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之一 卓文君
文君冰雪聰明,多情美艷,偏偏嫁後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她不得不鬱鬱地回到父親家中。一個才十七歲多才多藝的少女,如何能向這不幸命運低頭?儘管她父親卓王孫是臨邛地方的大富翁,可是錦衣玉食,何能填補文君心靈的空虛。於是,有一天,一曲「鳳求凰」,就砰然撥動了這位才女的心弦。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一作男女),何用錢刀爲?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一作男女),何用錢刀爲?
再論詞意:首以潔白的雪,明亮的月,象徵自己的心地光明純潔。三四兩句即表示「寧玉碎、不瓦全」的決絕。所以今天與你斗酒相會,明天就與你分別於溝水之濱。「躞蹀」是形容行路遲遲,徘徊不忍離去的神態,也充分顯示和*圖*書出她內心矛盾之苦。眼看溝水東流,(「西」字是襯字,着重在「東」字,有如「東逝水,無復向西流」之意。也可解釋爲溝水似向東又似向西,比喩自己心境的紊亂。)「淒淒復淒淒」,連用四個重疊字,此心悽苦可知。但緊接着卻說「嫁娶不須啼。」故作灑脫。勸天下女子千萬不必爲嫁與薄倖兒悲傷,因爲男子的薄倖是意中事。必須勇敢地面對現實,這是最沉痛的自我寬慰之詞,比直言悲傷更悲傷,這是文學上的「反筆」效果。宋人詞云:「相思本是無評語,莫向花箋費淚行」,也是此意,但尚不及這句蘊藉。可是她眞的想得開嗎?並沒有。她是多麼盼望有一位堅貞不二的情人,白頭偕老。所以「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是全詞主旨所在。她自己失望了,卻奉勸別人以愛情爲重。「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二句是全詩最大轉折,也是最費解之處。以我看來,可作如下兩種解說: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爲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託孳尾永爲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https://www.hetubook.com.com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爲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託孳尾永爲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一、竹枝在風中飄蕩不定,魚兒在水中浮沉惶惑(簁簁是煩躁不安之貿),象徵自己意亂心煩,柔腸百折,不知何以自處的情態。猶之詩經「柏舟篇」,「泛彼伯舟,亦泛其流」,以船兒在水上漂浮,比喩自己的無根。以柏舟之堅固,比配自己的堅貞。而在無可如何中,反而頓悟男女的相結合,應當重情意,重意氣,金錢又算得什麼呢?(刀也是錢之一種,古人錢刀常連用。)既然一方重視金錢官祿,她除了決絕,還有何話可說呢?
第一封信用的全是隱喩,末二句慨嘆人心不古,不但譏刺相如,也具有警世作用。第二封信中的「斷」、「缺」、「長訣」等字,更百分之百地表示了她對https://www•hetubook•com.com薄倖人的痛心與不妥協。相如讀了情文悽側的「白頭吟」和兩封信以後,慚悔無地,乃斷了納妾之念。
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長處在婉轉含蓄,愈婉轉也愈含蓄,所以我仍取第一種解釋。相如於讀白頭吟與兩封信後,總算斷了納妾之念。可是在文君的心靈上,是否已印下了不可彌補的的創痕呢?
漢代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情奔故事,在中國一直被傳爲風流佳話。漢武帝時代,一個新寡的少婦,爲了私心傾慕之人,爲了追求眞正的愛情生活,不顧封建社會的傳統禮教,衝出牢籠,與情郎私奔,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與決心。然而卓文君做到了,她可說是古中國第一個爭取婚姻自由的革命新女性。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相如原是個窮書生,文君意志堅定,不以爲苦。索性勸丈夫回到臨邛,開一家小酒店。文君親自當爐賣酒,這使得愛面子的老父受不了。同時
和_圖_書
也由於父女親情,就送他們一筆錢財,他們的生活也漸漸好轉了。不久,相如時來運轉,他的「子虛」、「上林」等賦,深獲愛好文學、尊重文士的武帝的賞識,一時文名大噪。後來又因出使西南夷有功,官拜孝文園令。此時,有財有祿的相如,竟然忘了與文君的山盟海誓,見異思遷,想納茂園女子爲妾。文君於悲憤失望之餘,賦了一首長詩,表示對他的決絕,這就是傳誦千古的「白頭吟」(原文見後)。她絕不像當時一般女性,視官宦丈夫的三妻四妾爲理所當然,她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他的移情別戀的。所以寫了「白頭吟」以後,她又以詩的方式,寫給丈夫兩封信:
在漢樂府中,「白頭吟」屬於相和歌的楚調曲之一。首四句以仄聲押韻,音調低沉悲鬱。後轉平聲韻,由十一尤而四支而五微。由高頏而轉爲沉嚥。讀者如多吟誦幾遍,自可於音韻中體會出她悽愴的心境。
現在讓我們來欣賞這首在女性文學上有極高地位的「白頭吟」:
「鳳求凰」是風流倜儻的才子司馬相如所作。他爲慕文君之名,早就作好一支曲子,當嘉賓滿座之時,他就邊唱邊彈奏起來:和-圖-書
二、竹竿在風中飄蕩,魚兒在水中隨波逐流說都是軟弱不能自主的,暗喩司馬相如不能自我把握,用情不專。於是氣憤地說「男兒應當重意氣,何能在富貴之後,便相遺棄呢?」
美好的樂曲,纏綿懇摯的詞意,頓使躲在屏風後面偷聽的文君心旌蕩漾。又看見相如溫文瀟灑,舉止不群,便暗暗以心相許。司馬相如也如道文君不是個等閒的柔弱女性,二人惺惺相惜。在一個深夜裏,文君就悄悄地奔向相如,和他雙雙回到了相如的故鄉成都。
這兩種解說都是我個人揣測,但我寧可採用第一種解說。因爲訴說自己內心的痛苦,比責怪對方的軟弱不專情,尤富於「溫柔敦厚」之旨。況且如依第一解,最後二句結句,就是更無可奈何的自我解慰,柔情萬種,百轉千廻。於蘊藉中留有餘不盡之意。如依第二解,則此四句是一氣貫串,一味諷刺對方有負於她,行文沒有轉折,不能顯示她內心愛恨交加的矛盾。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