在不久之後,一位同工的哥哥借了輛小貨車給伊甸,每天早上由兩位同工輪流「運」送劉姊。貨車專為載貨設計,底盤甚硬,劉姊坐在其中,全身肌肉隨著車行時快時慢跳著「倫巴」、「恰恰」,加上車廂封閉,猶如囚車,無聊中總不免以幻想自娛,如果有一天後車門一個不小心彈開,輪椅急駛而出,只聽咚、嗆、轟隆一陣緊急煞車,大小喇叭齊鳴,前後大小車子全撞成一團。可惜,如此勞萊哈台式的場景始終未曾出現,白白辜負了劉姊豐富的想像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