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攻擊再攻撃,絕不投降
——論進取心之培養
30 必要時,當質疑你所接到的命令
不過,這種經驗是否適於供為從事經營管理工作者的參考?巴頓自己的看法沒錯,此舉若是失敗,則他必然會被免職。
本課的真正精義或許並不在於不願聽命,而是在於必要時應該提出質疑,並且總是憑著敏銳的知覺,曉得何者急要,然後,據以採取行動。如果說失敗所須付出的代價甚高,那麼,最好成功的結果所得到的價值收穫將會更高(根據巴頓的看法,此舉所獲和*圖*書得的代價並不僅有巴勒摩這座都市,美軍的榮譽、士氣以及此後的戰力都應計算在內),所獲得的酬勞要超出所擔負的風險許多,身為領導者的人必須完全了解並且接受有關的風險。
此乃巴頓功績之中最為膾炙人口以及最具膽識的一項。巴頓認為自己在英軍攻打西西里的戰役之中遭致貶抑,淪落到了竟然要去採取守勢作為的地步,如果照辦,那和圖書將會是一種對於美軍部隊有所不義的行為,於是巴頓先後調整,推翻了這名使他受其節制的英軍司令的命令,先說服亞歷山大將軍准許他去攻打阿格里尖圖,儘管只能動用小型的「威力捜索部隊」。其後,又給所謂的「威力捜索部隊」重新下了個定義,成了「動用所有可以動用的部隊」!結果,巴頓的行動帶來了轟動一時的勝利,收復了西西里島上的重要都市巴和圖書勒摩。
接著,我在魏德邁將軍的陪同之下飛往非洲,把這道命令呈給亞歷山大將軍過目,並且告以:我確信,這才是他之所欲,而不是要我採取防禦作為。我請他簽署此項命令,他簽了,但卻表示,並不以我要去攻擊阿格里尖圖這個地方為然,除非我能夠以威力搜索(小型兵力)的方式為之。結果,我動用了所有可以動用的部隊,辦成了這件事。所動用的部隊包括:第三和_圖_書師、第八十二空降師的一部分、兩個突擊營以及第二裝甲師的特遣隊。
七月十四日(一九四三年,盟軍登陸西西里)那天,我接到英軍哈洛德.亞歷山大(Harold Alexander)將軍的電報(亞歷山大係第十五集團軍司令,當時巴頓受其節制),大意是要我採取守勢作為,在卡坦尼瑟塔(Caltanissetta)一帶掩護英國第八軍團的側背。我如若遵從和_圖_書此項命令,則會對於美軍有所不義之處。我於是在凱亦斯(Keyes)將軍、魏德邁(Wedemeyer)將軍以及蓋義(Gay)將軍的協助之下,擬訂了一道發動鉗形攻勢的命令,計畫經由阿格里尖圖(Agrigento)及卡斯特維垂諾(Castelvetrano)攻佔巴勒摩(Palermo)。
如果失敗了,那麼,我就非被解職不可。二十二日那天,我軍拿下了巴勒摩。