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澳門老故事:慢時光小旅行

作者:Cindy Wei
澳門老故事:慢時光小旅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Chapter 2 觸覺.一面牆一座屋的歷史節奏 舊街物語.花國三街的煙花歲月

Chapter 2 觸覺.一面牆一座屋的歷史節奏

舊街物語.花國三街的煙花歲月

漫步於微雨的福隆新街,澳門口述歷史協會的副理事長阮世豪,深諳舊城故事,我聽他說著故事,彷彿跌入那些失落在舊歷史時光中的記憶。「福隆新街(Rua da Felicidade),葡文之意為『快樂之街』,這裡曾是有名的青樓之地,是富豪夜夜笙歌之處。」他說,因此福隆新街、福榮里、福隆新巷(宜安街)被合稱為「花國三街」。

一派悠閒的清平街,是手信坊的發源地。
澳門的花國三街是昔日煙花歲月的寫照,這天我跟著在地人走訪一條條古巷弄,講述一個個老故事,才發現,澳門絕非一般旅人印象中三天即可走完的蕞爾之地,它的文化與古老,穿梭在這舊街上,時時刻刻敲打著我的心……
從福隆新街轉入福榮里,這條巷弄風格又迥異於方才,「福隆新街翻新過,但福榮里沒有,仍保留過去的樣貌。」阮和-圖-書世豪說,灰磚、殘留的藍黃油漆痕跡、褪色的窗,甚至還有趟攏門,具廣東街巷特色,從中可看見福隆新街的舊日風貌。跟著他的腳步慢慢往前走去,來到福隆新巷,這條街為人熟知的名字是「宜安街」,源自於巷內盛極一時的宜安公司,是由富商盧華紹成立的俱樂部。

雨後的新隆新街,別有一番意境。
在轉入巷弄間,開始下起雨,我們走過這些老澳門街道,雨漬讓窄小巷弄更呈現獨特的沒落氛圍,澳門往日的歷史堆疊縈繞,嶄新今日卻也蜂擁而至,新舊交融間,有衝突、有對比,有其獨樹一格的魅力,我終於明白這群年輕人這麼努力地研究自己土地的真諦。
午後下起一場大雨,石板地上抹上一層深色水影,宛如聽到的這些略帶悲傷的歷史故事一樣的深沉。接著,我們漫步到關前正街與關前後www.hetubook.com.com街,「不起眼的小街道,過去可是中國海關的所在地。」他表示,這裡負責徵收關稅及進入廣州事宜。過往非常繁榮熱鬧,鋪戶櫛比,「但已沒落了,剩下一些老舊店舖,充滿老澳門風情。」他說,例如榮馨祥香莊是澳門現存唯一的手工神香舖,另外如白鐵鋪、中式傢俬、玉器店等,為記載澳門歷史的活化石。
戲院内部是環形劇場,共有1300多個座位,是當時最大的戲院,對粵港澳地區的粵劇文化發展有著重要地位。但時代演進,娛樂愈來愈多,電影院也陸續成立,於是清平戲院幾經演變,終於在1992年結束了117年的歷史。到了1932年,香港禁娼,澳門娼妓業變得更興盛,抗戰期間新隆新街區更達到頂峰,大量港澳富豪來此尋歡作樂,但澳葡政府在戰後開始推行禁娼與禁煙政策,此區開始沒落,往日情景不再……

昔日故事,堆疊澳門魅力

「青樓?」我的語氣讓阮世豪笑著回應:「這邊的妓|女,只賣藝不賣身!」娼妓的原意是陪伴與娛樂客人,彈奏琵琶、自彈自唱,經過嚴格訓練才開始服務顧客,與性並沒有直接關連。那個時代,為了hetubook.com.com能博得妓|女的青睞為其獨奏,許多仕紳要花上很多金錢與心思,才能博得歡心,雙方著重的是情而非性。
福隆新街走到底,會看見一棟灰色斑駁的大建築,上頭寫著「清平戲院」,深鎖的鐵門、破舊的情景,很難聯想到往日風華。「這裡曾是南中國第一間粵劇戲院,營運了100多年。」他嘆息說,當時王祿父子想發展此區遭遇困難,時任澳門總督的蘇沙認為澳門需要一間戲院,決定撥給他們一塊地興建中國戲院,於是清平戲院於1875年隆重開幕,帶動了福隆新街區成為繁盛區。

關前正街上,平常人家的閒適生活日常進行中。


聚龍社內供奉的土地公、土地婆。


聚龍社外觀,是澳門土地廟之一。
和-圖-書

福榮里至今仍保留了過去的樣貌。


早已沒落的清平戲院,很難想像當時風光的樣貌。

微雨中,我們走在新隆新街。
m.hetubook.com.com

尋歡覓情的煙花之地


新隆新街早期曾為煙花之地。

風華不再,走入過往的娛樂歷史

從清平戲院走到清平街,看著鉅記、咀香園等耳熟能詳的手信店,阮世豪說:「現在旅人大多在大三巴街、官也街看到手信店,其實清平街才是發源地!」過去澳門是一個漁村,因此手信以鹹魚、蝦醬等食品為主,後來漁業沒落,促使新型態的手信——餅食業發展。
再跟著他的腳步,來到聚龍舊社,因巷内「聚龍社」得名,是澳門土地廟之一,據說創建於明朝天啟年間。窄舊、其貌不揚的小神壇,完全沒有廟宇的規模和樣貌,但卻是澳門一處重要的文化古蹟,存有一碑,為1819年樹立的石碑,記載昔日澳門的風土民情、市井情況的詳實文字史證,頗具重要歷史價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