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詞人之舟

作者:琦君
詞人之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附錄之二 花蕊夫人

附錄之二 花蕊夫人

他們夫妻宮廷中朝夕厮守,風晨月夕,旖旎風光,自不必說。有一個靜靜的仲夏夜晚,二人在摩訶池上乘涼,相依絮語,眞是無限恩愛。花蕊夫人就作了一首「玉樓春」記敍這一夜的歡樂。原詞事這樣的:
眞個是好景不長,不久北宋太祖南下,攻陷蜀京,虜了孟昶夫婦,在經過葭萌驛時,花蕊夫人百感叢生,在驛站的牆壁上舉筆題詞云:
此詞一直膾炙人口,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說:他七歲時,見到峨眉山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尼姑,吿訴他年輕時跟隨師父進過蜀主孟昶的宮中,看見孟昶與花蕊夫人衲涼摩訶池上,夫人作了一首詞。當時老尼姑還能琅琅地從頭背得出來。眞可說是白頭宮女,話天寶舊事了。老尼死後四十餘年,東坡忽然想起此詞,一詩興起,便將它改寫成一闋「洞仙歌」:
中國古代宮廷中,被封爲花蕊夫人的有兩位。一位是五代前蜀主王建的妃子淑妃,亦即小徐妃。美艷能詩,與姐姐大徐妃同事王建,唐莊宗攻陷蜀都以後,姐妹被俘,途中就遇害而死。因她的作品流傳不多,便很https://www.hetubook.com.com少被人所稱道。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竟無一個是男兒。
可見得她是多麼的不甘心。她並不畏懼太祖,只是痛心於蜀國尚擁有大軍十四萬,卻不能與三萬宋軍對抗,士無鬥志,也只怪孟昶平日的荒蕪國事吧。
正寫到這裏,宋軍就頻頻催行,她不得不含淚擱筆。這一首醜奴兒(亦名采桑子)後人憐其情,爲續成如下:
由此看來,大手筆的再創造,有時較原作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這個君王,當然指的是孟昶。到了汴京,身爲囚旅,又何能再相依相守呢?果然不久,孟昶就被害而死。花蕊夫人在權威逼迫之下,不得不含悲忍辱,嫁給了宋太祖。可是她究竟是個非常烈性的女子,當太祖問她蜀國何以敗亡的原因時,她氣憤地做了一首詩來代替回答:
花蕊夫人的作品,最精美的是她仿唐朝王建的宮詞百首www.hetubook.com•com,也作了宮詞一百首。現在且引四首來欣賞一下:
冰肌玉骨淸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簾間明月獨窺人,倚枕釵橫雲鬢亂。
起來庭戶悄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屈指西風幾時回,不道流年暗中換。
自古紅顏多薄命,也可說是美色害了她。試看所有的後宮嬪妃,沒有一個不是色衰愛弛的,花蕊夫人自入宋宮以後,過的是憂傷的歲月,花容月貌,自亦無心修飾,太祖對她也就漸漸厭倦了。據說花蕊夫人爲了報夫仇,曾暗製毒藥,常置飲食之中,想毒死太祖,但一直未能如願。太祖也慢慢兒知道了,最後不得不將她賜死。若眞如此的話,花蕊也算得是一位烈女了。另外有一說,是太祖明知她有毒他之意,卻總是不忍心殺她,其弟太宗勸他也不聽。有一天,太祖與花蕊夫人一起在御苑中行獵,太宗於彎弓射獸之時,忽然回轉身來,一箭把花蕊夫人射死了。果hetubook.com.com眞是死於太宗箭下,她就更悽慘,也更不幸了。
冰肌玉骨,自淸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携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婕妤生長帝王家,常近龍顏逐翠華。
楊柳岸長春日暮,傍池行困倚桃花。

侍女爭揮玉彈弓,金丸飛入亂花中。
一時驚起流鶯散,踏破殘花滿地紅。

春風一面曉妝成,偸折花枝傍水行。
卻被內監遙覷見,故將紅豆打黃鶯。

月頭支給買花錢,滿殿宮人近數千。
遇着唱名多不語,含羞走過御床前。
但看這四首,每www.hetubook.com.com一首都描寫出一種神態。第一首的「傍池行困倚桃花」,寫出嬪妃宮女長日漫漫中那一份慵懶,在慵懶中更透著盼待與寂寞。第二首的「踏破殘花滿地紅」,雖然是寫花,其實是隱隱象徵嬪妃的被帝王蹂躪。今日承恩雨露,明朝也許就成敗柳殘花,無人眷顧了。第三首寫曉妝後偷折花枝,卻被小太監發現了,因而「故將紅豆打黃鶯」,以分散注意力,乘機逃走,寫得多麼生動活潑,也見得宮庭中消遣之少,拘束之多。第四首的「遇着唱名多不語,含羞走過御床前」,刻劃宮女心態,更是細膩入骨,可惜的是「君恩不似黃金井,一處團圝萬丈深」,古代宮庭中女性的苦悶,恐非筆墨所能形容吧!
後宮佳麗如花貌,妾最嬋娟。此去朝天。那得君王再見憐。
東坡是北宋大詞人,從這首改寫的詞中,可以看出他橫溢的才情,他的想像力,他的興會。試讀此詞,只不過稍加幾個襯字與轉折語,就有畫龍點睛之妙。而當時這一對恩愛帝后,https://m•hetubook.com.com那一副不知東方既白的陶醉神情,以及好景難長的感慨,都在字裏行間透露出來了。
本文所介紹的是在她以後的另一位花蕊夫人,她是五代後蜀主孟昶的夫人。她姓費,四川靑城人。入宮以後,因才貌雙絕,孟昶對她十二萬分的寵愛,賜名「花蕊」。顧名思義,就可知道,在他的心目中,連嬌豔的花朶,也比不上夫人的麗質與風範。
也有人說此詞是孟昶所作,這一點,也不必追究。就當做他倆的合作,又有何不可呢?
但這件事畢竟不能怪花蕊夫人,他只是深居宮中,如今丈夫慘遭殺害,國破家亡,只得把一腔悲憤,深埋心底。她暗暗思念丈夫,自己畫了一幅孟昶的像,掛在閨房中,日夕對他喃喃細語。有一天卻被太祖發現了,她只得騙他說是張仙畫像,對他膜拜,可望長生多子,總算被瞞過一時。其實太祖對她的念念不忘舊主,內心未始不知道,只是因她實在長得太美麗,不忍心殺她就是了。
初離蜀道心將碎,此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