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東西南北:聖嚴法師寰遊紀行2

作者:聖嚴法師
東西南北:聖嚴法師寰遊紀行2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一五、台灣及香港的居士與記者

一五、台灣及香港的居士與記者

在香港方面的丁佩,得悉我有記者隨行,所以也邀請到香港各報的記者前來採訪。我在九月十三日一出啟德機場海關,就被六、七家報紙以及兩家電台的記者包圍,使我受寵若驚,因為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經驗到的場面。當時我只認識暢懷法師和佛青的會長袁文忠、黃麗容夫婦以及丁佩、冉肖玲等十來位在這之前就已認識的人。那些記者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單純,例如:「這是第幾次到香港?」 「香港的佛教環境跟台灣比較,法師有什麼感想?」「這一次法師準備講那一部經www.hetubook.com•com?」「聽說法師今年春天還去了中國大陸,到了那些地方?」等等,當時有一位年輕的女居士給我獻了一束鮮花,丁佩沒有告訴我她是誰,第二天打開早報一看,才知道那是一位亞洲電視台的演員潘冰嫦。
這一次我在香港的講經法會,除了佛教青年協會主辦外,就是丁佩和香港電影製片人向華強、施思、冉肖玲、林定玉等是主要的贊助人。尤其是丁佩,從籌備到結束,相當辛苦,講經的時候擔任司儀,接送的時候擔任司機,接見訪客和-圖-書的時候擔任招待,同時把她的父母唐次虞、鮑貞媛以及她的女兒向詠恆和她的幾位朋友,包括藝員潘冰嫦、潘先儀、名服裝設計師劉娟娟以及資深的記者汪曼玲,還有一位曾秀如特別被丁佩從台灣把她找去,都在十五日下午皈依了三寶。
就這樣,上機之時,竟發現共有十來人。他們是:楊正、陳武憲、李枝河、黃麗華、洪英桂、廖雲蓮、施玉美、趙卯琳、徐天德,還有兩位記者,即是中國時報週刊的吳鈴嬌以及法鼓雜誌的黃道俐,加上我們三個出家人,共計十四位。最大和_圖_書的特色是有一位大報系的記者隨行。不過她此次不是受自報社的派遣,而是出於一己的護法熱心。我們的法鼓雜誌編輯部,聽說連時報週刊都有人去,所以不甘人後,這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
首先,在我排定了赴香港講經的日程之後,台北就有許多人想要跟著一起到香港為我做護法。他們的理由有兩個:第一、不放心我單獨出門;第二、藉此因緣希望到香港為法鼓山的護法會試探成立聯絡處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因此,雖然經我明白表示,多年來我都是單槍匹馬,獨來獨往慣了,乘和-圖-書車搭機,上下樓梯,還不到要人攙扶的程度,而法鼓山護法會在目前的階段,要想在香港和海外其他地區成立分支會,時機也尚未成熟。但是,幾位護法會的核心幹部,還是私下抱著到香港去看看再說的心情,辦妥了各項手續。在出發之前,我還加以勸阻:「最好不要跟去,我沒有時間照顧你們。」他們說,各人照顧自己,各人辦各人自己的事。我不是他們的團長,他們也沒有誰是領隊。
這一次的香港之行,除了勞動香港佛教青年協會導師暢懷長老之外,還有我的兩位隨從比丘尼弟子果勤和果舟和圖書、為我擔任粵語翻譯的香港東蓮覺苑演慈法師、以及多位的在家居士。
最有意思的是,我到香港弘法的消息和照片都被刊在娛樂版,和所有演藝界人士的活動放在一起。丁佩怕我誤會而向我解釋:「如果發布在文教版,第一、不會有人採訪,第二、最多刊出二、三十個字。」而她所認識的有關記者,都是跑演藝新聞的人。事後我知道,這樣的消息,連美國版的各家華文報紙,也把我在香港跟明星、歌星、演員在一起的消息報導出來。好在我平常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花邊新聞,所以也沒有遭到什麼指責和批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