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春夏秋冬:聖嚴法師寰遊紀行1

作者:聖嚴法師
春夏秋冬:聖嚴法師寰遊紀行1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四三、蘋果與梨子.猶太墓園.神話

四三、蘋果與梨子.猶太墓園.神話

這班青年聽完之後已經沒有話可以再問,可是,其中有一位青年臨走時告訴我說:「我們是天主教徒,對你的解答聽懂了,但是要好好的想想才能消化,也許要花很長的時間。」我想這次座談會,僅是給他們菩提種子上灑了一點水,何時發芽生長,且待進一步的因緣了。
我給他們做了一個譬喻:「當你飢渴的時候,正好遇到一籃子蘋果,你會覺得很好吃也能吃得飽;另外一個人當在飢渴時,正巧碰到一籮筐梨子,也能使他解渴充飢,他們兩人的經驗應該是相同。不過梨子不是蘋果,蘋果不是梨子;沒有必要把蘋果叫梨子,把梨子叫蘋果。」
我這個回答,多半的人贊成,只有一人提出異議,他說:「如果和_圖_書是這樣,見到上帝或親證涅槃是相同的囉!也就是說升天國,見上帝或佛是一樣的,對不對?」
十月十六日的下午兩點,我們被性空法師帶去參觀猶太人墓園,因他自己是猶太後裔,一定要我去看看。據他說布拉格的猶太人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還有二萬到三萬人聚居於猶太區,由於被德國人占領後受到希特勒納粹黨的迫害,先被關進集中營,嗣被大屠殺,現在只剩下一千多人。
性空法師對於布拉格的神話傳說津津樂道,如數家珍。從猶太墓園出來,他又要帶我們去看浮士德(Faust)的故居。在西洋史上有兩位浮士德,而且都是十五世紀的人物,一和圖書位是曾以財產資助發明者而完成活字版印刷業的功臣。另一位則是德國文學家歌德(Goethe,一七四九~一八三二)筆下的戲劇人物:一位宗教改革時代的哲學家浮士德,他專攻哲學、科學而沒有成功,轉而研究魔術,因此而被惡魔誘惑,經歷許多幻境,最後得到天使的幫助,上升天國。
十月十六日 星期五
有十多個重要的墳墓,不僅墓碑高大,銘文詳細,石廓所占的面積也有兩三公尺大小,相信那些都是猶太人中的領袖人物。
這座猶太墓園中最早的墳墓,也有千年以上,至於形成現在這樣集中營式的墓園,是後來的事。其中有幾位名人的墳墓是和圖書始於十五世紀,其他的則只見重重疊疊橫七豎八的墓碑,不見墳墓了。因為墓園的範圍不到一英畝大,數千塊墓碑已顯得整個墓園非常擁擠,其中有一些墓碑,可能是從其他地方移置於此的。否則的話,在地面地下埋葬的遺骸,該是重疊著好多層了。
上午九點三十分,又有一批布拉格大學宗教系的學生到旅館訪問我,談了九十分鐘。其中有些是在道明會聽講的聽眾,他們很想知道世界上的真理是否只有一個?如果說不是,那兩者之中一定有一個不是真理,如果說是,那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同的宗教,根據不同的信仰,追求不同的目標?
這真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很會問問題,可謂一針見血。我只得告訴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們真話:「從人心的安慰和寄託而言,佛教和基督教都可以達成相同的效果,可是我在道明會修道院已經講過,佛教主張一切現象是無常的,不論是物質現象或精神現象,小我的個人或大我的全體,都是無常的,也就都不是真的真理,唯有親證無常的空,那就是涅槃,那才能得解脫自在。因此我必須要說,基督教的見到上帝和佛教的親證涅槃,兩者之間並不相同。」
因為他們是在天主教的文化背景中長大的,所以相信真理只有一個,不過由於不同的宗教給了真理不同的名稱,例如:回教的阿拉,基督教和猶太教的上帝,佛教便稱為佛。所以他們問我:「佛教實證涅槃的經驗是不是跟基督教的見到上帝相同?和*圖*書」如果不相同,就會使他們感到困擾。
歌德寫這部書,前後經過六十年的洗練,所以成為西方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由於傳說這位魔術師浮士德,曾經在布拉格大學任教,也在布拉格升天,連他的肉體一起帶上了天,所以他的故居的屋頂,至今還留著一個洞,因我不想相信那是事實,故也未去參觀。
其中也有一位猶太教的教長,性空法師累次提起他的名字,叫落貝勞(Rabbi Löw),是十六世紀的人。他有神通,當時捷克的國王也迷信神通,據說他能用咒術將泥巴人變成活人,Rabbi Löw的盛名,就是這樣傳播開來。如今布拉格市區有一棟大樓的角上,面對著大街,塑有一座兩丈多高Rabbi Löw的黑石雕像。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