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給活著的我們.致逝去的他們:東大急診醫師的人生思辨與生死手記

作者:矢作直樹
給活著的我們.致逝去的他們:東大急診醫師的人生思辨與生死手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章 母須苦尋答案,答案自會出現 腦中要惦記的,不是壽命,而是「餘命」

第二章 母須苦尋答案,答案自會出現

腦中要惦記的,不是壽命,而是「餘命」

看看周遭和一九五六年生的我同世代的人們,有人提前思考退休的事,有人為生意不順遂感到焦慮,也有人是孩子都已長大出了社會,夫妻倆開始思索往後的人生該怎麼過……換言之,許多人都踏上了人生的分歧點。
有許多人明明到了該拋開欲望的歲數,卻反而欲望纏身。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因為手頭有了些積蓄,工作逐漸變得輕鬆,擁有愈來愈多的自由,反而更容易被各種欲望所奴役。
那就是「與欲望的戰爭」。
沒人知道明天能否像今天一樣到m.hetubook.com.com來。所以我們應當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全力享受著每一天,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
想永保年輕健康,當然是很棒的想法,但同時也得思考自己的落幕方式。
附帶一提,壽命是從零歲為起點而創造出的辭彙。我覺得,當人們邁入中高年,腦中最好時時惦記著「餘命」(未來還能活幾年的期待值)。
如果這些人願意聽我說句話,我想對他們說:「請不要逃避。」
這種心情我懂,但這種欲www•hetubook•com.com望著實要不得。希望大家能冷靜行事,別因邪念、欲望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導致晚節不保。
自古以來人們常說,一個人的死亡方式,源自於那人的生存方式。

人生的好壞,不該憑一個人活了幾年來判斷。

別逃避死亡,別害怕面對。


明天能否和今天一樣到來,無人知曉。

別把「活得跟平均壽命一樣長」當成目標。

和-圖-書
我認為真正的問題在於,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都囿於「平均壽命」的束縛。官方公布的數字往往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每個人都能如此長壽。尤其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每年新聞都會大肆宣傳,讓人以為自己理當能活到那把歲數,要是活不到平均年齡的話,就會覺得自己是瑕疵品,而這種想法正是問題所在。
到了這個年紀,不該再斤斤計較,而是要靜下心回顧過往,好好規畫剩餘的人生。這個世代是最需要花時間和内心對話的世代,和_圖_書而且也到了該正視許多事情的時間點,不能再逃避了。
即將邁入耳順之年(六十歲),表示思考人生如何落幕的時候到了。
在歲月流轉間,主要的是經歷過什麼事邂逅了哪些人,有過什麼樣的對話。人生的美好,看的不是時間,而是從中獲得的學習質量。因此,像壽命長短這種低層次的事,不該拿來討論。經驗沒有高低之分,因為學習存在於形形色|色的經驗閱歷之中。
這裡真正該關注的問題並不是一個人最後死於何處,而是我們該追求醫療到什麼程度?在什麼時間放棄www•hetubook.com•com醫療?與家人的關係該如何處理?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為了迎接最好的人生終點,我們需要先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因為上述種種皆涉及死亡,絕不會是輕鬆愉快的話題,但即便如此,若是藉故不去面對,結果肯定後悔莫及。
即使年輕時可以順利逃開令人痛苦、悲傷、厭惡之事,一旦到了現在這個年紀,就避無可避了。因為人生最後一個課題「想要怎麼死去」即將到來。唯獨這件事,任誰都無法逃避。
人生的好壞,不是看一個人活了幾年來判斷。
然而,這個世代必須特別注意一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