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以《心經》結香港緣
我把《心經》分作緒論、本論和結論三部分,主要是講本論。本論分成人類觀、宇宙觀、人生的三世因果觀、菩薩及佛的境界。其實,整部的《心經》就是最簡潔扼要的佛法概論。若能信受奉行,實在受用不盡。我在美國和台灣已經講過五、六次,都以不同的方式和-圖-書講出。曾有一次僅用一個小時的時間,連英語的翻譯而講完一部《心經》。又在去年和今年,用九個月的時間,每週兩個小時,站在禪觀的立場,在禪中心講述《心經》。在我的印象中,每次都講得很好,但是我的學生和弟子,尤其是美國的弟https://www•hetubook.com•com子,認為最長的那次是最細膩的,從理論到實踐,從觀念到方法,都很明確、易懂而有用。英文整理出來的講稿,在兩年之內預定可以出書。
《心經》是全體佛教徒日常課誦的經典之一,家喻戶曉,不管程度高低幾乎都會和-圖-書念,縱然不懂意思也能琅琅上口。聽說香港人對於《心經》特別愛好,所以文化中心只有兩千個座位,索取入場券的人卻超過三千位。主辦單位不得已之下,為那些索票而向隅的人士,在第二天的下午二至四點,另外安排了一場有關基本佛法及皈依意義的演講,到場者有一m•hetubook•com•com千多人。講完之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共三百五十多人,參加了我所主持的皈依三寶儀式,這是在我意料之外的事。因為前兩次去香港,我並沒有想到要為人舉行皈依三寶的儀式和為信徒說三皈。
這一次在香港演講的主題是《心經》。其實,這是今年(一九九一)元月十四、十五和圖書、十六三個晚上,我於台北農禪寺已經講過的一部經,並且早就製成錄音帶發行於海內外各地。這一次在香港講出的綱領也和在農禪寺講出的相同,不過環境不同,聽眾各異,講出之時內容也不盡相同。以致於這趟從台北陪伴我去香港的十多位僧俗弟子都覺得兩處的「心經講座」各有勝處而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